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城市青草镇油茶发展现状及营造林关键技术

2023-10-16何俊红

南方农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油茶树青草油茶

何俊红

(桐城市林业局青草林业站,安徽桐城 231400)

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或灌木,适应能力强、耐旱,在水源充足、缓坡、自然温度13~18 ℃的区域种植较为广泛[1]。青草镇地处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西南,全镇总面积170 km2,森林覆盖率达到45.6%,有“安徽森林城镇”之称。青草镇林业资源丰富,油茶是当地林农喜爱种植的经济林种之一。近些年来,青草镇立足于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油茶作为乡镇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予以大力发展,助力实现富民强镇和乡村振兴。现结合青草镇林业实践,对当地油茶种植现状、种植前景及营造林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青草镇油茶种植面积达到666.67 hm2,油茶籽年均产量在2 000 t左右,年均综合产值4 000万元以上。全镇有8 家油茶种植专业公司,其中1 家为省级龙头企业(桐城市立新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1 年开始,青草镇林业站通过采用“分期实施,连点成片”的方法,积极更新辖区内的低产林,打造木本油料基地。青草镇油茶种植遍布陶冲村等6 个山村,其中复兴村种植面积超过200 hm2,陶冲村种植面积约200 hm2,沙铺村种植面积133.33 hm2,永庆村种植面积63.33 hm2。目前这些油茶林已经陆续进入到盛果期,为巩固拓展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 油茶种植前景

1)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油茶自身根系发达、耐旱、适应能力强,在贫瘠的山地上也可健康生长。在青草镇山区进行油茶的种植,可实现当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贫瘠山区进行保护与利用,在荒山绿化、水土保持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1]。2)经济效益较好。茶油是从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食用植物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90%以上),对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效果明显,长期食用茶油可以调节人体脂质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等。茶油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经济效益好[2]。3)推进社会稳定发展。青草镇山区油茶的大规模种植也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3]。

3 油茶营造林关键技术

3.1 选地与整地

结合油茶树的生长特点及青草镇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地块进行油茶林的营建。油茶树喜光、抗旱、怕水,在酸性土壤(pH 值5.0~6.5)、向阳的区域长势好,尤其适合在丘陵生长。因此选择光照条件充足、海拔500 m 以下、土壤疏松且偏酸性、土层深厚(厚度超过80 cm)、坡度较为平缓(15°~30°)、排水透气效果好的地块可取得更好的造林效果。青草镇的气候特点为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985.5 mm,年均温度16.5 ℃,当地多数为丘陵地带,一般海拔30 m,最低海拔23.8 m,最高海拔847.4 m,较适合营造油茶林。

造林前1 年的9—10 月对造林地进行整理,杂木可通过砍除的方式清理,落叶、杂草等可适当掩埋到土壤中,使林地表面更加清洁,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且对病虫害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4]。可适当碾碎过大的土块,以增厚土层、利于土壤保墒。结合林地实际修整,尽量选择水平梯级带状的方式整地,控制带宽为1.2 m,两带间隔3 m 左右。提前挖栽植穴,穴距控制在2.5 m 左右,规格为60 cm×50 cm×40 cm,挖穴时将挖出来的土堆在穴的两侧[4]。

3.2 优良品种及健壮苗木的选择

营造优质油茶林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在科学选择造林地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良种,不可盲目引种,应严格按照当地林业部门建议推广的油茶品种标准进行选择,要求抗病能力强、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出油率高。适合在青草镇推广的优良油茶品种有长林4号、长林40号等。

油茶为常绿树木,主根长、侧根数量少,适宜随起苗随栽植。造林时幼苗要求长势粗壮、未发生病虫害,从正规育苗单位购买良种苗木,提供相关证件及品种、苗龄等的数据标签。造林的苗木建议选择至少生长3 年的轻基质容器大苗,以缩短成林的周期,一般苗高60 cm 以上、地径8 mm 以上,分枝合理,容器口径≥18 cm,苗木有完整的根团且与基质结合紧密,没有检疫对象[5]。在起苗时要注意保护好优质苗木的根系,在合适的时间造林,采取截根、蘸泥浆、修枝等配套措施后,可使苗木的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

