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电视剧文化意识构建研究①

2023-10-11沈子元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江苏意识创作

沈子元(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在全球化背景下,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开放的文化语境中,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影视作品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电视剧在创作、生产时要具备文化主体意识,明晰自身定位与诉求,在题材类型和表现内容上进行多方位拓展,用国际通用的话语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既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一味迎合,已愈来愈成为学界与业界的一种共识。现阶段,如何把江苏现有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江苏电视剧创作中的文化优势?如何在国际传播视域下让江苏电视剧走出去?如何在电视剧中塑造江苏乃至中华民族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这些都需要在国际传播视野中认真反思江苏电视剧文化意识的构建问题。

一、电视剧生产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家与各民族的文化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意识逐渐成为国家与民族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之中,中国故事的书写无疑是中国文化意识构建的主要依托。换言之,在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过程之中,电视剧创作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基准,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加强文化意识的构建。

文化意识,即人类在精神层面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自觉认识。[2]17首先,从其概念上来看,文化意识的指向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他者”意识两个方面。从这两个指向角度而言,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意识的构建,一方面可以对自我文化/本土文化进行不断的认识与反思,另一方面可以对“他者”文化/世界文化进行客观的比较与认识,从而完成民族文化的自我审视与自我定位,构建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文化意识的内容而言,可分为先进的和落后的两种类型,在艺术创作与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保持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方式。在表现类别上,可以将其分为主流文化意识、精英文化意识和大众文化意识三种类型。这三种表现类型的划分,有利于在文化意识构建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创作与传播,以实现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似乎成为公众接受的主要形式,但电视剧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的媒介,仍然是“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民族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3]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电视剧在生产创作过程之中构建文化意识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即“文化意识问题是当前中国电视剧市场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深层次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现实运作效益与未来发展走向”。[4]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意识的构建其实一直潜隐在既往的电视剧实践之中。

二、江苏电视剧文化意识构建的现状

从来源上看,江苏电视剧经历了转播剧、购买剧、自制剧、定制剧以及与其他机构合作拍摄等途径。撇开转播剧、购买剧不论,从1978 年江苏省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约会》开始,迄今为止江苏电视剧的发展已有40 多年的历史,创作并播出了一大批产生过巨大影响、颇具江苏特色、获得过“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精品剧,如《严凤英》《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天若有情》《数风流人物》《江河水》《断刺》《老大的幸福》《妈妈在等你》《亲爱的孩子们》《假日暖洋洋》《爱上特种兵》《王牌部队》《阿坝一家人》《石头开花》《人世间》等,并形成了人物传记电视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军旅剧、谍战剧、商贾剧、言情剧、武侠剧、神怪奇幻剧、儿童剧等多种电视剧类型。江苏电视剧不仅是中国电视剧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历时性维度来看,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与成熟期,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也一度成为行业的标杆,对我国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就现阶段而言,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处于沉淀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视剧的生产创作如何与融媒体时代的市场需求相契合,如何在文化输出战略下聚焦于江苏文化、打造江苏品牌,如何构建好国内市场、面向国际进行有效传播等。

从江苏电视剧生产的基础条件来看,江苏省电视台、江苏省影视公司、江苏省的影视基地、江苏省的影视人才、江苏省的影视技术、江苏省的媒介融合发展以及江苏省的互联网传播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江苏电视剧在生产过程之中,这几个方面的优势并未完全表现出来,就近些年而言,总体上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例如江苏的影视公司幸福蓝海,其在电视剧的创作中虽有精品呈现,但是未能做到持续产出;再如江苏无锡影视基地的影响力与浙江横店不可同日而语,江苏其它众多的影视创业园也未进一步发挥其作用。究其原因,就在于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往往只是以江苏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背景,而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意识的挖掘。如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同方联合影业出品的《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拍摄地是三江学院、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拍摄地是南京紫峰大厦、鼓楼广场、江苏省广电大厦、河西万达广场等处。所有这些景观无疑都具有江苏的地域特色,但江苏文化的底蕴、江苏文化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地位、江苏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质等均未能有较好的呈现,因而也就未能充分发挥江苏电视剧的文化优势。

再者,从近几年江苏电视剧国际传播的情况而言,其传播数量与传播范围有限,在这有限的数量与范围中江苏文化意识的建构犹嫌不足。例如2020 年江苏卫视推出的《冰糖炖雪梨》,虽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越南、泰国、文莱、印尼以及北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而其内容是聚焦于滑冰运动;再如2022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出品的《人世间》,其海外版权虽然被迪士尼买走,但是其呈现的故事是北方城市。而从国际传播的视域角度来看,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已经历自发出海阶段、规模化出海阶段、产业链出海阶段,现阶段“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进入合作出海新阶段”[5],故而江苏电视剧国际传播的力度与范围亟须加强。

