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调经汤治疗不明原因月经量少的临床观察

2023-10-05詹兴秀牛红萍彭强丽徐莹胡红娟姜丽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中药

詹兴秀 牛红萍 彭强丽 徐莹 胡红娟 姜丽娟

摘要:目的 探究名老中医经验方补肾调经汤治疗不明原因所致肾虚血瘀型月经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不明原因月经量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补肾调经汤口服,对照组予益坤宁颗粒口服,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肾调经汤可以显著改善不明原因所致肾虚血瘀型月经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月经量,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为后期研发新型药物治疗月经量少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中药;肾虚血瘀;月经量少;子宫内膜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9-0001-03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少于平时月经量的一半,或月经量少于20 mL,或经期不足2 d,甚或点滴即净者,临床诊断为月经过少[1]。近些年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变化、生活压力加大、屏幕时间太久、环境污染严重、人流手术频繁、生活方式改变及户外活动减少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月经过少[2]。排除已知因素如宫腔粘连、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异常等,仍有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确,临床上经B超检查无异常,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评定也无异常,但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减少。这类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发展成停经、闭经或者不孕,以及伴随着肥胖、抑郁、烦躁、焦虑、等症状的出现。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治疗难度日益加大,故早期用药及精准辩证治疗月经量少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补肾调经汤治疗不明原因月经量少患者40例,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云南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及名医馆就诊的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月经量少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每组。治疗组的平均年龄为(29.26±5.17)岁,平均病程为(6.37±3.13)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29.28±5.19)岁,平均病程(6.32±3.19)个月。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断标准 (1)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1]。(2)中医辨证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不明原因所致肾虚血瘀证月经量少辨证标准。主症:月经量明显减少,少于平时一半或少于20mL,或经期不足2 d,经色淡黯或夹有血块,腰膝酸软。次症:经行小腹胀痛或坠胀不适,头晕,健忘失眠,耳鸣,倦怠乏力,性欲淡漠,面色淡黯或有黯斑。舌脉像:舌质淡红或淡黯,或舌边有瘀点、瘀斑,或舌底静脉迂曲增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涩。上述主症必须具备,伴次症任意1 项,结合舌脉像即可明确辨证。

1.3 纳入标准 (1)中医辨证论治属于肾虚血瘀证型,符合月经量少的中医诊断。(2)年龄24~34岁,病程3个月经周期及以上。(3)月经周期基本规律者(28±7)d。(4)近3个月经周期未接受过任何激素治疗以及其他与疾病相关的特殊治疗。(5)治疗期间无生育要求,可严格避孕者。(6)自愿参加治疗和随访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性激素异常、卵巢功能减退者。(2)检查有宫腔粘连、子宫颈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器质性病变或具有宫内避孕装置。(3)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癌变,或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疾病。(4)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5)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对本研究所用中药任意一种成分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给予名老中医经验方补肾调经汤治疗。处方:黄芪30 g,当归15 g,潞党参15 g,怀地黄15 g,山萸肉12 g,肉苁蓉15 g,知母8 g,莪术8 g,淫羊藿15 g,丹参15 g,文三七粉10 g(兑服)、甘草10 g。以上药物由云南省中医院提供,水煎服,自月经来潮的第5 d开始口服,200mL/次,2次/日,1剂/日,连服14 d后停药,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即1个疗程。

1.5.2 对照组 给予中成药益坤宁颗粒口服。益坤宁颗粒(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641,规格:每袋3 g,12袋/盒),主要成分为当归、香附、桂皮、熟地黄、白芍、川芎、益母草、延胡索、三棱、陈皮。月经来潮的第5 d开始口服,1袋/次,3次/日,连服14 d后停药,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即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拟定并评分。

1.6.2 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月经量、颜色、质地、行经时间 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4]进行估算。并发放月经记录卡和月经失血量标准对照图片。每次更换卫生巾时患者将卫生巾的血染面积与图片面积比较,记录最相近的血染面积,最后根据月经血染面积与月经量按比例计算,填出每片卫生巾所对应的月经量,依次相加,得出每一次月经周期的经量。(本研究统一使用规格为 230mm“苏菲”日用卫生巾记录)。遗失的血块大小:(1)血块<1元硬币的统为小血块,统计为1分。(2)血块≥1元硬币的统为大血块,统计为5分。遗失血量无法用血块统计的,估算其为记录量的几分之几进行统计。由研究者统计分数。

