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

2023-10-13郭燕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粗脂肪秸秆玉米

郭燕

(济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河南济源 459001)

玉米秸秆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包括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粗蛋白,但其适口性以及消化率较低,对此,可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以提升其消化率与适口性,增强其营养价值,进而对部分精料予以代替,优化猪生产性能,提升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本研究中将100 头杂交生长育肥猪作为试验对象,以随机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 头育肥猪,饲喂普通饲料,其中公猪27 头、母猪23 头;体质量23.25~26.77 kg,平均体质量(24.96±1.05)kg;试验组50 头育肥猪,在日粮中添加20%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其中公猪26 头,母猪24 头,体质量23.27~26.59 kg,平均体质量(24.93±1.03)kg;两组生长育肥猪均日龄相仿、营养水平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制作方法

1)原料与配方。0.5 kg 发酵剂、1 000 kg 玉米秸秆、5 kg 麸子、5 kg 玉米粉、5 kg 糖、10 kg 盐。

2)菌种复活及拌料。在发酵剂中添加约5 倍的温度为30 ℃的温水,再加入1 kg 糖,对其进行充分搅拌之后静置2 h;在菌种复活液中添加盐、饮用水并充分搅拌,将其洒至铡好的玉米秸秆中,将湿度控制在60%。

3)发酵器具以及温度控制。塑料袋、窖、池以及缸均可作为发酵器具,在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发酵器具为青贮池,将经过上述步骤操作后的秸秆置入青贮池中,保证其压实性,在装满之后对其进行密封,避免漏气情况的发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饲喂量为多少则取多少,取后应该及时密封,以避免因为漏气或者雨水浸入所导致变质情况的发生。在每次向生长育肥猪饲喂发酵饲料时,应该保证食槽的清洁性。

应该将发酵温度控制在20~37 ℃,发酵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若发酵季节为夏季,则发酵时间为5~7 d,若发酵季节为冬季,则发酵时间为7~15 d。

4)质量检查 发酵好的玉米秸秆,其颜色应该呈浅黄或者鲜绿色,味道为酒香或酸香,香味浓厚。

1.3 试验方法

本研究中所开展试验于2022 年9 月1 日起,预试验期7 d,试验正式期为60 d,试验地点为某生长育肥猪养殖示范基地,对照组生长育肥猪给予玉米豆粕类基础日粮,其日粮主要组成为:玉米、麦麸、豆粕、预混料、食盐以及脂肪粉;其日粮中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8.91%;赖氨酸1.31%;消化能12.25 MJ/kg;粗脂肪4.36%;总磷0.77%;蛋氨酸0.46%;钙0.9%;试验研究组生长育肥猪在对照组生长育肥猪日粮基础上,添加20%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饲喂过程不添加其他添加剂,饲喂之前加适量水拌湿,每次饲喂量以在30 min 吃完为宜,饲喂3 次/d。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效益,观察指标分别为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腹泻情况及死亡情况。

1)对比两组生长育肥猪采食量:对试验正式期内每天的给料量、消耗量以及剩余量进行统计,对平均日采食量进行计算。

2)对比两组生长育肥猪日增重:分别于试验正式期的第1 天以及试验正式期的第60 天,对两组生长育肥猪的空腹体重进行称量,依据两次实际称量结果对其日增重进行计算。

3)对比两组料重比:根据上述两项观察指标,即采食量以及日增重对料重比进行计算。

4)记录、统计两组生长育肥猪腹泻情况以及死亡情况。

5)统计并对比两组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 统计进行分析,计数指标用例数/百分比(n/%)表示,进行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变化对比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其营养成分中所含有的粗蛋白含量增加了92.0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脂肪含量增加了46.1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纤维含量降低了41.1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增加了48.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含量增加了100.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成分中粗灰分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表1)。

表1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变化对比(%)

2.2 微生物玉米秸秆发酵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试验开展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态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对照组生长育肥猪的料重比明显低于试验组,腹泻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长育肥猪平均始重、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以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2)。

表2 微生物玉米秸秆发酵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s )

表2 微生物玉米秸秆发酵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s )

组别 样本量 平均始重(kg) 平均末重(kg) 平均日增重(kg/d) 平均日采食量(kg/d) 料重比(%)腹泻发生率(%) 死亡发生率(%)对照组 50 24.96±1.05 60.37±1.24 0.60±0.03 1.59±0.07 2.59±0.04 9.20±1.36 2.74±0.35试验组 50 24.93±1.03 60.58±1.26 0.61±0.04 1.60±0.69 2.66±0.03 6.22±0.58 1.12±0.20 t - 0.064 0.376 0.632 0.046 4.427 6.374 12.708 p - 0.950 0.711 0.535 0.964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其营养成分中所含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以及总磷变化显著,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成分中粗灰分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由此提示,在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处理之后,能够对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以及总磷等营养成分的水平予以提升,进而提供给生长育肥猪更优质的营养;在试验开展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态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对照组生长育肥猪的料重比明显低于试验组,腹泻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长育肥猪平均始重、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以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提示,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肥料对生长育肥猪进行饲喂,能够提升料重比,并利于保证猪机体的健康状况,降低其腹泻率与死亡率;有研究显示,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运用发酵秸秆饲料,与饲喂基础日粮的生长育肥猪进行对比,其增重速度以及增重总质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饲喂发酵秸秆饲料的生长育肥猪,其料重比明显高于饲喂基础日粮的生长育肥猪(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符。针对经济效益方面而言,对照组与试验组生长育肥猪,其头均增重、头均增重收入、生猪价格、饲料价格、头均饲料成本以及头均药费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生长育肥猪头均毛利润为132.44元,试验组生长育肥猪每头毛利润为155.37 元,对比差异显著(p<0.05),进而表明,在生长育肥猪养殖过程中,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能够提升每头猪的毛利润,进而提升养殖人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粗脂肪秸秆玉米
收玉米啦!
烤烟粗脂肪提取工艺优化及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四种牧草在滨海盐渍土生境下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的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常用杀菌剂对芝麻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