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新途径探讨

2023-10-14单小代

家长·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知识深度

单小代

深度学习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它不仅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全新要求,对教学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单纯依靠学生自身难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也难以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对此,我们有必要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推进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通过单元整合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与单元整合教学概述

(一)深度学习概述

1.深度学习内涵。

深度学习指基于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整合,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科知识并建构学科思维、实现情感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相较于传统的学科教学,深度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应将学生的深度学习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深度学习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基础,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建构知识、能力和思维,同时实现情感态度的建构和发展。人本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成长和发展的主体,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要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具体而言,深度学习的深度包括知识、思维和情感三个层面,而且三个层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2.深度学习应用价值。

深度学习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一是促进学生实现知识、思维和情感的多元协同发展,使学生顺利掌握学科知识、把握知识概念,能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形成学科思维。合适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情感价值的发展,这也是深度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深度学习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虽然这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更高要求,但更是教师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三是促进深度学习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以本文研究的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利用深度学习开展教学,可以为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促进深度学习的全面应用,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

1.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内涵。

单元整合教学指基于单元内部知识、单元之间知识存在的联系,将知识进行整合并开展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数学知识之间的割裂,降低数学教学效果,而且难以高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探究思维。单元整合教学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重构与整合,从而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对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合教学获得了广泛应用。

2.单元整合教学的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应用价值有以下三方面体现。

一是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在单元整合教学期间,学生需要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分析、批判、整合、反思,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加工,并逐步构建知识体系,将相关联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大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整合思维与反思意识,对学生思维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单元整合教学对深度学习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助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教材单元知识点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但还是相对零散,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障碍。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合教学的形式将教材知识整合起来,构建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学习数学知识、准确把握数学概念,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可以实现结构化、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期间能够形成结构化思维,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把握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原则

前文针对深度学习和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进行简单分析,并探讨了深度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将深度学习和单元整合教学融合应用还需要坚持下述原则。

一是单元主题应鲜明。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教师应明确单元教学主题,既要具备明确的单元主题概念,也要具备突出鲜明的单元主题思想。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单元教学意识,能够主动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单元角度出发,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和重组,整合两个或数个单元知识。在进行教学组织、教学规划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下帮助学生从单元的角度学习课本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以此达到深度学习的要求。

二是单元內容应整合。为了推动深度学习理念与单元整合教学的融合,教师需要从单元主题出发,分析每一单元知识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这种内在的关联,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进行学习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整合教学并进行示范,而后帮助学生努力做到整合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整合性不仅是实现单元整合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落实深度教学的要求。

三是单元问题应深刻。问题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单元整合教学应建立在合适的单元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需设置深刻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知识,培养思维与能力。因此,单元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单元整合教学的效果。为了促进单元整合教学的有效应用,教师应设置深刻、具有内在逻辑的单元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剖析和应用。同时,由于数学问题对应数学知识,故而数学问题也应基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实现关联思维的发展。

四是单元教学以生为本。前文提及人本主义理论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而深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实现多方面的深度发展,故而在深度学习应用于单元整合教学期间,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将生本理念贯彻、落实到单元整合教学中。为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基础和认知水平,确保整合以后的数学知识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学习障碍,而且需确保数学问题的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实现逐步提升、持续发展,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三、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实施路径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教师需要做好单元整合教学的教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并做好课堂引导,帮助学生逐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切实提升单元整合教学效果,实现单元整合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全方位融合。

(一)优化教学目标,引导单元整合教学应用

目标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但传统教学目标重视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只能实现知识层面的发展,思维、情感态度的发展深度不足。对此,基于深度學习理念的指导,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设置知识、思维与情感价值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下述三个教学目标:①掌握课本知识,能够利用课本知识完成课后习题;②把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逻辑关系;③结合前面学习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分析两个单元之间的关联。

不难发现,目标①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助力学生实现知识层面的深度发展;目标②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单元内部知识之间的关联,实现本单元知识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目标③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发现两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基于某一单元知识,通过一定的逻辑推导,延伸至另一单元知识,实现单元之间的整合。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目标,调整后的教学目标既符合单元整合教学的要求,又可以促进学生在思维层面的深度发展,也契合了深度学习理念的要求。因此,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需求,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主动调整教学目标。

(二)推动小组合作,深化单元整合教学

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发现,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集中体现某一教学主题,对此,教师可以主动凝聚教学主题,并在教学主题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小组合作、深化交流、互相帮助,既可以集个人智慧于集体,也可以增进学生情谊,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度发展。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类学习活动,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生活中的公因数、公倍数,并深入了解两者的概念,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享两者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既能突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应用,教师可以设置变式问题,变换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集深度学习、单元整合教学、小组合作与变式问题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思维以及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小组合作的优势还包括下述两方面。一是发挥组内优生的带动作用,带领整个小组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而且可以主动辅导后进生理解知识,实现小组成员共同进步。二是增进小组成员之间情谊,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落实深度学习中的情感深度发展要求。

(三)善用微课引导,推动单元整合教学开展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这一现实条件,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深度学习与单元整合教学相结合,发挥微课教学在课堂导入阶段、过渡阶段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知识,推动单元整合教学的创新,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分析课本内容,结合教学需求、课标要求,以微课形式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这是深度学习的重要体现之一,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展示与分数、除法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研究,提升学生的数学感知力,并通过设置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制作微课课件时,教师应基于人本主义,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做到以需定教,提高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这是实现深度学习与单元整合教学融合应用的重要前提。

(四)布置实践作业,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任何科目的学习活动中,实践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需要通过实践应用检验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实现自身能力、思维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将深度学习理念、“双减”理念融合于作业设计,这是促进单元整合教学应用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布置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突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生活问题——圆柱形蓄水池的底面直径为6米,深度为3米,蓄水池顶端有一锥形盖子,深度为1米。①求蓄水池的占地面积、体积。②求锥形盖子的底面积和体积。③思考应将蓄水池设置在学校哪个方位?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加以思考,应用知识算出最终答案,并结合学校布局寻找合适的设置地点,实现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这类实践作业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能够增强学生的作业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不仅符合深度学习的要求,而且契合“双减”要求,是单元整合教学得到有效应用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对单元整合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单元整合教学则是落实深度学习理念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准确把握两者内涵与应用价值,明确深度学习视角下单元整合教学应用原则,优化单元整合教学目标,善用小组合作教学与微课教学,同时设计实践类作业,通过多种措施促进学生在单元整合教学期间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实现知识、思维和情感态度的深度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知识深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