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硬化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内痔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23-10-10任麦芳张惠林王玮郭彩云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痔核内痔吻合器

任麦芳 张惠林 王玮 郭彩云△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1.消化内科;(2.消化内镜诊疗科;(3.胃肠外科,陕西 西安 710100)

内痔作为临床较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指肛门齿线以上产生静脉曲张团块,同时表面附着黏膜,伴有痔核脱出、便秘及便血等症状,给患者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1]。针对此,临床多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被广泛运用于该病治疗中,虽然取得过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其切除病灶的范围较广,极易导致患者肛门和直肠受损,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增加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不利于病情快速康复,甚至延长住院时间[2]。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发现内镜下硬化术的效果更好,主要通过内镜注入硬化剂,从而使组织纤维化,并发挥出固定组织及减少失血量的效果,加上该术式存在疗效确切、微创、安全、价廉等优势,可成为治疗内痔的主要方式[3]。但目前临床学者对其疗效及安全性存在较大质疑,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旨在探究内镜下硬化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内痔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内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65岁,平均(46.15±2.38)岁;病程1~7年,平均(4.23±1.01)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64岁,平均(46.82±2.55)岁;病程1~8年,平均(4.60±1.12)年。入组标准:患者与亲属均知情,并知晓此次试验目的;与《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4]中疾病诊断相符,且属于I~III度内痔;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符合手术适应症;意识清楚,存在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排除标准:合并感染、嵌顿、溃烂或者血栓等严重并发症;IV度内痔;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肛周感染、肛瘘等其他肛肠疾病;试验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者抗凝药物;存在手术或者禁忌症;中途退出试验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予以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截石位,完全扩肛并还纳内痔,放入肛门扩张器及荷包缝合器,距离齿状线3 min位置进行环状荷包缝合,旋转环形吻合器,拉紧并结扎缝合线,激发吻合器后维持关闭状态,再打开吻合器后取出,常规止血,结束手术,手术结束后按医嘱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研究组:选择内镜下硬化术,手术前分次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并给予灌肠,术中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肛门及周边皮肤,将肠镜前端带透明帽进镜,仔细检查患者痔核具体位置及数量,抽取5 mL聚桂醇通过4 mm 23G内镜一次性注射针注入患者齿状线以上的内痔黏膜下层,刺入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聚桂醇注入,取出针头,选择透明帽进行按压2 min,其余痔核注射方式同上,手术结束后按医嘱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显效:痔核消失,肛管解剖结构恢复正常;有效:痔核明显缩小,肛管解剖结构有所恢复;无效:未达到上述结果。总有效率即显效率+有效率[5]。记录两组手术时长、失血量、住院天数及费用。检测两组手术前后的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两组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5)。

2.2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长(10.36±3.35)min、失血量(8.92±2.87)mL、住院天数(5.37±1.69)d、费用(0.86±0.27)万元,均少于对照组的(16.45±5.38)min、(17.45±5.71)mL、(8.82±2.84)d、(1.54±0.50)万元(t=5.263、7.311、5.718、6.554,P<0.05)。

2.3两组炎症因子变化 手术后,研究组IL-1、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t=2.396、6.15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现感染1例、出血1例、排便困难1例,发生率10.00%;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3例、出血2例、肛门失禁2例、排便困难3例,发生率33.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χ2=4.812,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治疗内痔的方式较多,若药物治疗无效,可尽快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以此达到快速控制病情的目的,并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6]。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长、失血量、住院天数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研究组IL-1、TNF-α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证实研究组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安全性高,有效减少失血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长,减轻炎性反应,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内镜下硬化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均是治疗该病的常见术式,后者术前需进行手术评估,并完善术前检查,只有通过麻醉评估才可开展手术,而前者无需麻醉,故此不必进行麻醉评估;另外,后者通常需要服用泻药清洁肠道,但前者仅需采取两次灌肠即可,故此研究组手术时长、失血量、住院天数及费用更少,且内镜下硬化术存在操作简便、费用低、安全性高等优势[7]。内镜下硬化术主要在齿状线以上的自主神经支配区域实施黏膜下注射,术后并不会引起强烈疼痛感,加上透明帽可保证内镜下视野清晰,从而导致操作不受肛门括约肌松弛度的影响[8]。另外,内镜下硬化术中将聚桂醇注入患者痔核或黏膜下组织,可促进药效直达病灶,使痔内血管周边出现纤维化,对血管进行保护,并减少因排便而损伤痔内血管后出血的概率;同时聚桂醇还可促进结缔组织发生瘢痕样变化,将松弛的直肠黏膜或者下移的肛垫上提,发挥妥善固定及悬吊的效果;另外对血管注入聚桂醇可刺激血管,导致不可逆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促进痔核周边黏膜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肉芽组织出现,最终造成血管闭塞或者纤维化反应,有效减轻痔静脉充血与扩张情况,促进痔核缩小,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内镜下硬化术的效果更为理想,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长,减轻炎性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促进病情快速恢复。

猜你喜欢

痔核内痔吻合器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术中使用吻合器与术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狭窄发生的临床观察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
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