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构建良性“评改生态圈”
——小学高段习作评改策略探析

2023-10-11李汇岚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生态圈选材写作能力

□李汇岚

评改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小学高段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因此,教师有必要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参与习作评改,为其构建良性“评改生态圈”。

一、学情摸底,明确发展方向

本文所提到的“评改生态圈”是指结合小学习作教学特点,开发和利用生本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改活动,重构写作链,在生生、师生、家校的多元交互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建设“评改生态圈”可一改传统的习作课堂上“典型文章示范—写作知识讲解—学生限时作文—教师批改讲评”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交互评改的综合育人功能。

在开启互评互改之前,教师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摸底,根据教学目标,将其大致分为三类,明确他们的发展方向。

1.为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搭建挑战平台,使其承担“小导师”工作,能写出大量优秀范文,进行深入的批注,能评改习作材料、结构等,带领学习小组高效学习。

2.为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提供学习样本,使其达成“小写手”成就,能写出一些佳作,较好地完成批注,能评改词句,成为学习小组的中坚力量。

3.为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写作信心,使其具备“小黑马”潜力,所写内容能符合题目要求,具备一定的批注能力,能评改标点和错别字,成为学习小组的后备力量。

二、交互共学,用好生本资源

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内容、结构、情感、手法等进行感知,适时从“扶”转为“放”,让学生成为评改任务的发布者、评改需求的倾听者、评改活动的调控者和评改成果的赏识者。

(一)开展“头脑风暴”,评点习作素材

选材是习作的基础。许多学生不知如何选材,习作内容多是老生常谈。对此,写作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头脑风暴”,相互启发,并从内容的“共鸣度”“新颖度”“深刻度”“吸引力”等角度对彼此的习作素材展开评点。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的“写一写自己的心愿”板块时,可让各小组在白纸的中间写上“我的心愿”,在四周写下组员想到的相关内容。之后,先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不同的选材角度,从而发散思维,并根据大家的评论,筛选出自己真正想写且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内容。

(二)导入思维导图,评点习作架构

习作主题定好后,大多数学生会对“把事情讲生动”这件事犯难。此时,可导入思维导图,将思维可视化,让表达更有条理。如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题目或自拟题目,发挥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以选择《地球自述》这一题目的小组为例,该小组结合科学课上“地球的运动”单元所学的内容,从地球的形状、构造、运动、学说等角度绘就地球的自述导图。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开展交流讨论,迁移运用阅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就自述的顺序、介绍的重点及可运用的说明方法等展开评点。

(三)进行写法点拨,评点习作初稿

等作文初稿新鲜出炉后,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写法点拨”,组织学生边评边改。

第一步,用好“写作评价单”。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针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评价单,供其对照,明确修改方向。以记叙文为例,其写作评价单如表1。

表1 记叙文写作评价单

第二步,建立“评价示范营”。学生自评修改后,前期教师可从学生的初稿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范评”,让学生有章可循,如用修改符号修改错字病句,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等等。后期可着手建立“评价示范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层级的评价要求,从文题、结构、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逐一点评亮点与不足。

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要能找出同伴作文中的部分错别字、病句、好词好句,简单概括作文描写的主要事例即可,更多的是借互评机会欣赏和学习同伴作文中描写生动准确的内容,为自己的习作积累学习素材。

写作能力中等的学生在互评环节既要针对句子进行批注感悟,又要就选材是否合适、新颖,叙述是否详略得当等进行甄别。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点评标准,如“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连贯”“开篇简明扼要,语句优美”“结尾语句通顺,能照应开头,抒发感受”等。

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尝试总评。教师指导学生从“选材——写什么”“组材——怎么写”“语言——写得怎么样”“创意——有新鲜感”等角度进行点评,从关注表达转向关注立意。

第三步,打造“习作帮帮团”。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按异质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七个实力相当、人数相近的小组,经过“竞选演讲—投票选举—宣布结果”的流程,推选出七名组长,开展小组互评,取长补短。评改中还可按需灵活调整小组。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习俗。课上可先按习俗内容分成“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多个小组,再按“描写多个活动”和“细写一个活动”进行分组,组内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互相点评,互相学习。最后,小组推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为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习作样本,启发和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

