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分析

2023-10-10赵子英李艳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罗哌卡因

赵子英 李艳

(1.榆林市横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榆林 719199;2.榆林市吴堡县医院妇产科,陕西 榆林 718299)

在正常的分娩过程中,疼痛是常见的生理现象,有相关研究显示,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产妇的心理情绪,同时也与分娩的进度有紧密联系[1]。目前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分娩质量要求的增高,越来越多产妇都选择无痛分娩。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是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舒芬太尼应用后能使麻醉药物的消耗和浓度减低,还能避免产生运动神经阻滞的情况,但是其应用不当也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还可能影响新生儿[2]。因此需要探寻合理的舒芬太尼用药浓度,确保母婴安全。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生产的无痛分娩产妇86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28例、Ⅱ组29例、Ⅲ组29例。Ⅰ组年龄20~42岁,平均(29.58±2.13)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4±0.23)周。Ⅱ组年龄21~42岁,平均(29.64±2.09)岁;孕周37~41周,平均(38.59±0.19)周。Ⅲ组年龄20~43岁,平均(29.75±2.07)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2±0.21)周。纳入标准:均为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均符合阴道试产的指征;产前所有检查均正常;临床资料完整;产妇及家属均知晓同意研究的进行。排除标准:有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者;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产妇;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存在麻醉药过敏史的产妇;精神存在问题的产妇。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严密监测三组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心电图等,在宫口开至三指时予以镇痛处理,并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并予以低流量吸氧。准备麻醉时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予以其硬膜外穿刺操作,穿刺成功后注射3 mL 1%的盐酸利多卡因(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 H13022313;规格:5 mL),隔5 min后仔细观察导管位置是否正确。三组不同的麻醉方法分别为:Ⅰ组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复合0.10%罗哌卡因5 mL(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 H20060137;规格:10 mL)麻醉;Ⅱ组给予0.125 μg/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 20054171;规格:50 μg)0.1 mL复合0.10%罗哌卡因5 mL麻醉,Ⅲ组给予0.25 μg/mL舒芬太尼0.1 mL复合0.10%罗哌卡因5 mL麻醉。所有产妇用药后均连接电子镇痛泵行硬膜外镇痛,仪器为江苏爱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爱朋apon ZZB-1型电子注药泵。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连续泵注药物6 mL/h,产妇自控3 mL/次,锁定时间为25 min。当产妇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当胎儿娩出后再次给药,等产妇离开前将导管拔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分别在镇痛前、镇痛5 min后、镇痛30 min后、镇痛1 h后以及分娩时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疼痛程度[3];三组产妇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在出生后的1、5、10 min进行评分,总分10分,0~3分表示重度窒息、4~7分表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2 结 果

2.1三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 三组镇痛前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镇痛5 min、30 min、1 h后以及分娩时Ⅲ组NRS评分均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分]

2.2三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Ⅲ组自然分娩率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三组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2.3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 三组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分]

3 讨 论

目前在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中最常用的药物复合方案是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能够推动血脑屏障和血浆蛋白之间的结合,其是一种脂溶性比较高的阿片类药物,对脑、脊髓等神经组织均能产生比较高的亲和力[4]。罗哌卡因是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作用机制和其它的局麻药相同,都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来阻断神经传导和兴奋[5]。该种麻醉药优点很多,常见的为见效快、耐受性高和毒性作用低等,其能对感觉神经产生明显的阻滞作用,但是不会过多的干扰运动神经,因此在分娩中应用最大的优势在于对胎儿的影响很小[6]。有研究[7]得出,在罗哌卡因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助于提高镇痛效果。本文结果显示,镇痛5 min、30 min、1 h后以及分娩时Ⅲ组NRS评分均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自然分娩率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三组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分析原因为舒芬太尼的浓度增加能增强镇痛效果,并且阿片类药物不会对子宫收缩产生抑制作用,因此Ⅲ组产妇的疼痛感更轻微,同时三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无明显差异[8]。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中应用0.25 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0%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更明显减低产妇分娩期间的疼痛感,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新生儿影响小,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