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境创设分析研究

2023-10-14张婷婷

家长·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素养

张婷婷

教育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所关心的重点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时,文件中还强调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巧妙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景象相关联,在降低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应用,从而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后续的初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优势

为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手段,帮助学生在真实学习环境下获得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为更好地设计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笔者对情境创设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价值做出以下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的首要原因是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不足,缺乏求知、向上的内驱力,导致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较低,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如果能采用情境创设的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选择真实、富有趣味性的立体情境。在更加生动、灵活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充分激发,沉浸式地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并通过完成任务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将实现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优化的教学路径,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保障数学教育的可持續性发展。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既能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紧张情绪,也能增强学习活动的趣味性,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间。生动的授课方式可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深厚魅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学生顺利实现知识迁移运用

在传统的学习中,部分学生虽然能顺利掌握所学知识,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在问题解决中不知应如何运用知识,导致学生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情境创设的课堂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分享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并驱使学生参与相关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可以逐渐建立抽象学科知识与具象生活的联系,逐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目标,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通过以上总结可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帮手。为了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关注情境创设的具体方式,根据学情科学设计教学情境,保障情境服务于教学,做好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的设计并非空穴来风,教师需要紧密围绕学科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下文是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提出的具体情境创设策略并以案例的方式呈现,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借鉴。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为了保障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最大效用,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激情为保障。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核心素养也要求学生具备对生活的观察意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科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素作为情境,建立真实影像,复现生活场景,借此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学科知识。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意义,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比与比值的区别,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比”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生活事件作为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2022年年中王亚平三人圆满完成了登空任务并顺利返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航天员曾在飞船内展示了我国国旗,已知国旗的长为15cm、宽为10cm,如何用算式表示长和宽的倍数关系呢?这一话题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备受瞩目,学生尝试基于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在给出答案后,教师进行整理,并为学生补充比的前项后项以及比值的相关知识。

在建立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理解与接受程度,还可以借助购买练习册、安排乘坐校车、划分学习小组等生活事件,将其作为情境素材,保障情境的多元化,顺利导入新课,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关注的是,在应用生活情境导入时,教师在素材的选择方面需要尽量选取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避免因出现生活情境与学科知识相脱节而阻碍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的情况,影响学生学习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是唤醒学生思维、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多数教师将理论知识讲授视为重点,并未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凸显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盲目依赖。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一课教学为例,首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由乘法知识着手,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吃糕点,每个人吃了三块,他们一共吃了几块糕点?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答案“3×3=9”。其次,基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再次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提出三人将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个人吃了蛋糕的,他们一共吃了多少蛋糕?这一问题与先前的提问方式相同,但其中的数量关系发生变化。当学生出现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第一个问题持续输入,并提出“整数乘整数和分数乘整数有什么区别?分数乘法是否与整数乘法相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其在问题情境中顺利掌握重点知识“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保持不变”。

最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还可以再次提出分数乘分数应如何进行计算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开展集中讨论分析,总结经验,并尝试从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中获取经验。在这一环节,学生都能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沉浸式地参与到问题情境当中,开发智力、活跃思维。

为避免因问题难度较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选择难度中等的问题,保障不同能力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解题当中,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深厚魅力。

(三)创设游戏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数学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之一,利用富有趣味性的形式将学科知识与游戏活动将结合,能帮助学生在真實情境下通过游戏的方式深化所学知识,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下重拾学习自信。与此同时,在游戏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向学生提供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形式,保障游戏情境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介绍了位置方向的具体确定方法,指导学生按照教材提示完成相关训练,深化对平面坐标的理解,并能够借助平面图找出物体的相关位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游戏作为情境素材,为学生设计“寻宝游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本课重点知识为学生提供寻宝路线图,指导学生依据图中的坐标自主寻找“宝藏”,并在图中标记所到建筑物的位置,将图中位置补充完整。教师还可以额外安排“炸弹”,在学生出现方向寻找错误的情况时点燃“炸弹”,宣告该名学生退出寻宝竞争。在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寻找宝藏的游戏进一步深化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位的理解,从而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帮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知识。

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时刻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对纪律进行把控,防止学生过度沉迷游戏,影响正常教学质量。

(四)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新课标倡导合作学习,意在使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建立良好的协作精神。为了保障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情境,为学生设计实践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身参与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合作的重要价值,发展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一课教学为例,在基础教学任务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图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中表现合理设计学习小组,并为其设计下述合作情

境——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校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现为推行环保政策,各组成员需要调查周围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如果有,设法测出在一定时间内浪费的水量,并在课堂上汇报测量的结果。各小组学生结合已学统计图知识将水龙头漏水量制作成完成的图表,以直观的方式计算平均每个水龙头一天内漏水的总量,再根据此问题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节约用水的方法。

在真实情境中,各组学生需要参与实地考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搜集资料、绘制图表,并在班级中分享成果。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充分意识到水资源浪费在生活容易被忽视,在具体数值计算中感受资源的流逝,从而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教师还可以邀请各组学生前往讲台分享本组设计的环保节水计划,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交换经验,帮助学生获得深层发展。

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下,学生能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观察意识,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效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长期学习中增长见识、提升学习能力。

(五)创设故事情境,丰富学生文化视野

将数学知识置于真实情境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化所学。数学知识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保障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深入了解数学的发展,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璀璨魅力,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与数学相关的文化故事。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建立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提高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一课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了圆形的基本特征以及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讲解圆周率知识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并向学生分享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帮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先辈的智慧以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取得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提高学生对“圆”的学习的热情。

在讲解“圆的面积”部分时,教师还可以引入刘徽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注中提出把“割圆术”作为计算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周率的基础,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将边数逐次加倍,得到的圆内接正多边形就逐步逼近圆,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的数学故事,促使学生借助故事情境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时间自主搜集我国图形的发展与发现历程,搜集数学名家小故事,并在下堂课中分享,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故事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更多数学文化,提高整体认知,在教师的指引下拓宽文化视野,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增强情感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情境创设的优势,组织相关活动,将数学知识寓于真实情境当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助力学生在情境内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实现活学活用,为后续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情境创设方面,教师也需要尽量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保障情境内容与学生能力相吻合,帮助其通过学习提升核心素养。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素养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