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趋势探析

2023-10-14李翔宇

武汉广播影视 2023年8期
关键词:类节目文化

李翔宇

文化类节目具备独特的价值引领性,影响着公众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同时其与传统文化高密度结合,建构着公众的文化认同并最终上升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使得文化类节目具有普适的社会凝聚力及教育意义。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公众开始追逐更高的文化需求,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泛娱乐化时代,制作优质的文化类节目显得愈发重要。所喜的是,一大批火爆出圈的文化类节目应运而生,多维度的创新引发了收视热潮,对节目生态现状起到了扶正门槛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对现今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文化类节目在新发展语境下存在的困局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后续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概况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和高潮期三个阶段。

提及文化类节目的起步,学界公认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观察与思考》和《话说长江》两档节目。当时正值新的社会思潮解放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精英话语再次发轫,与主流意识形态融汇贯通到电视节目之中。此时的文化类节目旨在对公众进行文化教育以提高其素养,具有明显的官方性质与倾向。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普及率的提高,各类电视节目迎来“事业春天”,文化类节目也不例外,正式步入发展期。该时期的文化类节目一改起步阶段“自上而下”的精英化表达,是以一种通俗化、群众化的风格定位进入到观众的视野中,《走近科学》《百家讲坛》《开心辞典》等都是这一时期文化类节目的杰出代表,其中有些节目至今仍在播出,足见其在公众心中的位置之重以及节目形式创新的成功。发展期的文化类节目消解了以往精英话语的主导地位,结合了更多元的大众化因素,一改往日僵硬的“说教式”表达,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自2014年起,政府部门先后发布了推动文化类节目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官方文件的指导和互联网新技术、新渠道的加持下,文化类节目发展进入高潮期,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上升态势。这一阶段的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形式上、技术上等相比过往的同类型节目都产生了质的飞跃,各类节目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一大批技术手段先进、展现形式新颖、有思想深度和文化高度且又深受观众喜爱的文化类节目火热出炉,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国乐大典》等,多季播出以来依旧收视长虹、赞誉颇高。新时期的文化类节目多维度、多角度地开展创新,力图覆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文化类节目创新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内容形式创新:“文化+”模式下的新表达

1.“文化+”模式运作突破节目边界限制

“文化+”模式是在新发展语境下流行起来的文化类节目运作方式,即坚持以“文化”为节目主导性地位,并与多种元素相融合,以期形成各式类别与形态的新式文化类节目。做出正确“加法”的“文化+”创新模式能不断突破节目边界,拓展节目的粉丝群体,塑造出一大批“热门IP”,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而这些良好的反馈又将成为反哺节目的创新动能,加倍有利于文化类节目弘扬优质文化,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双向循坏。例如:广东卫视推出的文化类节目《国乐大典》,其首创性地将“民族古典乐器”元素加入到了文化类节目之中,满足了受众的多元文化诉求,唤醒大众对国乐认知的同时,也引爆了节目的关注度,促使“国乐热”等传统文化新风象的出现。再如《端午奇妙游》《清明客》《陇上踏歌行》等节目的推出,这一系列“文化+文旅”模式节目的火爆出圈,带火了取景地的旅游经济,二者实现良性联动,同时也有利于节目团队后续加强对文旅品牌节目的融创建设。这些妥善采用“文化+”模式运作的文化类节目都展现出了多元艺术因素融合的创新之美,使得文化类节目的传统认知边界不断被打破[1]。

2.“文化+科技”,技术赋能驱动节目变革

随着5G、AR、VR、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成熟发展,“眼球经济”和各类智能技术越发融合捆绑在一起,众多文化类节目借助技术赋能,从而驱动节目在内容及形式上的变革。例如:部分节目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网友的节目讨论与评析进行抓取分析,从而根据观众态度对后续的节目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大数据技术也使得文化类节目更容易更精准地定位受众。在如今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往的“全民式无差别科普”方式难以再适用,极易消散在庞杂的信息流之中,因此用户细分成为节目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此外,还有部分节目融合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将节目形式打造成一场高沉浸式的奇观盛宴。比如:《典籍里的中国》丰富运用先进影像技术手段,塑造了一个古今对话、虚实结合的景观时空,从而使观众获得仪式化、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二)传播路径创新:多方联动,实现裂变式传播

1.全媒介矩阵宣传,注重大小屏结合

伴随着媒介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各文化类节目的传播渠道都从原本的单一媒介转变为多元投放,更有制作方积极布局全媒体矩阵,立足线上与线下、大屏与小屏,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对节目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对流媒体平台宣发的良好运用将对节目播出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先网后台”的运营模式已成为众多节目的首选,即通常在节目正式播出前制作团队对节目内容二次创作,生产出几分钟长度的短视频,投放到全媒体终端,以达到引领话题的作用,实现用户多轮次传播扩散的宣传预热效果。其次,节目与全媒体平台用户的互动已成为影响持续性创新的原动力之一,与受众的互动频次越高,就越能接触到节目反馈意见,结合“弹幕互动”“评论互动”的用户数据,对后续播出内容做迭代升级。

