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老年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写在山东老年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

2023-10-15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山东老年人课程

□ 兰 敏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干部离休退休制度自此建立。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退休生活,乐享丰富多彩的晚年人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1983年,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老年大学(原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应运而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经过40载春种秋收,山东老年大学的一枝独秀逐渐催生了中国老年教育事业的春色满园。

前人种树,后人摘樱。如果说,40年前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的诞生,从此改变了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开始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晚年图景,那么,40年后的今天,山东老年大学以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助力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从物质养老走向精神养老,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引导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文化康养、促进积极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续写着老年教育崭新的篇章——

作者作为职工代表在山东老年大学建校4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突出政治立校 建设“党建引领下的老年大学”

山东老年大学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本色家园·乐龄先锋”党建文化品牌为引领,创新“机关党建+学员党建”联建联创工作机制,推动支部联建、工作联动、党员连心,机关党建和学员党建同频共振、同步提升。努力打造学养相宜、康乐有为的文化养老新乐园,引领老年学员成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老年人。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通过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展“思政微党课”、组织“文艺讲党课”,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一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党的声音在老年大学校园里传得更深、传得更广。目前,山东老年大学共成立学员临时党支部16个,学员党员活动小组865个,覆盖学员党员6888人。

扩大资源供给 建设“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老年大学创新“1+X”协作办学模式,积极统筹社会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得到社会力量广泛支持。近年来,山东老年大学与省委党校、山东广电、省工业行业协会等省直机关部门,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与烟草集团、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企业合作开办分校。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合作,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老年大学孔子学堂;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单位合作,成立山东省老年教育研究院;与中海锦年长者公寓合作,打造养教结合的示范样板;与新华书店合作,打造全国第一家开在书店内的老年大学……办好老年大学,发展老年教育,已成为全省上下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聚焦主责主业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老年大学”

多年来,山东老年大学认真研究老年教育规律,结合学员学习需求,科学设置教学体系。着力加强统编教材建设、推广和使用,加快课程规范化、特色化和校本化发展,有效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根据老年人学习需求,及时更新优化课程设置,目前已开设100多门课程,包括绘画、书法、声乐、舞蹈等大众课程;智能手机应用、短视频编辑、无人机航拍等智慧助老课程;鲁绣、山东快书、结艺等非遗传承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保健按摩、老年饮食营养与健康等养生保健课程;儒学经典通讲、论语等儒家文化课程;烘焙、插花等生活休闲课程,不断满足新时代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同时,山东老年大学利用重大任务节点、重要节日、重要活动等开办“第二课堂”,组织各类学习成果展演展示活动,提升学员学习成就感、自豪感和获得感。在国内外建立游学基地,开办“游学课堂”,组织学员定期走出国门,进行游学互动及教学成果交流,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品质,在学习国外先进养老理念的同时,展示了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宣传了中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力推科研创新 建设“理论研究型老年大学”

多年来,山东老年大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提升科研组织、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着力在建制度、搭平台、强队伍上下功夫,构建起组织健全、机制完善、运行高效的科研体系。2020年起,在各学院组建教研室,聘请专业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搭建起直通教学一线的研究渠道;系统开展校本研究,制定《山东老年大学校本研究实施方案》,同步探索实行专家导师制,形成研究论文近百篇,切实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师生员工共同发展,指导老年教育规范开展。创办专业研究刊物《山东老年教育研究》,牵头出版《老年教育现代化研究》《山东老年教育发展研究报告》等著作10余部,承接多项全国性课题研究,先后参与“老年教育现代化研究”“新时代老年大学校长读本”“全国老年大学示范校标准研究”“全国老年大学游学养标准研究”等多个课题。积极参加全国老年教育研究评比活动,带动全省各级老年大学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1000余篇,屡次实现山东省老年大学提报论文数、获奖论文数、组织奖获得数三个“第一”,为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贡献了“山东智慧”、发出了“山东声音”。

提升数字赋能 建设“老年人身边的老年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老年大学着力构建“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全渠道、“手机-电脑-电视”全终端的立体化远程老年教育平台,在全省开设远程教育教学点约5000个,覆盖全省16市和95%的县级行政区,送教到基层、到乡村、到老年人身边。面向全国开设直播大课堂,在更大范围共享优质老年教育资源;面向山东省直和济南市增设直播小课堂,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沉浸式互动教学。目前,大课堂共直播教学460余期,服务全国学员10万余人次。山东老年大学直播大课堂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线上教学直播课堂,打造线上学习成果云展厅,举办全省老年大学线上文艺展演,组织全省168所老年大学10余万名学员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

助力老有所为 建设“凝聚、释放正能量的老年大学”

2017年,山东老年大学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逐步建立完善志愿者队伍,积极搭建学员发挥作用的实践载体。组织学员志愿者走进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面对面、红色故事进课堂;走进社区,开办公益讲座,把在老年大学所学知识延伸到老年人身边;走进养老院,助老扶老、以老养老,为他们送上最温暖的祝福。同时,山东老年大学引导全省各地老年大学积极搭建平台,组织老年学员发挥新作用、实现新作为。目前,全省有151所老年大学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立志愿服务基地586个,学员志愿服务队641个,志愿者近7万人,教育服务青少年、老党员、社区老年人等126万人次。

发挥示范引领 建设“积极担当作为的老年大学”

多年来,山东老年大学主动作为,积极承担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宣传出版工作委员会、远程教育实验区指导中心、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出版发行《老年教育》杂志、建设和管理中国老年教育史料馆等相关工作,服务全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山东省省校,充分发挥归口管理优势,依托山东省老年大学协会,通过开展全省老年大学规范化示范校建设,定期组织理论研讨会、师资培训和教学成果展演等活动,加强会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凝聚全省力量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共有老年大学(学校)5358所,在校学员60.74万人,此外,还有通过直播课堂、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途径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老年人266万,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

今年是山东老年大学建校40周年,也是中国老年教育创办40周年。回首40年,感悟老年教育的初心使命,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老年大学已经成为老年人思想教育的阵地、更新知识的课堂、延年益寿的乐园、服务社会的平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同志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一名老年大学人,笔者曾全程参与中国老年教育史料馆和山东老年大学校史馆的建设,也曾全程参与中央电视台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关于“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的拍摄。在翻阅大量史料的过程中感慨万千,深深感动于党委、政府高瞻远瞩的关怀与支持,深深感动于先贤前辈创新创造的胆识与智慧,深深感动于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锲而不舍的责任与担当,深深感动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当年创建并参与山东老年大学工作的老前辈、老同志许多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历史会告诉未来,他们为山东老年大学、为中国老年教育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每一位老年大学人将永远铭记并矢志前行,带着感情和责任,践行老年大学初心、担当老年教育使命,让更多的新时代老年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

猜你喜欢

山东老年人课程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