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背景下河南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3-10-14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3年9期
关键词:产学研河南协同

崔 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河南 郑州 451464)

一、引言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社会发展主引擎交替转变,科技创新成为主要驱动因素,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科技创新动力之源。如何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学者探讨的时代话题,也是难点所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利于释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对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多点迸发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特征。跨领域集成化的协同创新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一领域、单打独斗的模式,打造横向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纵向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网络化协同创新机制日益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关键。

立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面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诉求,产学研融合肩负助推创新与产业迭代双加速的全新任务和使命。通过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瞄准“卡链”“断链”的产品和技术,能够聚力破解技术瓶颈,弥合技术与产业鸿沟,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堵点。

立足创新驱动需求,近年来河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河南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引领带动能力不足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科技创新依然是河南最突出的短板。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利于走出一条“四链协同融合”新路子,为河南现代化建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强劲支撑。

二、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产学研融合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集中于对产学研融合的组织模式、动力机制、演化路径、影响因素、制度保障进行研究论证,探索全国、区域以及重点行业产业如何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如季海君(2021)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强调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价值共识,认为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十分重要。张嘉毅和原长弘(2022)以中国高速铁路等4 个已实现产学研融合的项目为例,分析产学研融合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资源整合、生态融合、成果分配和产业应用在不同主体主导下的共同特性。二是集中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效率、合作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上多采用DEA 模型、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如任志涛和郭美等(2022)结合超效率DEA 模型通过分解产学研共生内部结构及共生单元间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分为研究开发阶段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创建产学研合作共生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刘晨旭和袁定喜(2023)基于因子分析法选取全国31 个省(区、市)的协同创新相关指标,构建出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分析省域产学研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三、河南省产学研融合的现状分析

产学研深度融合指产业、学术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地合作,通过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共享交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近年来,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下,河南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融合体系,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以创新联合体为抓手的产学研协同攻关,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一)河南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投入情况

从经费投入情况看,资金作为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促进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D 经费是最重要的科技经费来源。河南R&D经费投入呈稳步增加趋势,2012—2021 年全省R&D经费支出从310.78 亿元增长至1018.84 亿元,增长2.3倍,尤其是近三年增幅均在百亿元以上;2021 年全省R&D 经费支出强度达1.73%,较2012 年提高0.66 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10 位,较2012 年前移10 位。

从R&D 人员情况看,科技人员活动中,R&D 人员是产学研融合过程中的核心人员,也是直接创造和应用科技成果的人员。河南R&D 人员全时当量呈逐年攀升态势,2012—2021 年全省R&D 人员全时当量从128323 人年增长到222433 人年,年均增速达7.3%。R&D 人员结构明显优化,2021 年全省R&D 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博士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59.0%和4.8%,而这一比例在2012 年分别为43.1%和2.8%;企业R&D 人员全时当量所占比重达73.1%,企业成为研发人员集聚主体。

(二)河南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

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是产学研融合的“三驾马车”。R&D 经费支出可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两大部分。内部支出主要用于自主的R&D 活动,构成R&D 经费的主体。外部支出主要用于与境内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的R&D 合作,能够反映本单位与境内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本单位的对外合作创新状况。

从企业看,2021 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为21.54 亿元,较2012 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速达10.2%。其中,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为4.70亿元,占支出总额的比重为2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1 个百分点;对境内高校支出为2.35 亿元,占支出总额的比重为1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2 个百分点;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与对境内高校支出比例为2.0∶1,而这一比例在2012 年是2.4∶1。

从高等院校看,2021 年河南高等院校R&D 经费外部支出为0.86 亿元,较2012 年增长了0.99 倍,年均增速达6.5%。其中,对境内企业支出为0.19 亿元,占支出总额的比重为22.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8 个百分点;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为0.27 亿元,占支出总额的比重为3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 个百分点;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与对境内企业支出比例为1.4∶1,这一比例在2012 年为8.2∶1。

(三)河南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产出情况

专利授权数是直接反映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重要指标。从专利授权量看,河南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末的2.68 万件增长到2021 年末的15.80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从0.32 万件增长到2021 年的1.35万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从0.9 件增长到5.6 件,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技术成交额频率和数额反映了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及活跃度。从技术合同成交额看,2012—2021 年河南技术合同成交额由40.21 亿元增长至607.33 亿元,增长了15.1 倍,尤其是2018年以来,技术合同成交额飞速增长,三年年均增速达42.8%,远超全国平均增速。

