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以广德市中小学思政课李祖宇名师工作室发展为例

2023-10-18李祖宇童友敏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6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法治育人

李祖宇 童友敏

(1.广德中学 2.广德三中 安徽宣城 242200)

一、一体化视域下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考量

思政课一体化主要是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学研究、队伍建设、机制保障的一体化。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并保障学生成长的一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队伍建设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所在,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等六项标准,涵盖了理想信仰、教育情怀、专业学识、个人德行等方面,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政治意识强、政治信仰牢

教师是世人的典范。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世界观正处在形成期的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导师,为“拔节孕穗期”的他们“灌浆”。只有让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让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到政治信仰牢、政治立场稳、政治方向正,才能将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得对、扣得正、扣得紧,才能确保教育在社会主义轨道上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实践中充分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是思政课常讲常新的源头活水。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教材活用学生读本,做好当代马克思主义入教材、入课堂、入头脑工作,做到与时代、生活和学生相贴近,充分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关键作用,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理论功底深、师德师风正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思政课教师要弄懂、弄通、弄透马克思主义,并进行创新性、前沿性、有针对性的研究,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厚的学术素养赢得学生的青睐,让学生口服心服。

“为人之要,首在立德”。一个人的德行统率着他的才能。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性决定了社会对教师德行有更高的期许。师德师风也成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有一票否决之功效。基于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在育人中的独特地位和关键作用,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基础上,又量身定制了“六要”和“八个统一”标准,引导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

(三)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

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需“业务精湛”。在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思政课教师要尊重育人规律,具有专业的理论视野、宏阔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视野,广泛涉猎、储备充足,不断与时俱进。教学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受众者出众,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主导为引导。努力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提高“到课率”“抬头率”。

教育是一门艺术。好老师是“经师”更是“人师”,这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只能在一次又一次教育教学实践的磨砺和锤炼中成长起来。教师必须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育人艺术,才能打造过硬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职业境界。

二、一体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小学教师专业化、专职化程度偏低

目前中小学思政教师专业化特征不明显,小学阶段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和专职化程度偏低,“边缘化”现象严重。相关数据显示,中小学兼职思政课教师占比达40%。其中,小学兼职比例高达80.59%。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音体美等科目教师兼带思政课是常态,行政管理及后勤人员兼职也不鲜见。李祖宇名师工作室的4位小学段成员,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都是兼职思政课教学,他们在教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同时还有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或承担行政工作。

这种“不专业又不专职”的师资状况无法保证课堂的优质、课标的落实和素养的落地,也很难跑好育人全程“第一棒”以及顺利完成“交接棒”任务。在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阶段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中学阶段配齐建强专职教师,实现思政教师专业化、专职化发展必要而紧迫。

(二)学段间教学衔接性差、育人合力弱

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既是连续的一体的不可割裂的,又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一方面,“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成为学生人生成长长河中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另一方面,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战、“各管一段”现象日益凸显:学段间、课程间学习内容无效重复;学段间衔接松散甚至脱钩,教师之间联系不多、沟通不深、交流不勤;上下学段之间存在“抢跑”“没有完成交接棒”或“超区域接棒”等问题;不同学段间教师的授课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策略等处于一种闭环状态,彼此知之甚少,难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持续发力和育人合力。拆除学段藩篱、创新协同合作、上下互动联动,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

(三)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整合度不高

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受人事制度、区域教研制度、师资水平和教研水平、评价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是存在人事管理壁垒。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有利于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平行流动、优势互补,但不同学段的教师互动交流缺少制度支持,特别是低学段教师向高学段流动几无可能。

二是存在协作联动障碍。目前,教育教研管理部门尚未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缺少“牵头人”,各学段“自扫门前雪”,搞“背靠背”教学教研,跨学段甚至跨年级的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比较困难,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受阻,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师整体观念、衔接意识和系统思维的培育与提升。因此,有必要搭建立体化互动交流平台,如集体备课、定期研讨会、学术沙龙、读书分享会、教学观摩课等,构建学习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