同时,如今“小屏预览”已成为了众多年轻群体的首选。小屏不单单仅是大屏的附庸与切片,事实上大小屏各有其优势,大屏使内容更为饱满,而小屏则更容易触及受众。现阶段火热的文化类节目无一不是注重大小屏结合构建宣发生态,如《朗读者》的新媒体产品《朗读亭:一平方米》,该子产品在各社交媒体平台上累计了过亿次的视频播放量与话题阅读量,不仅高质量融合了大小屏特性,还实现了小屏反哺大屏的创新节目样态,给文化节目的宣发提供可供参考效仿的新路径。

2.拓展海外传播渠道,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电视对国家形象具有强大的表现能力与重构能力,文化类节目通过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在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也给予了海外受众一个新的途径与方式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化。在YouTube中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在全球性的视频社交网站上不难看到中国文化类节目相关视频的身影,且大部分有着可观的播放量,这其中节目组与播出方功不可没,各大卫视以及制作团队纷纷积极出海,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拓展传播渠道,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责任。如广东卫视在YouTube上高频率推送其文化类节目《国乐大典》,对外塑造了一个文明雅致、和谐统一、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尤其是第二季视频中,东方管弦乐团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度,并以中国乐器演奏了经典动画音乐《天空之城》,这让世界观众看到了中国音乐巨大的影响力,也反映了中国强大的融合力与兼容性。随着我国文化类节目成功对外传播案例越来越多,不但有利于节目的资源整合以及同外部平台优势互补,同时也开辟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走向国际视野的新征程[2]。

(三)价值取向创新:民族文化记忆及家国认同感建构

民族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其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建构身份认同、强化国家认同有着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记忆是抽象的,需要借助载体进行建构,而电视节目则是视觉时代文化记忆建构的媒介载体。

现阶段优质的文化类节目常使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传播,为观众建构起民族文化记忆,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其将观众置身于拟态环境中,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强化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以影像折射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用传统文化元素唤起国人的文化记忆,牢牢构筑民族共同体的家国情怀意识与国家认同感,这是新时期文化类节目的价值取向创新。

三、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困局及突围路径

(一)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困境

1.同质化问题严重

在文化类节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同质化问题也越发凸显,其主要体现在题材内容和形式模式两个维度中。内容同质化主要体现在部分文化类节目的原创性不足,当某款节目成为“爆款”后,其题材则会被大批制作团队跟风模仿,形似的节目产品高频出现,长此以往终会使公众视觉疲劳。再者就是节目模式的同质化,市面上大多数文化类节目“真人秀”的成分高,较多采用“竞技问答+专家嘉宾评析”的形式,叙事模式单调,舞美场景雷同,如此难以为节目积累核心粉丝群。

2.收视率不佳,难以走出小众化怪圈

对所有类型的节目而言,收视率都是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随着国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现象级”文化节目受到公众的追捧。但从整体的市场份额来看,文化类节目与综艺娱乐化等其他类型的节目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文化类节目的整体数量与日俱增,但大部分节目的收视率不佳,收益甚微。一些地方台的文化类节目甚至难以走出小众化怪圈,缺乏科学的创新体系做指导,为求节目区隔一味地追求“阳春白雪”,内容上的“晦涩小众”,最终只会导致节目越来越冷门,形成恶性循环。

(二)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个性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创新

文化类节目应当以更广阔的视角和思路来探寻不同传统文化因素的最佳表达形式,而不是一味追逐市面高热度的节目模式,落脚内容理念和表现形式等维度对节目进行原创性的制作,打破原有的单一节目模式以挖掘个性化的特征。节目除了要有个性化特点,还应赋予其符合主流价值观引领的本土化特质。按照以往出圈的文化类节目的经验来看,越是本土性文化因素鲜明、主流价值意识凸显的节目越受到公众的喜爱,收视率和讨论度也越高。这对地方台和中小节目制作团队更有启发意义,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人文特色,从地方资源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来优化节目是其独特的在地优势。总体来讲,个性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创新更有利于文化类节目开拓出丰富的原创类型,是新时代节目强化生命周期的制胜法宝。

2.倾力打造节目IP

将文化类节目重点打造成“现象级”IP,可以高幅度增加节目的辨识度和市场效应。IP模式的说法最早来源于电影领域,而文化类节目同样作为视觉传达产品,塑造出高品质、差异化IP同样至关重要。一个关注高、反馈好的IP节目,除了要秉承“内容为王”的基底创作理念,还要顺应时代背景利用好各项融媒体新技术,以“服务观众”为前提,注重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并悉心听取其反馈,完善自身,从而实现有效性发展。一旦节目IP塑造成功,便锁定了稳定的粉丝群体,发展流量和发展资源准备就绪,文化类节目收视率和小众化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结语

在融媒体快速发展和群众文化诉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类节目发展已然莅临高潮期阶段。纵观文化类节目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其从内容形式、传播路径和价值取向三个维度进行创新变革,实现着高质量的发展。但文化类节目也面临着同质化和收视率不佳等问题,这就需要节目创作者走个性化与本土化融合创新之路,完善优化节目生产机制、流程,将节目倾力打造成IP。同时,积极发挥文化类节目的社会教育意义,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类节目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新闻类节目的采访技巧研究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