第四步,拿好“评改指挥棒”。作文类型不同,评价标准也有所区别。对于周记、随笔等,能将事情基本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即可。教师以鼓励为主,在点评中应不吝赞美,及时肯定。对于单元习作,则可以用上评价表,对照“选材”“组材”“语言”“创意”“书写”等评价维度,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的过程中,自主修改和同伴互改同步进行。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和修改的内容是否得当进行复核,肯定准确到位的评价,并对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予以指正,将优秀的自评互评范本在班内进行展示,不断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

三、分层互评,丰富评改方式

学生习作评改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反馈的过程。要想真正建立起有完整评价系统和共进通道的“评改生态圈”,必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创作的信心和评改的乐趣,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一)流动评委:激活评改“生长力”

班级内学生的写作及评改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擅长找错字却不擅长找病句,有的学生善于品读词句,却不能从内容和结构上去分析评价。因此,依据“评改能力对照表”(如表2),学生按照习作能力,由低到高组建起三个评委库。每次单元习作后,学生可对标自己的能力,从A级到F级,逐级挑战。累计三次挑战成功,得到组长签名认可,即可去教师那里盖章认定,调整级别。

表2 评改能力对照表

与此同时,依据不同的能力评价角度,班级中还设计了不同的能力认定卡,如“流速认定卡”(以单位时间内批注评改的习作数量多少为依据)、“水质认定卡”(以单位时间内批注评价语的质量高低为依据)和“水产认定卡”(以给予同学的批注评价发挥的作用大小为依据),充分调动起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参与评改的热情,使其在挑战与认可中不断提高对作文的鉴赏能力,从而反哺自己的习作。

(二)漂流日记:提高创作“自由度”

为了让学生乐于动笔,又不额外增加练笔负担,笔者在班级中推行“漂流日记本”:可记录校园生活、家庭趣事,分享独特的见解;也可图文并茂,绘制故事漫画,制作阅读卡片。每个小组每周完成两篇“漂流日记”,周二、周四完成日记,经教师批阅后,周三、周五完成组员点评,请家长写寄语。每周一的晚托时间,是固定的“奇文共赏”时间,对前一周小组推选的佳作进行班内交流互评。推选的佳作不一定文质兼美,但一定得是打动人心、发自肺腑的用心之作。这样的点评和交流也不以评出优劣为目的,更多的是有感而发,达到以文会友、佳作共赏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的用心之作都有机会被看见,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创作的自由度,提升习作内容的丰富性。

(三)小组竞赛:加快评改“内循环”

根据小学高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作文评改中,笔者创设诸多小组竞赛的项目,如课前七分钟的“习作擂台”:每次邀请两个小组,各自派组员朗读原创作品。要求大家围绕题目、中心、选材、详略等方面发表看法,作出公正的评论并投票。为了让小组在活动中胜出,大家各显神通。在反复的“雕琢”中,学生找到集体归属感,也有效提高自身参与学习和其他活动的兴趣。

(四)留言点赞:推动评改“多元化”

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满足成长需要。将创作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后,他们的创造力往往能给教师带来惊喜。朋友圈、留言板、夸夸墙……一个个交互性和趣味性兼具的评价板块出现在作文本、“漂流日记”上。评改赏读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五)习作乐园:巧设评改“语用圈”

为充分体现“教室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可在班级一角开辟“习作乐园”,设立三个板块:一是“佳作集锦”,呈现学生习作的修改过程及同学、老师的评价,放置可粘贴的便利贴供大家留言评论;二是“文章医院”,呈现的都是生活中发现的“生病”的应用文,希望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查查“病因”;三是“作文记录生活”,鼓励学生以署名或匿名的形式张贴自己的奇思妙想。由此,班级一角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六)积分超市:打造评改“气氛组”

基于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班上开起了“积分超市”。每月不定期上新,有积木、荧光笔等实物类商品,也有免作业卡、阅读分享会入场券等虚拟类商品。积分每月一结,可逐月累计。奖品的不确定性加上“幸运大转盘”“积分大富翁”“刮刮卡”等多种参与方式的推动,让很多学生想一试手气。学生从习作活动中获取积分的积极性高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创作和评改的热情。

“评改生态圈”的构建让作文评改由单向输出走向多元交互,有效提高了学生习作撰写和修改的质量,也充分发挥了作文的综合育人功能。在活动中,学生激发了作文评改的兴趣,提高了作文评改的能力,获得了美好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生态圈选材写作能力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新区制造生态圈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