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对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3-10-10张俊苏海燕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衰依从性理论

张俊 苏海燕

(1.商洛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一病区,陕西 商洛 726000;2.铜川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铜川 727000)

心力衰竭(HF)简称心衰,为严重威胁患者心血管健康的临床疾病,也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自我护理能力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采取行动调节和保持功能和状态完好、躯体健康的能力,如果个体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低下,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立足于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患者的自我认知、应对方式入手干预,能实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赋能是指协助患者发现和发展自我护理能力与责任以患者为中心,促进其内在行为改变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对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明确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40例。改良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4.33±1.11)岁;病程(1.20±0.22)月;体质量指数(22.87±1.11)kg/m2;疾病类型:左心衰32例,右心衰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4.77±1.48)岁;病程(1.25±0.18)月;体质量指数(22.91±1.37)kg/m2;疾病类型:左心衰31例,右心衰9例。纳入标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0~80岁;病情稳定,有一定的理解力,小学及其以上文化水平;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合并有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合并有高危传染性疾病者;临床资料缺乏者;不能配合调查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日常告知患者用药规律、饮食标准、康复锻炼事项等,同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改良组给予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1)成立赋能改良护理小组,心内科医师负责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患者赋能改良护理。(2)加深患者对心衰的认识,引导其正视心衰;采用通俗语言讲解心衰的定义、进展及临床表现,讲解心衰的诱发因素、危险因素,确保患者掌握一定的呼自我护理能力;讲解心衰症状及相对应的复发紧急应对措施,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针对性讲解服药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3)引导患者及对应患者提出日常护理的难点,安排医护人员进行答疑,讲解戒烟、戒酒对心衰患者改善病情的必要性及原因;鼓励患者表述其心中的想法和困难,提高患者面对异常行为的应对能力。(4)建立医护患微信平台,鼓励患者回答讨论,并进行正确点评;进行患者心理支持,确保患者对照护工作拥有正面积极态度;鼓励患者间的交流,邀请积极乐观的患者分享技巧及各种问题的应对方法,引导患者反思,培养患者情绪调节能力,鼓励患者与朋友、亲友的积极交流,主动需求帮助。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期间的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等;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自我测评,分数与患者负性情绪呈现正相关性;采用Zarit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评定,得分越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高;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等维度,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2 结 果

2.1依从性对比 改良组完全依从38例、部分依从2例,依从性为100.0%;对照组完全依从30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5例,依从性为87.5%。改良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5.333,P<0.05)。

2.2SAS与SDS评分变化对比 两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改良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与SDS评分对比分,n=40]

2.3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改良组护理前后分别为(45.77±3.28)分、(76.83±2.48)分,对照组护理前后分别为(45.98±3.10)分、(65.98±3.87)分。两组护理后Zarit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改良组更高(P<0.05)。

2.4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改良组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当前心衰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负担,而且可以增加致死率和致残率。有研究显示,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照护技能,结合及时的心理疏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不过多数患者文化程度有限,无法从相应的阅读材料明显获利,对心衰相关知识、理论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为此医护人员应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尽可能保证患者能够理解护理内容。

本文结果显示,改良组护理期间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改良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Zarit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改良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在心衰患者的应用能提高其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从机制上分析,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可充分调动起个人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智,帮助患者掌握自身康复的各类方法,积极沟通,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使患者接受现状,从而提高依从性。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通过挖掘和开发患者自身的潜力,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指导,实现患者对自我康复过程和生活的掌控,最终改变其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并且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充分进行自我管理,挖掘自身的潜能,充分控制疾病,促使患者作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帮助患者有效完成计划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在心衰患者的应用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总体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衰依从性理论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坚持理论创新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