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改再出发背景下“体+医+养”融合服务模式探索
——以三明市为例

2023-10-11廖俊辉范俊雄陈清祥刘建彬林孟龙

三明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三明市三明康养

廖俊辉,郑 伟,范俊雄,宋 睿,陈清祥,胡 映,刘建彬,林孟龙

(1.三明学院 体育与康养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2.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 三明365004;3.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 三明365000;4.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363004)

当下,医药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并将长期存在,医疗保障关乎人民健康,也是世界性难题。2012年,三明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努力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三险”资金运行使用效益的专题会议纪要》文件,正式拉开三明医改序幕,向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改革目标出发,从治混乱、堵浪费,到立制度、建章程,再到治未病、大健康,从深水涉险、破冰攻坚到全国推广,历经十年沉淀与发展成为楷模,为中国乃至世界卫生健康治理提供了可参考方案。但现行医疗体制“医防脱节,疾控与临床联系不紧密,重治轻防现象”等短板弱项和深层次问题,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亟需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在“全国医改看三明,三明医改再出发”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继续发扬“人民至上、敢为人先”的精神,勇当“探路者”创新三明医改经验,推动政府、医院、医保、医生、医药和个人等层面的行为变革,解决现阶段医防融合存在的问题,为医改新时代再出发探明前路显得尤为重要。如今,人们的健康观从“治已病”阶段正逐步迈向了“治未病”阶段,健身功能是体育重要功能之一。“体育+”和“+体育”等生态康养服务融合模式的转型创新具有明显时代适应性,森林康养产业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重要内容,是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的有效路径[1]。从发展体育旅游的角度看,三明森林体育康养产业拥有政策、资源、前期研究积淀等优势,但存在多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特色资源开发不足、高水平人才匮乏、模式创新不足等困境[2-4]。从体育健康服务业角度看,“体育+”生态康养产业融合了医疗救治、运动处方与干预、健康管理与监督、生态与养生四大健康理念,可以实现体医养融合理念与实践研究、体育“治未病”融合生态康养研究、大健康数据与体育干预研究,但面临着缺乏统一服务体系,市场价值不能统一管理、高水平人才匮乏等诸多的困境[5-7]。从医改再出发背景下,结合三明医改经验,优化体育旅游、健康服务业配置方案,调整制度政策,组织实施“体+医+养”融合服务,助推全民健康,对建设健康苏区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体医养融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健康服务业范围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产业。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这为新时代发展体医结合+医养结合康养服务指明了方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求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推进医防融合成为实践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推进健康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统筹预防、诊疗和康复工作,优化全周期、全过程健康服务,推动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的有机衔接,构建“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

我国现行的健康促进服务模式以“医养结合”和“体医结合”2种模式为主,其中“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机构合作和服务衔接,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为主要形式,满足了老年群体的专业、持续医疗的医疗服务和日常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养老服务的需求,但是该模式主要针对老年群体,局限性较强未能满足某些人群的专业性保健康复服务需求;而“体医结合”模式是将体育服务与卫生服务融合,以实现医疗服务和体育服务的资源共享,运用医疗手段进行病人运动诊断,运用运动手段进行保健康复,达到主动健康[8-9]。该模式实现了体育和医疗结合,达到主动健康的目的,却缺乏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未能达到整体康养的效果[10-13]。如何整合体育、医疗卫生、康养等不同领域的资源,将体育、医疗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三者健康促进服务,合力解决国人日益旺盛的健康需求,正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体+医+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是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精神,在医养结合+体医结合公共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以“体育、医疗、健康、养生多产业融合发展”为理念,对体医结合、医养结合、体养结合等健康服务模式进行发展和优化,建立的一种符合时代特色、内涵丰富且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集约高效健康促进服务模式(见图1)。为全年龄结构人群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不同阶段,提供更专业性体育、医疗、康养相结合的健康促进服务,更加强调服务的整体协调性与共通性[14-21]。

图1 “体+医+养”融合的健康促进服务模式框架

2 医改再出发背景下三明市“体+医+养”融合SWOT分析

三明市“体+医+养”融合SWOT 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三明市“体+医+养”融合的SWOT分析框架

2.1 优势分析

2.1.1 雄厚的医改文化底蕴

三明市是“全国医改标杆城市”,“三医联动”模式已成为三明金名片。2012年初,三明市成立深化医药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开始强力推动医改。经历“治混乱、堵浪费”和“建章程、立制度”两个阶段后,形成了一套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医改经验做法。《三明市创新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激励机制》被列入2019年中国卫生“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举措;《三明市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探索》入选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社会建设》案例,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坚持党政主导,持续推进三医联动综合改革》《以健康为中心的三明医改实践》分别被收录《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2)》[22]。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全省医改推进会和专题会、座谈会,研究推动深化三明医改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广“三明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确认三明市作为全国首个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支持三明率先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民健康上探索新经验。

