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前列腺1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疗效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和血清T-PSA、F-PSA水平的影响

2023-10-10孙欣殷锋彦罗晓辉门群利李涛王晨青王波索杰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精阜导尿管尿道

孙欣 殷锋彦 罗晓辉 门群利 李涛 王晨青 王波 索杰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频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目前,临床对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常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但由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大部分属于难治或大体积前列腺,常会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其存在术中出血量多及并发症高等特点[1]。有学者[2]指出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将其运用于治疗前列腺患者疗效较好。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疗效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和血清T-PSA F-PSA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2例,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年龄45~81岁,平均(61.42±4.67)岁;前列腺体积82.14~98.87 mL,平均(92.15±3.74)mL;病程3~9年,平均(4.79±1.23)年。观察组年龄44~83岁,平均(61.36±4.51)岁;前列腺体积81.74~99.84 mL,平均(91.74±3.36)mL;病程2~9年,平均(4.88±1.29)年。纳入标准:经临床超声、肛门指检及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为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者;前列腺增生体积大于80 mL;患者年龄≤85岁;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或家属知情本项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症或手术不耐受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主要步骤为:术前检查电切医疗器械,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先行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尿道、膀胱、精阜及前列腺增生等,明确前列腺增生大小情况,然后选用电切镜,注入润滑剂,将电切镜的尖端插入精阜之下,以患者精阜作为标志,先切除患者前列腺中叶,然后切除患者侧叶、顶部脱垂的前列腺增生组织;电切完成后,冲洗出患者前列腺组织碎片,观察患者尿流,尿流情况良好,则可以对患者进行加压止血,留置导尿管;须注意施行过会阴部外尿道切开术的患者,其导尿管要经会阴部造口插入,不得将导尿管插到三角区后。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主要步骤为:术前检查医疗器械,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指导患者取截石位,然后经尿道插入电切镜观察患者尿道、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以及观察、明确患者前列腺增生大小;在明确患者前列腺增生大小及位置后,以精阜作为标志,自膀胱颈至精阜处切开,导入1 470 nm激光,将精阜近端黏膜切开,完成后在电切镜辅助下切除患者前列腺中叶,然后在钝性剥离患者侧叶、顶部脱垂的前列腺增生组织,在剥离过程中注意进行止血凝固,保证术中视野清楚;完成前列腺增生切除后,采用激光修平光将前列腺窝及尖部,并冲洗出患者前列腺组织碎片;将冲洗液充盈患者膀胱,在尿道拔出电切镜后,观察患者尿流,若患者尿流良好,则说明电切完成良好,可对患者进行加压止血,留置导尿管。

1.3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尿流动力学:分别于术前、手术治疗2个月后采用Laorie尿动力学检查仪检测两组患者控尿功能(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血清T-PSA及F-PSA水平:于术前、手术治疗2个月后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和计算两组患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水平。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8.42±9.48)mL低于对照组(79.48±10.29)mL,手术时间(67.49±10.20)min、术后卧床时间(32.44±3.56)h、住院时间(8.14±0.68)d、导尿管留置时间(4.79±0.44)d均短于对照组的(74.33±11.43)min、(35.78±5.42)h、(9.48±1.15)d、(5.12±0.54)d(t=5.916、3.341、3.854、7.506、3.545,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对比 术前术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量及残余尿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量较术前均增加,残余尿量较术前均减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控尿功能对比

2.3两组患者血清T-PSA及F-PSA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T-PSA及F-PSA水平均无无统计学差异(t=0.395、0.388,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PSA水平低于对照组(t=3.900,P<0.05),但两组患者F-PSA水平无无统计学差异(t=0.08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T-PSA及F-PSA水平对比

3 讨 论

研究[3]显示,对于治疗大体积前列腺患者手术时间控制越短越好,患者若进行手术手术时间越长,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就会越高。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明显增加(P<0.05),提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两种手术治疗方式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切除患者前列腺增生,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但对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缩短患者相关手术治疗时间,进而降低手术风险,更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主要原因为:1 470 nm激光是一种微光,能够被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吸收,然后加热水并使细胞破裂,将其应用于治疗前列腺患者,能够精准的气化切割患者前列腺增生,且与电切术相比,激光治疗无需负极板,利于术中对患者进行止血,进而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会更小,利于患者康复[4]。同时,PSA是一种由前列腺腺泡分泌的特性糖蛋白,能够有效反应患者体内前列腺增生指标[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T-PSA水平对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患者采取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切除患者前列腺增生。因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是在电切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其能够起到电气化、电凝作用,进而能够有效切除患者前列腺增生,减少增生残留现象。

综上所述,对大体积前列腺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1 470 nm激光剜除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进而利于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降低患者体内血清T-PSA F-PSA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精阜导尿管尿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保留超过精阜远端腺体组织的经尿道180 WXPS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早期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TVERP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陌生的尿道肉阜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气囊硅胶导尿管留置导尿204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