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2023-10-14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初中生新课改德育

梁 平

(张掖市山丹育才中学 甘肃 张掖 734100)

在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融入德育教育,基于新课改理念进行思考与实践,根据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感知语文中的德育内涵,逐渐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在无形中渗透德育教育。

1.新课改视角下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的意义分析

1.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言行

初中生心理较为敏感和脆弱,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更好管理自己情绪,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他们的品德言行也会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可以说,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初中生人格和思想的塑造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初中生的品德言行、人生态度和抗压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作为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学习到优秀的思想品德行为[1]。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较低,遇事容易急躁,而情绪的不稳定则需要教师给予关注,作为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去举例,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去倾听去解决学生的问题。初中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他们来说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够对他们进行好的塑造,而虚无的理论说教则会让他们误入歧途,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德育教学策略

2.1 挖掘教材内容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的实施应重点开发教材资源,围绕教材界定德育教育目标与教学方式,基于语文学科与德育的内在关联性,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是可行的。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元素,为德育目标的落实提供了教育平台,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知识的德育价值,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入探析。开发教材资源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也是引起学生德育共鸣的关键,只有立足于教材实施德育教育,才能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德育品质的远大目标[2]。而在初中阶段德育工作当中,需要依靠其他学科教学给予支持和帮助,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是主要针对德育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但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内容较为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觉枯燥,因此,在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对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蕴含了大量与德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只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其中有利于开展德育工作的素材,在课堂中带来学生理解和分析,就能为初中德育工作做出巨大贡献。例如,在《黄河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其中内容制作图像、文字、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教学课件,深化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而借助多媒体平台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我国大好河山,在形象、具体化的视频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只有时刻树立爱国意识,才能为祖国的事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2.2 优化语文情感教育加强德育认知

初中语文中的课文有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优化情感教育,将学生合理地引入到情感探索的状态中去,借助这样的契机嵌入德育主题,保证学生德育认知的不断发展。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文章中的细节刻画有很多,这样的场面初中生可能没有经历过,但是文本中的细节可以让他们有着一定的感悟,父子之间的情感可以很好地呈现出来。为了强化感悟,教师可以进行对应场景引导学生:父亲总是忙于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较少,孩子不愿意与父亲沟通,当父亲找孩子交谈,希望了解孩子时,孩子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但父亲的爱往往体现在细节之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明白正是因为有了父亲,自己的生活才有基础;可能他很少表达对你的感情,但是对于他而言,他的每一天都是带着对你的爱,去努力生活和工作的,因此,作为学生和孩子,要懂得去珍惜父亲,尝试以更好的方式与他相处。

2.3 挖掘优秀人物形象开展德育教育

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导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探究问题指导学生探究,在无形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在对应的情境中,往往会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形象完全可以作为德育的重要素材[3]。以木兰诗为例,《木兰诗》中巾帼英雄花木兰代替年老的父亲出征,在外交场景中舌战群雄的晏子,在国家危亡时刻以笔为剑的鲁迅,这些人物形象是鲜明的,对学生情感的冲击无疑是较大的。教师完全可以在讲述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探讨人物形象,思考他们的伟大之处在哪里,思考他们的特点在哪里,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这样学生仿佛与教材中的人物形象面对面攀谈,这样的交流,会使得学生开始在自己内心树立典范,比如将关羽作为忠诚义气的代表,将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将鲁迅看作为斗士,将花木兰看作为现实抗争的英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掘德育素材,精心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学生就会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思想品质上也自然受到积极的影响:载入史册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在文化历史中被人们所尊重、崇敬、铭记,是因为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聪明智慧的向往,通过阅读、学习这些人物的故事,思想品德被他们引领,会为世界的美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4 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德育

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德育教育的源泉,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结合教材拓展教学内容,才能为德育教育提供无限可能。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增长状态,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新时代学生从小养尊处优,难以理解中华民族历经的艰难岁月,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有效拓展与延伸,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其正确三观,使新时代中学生深刻领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位合格的公民[4]。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行为品质、道德情操的培养,加强其民族荣誉感。如在教学《屈原》时,应对于屈原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刻画,并将其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关联,升华学生的民族情感。又如革命时期,那些为了国家荣誉而不惜付出生命的战士,正是因为他们的艰苦奋斗、视死如归,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在关于爱国题材的文章中融入更加广泛的内容,拓展教育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文化自信,促进其德育发展。此外,新课改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要兼顾知识的传授和德育的实践,切不可只顾一头,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培养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各抒己见,然后再由教师去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去学习,只有内容结合案例,才能真正提高语文德育课堂的质量。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德育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荣誉感。例如,在学习历史当中著名的人物或事件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内容进行拓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影片,通过详细地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经历了哪些磨难才换来了今天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的热情,为德育工作拓宽教育途径。

2.5 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参观烈士陵园,寻找革命烈士的光荣足迹,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在建军节的时候参观起义纪念碑或革命烈士馆,去当地的部位参观慰问,去感受军人的生活,感受军人训练的艰辛,这样学生们才能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候为自己的父母制作一幅画像或者为父母洗脚,去养老院慰问,感受老年生活的不易,明白人都有老的一天,在这个节日里学生能够重新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进一步加深。此外,德育教育还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比如初中生平时坐公交时遇见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要学会主动让座,平时遇见有需要有困难的人,也要及时伸手帮助,在过斑马线司机礼让自己时也可以对司机进行挥手感谢示意等等,这些行为只要平时注意培养,都能够渗透进初中生的一言一行中,他们尊老爱幼、爱国情感、集体意识等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优化语文情感教育、挖掘优秀人物形象、融入德育内容拓展教学、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德育与语文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生新课改德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