文化意识的模糊,必然在世界话语权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就理论研究而言,探索江苏电视剧未来的发展策略,不能不站在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更不能脱离开文化的背景来进行研究。就创作实践而言,江苏电视剧如果要进一步与市场契合,要充分发挥江苏电视剧生产的基础条件与文化优势,要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就必须以江苏文化为核心,构建江苏电视剧的文化意识。江苏是文化大省,“从吴文化、汉文化、六朝文化以至于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纵向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代际传递和开发潜力,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价值和文化元素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利用特征”。[6]也正因此,一方面,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与江苏文化息息相关,江苏电视剧的发展离不开江苏文化的土壤;另一方面,江苏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也需要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与传播媒介。在既往的创作中,江苏省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已经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显现,例如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秦淮人家》、人物传记类电视剧《秋白之死》、戏曲电视剧《秦淮梦》等都是以江苏的人文艺术为素材进行电视剧的艺术创作。但不可否认是,江苏电视剧在生产创作中,对江苏文化的定位与认识还不够清晰、深入,构建江苏文化意识的意愿还不够主动、明确,这也就导致具有江苏文化特色的电视剧数量与质量都不容乐观,更谈不上广泛而有效的传播。

三、江苏电视剧文化意识构建的路径

文化意识的构建是一个动态、持续、系统的工程。当前江苏电视剧文化意识的构建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即:从文化意识的指向角度而言,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的主体要具有自我意识和“他者”意识;从文化意识的表现内容上而言,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的题材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即要能够代表中国的优秀文化,其价值意义的指向要具有人类共同体意识;从文化意识的表现类别上而言,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要具有主流文化意识、精英文化意识与大众文化意识,要根据主流话语传播的需求、时代发展的需求、接受群体的需求进行生产创作。

(一)江苏电视剧创作主体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的构建

自我意识的构建主要侧重的是电视剧生产创作主体对本土文化的审视与挖掘。就自我意识的具体含义而言,自我意识即“指向认识主体身的认识,是人对自我文化特质的认识和反思”。[2]17就江苏电视剧的创作主体而言,自我意识的构建无疑有利于创作主体对本土文化的再认识与再定义。以自制剧《新海盐三部曲》的翻拍为例,该剧就是江苏电视剧创作主体通过对江苏电视剧的回顾与再次的审视后,对原有电视剧进行的新的表达与尝试。换言之,旧剧往往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翻拍不仅可以在影像的艺术呈现上有新的表达与创新,还可以从文化意识构建的角度有意识地开掘、彰显江苏文化的内涵,不仅引导观众摆脱一般的娱乐层次,进入更高的文化层面,也有利于江苏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因此,在现阶段电视剧的翻拍热潮下,旧剧新拍不失为是构建文化意识时可以选择的一种策略。再如江苏省的定制剧。以《秦淮梦》等为代表的戏曲电视剧就是根据戏曲定制创作。这种定制也是对电视剧创作策略的一种引导。在江苏的文化土壤之中,不仅有丰富的戏曲类型,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地域风情等,对其的呈现与评价,都离不开文化意识的观照。在自我意识的构建方面,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主体还需要深度整合江苏资源,形成全线覆盖的电视剧拍摄制作服务体系,面向全国和海外制片机构提供电视剧拍摄制作的全方位服务;还需要加强对影视基地指导、扶持,推动南京、无锡、扬州等地区发掘、整合潜在资源。唯其如此,才能在以江苏本土文化为创作来源,通过对江苏固有的、丰富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江苏省本土文化气息与本土文化韵味的电视剧作品。

“他者”意识的构建侧重的是电视剧生产创作主体对“他者”文化的比较与认知。“他者”意识是指向认识主体之外的认识,即我们对他人、世界的认识。[2]17对于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主体而言,“他者”意识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的主体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二是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的主体要具有对“他者”文化,或者对世界文化有比较与认知的能力。质言之,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主体要在文化的接受与输出的过程之中,要具有国际化传播的认知与传播的能力。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就有《冰糖炖雪梨》,该剧在“YouTube 上线24 小时播放量即突破200 万”;马来西亚Astro 双星频道,《冰糖炖雪梨》占据热推榜首位,收视表现优异”;除此之外,“在北美地区主流新媒体平台Rakuten VIKI,全球各地粉丝已将该剧翻译成12 种语言”。[5]还有根据江苏籍作家顾漫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在MBC 开启了海外播出模式。在进一步丰富对外输出策略的同时,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也要需要注意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折扣”现象。毕竟,每一种文化都有着各自的视野,文化的差异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和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审美心理等,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电视剧创作内容并采用有效的叙述方法和传播路径。”[7]此外,江苏电视剧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尤须注意的是,在与“他者”文化的对话上,始终要通过持续的横向比较与研究,例如通过对Netflix 模式、英剧、韩剧等对外输出模式的剖析,学习他国成功的对外输出策略。