三是培训滞后脱节。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师应该从理论上厘清了“一体化”内涵,对思政课课程目标的阶段性与一致性、学科素养的层级性与进阶性、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整体性、教学策略的适切性与上升性等有深刻理解和明确把握,而这方面的培养和培训是滞后的。需要创新培养和培训方式,开展线上与线下、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主管部门组织与民间机构牵线相结合的培训,力求培训有实招、出实效。

三、以工作室建设为例探究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

广德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李祖宇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领衔,市思政学科教研员联络,来自宣城市11所中小学校共15名成员,包括小学段4名、初中段2名、高中段9名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自2019年设立以来,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为推进广德市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做好接力式育人工作进行了积极尝试与探索。

(一)平台搭建,重专业引领

一是师德引领。工作室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名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以报告会、座谈会、分享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项行为准则等;配合党建工作,重视工作室成员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一人光荣入党,多人获优秀党员等先进称号;利用工作室编写宣城市《中小学廉洁文化教育读本(高中版)》的机会进行道德洗礼和自我教育。时刻绷紧“正人必先自正、育人必先育己”这根弦。

二是目标引领。工作室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未来名师的俱乐部。工作室要求成员根据个人的三年规划、工作室年度计划和专业成长需求,制订本人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知道自己站在何处,从哪里来,又要到何处去。

三是课改引领。及时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研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弄清楚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价等,为自己的教学把脉。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能力提升为重点、素养达成为目标的议题式教学是初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是思政课课堂改革创新的重要推手。工作室着力推动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实践探索。

(二)学习交流,重素养提升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工作室为每位成员购买了学科专业类、教育通识类以及人文类的书籍,例如,思政课专业类的《新中国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历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等;教育理论类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等;学习方法类的《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班级管理类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等等。通过读书,改善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了其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交流学习,互鉴互助。来自不同学段的工作室成员通过“面对面”集体备课析课、钉钉群在线视频、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开展了多次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研讨交流,明确了小初高思政课的衔接点、解决了疑难点、打通了堵点、找到了着力点。

加强与周边其他工作室的交流,不断与高手过招。先后举行了同课异构活动、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研讨活动;组织观摩名师的示范课,聆听专家的主题报告、专题讲座;参加长三角“发现杯”青年教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展示研讨活动,观看了多节高质量线上直播课,分享了专家精彩的课后分析与点评,全方位了解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震撼,更为自己原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不屑而汗颜。

(三)立足课堂,强教学能力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工作室立足思政课堂,构造教育链条。开展了“同一主题不同学段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确立了“法律作用 保护你我”“守法公民 有你有我”“宪法精神 你我崇尚”“法治建设 重在参与”四组主题。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共同反思来增强教学能力。

集体备课能引发成员相互间思维碰撞和启发。在研究教材和学情,思考“同与不同”的过程中,努力找到在同一个问题上内容设置深度的差别,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差别。形成贯通不同学段的教学设计,真正实现有效衔接和螺旋上升。

课堂实践是展示教师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课下精心准备,课上精彩呈现。四组法治主题课品质很高,每个学段都找到了能吸引学生的切入点,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撬动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情感。小学段的课程重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知道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有学习规则和法律意识;初中段的课程重在打牢学生法治思想基础,认识到崇法和守法的价值,学会运用法律维权;高中段的课程重在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理解、认同并参与法治建设。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课程目标一致、素养递进、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一气呵成。

(四)聚焦课题,强研究水平

研究是增强教师职业生命力的营养剂,课题是教师开展研究的重要途径。工作室以“小初高思政课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一体化实践及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为依托展开研究,先后组织全体成员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举办的有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学术论坛和高级研修班;坚持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原则,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一手资料。撰写了不同学段的学生的法治意识调查问卷报告和总体分析报告;开展了小初高“同一主题不同学段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小初高系列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课例分析”等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组织小初高思政课教师协同教研,实现教学融通和资源互通。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建设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虽然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可供借鉴,但受地域教育资源限制,得不到高水平大学的参与和引领,“化”的程度不浓、品味不高。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优化和基层实践的创新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大中小一体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定能建成,一定不辱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使命。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法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