该做法自2016年以来,先后6次获得国务院通报和激励表扬;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在中央深改组(委)会上听取和研究三明医改工作,特别是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三明市调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情况时指出“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充分肯定了三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成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第一条即提出“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2021年9月30日,三明市印发了《三明市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行动方案》,标志着三明医改已经步入“治未病、大健康”的医改3.0阶段,医防协同融合(以下简称“医防融合”)将作为进一步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三明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将“巩固提升三明医改成果”定为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实施“六大工程”推动三明市医防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医改再出发行动,积极探索三明医改新路径。

2.1.2 强劲的政策红利支持

国家层面上,自2016年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来,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将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鼓励以森林生态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服务活动,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推动形成体医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23]

省、市层面上,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医改时代需要和三明市经济发展驱动成为三明体医养融合发展的重要背景。三明市委、市政府以苏区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借2019年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契机,利用森林生态优势,对接绿色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等要求,围绕“体育+医养”“体育+康养”“体育+文旅”“体育+互联网”“体育+金融”等多产业融合工作,先后印发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支持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福建省三明市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重点任务责任分解及细化措施的通知》《三明市森林康养基地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标准》等重要文件,以积极推动绿色生态与健康、金融、旅游、文化的融合,推动落实三明市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基地突出体医养结合,促进规范化建设管理,开展“体医融合”服务纳入医生年薪考核范畴,调动医生积极性,促进健康消费。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将运动处方课程作为体育、保健等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政府、医院、高校等多方合力撬动,使“体卫融合”背景下的运动处方消费成为消费新热点。2020年成功申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1年累计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个、省级森林康养小镇3个、省级养生城市1个。2022年被福建省体育局、省卫健委指定为体卫融合试点工作市。

2.1.3 独特的地缘区域优势

三明市地处闽赣结合部,森林覆盖率78.88%,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和山水风光,全市所辖7个县入围“全国深呼吸小镇”,且有3个县居全国前十,格氏栲、天宝岩、君子峰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超5 000个/c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是中国最绿城市,享有“中国绿都”等美誉,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核心试验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明市还是中央苏区核心区,红色资源丰厚,共有4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世界客家祖地”,客家地域特色明显;又是被誉为“闽人之源”“闽学之源”“闽师之源”和“闽江之源”四源所在地。良好的地理人文底蕴为发展“体医养融合服务”奠定了文化基础,国家级公路枢纽城市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现有通车高速公路6条、快速铁路2条、机场和陆地港各1个,可实现2 h通达省内各地城市,3 h到达北、上、广、深等主要国内城市,交通便利优势显著。

2.2 劣势分析

2.2.1 配套设施服务不够完善,资源整合总体效率不高

三明市作为一个山区城市,常住人口较少,现有森林康养基地多数为原有国有林场、度假村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升级建设而成,存在产业集群规模小,产品知名度不高,企业间关联度差,配套协作的群集效应不明显,龙头带动效果不佳等问题。

从政府部门到体育、医疗、康养经营业主对体医养融合服务的认知与意识需进一步培养: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工作量大、联动合作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影响体医养产业的长远发展。虽出台了《三明市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但对森林康养、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标准、制度、规范等的制定相对滞后;模式转型主要靠政府带动,难以让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缺乏有效的招商载体和吸引力,从而影响了城市外来项目和资金。

2.2.2 体医养融合普及范围小,尚无成熟发展模板借鉴

具体工作中未找准体育与医疗、养生(养老)工作的结合点,离实现科学健身与医疗健康保障工作的深度融合尚存差距。体医养融合服务作为新生事物,学科交叉或融合应用上研究较少,怎么建、建成什么样、怎么管理等诸方面均少有成功案例和典型示范可参照。若生态环境安全防护和引导不足,极易出现重开发、轻保护等现象,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

2.2.3 重医轻体观念依旧存在,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相关机构对于体育的健康功能宣传较少,导致体育的健康功能未被充分重视,民众主要关注医养结合,对于体医养融合观念较为淡薄,多数人存在“重医轻体”思想,缺乏主动健康的意识与行动,这也影响了体育健康价值的发挥。高水平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体医融合快速发展的瓶颈,阻碍三明市对“体+医+养”融合的推动。

2.3 机遇分析

2.3.1 医改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谋发展方向

医防协同融合作为进一步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医联体推动医疗资源整合,打破多级医疗机构行政壁垒。针对新时代的健康中国战略和民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府如何解决健康需求与服务供给不平衡与利用不充分的矛盾,以充分发挥医疗、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体育保健康复服务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合力,是我国现阶段应对全年龄段康养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医改再出发探前路,谋发展的重要方向。

2.3.2 老龄化的加剧,整合型健康服务需求大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20%。而老年人增龄必然伴随着认知、运动、感官功能下降,据统计,约78%以上老年人患有1种以上疾病,失能老年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24]。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为四个老人、夫妻双方和一个孩子的“421”模式,甚至可能出现“8421”的家庭,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传统“孝”文化,老龄化和“421”家庭结构给家庭养老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加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子女们将为了工作和家庭疲于奔命。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完善社会养老,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少家庭人力和资源投入,是当下社会高龄化趋势突出的现实需求,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多业态融合健康服务业也备受关注。