(二)江苏电视剧题材内容先进性的构建

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等几个方面。具体到江苏文化,有论者指出:“江苏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而又精致典雅,师法自然而又重视 ‘经世致用’,奋发进取而不断以创造性开拓未来的优秀文化。”[8]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文化同样具有实践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特点。此外,在江苏文化宝库之中,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在古典时期,江苏文化就为中华文化贡献了草莽文化、城市文化与江南文化,[9]而在近现代以至当代历史上,以淮安周恩来故居、盐城新四军军部、常熟沙家浜等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也异常光彩。所以,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过程中,其题材内容先进性构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就价值的表达而言,江苏电视剧题材内容的先进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在此前提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选取能够展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形象的现实题材、能够传播“人文古韵”的江苏传统文化题材以及红色文化题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电视剧。就具体的创作而言,江苏文化先进性的呈现必须建立在江苏文化个性的基础上。江苏文化的个性由多方面元素构成,如地域性,江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江苏文化个性的组成部分。鲁迅曾经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10]所以,地域性景观的展示,一直是编创者的首选。但景观展示仅仅是一种浅层次操作,在江苏电视剧生产创作的过程中,其内容的选取不仅要扣紧江苏的地域风貌,而且要围绕着江苏的历史脉络、文化精髓、人情伦理、习俗风情等方面展开,即需要选取最能够体现江苏文化特性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一面进行呈现。

江苏电视剧在生产创作的过程之中,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从现实的流动中体现先进性。现实流动中的先进性主要就在于作品中的人民性,即在聚焦现实生活矛盾的同时,是否能表达出大时代的洪流下人民大众的愿望与呼声。例如由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二胎》,表现的是二孩政策下小家庭之中的矛盾与纷争,题材虽小,却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给国人带来的新的烦恼与喜悦。此外,江苏电视剧内容先进性的呈现,还须将作品价值意义的指向与人类共同体意识相结合。也就是说,创作主体在题材内容的选取与价值诉求上不能“自说自话”,要从人类共同情感的角度,关注人类的命运、个体的差异化,从而促进国际传播的实现。

(三)江苏电视剧三种文化意识的构建

在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进程之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逐渐成为文化发展的一种格局。因此,在文化意识的构建过程之中,同样需要构建主流文化意识、精英文化意识和大众文化意识。这有利于对不同社会文化层级中的不同受众与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也不例外。一般说来,因媒介立场的不同、受众文化阶层的不同,电视剧作品价值意义的传递路径与观众接受过程中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需要多元化的呈现,即根据媒介阶级立场、受众的文化需求层次,进行分类、有效的内容的传播。

首先,就主流文化而言,“主流文化对社会的关系主要是一种规范关系”。[11]24电视剧作为主流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在进行文化与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之中,一方面需要符合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对社会的思想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因此,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一方面要对自身的内容与精神进行严格的把关与论证,另一方面其内容与精神的价值指向要具有主流文化的规范意识。其次,就精英文化而言,“精英文化意识事实上就是一种超越意识。这种超越意识主要表现在媒体对社会方向的把握和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两个方面”。[11]24故而精英文化意识的构建需要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主体始终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将影像深入到社会发展、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能够反映现实焦点,揭示社会矛盾,并能够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发挥精英文化的批判精神。再次,就大众文化而言,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需要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者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大众文化的流行性需要电视剧的生产创作者具有多元意识与创新意识,而大众文化的全球性则需要电视剧的生产创作者具有全球意识。

因此,在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不仅仅要把握国家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形态,也需要与市场相结合。基于主流文化意识、精英文化意识和大众文化意识,江苏电视剧的生产创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围绕党的重大主题宣传任务、文艺发展方向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需要进行题材规划,形成电视剧动态规划机制。第二,搭建精品培育平台,壮大精品创作主体,优化精品生产机制。第三,聚焦江苏特色。通过加强特色题材原创作品的开发、推动特色题材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加大特色题材剧作的力度,实现江苏文化元素的有效植入和传播。近年来江苏电视剧不仅积极加入网络文学改编的热潮之中,也开始了历史儿童剧、定制剧等不同类型的创作,可以说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结语

在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之中,外来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的对外输出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断凸显着国家文化意识构建在世界进程中的重要性。借由文化意识的构建,可以完成对自我文化的审视,在对世界文化的学习与比较中找到自我文化的定位,从而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进而有效推动文化的对外输出,让更多的人认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从现阶段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来看,中国电视剧在讲述中国文化,传递中国文化意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成绩,但整体对外传播的效果尚不理想。因此,面对国际传播的大环境与大量外来文化的输入,江苏电视剧的生产与创作者必须确立构建文化意识这一目标,为中国电视剧的传播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江苏意识创作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一墙之隔》创作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