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动任务开展活动评价内容进行反思

2023-10-14杨笑晴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新课标内容

◇杨笑晴(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小学)

小学科学是探索生活中某些科学现象的学科。学生通过对现象的探索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探索中去,让学生深刻掌握科学知识的内涵。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从启动项目任务开始,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活动,及时对学生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展评价,进行项目反思,进而实现小学科学的理想化教学效果。

一、启动项目任务

启动项目任务是项目式学习的开端。项目任务的启动要把握教学时机,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以此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主动结合科学知识,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使其能够自发地结合问题开展科学知识的探讨,由此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推动项目式学习有效开展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价值,让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获得自身相关技能的锻炼,丰富科学知识,实现小学科学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科学学科的长久发展。

例如,在教学《把它们放进水里》时,首先,教师要以“水”为主题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1.水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2.水的特点是什么呢?3.如果把物品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分享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此来活跃小学科学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以放松的姿态参与到科学知识的探究中,开放他们的思维,使其能够结合自身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教师结合学生的探讨来进行板书的设计,总结学生的观点,以此引出《把它们放进水里》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根据《把它们放进水里》科学知识的特点,以循序渐进的探索方式来综合分析问题,将其设定为具体的项目任务。任务一: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任务二:了解水溶解的特性,以及明白水的溶解有一定的限度;任务三:探究把它们放进水里的现象;任务四:用现象得出准确的结论。用这些任务驱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讨,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知识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内容的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体性,使其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项目任务的完成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推动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二、开展项目活动

(一)发现问题,确定任务

项目式学习主要是通过以生为本的原则来开展活动。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会遇到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学情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项目式学习开展的有效依据。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依据项目的主题和情境对学生进行相应引导,通过引导使其发现项目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内容,并以此为依托来设定项目的任务,进而推动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教学《把它们放进水里》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和《把它们放进水里》科学知识相关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观看这些视频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提出“水可以溶解什么物品?”的问题。在此问题的作用下开放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提到:“盐可以在水中溶解。”有的学生提到:“糖也可以在水中溶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问题的总结:“盐、糖怎样在水中溶解?”“除了盐和糖,还有什么物品能在水中溶解?有溶解不了的物品吗?”“水能够无限对盐和糖进行溶解吗?”进而概述项目式学习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把它们放进水里》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在吃东西项目任务环节中所设定的具体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明确项目的内容,进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项目式学习针对性的同时,推进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意义,进而实现小学科学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合作探索,研究项目

项目研究是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的主要过程。教师想组织学生开展项目的研究,可以通过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围绕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和主体性,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探索中去。基于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知识的项目式学习,以小组的力量完成对项目的研究,逐步解决项目问题,实现小组内学习资源共享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推动小学科学理想化教学效果的实现。

例如,在教学《把它们放进水里》时,学生主要探究的任务有:水是否具有溶解的特性?水的溶解是否有限度?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质有哪些?它们的特征是什么?教师可以围绕这些任务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知识的实践探索,通过实践获取相应的知识,并进行探究结果的分享。有的学生会提到:“通过实践发现糖可以溶解到水中。”那么就把糖归入可溶于水的物质。结合学生所提出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糖可以溶于水中,那平时我们上学所用的橡皮、铅笔等学习工具能够溶解到水中吗?”学生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实践,发现这些物品并不能溶解于水,这些物品归类于不溶于水的物质。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其他实践,探究第二个任务“水是有溶解限度的”。学生会把溶于水的糖和盐分别投入水中,发现在水容量不变的基础上,盐和糖持续投入时会产生不溶解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就意味着到了水的溶解限度。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任务三的探索,通过实践来了解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质的特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了解到:盐和糖一类溶于水的是一种透明晶体或者能够变成水蒸气蒸发的物质,而不溶于水的是固体的物质。这种实践能够让学生清晰地感知《把它们放进水里》一课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且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让学生在切实解决项目任务的同时,获得自身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的锻炼,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评价项目内容

对项目内容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科学知识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内容评价,通过对学生项目式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以此增强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效果。此外,教师对学生项目内容的评价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不仅要对学生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综合技能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身的学习方向,有针对性地学习,最终实现小学科学的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把它们放进水里》时,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对他们项目任务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分享,并分享他们任务探究的初衷,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对他们的项目内容进行评价,先让学生自己对项目内容进行评价,再引导其他小组的学生对所展示的项目内容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内容进行评价。结合三方的力量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项目探究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清晰感知自身需要补足的内容,明确他们的发展和学习方向,促使他们开展针对性补足,增强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评选出最优小组,以此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引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让学生在清晰了解自身项目完成情况的同时,汲取项目任务探究的经验,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效果,锻炼学生对自身项目探究的自主反思能力、判断能力等,提升学生科学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有效增长。

四、进行项目反思

进行项目反思是整个项目式学习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引导学生对自身项目任务探究活动的回顾过程,能够让学生审视自身的学习情况,了解自身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程度,有助于学生获得科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实施项目反思环节,引导学生结合评价的内容,对自身项目的探究进程和过程进行反思,以此引发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剖析。这有助于学生积累项目式学习的经验,最终实现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把它们放进水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反思,出示反思项目的内容,为其指明反思的方向。如,向学生提出:“在完成任务的探索后,了解水溶解性的特点了吗?明白水是有一定溶解限度的吗?知道什么能溶于水什么不能溶于水吗?”“在项目任务的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通过对项目任务探究的体验,除了掌握这些科学知识外,还有哪些收获呢?”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思,剖析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多角度了解自身的同时,强化认识程度,丰富探究经验,进而促进其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视域下,教师要意识到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学科学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先确定项目任务,再结合项目任务,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索,最后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反思,使其建立对自身科学知识学习的清晰认知,明确自身在科学学科方面的发展方向,丰富探究经验的同时,实现小学科学的理想化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新课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蜗牛看牙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