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联合抑酸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对IL-4、IL-6表达的影响分析

2023-10-10张建丽袁冰琦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紫癜皮质激素过敏性

张建丽 袁冰琦

(1.咸阳市三原县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咸阳 713800;2.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渭南 714100)

过敏性紫癜(HSP)多发病于儿童,年发病率为10/10万左右[1]。过敏性紫癜的病程常具有自限性,80.0%的患儿于诊断后1年内临床症状可恢复正常[2]。但是部分过敏性紫癜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出现颅内出血,可伴随有各种并发症,为此对于治疗的要求也比较高[3]。目前临床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比较多,治疗药物包括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尤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最多,但是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上可能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消化道穿孔,加重患儿的病情[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抑酸剂也被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特别是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时间长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保护胃肠黏膜等作用[5]。当前已有研究显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炎性介质、体液免疫等有关,其中白细胞介素(IL)-4、白细胞介素(IL)-6可能在过敏性紫癜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6]。本文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抑酸剂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和IL-4、IL-6表达变化情况,为促进抑酸剂的应用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31±0.48)岁;病程(1.66±0.20)年;体质量指数(22.58±1.48)kg/m2;首发临床表现:单纯腹痛32例,腹痛伴血便18例,单纯血便1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20±0.22)岁;病程(1.59±0.11)年;体质量指数(22.19±1.11)kg/m2;首发临床表现:单纯腹痛33例,腹痛伴血便18例,单纯血便9例。纳入标准: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存在消化道症状(腹痛、便血等);年龄1~14岁。排除标准: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无法配合完成试验患儿;临床资料不全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口服甲波尼龙(美国辉瑞,国药准字:H20160303)2 mg/(kg·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抑酸剂治疗,口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123239,山西云鹏制药)0.5~1.0 mg/(kg·d)。两组均治疗观察4周。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有效:腹痛和便血症状消失,临床症状有显著缓解;好转:腹痛减轻,便血减少,临床症状有好转;无效:无达到以上标准甚或恶化;总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记录两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液学指标检测: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采集所有患儿的空腹采集2~3 mL静脉血,上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的方式测出T淋巴细胞亚群的有关数值,包括CD3+、CD4+、CD8+;同时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法(上海生工公司)检测血清IL-4、IL-6含量。

2 结 果

2.1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有效5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最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40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最有效率为88.3%。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821,P<0.05)。

2.2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研究组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3.55±0.23)d、皮疹消退时间(4.13±0.23)d、腹痛消失时间(2.03±0.23)d,均短于对照组的(5.32±0.48)d、(5.47±0.24)d、(3.33±0.32)d(t=11.003、7.891、8.833,P<0.05)。

2.3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治疗后两组CD3+与CD4+值高于治疗前(P<0.05),CD8+值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2.4IL-4、IL-6表达对比 两组治疗后血清IL-4、IL-6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L-4、IL-6表达对比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数患儿伴随有消化道反应,进食后加重,男女发病无差异[7]。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都短于对照组。表明糖皮质激素联合抑酸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能改善患儿的消化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从机制上分析,糖皮质激素为过敏性紫癜患的主要治疗方法[8]。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还可通过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分解代谢,从而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症状。但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可能使得患儿病情加重。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抑酸、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从而促进提高患儿的疗效[9]。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包括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等。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D3+与CD4+值高于治疗前,CD8+值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变化优于对照组。从机制上分析,奥美拉唑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起到减轻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的作用;其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为激素冲击提供保护基础。过敏性紫癜患儿的Th1/Th2常有异常情况发生,造成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比如IL-4、IL-6的大量释放,形成恶性循环[10]。IL-4、IL-6也都可以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及酸性粒细胞等的活化中,可定向游走于血管和气管,使得机体炎症因子大量释放。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4、IL-6含量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表明糖皮质激素联合抑酸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能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用。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联合抑酸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具能改善患儿的消化道症状,抑制IL-4、IL-6的释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偏少,可能导致结果不稳定,没有随访分析,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紫癜皮质激素过敏性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