3.3 油茶造林

3.3.1 造林时间

油茶生长适合的温度为≤20 ℃,因此需要科学安排造林时间。结合青草镇气候特点,轻基质容器大苗可选择在3—4 月进行造林,此时环境气温约15 ℃,且雨水相对较多、空气湿度较高,利于油茶造林后的成活。

3.3.2 造林密度

油茶林营建的目的主要是收果产油,其产量与造林密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过大的林间密度下,油茶树无法充分利用光照、吸收养分,对其健壮生长不利;过低的林间密度既浪费土地资源,又会导致油茶低产。由此可知,需要结合各地的经营目标、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确定油茶适合的造林密度,做好长期的规划,不能只追求密植取得短期效益而忽视了油茶林的长远发展[1]。

对于低丘陵、坡度缓的岗地及平原地区,油茶造林适宜的株行距在3.0 m×4.0 m,折合密度为833株·hm-2;对于低山、高丘陵区,油茶造林适合的株行距为(3.0~3.5) m×3.0 m,折合密度为952~1 111 株·hm-2;对于四旁、干旱、荒地等地块,油茶的株间距以3 m×3 m为好,建议选择3个以上的油茶品种相间种植。

3.3.3 造林方法

利用容器苗营造林时,要求扶正苗木,放入穴中央,填土时从容器周边向容器方四周横向压实,以让容器紧密贴合土壤[5]。切记,造林时不可对容器产生向下的挤压效果。

3.4 造林后管理

3.4.1 幼树阶段

1)及时补植。油茶苗栽植后应勤观察,一旦发现缺株、病株、死株等情况,选择长势健壮、同龄的苗木及时补植。加强管理,营造利于整个油茶林均衡生长的林间条件[6]。

2)抚育。油茶能否实现早结果、丰产稳产,抚育管理的力度是关键。在造林后连续抚育3 年,每年分别在3—4 月、8—9 月进行1 次抚育,抚育管理的措施有培土、除草、扩穴、松土等[1]。

3)定干整形。油茶树成活后,在基部上方50 cm左右进行截干,并通过摘心的方式促使其尽快分枝,当新的枝条萌发后,再在各个方位上选择3~4条长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进行培养,各主枝之间上下距离在10~15 cm。第2 年每个主枝上再选择2~3 个枝条保留下来作为侧枝,及时摘心对抑制枝条生长过快、形成丰产树形有利。建园后的前3 年,一旦发现有花蕾出现,及时摘除,避免其结果,确保养分集中供给树冠的生长[6]。4)施肥。油茶树造林的当年,幼树长势慢,对养分需求不多,可不施肥,也可在当年7—8月浇灌1 次稀薄人粪水,或者施尿素20~30 g·株-1;第2年,在树木萌发新梢前施速效氮肥80 g·株-1左右,11 月施充分腐熟的粪肥5~10 kg·株-1作越冬肥。随着生长年份的增加,油茶树对养分需求量增大,可逐年增加施肥量。

3.4.2 成年树阶段

优良油茶苗造林7~8年后即可进入盛果期,之后40~50 年均有较好的经济收益。盛果期油茶树对养分的需求量大,因此要加强施肥管理,并做好垦复、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

1)垦复。结合各地的立地情况、树体长势及造林时间确定垦复的方法。如果地势平坦(坡度<10°),则垦复的方式以全垦为好,按照20~25 cm 的深度进行垦复,翻开土块、让草根朝上,垦复的频率是每2 年1 次,可在施肥的同时开展垦复[1]。垦复后,沿着水平环山的方向,隔一段距离作1 个梯土带,梯土带内侧低于外侧,外缘建土埂,内侧挖竹节沟,可起到良好的保水保肥效果[5]。如果油茶林行距较为整齐均匀,则可选择撩壕垦复的方式。

