APP下载

初中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践

2023-10-18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遗迹史料历史

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周 洁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通史,涵盖古今中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如何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将模糊的历史概念化为清晰,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可以为他们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最直接的认知体验,帮助他们摆脱课堂+教师+课本的束缚,贴近历史与现实,让他们在考察、探究、体验、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精准设计活动目标,紧扣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提高核心素养……进行近代历史的实地调查,如参观考察革命遗址遗迹,通过走访、调查,搜集与近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的材料等,整理信息,形成调查报告,汇报并交流。”[1]从课标要求来看,学生在学校课堂之外应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活动课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以学生为主体,辅以教师指导,通过活动前期的策划、中期的实施、后期的汇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思维。

从课本原文来看,本课预设的活动目标为“了解家乡与近代中国有关的建筑物、纪念馆等历史遗迹,感受近代中国历史”[2]。这一教学目标很宽泛,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余地。上海作为近代以来的第一批开埠城市,在中国百年近代历程中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复杂的历史事件、各色的历史人物、诸多的思想流派在这座城市都有迹可循。所以在本课的活动目标中,考查活动的对象并不难寻找,难点在于“感受”二字。根据初中生心理年龄特征,感性认知的学习相较理性认知的学习要容易一些,所以活动目标的设置应在践行新课标理念的同时,还要精准符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学校特色。鉴于这些特点,可以将本课的活动目标细化为:(1)培养实地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积累资料记录与甄别等搜集历史资料的经验。(2)通过对上海部分历史遗迹的考察,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历史事物、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利用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从不同角度表述和再现历史。(3)以近代史历史遗迹的考察成果来印证课本相关史实,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4)感悟历史遗迹背后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唤起学生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弘扬家国情怀。(5)通过汇报考察结果,提高学生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灵活设计活动内容,提高学科素养

建筑是凝固的人类文明史,承载和记录了许多历史信息。上海有各种类型的历史遗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历史遗迹的特点,设计出丰富的活动内容。

(一)从学生活动地点数量来看,分为固定和流动两种类型

1.固定地点式活动

固定地点式的活动是指学生活动的地点仅限于一处,这种类型的活动便于学生自主管理和教师引导,设计的活动内容也较为简单明了。让学生走进历史遗迹,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了解这里曾经居住过的人,了解他们曾经对本地乃至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这类场馆往往有详尽的文字甚至视频介绍,学生可以在参观的同时拍照记录。

2.流动地点式活动

流动地点式的活动是指由教师设置或学生自主拟定一个专题,在这个专题下需要考察多个场馆。比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巡礼”主题,就需要考察包含“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3 个场所。活动场馆多,信息丰富,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如为什么选择此处作为党的代表大会的地点?三次党代会的人数和参与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三次党代会召开的成果和影响各有哪些?彼此之间有何关联?

由于在多个地点进行考察,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所以必须分组认领问题任务;在自主考察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党史与上海的渊源,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进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从学生活动考察对象来看,分为与教材内容相关型和无关型(拓展型)

1.与教材内容相关型考察

此类历史遗迹设定的活动内容可以参照教材内容,作为教材文字史料的有力佐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如参观考察“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就可以将其作为《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的重要补充,馆藏的文物、文献、影像均可与课本文献史料互相印证;在学生考察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自主寻找感兴趣的专题,形成一套关于淞沪抗战的专题资料集。又如“江南造船博物馆”重现了近代最大的洋务企业江南制造局的历史,在近代史“洋务运动”一课中多次提及的李鸿章在此馆藏中有不少事迹,所谓“叙史见人”;学生在参观后对李鸿章其人其事会产生更为立体的评价。再如参观考察“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可以对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有全面的了解;而教材中对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字描述颇为简洁扼要,学生以实地探访旧址和看展览的方式能对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有全新的认识,从而填补教材的缺失。以上三个遗址所涉及的历史情境均为教材提及或重点介绍的内容,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呈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某个片段。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参观考察之前设计考察任务与主题,使原本单调的教材介绍因为实地考察而变得生动且多彩,扁平的人物形象也会变得生动立体,所谓神入历史即是如此。

2.与教材内容无关型考查(拓展型)