从创新平台建设看,河南加快推进省实验室体系重构重塑,逐渐形成以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截至2022 年末,全省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964 个,其中国家级50 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45 个,其中国家级10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 个、省重点实验室249 个;重大新型研发机构16 家;高新技术企业1087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004 家。

四、 基于超效率D E A 模型的河南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创新效率评价是一种多投入多产出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减少随机因素影响,选用非参数分析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分析。

(一)效率测度方法介绍

1.超效率DEA 模型测度法

作为数学、运筹学与计算机的交叉研究领域,DEA方法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使用线性规划来评估多个输入和输出指标的有效性。有效决策单位数值取值为1,无效决策单位数取值为(0,1)。但该模型无法将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值表示出来。随后由Banker 等提出的超效率DEA 模型可以将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值表示出来,Andersen 等又对超效率DEA 模型进行优化,在超效率DEA 模型基础上设立n 个决策单元,有i 个投入单元,j 个产出单元,对第j0个决策单元进行超效率值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2.Malmquist 指数法

由于超效率DEA 方法只能就某一独立时点的效率状况作出静态评价,为了实现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跨年度动态分析,需要采用具备动态分析功能的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法。Malmquist 指数的构建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确立两个不同时期(t 和t+1 时期)各自的指数形式;其次对两个指数求几何平均值,即可获得最终的Malmquist 指数,即:

其中,(xt,yt)表示t 时期的投入和产出量;(xt+1,yt+1)表示t+1 时期的投入与产出量;Dt表示距离函数,是以t 时期的技术为参照而确立的;Dt+1也属于距离函数,是以t+1 时期的技术为参照而确立的。Malmquist指数还可以由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和技术进步指数(TC)两者相乘得到,最终还可以表达为由纯技术效率变化(PEC)和规模效率变化(SEC)两者乘积得到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再乘以技术进步。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1.指标选取

从前文研究可知,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因素可分为投入和产出两大类,核心指标主要集中于R&D 经费和R&D 人员的投入,以及以知识形态和资金形式的产出方面。因此,选择7 项指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进行考虑,其中投入指标包括:R&D 经费支出、R&D 人员全时当量、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和企业对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研发经费支出4 项;产出指标包括三种专利授权量、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市场成交额3 项,具体指标体系及含义见表1。

表1 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指标体系

2.数据收集

本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取除港澳台和西藏外的30 个省(区、市)的数据作为区域产学研合作效率测度的决策单元(DMU)。

(三)实证分析

1.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静态分析

本文采用面向产出的分析方式并使用Dearun Tools 测度考察期内(2013—2021 年)全国及30 个省(区、市)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超效率值(见表2)。基于该实证结果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两方面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静态比较分析。

表2 2013—2021 年全国各省(区、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超效率值

从时间维度看,总体上无论是全国还是30 个省(区、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均呈逐步改善趋势,尤其是2019—2021 年期间,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超效率值大于1 的地区占40%,而2013—2015 年和2016—2018年仅有广东的超效率值大于1。2016 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明确了未来30 年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各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为协同创新效率的改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从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我国重视科技创新,也取得了不少重大成就,但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超效率均值仍小于1,还未实现高效协同创新。

从空间维度看,2019—2021 年全国有11 个省(区、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超效率值大于1,其他省(区、市)均是无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从高往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2019—2021 年除河北、山东、海南外,其他省(区、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值均大于1,主要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大多经济发达,产学研三方都容易吸引高水平科研人员和各种高水准的技术装备,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倾向于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技术和产品,因此东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比其他地区更高一些。2019—2021 年河南产学研协同创新超效率值为0.9463,高于全国均值,但低于中部地区均值,全国排名处于中游(第14 位)。

2.产学研系统创新动态分析

借助Malmquist 指数分析法进一步探析河南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在跨年度间的变化指数,结果见表3。2013—2021 年河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效率指数为1.0216,这一时期河南实现了年均2.16%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为1.0249,说明对河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效率贡献最大的是技术进步;产学研合作创新综合效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下滑延缓了综合效率的提升速度。2017—2018 年Malmquist 指数最高,说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得到改善,创新效率呈现比较明显的增长状态。