2)施肥。油茶四季均可开花、结果,因此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确保肥料充足是实现油茶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成年油茶林每年需要进行2~3 次施肥,主要的肥料类型为有机肥、土杂肥等,可适当搭配绿肥、麸饼、杂草等。冬季果实采收后主要施用有机肥,施肥量为15~20 kg·株-1。进入早春时节,油茶树的新梢开始抽发,可提前施入磷钾肥110 g·株-1、尿素150 g·株-1,为新梢的萌发及幼果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6]。油茶生长期间选择0.4%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准叶面喷施。进入夏季,油茶树的春梢生长停止后,可增加磷钾肥的施入量,以利花芽分化、促进果实生长。油茶林大年多施氮肥、磷肥,小年多施磷肥、钾肥。

3)修剪。油茶树的修剪可从整形、修枝2个方面开展,整形即调整树形,修枝即除去没有用处、被病虫害侵染的枝条。合理修剪可以改善树体的结构、提高内膛的通风透光效果,促使养分集中供给结果枝,实现油茶高产、稳产。修剪主要采取疏剪轻剪的方式,重剪树冠内膛及下部的枝条、轻剪树冠外部及中上部的枝条,重剪弱枝、轻剪旺枝。可在施肥、垦复的同时进行修剪,以形成油茶树理想的丰产树形。青草镇一般在每年的11 月到翌年2 月进行油茶树的修剪。

4)引蜂授粉。油茶授粉一般通过虫媒完成,异花、异株授粉的效果更佳。为油茶授粉的昆虫类型超过40种,以野生的土蜜蜂最为适合,因此需要保护好环境、维持土蜜蜂的种群密度。必要时可采取引蜂授粉的方法,放蜂量为0.6万~10.5万头·hm-2。

5)适当灌溉。油茶树对水分需求量大,尤其是7—9 月的现蕾期,一定要确保水分充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油茶林内提前挖好若干个蓄水池,为干旱季节的灌溉提供储备水源[5]。

6)病虫害防治。青草镇油茶林内发生的主要病害为油茶炭疽病、主要害虫为蓝翅天牛。①油茶炭疽病可引起油茶果实的脱落,青草镇在每年4月开始发生油茶炭疽病,可持续到秋季,其中7—9月为快速扩散的阶段。防治上,每年的3月底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对准树体喷雾,每14 d喷1次,连续喷3次,对该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油茶炭疽病刚发生时,选择50%甲基托布津500~800 倍液对准病部喷施,避免该病扩散。②油茶树被蓝翅天牛为害后,被害处有突起的环状肿瘤。幼虫经常在树干的基部蛀食树皮,绕树皮一圈后进入树干、树枝的髓心部为害,圆形的蛀孔处经常可见蛀屑排出,影响油茶树的生长,重发可导致油茶树死亡[3,6]。农业防治方面,需要及时剪除发病枝;化学防治方面,蓝翅天牛成虫为害时间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可选择绿色威雷(高效、低毒药剂,持效期可达到52 d)300~400倍液对准成虫经常出没的位置喷施,如大枝、树干等部位;幼虫刚孵化还未进入到枝干内时(6月底到7月初)防治效果较好,可于晴日选择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毒性大,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适时、科学应用)对准枝干喷施。

3.5 收获

油茶果油脂含量最大、品质最佳的时间为霜降期间,此时适合采摘。青草镇开始采摘的时间一般在霜降前的3~4 d,霜降后的7~8 d 采摘结束。具体可结合油茶的成熟情况确定,当油茶果实茸毛褪去、表面光泽度较高、有饱满的黑或茶褐色果仁、质硬、显油光、果壳厚度变薄且微裂时即可采摘[5]。

4 结语

综上所述,油茶种植前景广阔且青草镇油茶产业发展迅速,结合青草镇发展实际,需加强油茶种植各环节的管理,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茶农种植专业水平,以提高油茶营造林质量,为助力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油茶树青草油茶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谁偷吃了青草派
茶耳
青草归来
大力推广油茶树种植 发展健康优质食油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