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2023-10-14谷祖娟

家长·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能力

谷祖娟

初中化学教学在教育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满足知识传授方面表现出色,却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项目式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育策略。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培养形式的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固化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导,学生被动接收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缺乏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往往注重课程内容的讲解,忽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课程内容繁杂

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包括大量的知识点,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然而,有限的课时容易导致教师难以深入讨论每个概念,学生则只能获得表面性理解,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实验条件和机会不足

化学实验对于理解化学原理和培养实践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很多学校的实验室条件有限,导致学生缺乏实验的机会。这不仅限制了形式的实践经验,还降低了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程度。

(四)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脱节

化学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感到化学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二、项目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项目式教学的核心特点是将学习与实际问题或任务相结合,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相较于传统教学中枯燥的知识传授,项目式学习更具吸引力,因为学生能够看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探索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二)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

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化学不再被孤立地教授,而是与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还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跨学科性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面对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这种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养成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的习惯,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思考并应用所学的知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项目式学习通常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这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需要有效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分工,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沟通技能。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路径

(一)开展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式学习

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深度讨论和互动,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放在课堂外完成,这意味着学生需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而不再依赖教师的直接教导。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积极探索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与团队成员合作。

翻转课堂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具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的时间转移到了课堂外,这为课堂内的项目式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与项目式学习的目标相一致。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参与项目,探究化学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以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教学为例,首先,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你们是否想知道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原子的结构是如何影响元素性质的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究意愿。

其次,教师分发一些相关的预习材料,包括教材章节、在线资源链接、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这些材料提供了有关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排列和元素性质的基本背景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和分享他们在预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和观点。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并与同学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互动,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再次,教师向学生介绍项目式学习任务,即研究特定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以及该元素的性质,要求每名学生或小组选择一个元素,并负责研究和呈现相关信息。学生需要自主选择研究方法,如图书馆研究、在线搜索、实验等,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项目研究,收集信息,分析数据,探究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项目进展。

最后,展示项目式探究学习成果。学生可以使用报告、演示文稿、实验结果等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需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在互相学习中获得启发。在课堂结束时,教师海英引导学生总结项目学习经验,反思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从项目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技能。

(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式学习

创设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将学习与實际问题相联系,学生更容易看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投入,使其愿意主动参与项目式学习,感受到学习的目的性和意义。学习情境通常包含具体的问题或挑战,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合作和实践解决问题的“探究者”。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常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促进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以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成分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比如,“你认为空气是由什么构成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这些气体的含量是多少?”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其次,教师可以创设一种真实的项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比如,开展“空气成分调查项目”,任务是在学校不同地点采集空气样本,并分析其中的气体成分。这个项目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对于空气成分调查项目,目标可以是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组成,学会采样和分析技巧,以及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如化学教材、采样工具、分析设备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查找和选择合适的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筛选能力。

在项目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到不同地点采集空气样本。这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采样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相关数据,如地点、时间、气温等,并将采集到的空气样本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点的气体成分。这个过程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结果,并提出假设和结论。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向全班展示各自的调查成果,分享发现和分析的过程。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关于空气成分的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这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价值之一。

(三)划分实验学习小组,科学实现项目式教学目标

划分实验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内协作,共同解决项目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在分工合作、协调资源、共同决策中解决小组内的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观点和发现,积极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反馈能够提供不同角度的见解,丰富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这种交流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不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资源,划分实验学习小组能够丰富学习过程中的资源和方法。学生可以共享图书、实验设备、文献资料等资源,也可以相互学习对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实验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轮流担任小组组长或协调者的角色,进而组织小组讨论、安排任务分工、监督进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

以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需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研究不同酸碱性物质的性质,了解它们的腐蚀性和对指示剂的影响。这个目标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溶液的酸碱性。

其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为了确保多样性合作,教师应将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的学生分配到同一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协作。每个小组被分配一个特定的酸碱性物质进行研究,如硫酸、氢氧化钠、醋酸等。教师则需提供给每个小组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包括安全装备、玻璃器皿、指示剂等。同时,教师需要求学生自行准备实验计划,明确实验步骤和目标,使其在小组内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并观察酸碱性物质与不同指示剂的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则需在小组内共同分析实验数据,讨论酸碱性物质的性质、腐蚀性以及对指示剂的影响,通过观察颜色变化、pH值测定等方式总结实验结果。

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每个小组可以通过口头演示或展示实验数据、报告的方式,向其他小组介绍研究成果。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研究酸碱性物质的性质,培养团队合作、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能力。同时,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酸碱性概念,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而将化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提升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学习成果汇报,提升评价能力

学习成果汇报是项目式学习的一部分,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在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时,学生需要考虑项目目标是否达到、哪些方面可以改进以及自身在项目中的贡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使其更加独立和自主。

学生在学习成果汇报中需要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包括清晰的语言、逻辑性的思维、有效的沟通等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机会。

以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化学与健康》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选择一种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茶饮等,研究该饮料中的添加剂,包括甜味剂、色素、防腐剂等。学生需要查阅文献、分析成分表、了解添加剂的功能以及对健康的潜在风险,整理研究成果,包括添加剂的种类、含量、作用以及已有的健康研究结果。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后续的汇报和讨论。

在一次专题学习成果汇报会上,学生依次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每名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全班陈述他们所选择的饮料和相关添加剂的信息,包括添加剂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健康风险。在此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回答同学和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学习成果汇报之后,同学们可以互相评价对方的汇报内容和表达方式,可以提出问题、提供建议以及进行辩论。这个过程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也需提供评价和反馈,关注學生的科学论据、表达清晰度、逻辑性等方面,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研究和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具有显著的意义和潜力。笔者深入研究和实践,明确了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多种策略,包括开展翻转课堂、创设学习情境、划分实验学习小组以及开展学习成果汇报,希望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要成功实施项目式学习,还需要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和创新。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能力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做个怪怪长实验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