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景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2023-10-07刘兆文

中华建设 2023年10期
关键词:山石水景美感

刘兆文

社会各界对园林景观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其中水景景观属于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优质的水景景观后,以水元素衬托园林,彰显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水景景观的设计具有系统性,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景景观类型,以科学的方法营造高品质的水景景观。为提高水景景观的设计水平,需围绕相关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一、园林水景景观设计的类别

1.自然景观

以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为载体建造的园林水景景观,自然要素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均突出,在园林水景景观中占据重要比重。在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水景景观设计中,充分尊重自然景观的原貌,减小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必要时辅以防护栏或其他的改造措施。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水景建造品质主要受到项目所在地区自然资源的影响,因此在自然资源充足的地区更适宜采用此方法,例如我国南方丰水地区。

2.人工景观

仅依靠自然景观难以打造高品质的园林水景景观时,可以考虑人工景观模式。以水循环、开凿、挖掘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建造具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水景景观。人工景观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艺术性创造,例如空间布局、造型等方面的深化设计,丰富园林人工水景的艺术气息。

3.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

人工景观模式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受资金的限制,难以建成规模化的水景景观。遇到此状况时,可以考虑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例如以自然环境中的水源为载体,以人为手段进行改造,打造具有现代化或仿古特色的艺术风格。综合型水景设计方式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优势于一体,在现代园林水景景观设计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园林水景景观的设计原则

1.协调性原则

水景景观需与周边的其他景观相协调,营造整体性较好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水景景观的协调性设计中,气候、周边建筑风格等均是不容忽视的要素,保证彼此间在风格上具有协调性,给人以协调感和舒适感。

2.恰当性原则

根据功能实用性和美观性的要求进行园林水景景观的设计,此部分面积占园林总面积的30%左右较为合适。面积偏小,水景缺乏磅礴大气之感;面积偏大,压缩园林景观中其他景观的面积,导致各类景观的面积缺乏协调性。

3.独特性原则

园林水景景观的设计需要发挥出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水景景观,消除千篇一律的枯燥感。例如,对于气氛相对厚重的园林,在保持整体基调的基础上,用水景进行点缀,彰显园林景观的清新感;对于水乡气息浓重的园林,则要适当加大水景景观的比重,展现出园林景观的灵动性。

三、水景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

1.增强空间美感,令人身心陶醉

水具有灵动性,在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采用水元素后,通过水光和水影呈现柔美之感,例如在夕阳余晖的衬托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搭配垂柳等植物,拉近游客与园林景观的距离,使游客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水、植物等自然元素孕育出的美好。水景景观除了在视觉上增强空间美感外,还可通过听觉进行美感的展现,例如游客听到潺潺水声,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水景的魅力。

2.丰富园林生态,防护生态环境

水具有优化生态环境、调节温度等多项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做好水景的设计后,实现水景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依托自然景观呈现生态美感,并实现对自然景观的有效保护。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影不离,可以通过小溪、瀑布、喷泉等方式将水融入园林景观中。水景景观的设计除了考虑与周边景色的协调外,还需注重自然条件的适宜性程度,禁止在环境不适宜时进行水景的建造,否则将出现死水,违背水景景观的设计初衷,轻则无法发挥出水景景观的生态价值,重则危害园林的生态环境。因此,建造的水景景观必须与周边环境协调,如此才可发挥出丰富园林生态以及防护生态环境等作用。

3.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提升景观综合性

小溪流水、亭台楼阁均是极具魅力的中国式美学产物,在园林水景景观的设计中,依托景观的载体作用展现传统元素的美感,为此可融入“道法自然”“中庸”等思想,丰富园林景观的内涵。在保留优质传统的同时还需注重现代元素的应用,例如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打造综合性突出的水景景观。