表3 2013—2021 年河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效率变化及分解

五、河南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约因素

尽管河南产学研合作模式和运营方式日渐成熟,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与先进地区相比,河南产学研融合的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河南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

(一)企业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长期以来,企业普遍热衷于技术工艺的短期效仿,或仅仅利用自身科研资料单打独斗,联合攻关力度小。2021 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 活动的企业数6974 家,占总数的3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9 个百分点;有R&D 机构的企业数量是3106 家,仅占总数的1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9 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基础研究所占比例不到1%,应用研究所占比例也仅为3.3%。在2020 年“中国企业专利500 强”榜单中,入围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占比高达66%,而河南仅有9 家企业上榜,均在100 名以后。除少数龙头企业以外,本地多数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不能承接和转化好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难以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

(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河南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关系不紧密的根源是产学研各方主体存在利益差异。高校科研人员追求“专利数量”,只考虑科研前期部分,而专利的质量、转化落地的程度并不受重视;企业为规避技术开发风险,缺乏涉足创新链前端的动力,企业在科研成果见效后也不愿意更多地与合作单位分享,导致产学研合作出现“蜻蜓点水”现象。《2022 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19 年河南输出技术合同数17630 项,成交额607.3 亿元,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江西,排名第5,仅相当于湖北(排名第1 位)的1/3。

(三)产学研合作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河南缺乏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管理团队,以及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平台。目前,全省仅有河南科技大学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特点,大而强且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发明评估、质量管理、市场分析、商业推广、交易估值、谈判签约等系列服务的高水平服务机构仍紧缺。缺乏区域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共同体等高能级平台,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少,直接导致重大原创性创新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目前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只占全国的2.3%左右,和北京(31.1%)、上海(12.8%)、江苏(7.9%)等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

(四)促进产学研融合的政策措施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一体化设计科技创新政策、法规、规划、改革举措,出台了《河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条例》《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方案》《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涉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办法、政策。但针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专项政策支持较少,大部分仅零零散散地在各类文件中体现。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税收、利益分配等问题的可操作性不强,或者这些政策并没有配套的具体指导性办法规章,落地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学研深度融合顺利推进。

六、 河南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河南要更好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创新链驱动引领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一) 紧抓产学研深度融合之“ 要”: 增强企业的主导地位

一是鼓励领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宇通客车、中信重工、许继集团等创新型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产学研各方科研资源,带领行业内中小企业共同提升创新水平和竞争力。二是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加速集聚。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赋予领军人才和团队更大自主决策权,将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才吸引到创新研发中,提升全社会创新创业活跃度,形成推动大中小微科技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二) 紧抓产学研深度融合之“ 基”: 强化人才的核心要素功能

一是搭建高能级平台,组好人才“集团军”。依托招才引智等计划,帮助重点领域企业发现、对接、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的紧缺人才。二是健全“赛马式”机制,选好人才“真英雄”。完善“揭榜挂帅”制度,以关键核心技术“真榜”招募“真帅”,让认真研究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挂帅出征,全面激活“人才引擎”澎湃动力。构建高质量人才联盟,优化人才集团管理机制,打破人才资源、创新智慧“固化”,集天下英才智力,推动智慧资源与技术攻关无缝衔接、同频共振。

(三) 紧抓产学研深度融合之“ 本”: 加强“ 四链” 协同发展

一是建立多链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河南省科学院入驻为契机,高质量运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探索建设“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建立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立足全产业链角度建立有的放矢的创新体系,使“0→1”和“1→N”的创新实现无缝链接。二是优化产学研多链条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聚焦产业创新关键点,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有利于深度融合的创新环境,打造一条市场是“出题人”、政府是“立题人”、企业是“答题人”的多主体协同破题、多链融合联动共同答题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

(四) 紧抓产学研深度融合之“ 策”: 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一是探索“创新飞地”“人才飞地”合作模式。与区域外优质高校合作共建研究院,打造区域创新平台,由传统的“本地筑巢”转变为“灵活筑巢”,以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进行实体化发展,借助顶尖高校的优质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补齐自身优质科研资源短板,提升基础研究对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二是积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在诞生之初就具备重组创新链条、打破各类组织边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质。重点吸引国际著名高校院所、知名跨国公司实验室、国内外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在豫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构建与新型研发机构相适应的研发投入、机构运行、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新机制。

猜你喜欢

产学研河南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出彩河南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