2.3.3 全民健康普及,立体化健康管理成趋势

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健康需求和健康产品服务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为构建体医养融合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新冠疫情的冲击使人们对“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全龄化延长健康寿命逐渐成为健康服务主流。以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将体育、医疗、养生、养老等功能融为一体,建立以“预防为主-健康干预为辅”“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体医养共享-全民健康”的“防-治-养”立体化健康服务模式,以达到改善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4 挑战分析

2.4.1 同质化竞争压力大,特色不明显

在国内,先后有四川、湖南等10多个省份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开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成熟度。三明市康养工作、体医(卫)融合尚处于试点初级阶段,系统性建设有待加强,有活力的社会资本未能及时进入,在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上较难迈出实质性步伐,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2.4.2 公益与盈利冲突,市场化不足

体融合健康促进服务持续推进,仅仅依靠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可解决此问题。为鼓励社会力量成为健康服务业的主体,各职能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但健康服务业前期投入大、行业质量标准不明确、市场化运作必须要兼顾公益性造成服务收费不高等客观事实的存在,使得社会力量为主体提供的体医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十分有限,且质量有待提高。公益与盈利的相互冲突,难以满足人们对体医养相融合的健康促进服务的需求。

3 医改再出发背景下三明市“体+医+养”融合服务的应对策略

3.1 扩大健康,促进教育影响力,提高全民主动健康的能力

加强重点疾病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多渠道开展全国健康宣传周、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全民获取、识别和使用健康信息的能力。

完善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机制。倡导主动健康理念,普及运动促进健康知识。强化“家庭是健康第一道关口”观念,引导全民以“维护机体功能,保持自主生活能力”为健康目标,牢牢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促进国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针对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等特殊时期的健康需求,提供涵盖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全方位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

3.2 统筹考虑体医养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体医养融合供给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创新生长和信息化技术的更新迭代,为三明医改再出发提供创新源泉。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的空间和内容,开展集医学治疗、健康保健、森林运动指导等为一体的森林康养特色服务,共同打造三明“体育+医疗+康养”有机融合的样板:(1)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为抓手,坚持以生态优先特色为发展基础,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以大田翰林泉、三元格氏栲、清流天芳悦潭、将乐龙栖山等森林康养基地为重点,构建集吃、住、游、娱和体育、保健、医疗等于一体的森林养生体系;(2)以“红色、客家、闽学”文化为纽带,充分发挥绿色生态、红色教育基地、客家民俗、闽学等文化资源组合优势,以“红色”为魂,以“客家民俗”为主题形态,以“闽学”为核心卖点,以“生态旅游”“教育研学”“文旅拓展”为市场支撑,着力打造康养院落民宿群、康养小镇、康养田园综合体等项目;(3)以“明城·康养城”项目为龙头,整合医疗、教育、颐养等资源,组建健康促进与养护团队,形成一站式综合康养社区,纾解百姓“幼有所养,病有所治,老有所依”的痛点、难点,打造福建省全龄宜居康养生活示范项目;(4)利用优质的药食资源,开发和传承三明乡土药膳,形成特色健康膳食系列产品,持续打响“中国绿都·全宴三明”美食品牌,打造“食尚三明”文创IP,开发具有三明特色的康养旅游伴手礼。

3.3 加大项目培育与支持力度,规范体医养融合服务队伍

加强医学与体育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运动处方师三明培训基地”,对运动处方师培训的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实习实训、考核评估进行标准化,完善“运动处方师”培养和再教育体系。支持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深入实施特岗、订单班教育,开展体医养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充实长期照护服务队伍。各总医院(医共体)疾病管理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与森林康养基地,体卫融合示范基地等合作,共同进行院前、院中、院后健康管理与干预,将医疗的“治”体与体育、康养的“复”体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体育、康养在治“未病”与“康复”的健体功能,推进以国家、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

3.4 完善体医养服务价格政策,加大保险支持和监管力度

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探索全民健康管理新体系新机制,实现医疗、体育、健康服务等多部门技术、资源和话语权的融合,支持社区公立医院与高校科研院所、公益性社会组织合作运营运动处方工作室,开通医保消费“绿色通道”,让工作室开出的个性化运动处方从“公益性”走上“公益市场化”,全面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挥医保在集采、配送与结算、药品价格谈判、医保定点机构的审核结算和医疗行为的监督稽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集采体医养综合服务,探索医疗服务与药品分开支付。完善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健康政策,实现医保基金由过去仅购买医疗服务向购买医疗服务与健康并重转变,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4 小结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开展“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统筹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布局,利用好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探索医防协同融合体系,完善联防联动工作机制,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然而,医防融合认识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制约着山区城市的发展。打破机制壁垒,夯实业态融合实效,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构建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为推动三明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卫生与健康保障。

猜你喜欢

三明市三明康养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三明联盟”能走远吗
“三明联盟”不是梦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