在上海还有更多的历史遗迹与课本内容关联少,但确实也对学生学习历史有帮助。在学生自主选择考察对象时,可以发现他们的选择方向颇为多样,脱离了课本的范畴,这源于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和兴趣爱好的差异。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于自己意愿的主动学习相较于被动学习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如有些学生对“美食”向往,那么学校附近的“马勒别墅”就是绝佳的考察地点,稍远一点的“和平饭店”也不错;这两处建筑均为上海优秀近代保护建筑,仅从外观看就颇为惊艳,在建筑遗迹里又发生过传奇故事,当然美食也必不可少。有的学生对某位历史人物好奇,抱着猎奇的心理想对其在上海的故居一探究竟;有的学生对上海历史悠久的教会学校遗迹感兴趣,等等。当然,此类拓展型的历史遗迹地点分散,教师难以组织集体前往,只能依靠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前去;但教师同样可以在事前和学生一起制定考察计划、考察任务单等;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将考察学习的过程和体悟记录下来,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

三、自主设计活动步骤,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步骤包括活动准备和活动实施两个阶段,其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从旁指导。

(一)活动准备

1.与文物部门取得联系,了解考察须知

了解开放时间、收费标准、参观要求和注意事项,大致知晓所考察遗迹的文物保存情况。向公众开放的历史遗迹问题不大,但是有些遗迹是营业场所或私人住宅,情况会复杂一些,所以需要事前做好攻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联系的方式完成。

2.成立考察小组,自愿组合

根据每个班级的人数和考察对象的数量,组合成若干个小分队。学生自主组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私下的人际关系、对选题的兴趣、距离的远近、耗费的精力,等等;所以虽然是学生自己组队,但教师也需要观察学生组队情况,从旁辅助。学生组队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团队的过程,有些人能成为小组的领导者,有些人则主动为团队出谋划策,有些人勇于承担困难的任务,有些人只是盲从和被动参与。不管是哪一种类型,考察小组的组合过程就已经锻炼了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身就是很好的实践体验。

3.选择考察对象,确定考察时间

考察对象的确定可分为教师指定和学生自选两种方式。教师从课本内容出发选择考察对象更能有的放矢,这需要制定详细的考察学习任务单(如下表)。

如果完全由学生选择考察对象,则需要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考察任务单;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做好记录工作,控制经费,完成各自考察任务。

(二)活动实施

第一步:实地参观、考察,拍摄图片和影像资料,记录讲解介绍的情况,这部分是活动的主体。搜集素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筛选能力,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类型的史料是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找相关文物史料—筛选高价值史料—实证和解释—得出史论”的过程,体验历史学家研究和书写历史的过程,并内化为自己的新经验。与此同时,实地考察也考验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小组内组员是否能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务,组员间是否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突发问题,这都是决定考察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

第二步:到图书馆、档案馆、网络查找资料,作为实地考察的补充。图书馆、档案馆的史料以文献史料为主,可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通过网络得到的资料良莠不齐,需仔细分辨其真伪。文献的检索摘录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献史料的辨析能力,因为历史蓍作带有作者本人的观点倾向,有些甚至互相矛盾。学生将阅读的文献与实地考察所得比对后,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这种思考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步:走访与遗迹和史料相关的老人或名人的后代,了解相关逸闻趣事,使历史遗迹鲜活、生动起来。此环节属于口述史料的应用,对初中学生而言难度较高。从实践情况来看,这需要学生口才较好、情商较高,同时在口述者愿意配合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

四、共同设计成果汇报,锻炼表达能力

活动的成果汇报主要在课堂内分小组完成。小组汇报之前学生会事先汇总资料,选择适当的汇报内容,寻找主题的切入口,这是书面的准备。制作汇报所用的课件、视频,这是技术的准备;由于初中学生电脑技术的水平参差,这部分不用过分强求。小组内自主决定汇报人员,分配每位汇报者的演讲内容,这是人员的准备。

以上书面、技术、人员的准备需要由小组成员协商、分配、合作,过程可能磕磕碰碰,却实实在在模拟了现实社会中工作团队的合作流程,唤醒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在与小组成员沟通交流期间又锻炼了个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最后的成果汇报课上,学生们将各组考察活动的精华展示出来;小组之间可以互评比拼,作为小组集体成绩的依据;每位同学在小组内的表现可以用组内互评的方式(见右侧表1)。在体验了整个考察活动之后,学生的判断和评价往往比教师更为准确。

表1 小组互评评价量表

总之,以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活动课使学生走出室内课堂,走向开放、多元和宽场域的教学资源环境,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真实地感知历史。从活动的内容设计、实际操作到最后的成果汇报,均由学生全程参与,充分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史料筛选、辨析、实证能力,提高了历史解释、表述的技能,感受了上海的文化内核,涵养了家国情怀,切实提升了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遗迹史料历史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方外观遗迹旧照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