四、园林景观工程中水景的营造方法

1.动静结合的方法

动态水和静态水结合是园林水景景观设计中的常见方法,具体设计手法包含流水、瀑布、湖水等。静态水具有柔和感,使游客心旷神怡,心情平静;跌水(如图1所示)、喷泉等是常见的动态水表现形式,通过水的流动使人感受到水带来的生命活力,富有生机。在静态水和动态水多种元素相综合的方式下,提供安静感、欢快感以及多种形式的变换,饶有趣味。在静态水和动态水的基础上融入音乐元素、灯光元素等辅助元素后,通过艺术手段更加灵动地展现水景动静结合的特色。例如,根据音乐的律动改变喷泉的喷射高度,搭配合适颜色的灯光,使游客享受到视觉、听觉的双重盛宴,在此环境中放松身心。在澎湃音乐的渲染下,给人以力量感;在柔和音乐的渲染下,给人以平静舒适感。

图1 跌水景观示意图

2.水景与植物的结合

根据全面性原则兼容水景和植物,采取借景、对景等方式,实现水景和植物的协调。例如,在水景设计中规划荷花、芦苇等植物,调整好各类植物的数量以及在水中的比例,并与水中动物相互滋养。在有机融合的设计手法下,充分展现水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综合效益,取得景观效果、生态效果的“双丰收”。水景与植物的搭配讲究的是元素间的协调性,例如有疏有密、由远及近,消除彼此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突兀感。在靠近水景的区域栽植垂柳,使水景与垂柳在风中产生的线条美感相融合,将水的柔美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水景周边栽植不同高度的植物,例如池松、水杉,建立起错落有致的水边绿植景观,为相对枯燥的水景增添几分趣味;从色彩上进行水景与植物的搭配也具有可行性,例如在园林中栽培燕子花、地锦等植物,利用多种颜色点缀水景,使园林水景景观具有鲜明的色彩。

3.水景与山石的结合

园林水景景观设计可适度采用山石元素,合理规划山石在水景景观中的位置、规模、形态、排列方式,实现水景与山石相互融合的协调景观(如图2所示)。水景与山石的结合能够进一步展现园林景观的自然美感,其中水的动态美和山石沉稳的静态美相结合,使整体景观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设计人员需将山石与水景视为整体,保证两者能够相互融合,消除突兀感。宜在水景景观的基础上增添湖石、驳岸,将景物形态通过山石这一载体进行展现,并巧妙融合水元素,使园林水景景观兼具流动感和沉稳感,甚至丰富整体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在山石的设计中,考虑到石头形态的多样性,搭配多种形状的石头,呈现出极具自然特色的协调感。充分发挥出水景轮廓线的延伸作用,扩宽水景景观的视觉体验感,增加观赏价值,同时在该主线上搭配山石、驳岸等多种元素,利用此类元素点缀水景,借助水景衬托点缀物,相辅相成,营造水石交融的自然意境。此时,水景景观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乃至成为城市生态自然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图2 水景和山石结合示意图

4.增添水景的活力,渲染氛围感

水是生命的源头,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至园林景观的水景景观设计中,需侧重于展现水元素的活力,将水元素作为提高园林景观整体品质的重要“推手”。在水元素的搭配应用下,渲染浓郁的艺术氛围,升华水景景观乃至园林景观的整体内涵,以水元素为载体展现,使园林景观与园林项目所在城市的文化背景、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人文因素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向园林景观中巧妙融入水元素后,借助水元素强化城市环境美感,同时依托水元素的活力特性将园林景观延伸至周边环境中,突破空间的约束,在园林景观与周边建筑物间建设起关联,在水元素的衬托下,城市更具活力。园林景观中的水景在营造优质生态环境方面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充分遵循物质间的发展规律,展现出自然之美。在园林水景景观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考虑横向分割水景的设计手法,使经过分割处理后的水景具有良好的视觉体验感,也能够将城市标志性建筑物与人们的视线相结合,有效增强园林水景景观在视觉感官层面的体验感,充分释放水元素所具备的活力特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景景观是园林景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水景景观的合理设计后,有利于发挥出水元素在强化美感、优化环境、丰富文化内涵、渲染城市环境氛围等方面的作用。作为设计人员,需认识到水景景观的重要性,从园林实际环境出发,采取动态水与静态水结合、水景与植物融合、水景与山石融合等设计手法,竭力提高水景景观的设计品质。经过本文的分析,提出园林景观中水景景观的营造方法,希望可作为同仁的参考。同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各异,在园林水景景观设计中需进行针对性的考虑,打造具有特色的水景景观。

猜你喜欢

山石水景美感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全山石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