1.6.3 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 于排卵后7~9 d(着床窗口期)行B超检查,采用型号:ACUSON1000超声仪,由同一名医师于上午9:00 ~ 12: 00经阴道检查。宫内膜血流情况观察采用ApPlebaum法分型[5],一共分为Ⅲ型。Ⅰ型影像:血管穿过内膜外侧低回声带,未达到内膜高回声外边缘;Ⅱ型影像:血管穿过内膜高回声外边缘,但未达到内膜低回声区;Ⅲ型影像:血管进入内膜低回声区。

1.6.4用药后不良反应 认真记录用药后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事件。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痊愈:月经量恢复正常,其它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95%;显效:月经量比治疗前増加1/3以上,不适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及以上;有效:月经量较前有所增多,伴随症状减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及以上,并小于70%;无效:月经量无改善,不适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1.8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应用 SPSS 24.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 表示。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2.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比较 见表3。

2.4 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比较 见表4。

2.5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月经量少在现代医学中只作为一项临床表现散见于多种疾病中,如宫腔粘连、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器质性病变等[6]。西医在治疗上对已明确病因的月经量少治疗方法较多,疗效确切,但对排除以上因素所致,不明原因的月经量少治疗方法较少且疗效较差,多采用激素治疗,或期待疗法,定期随访。常常忽略了患者的伴随症以及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加重,失去最佳逆转时期。中医学运用“治未病”思想,旨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对月经量少患者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转化与发展,保护女性生殖轴的健康。

中医学早在王叔和的《脉经》中便有“经水少”的记载,认为“亡其津液”为其主要病机[7],《傅青主女科》中言:“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故而肾精足则气血生化有源,血海充盈,月经才能正常来潮;若肾精不足、匮乏,则引发月经量少。《医学正传》妇人科中记载:“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渐而闭塞不通。”由此可见肾是月经生成的源头,在月经的生理过程中,肾起到关键主导作用,且“肾-天癸-冲任-胞宫”也表明肾是天癸及冲任、胞宫的基石。然而气血的运行是否通畅也是月经生成的关键因素,“血主濡之”,血在脉中运行,内养脏腑,外濡肢节,如环无端,运行不息,持续滋养全身五脏六腑,包括子宫内膜的生长。若肾气推动无力,冲任瘀阻,血海虽满仍无法自溢,或溢而不畅也会导致月经量少。再有《女科经纶》曰:“妇人以血为海,凡事不得专性,每多忧思,忿怒,郁气居多……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而经于是乎不调矣。”由此可见肾气充足与气血的通畅运行与妇女的月经密切相关。临床上对月经量少的患者辨证论治中,也可发现肾虚血瘀证居多[8]。

名老中医易氏巧妙应用中药配伍规律,精准辨证,经多年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调配出月经量少经验方补肾调经汤,方药有黄芪30 g,当归15 g,潞党参15 g,怀地黄15 g,山萸肉12 g,肉苁蓉15 g,知母8 g,莪术8 g,淫羊藿15 g,丹参15 g,文三七粉10 g(兑服)、甘草10 g。全方以补肾活血,化瘀通络为治则。方中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根茎,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作用为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固表止汗、行滞通痹、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有形之血难补,无形之气易生,方中重用黄芪,取补气以生血,气行则血行之意[9]。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当归气轻而味重,可升可降,阴中有阳[10]。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有形之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故称为血中之圣药。黄芪-当归作为气血双补的经典药对,在中医方剂中应用极为广泛,疗效显著。

党参为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其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以山西潞党参、甘肃纹党参、四川晶党参最著名,为道地药材。《本经逢原》记录:“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可见党参除补气补血外另有补肺的功能,本经验方选用党参,即可补其不足,又可佐金平木。肺主气,朝百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推动,党参亦能补血又能调畅气机,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月经病[11]。

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其味甘,性微温,河南省沁阳县、博爱县及温县所产的熟地黄被称为怀地黄,是道地药材。熟地黄作为补药主要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肝肾阴虚等症。被记录在 “神农本草经”中,本质具有储存作用,可支配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并可调节精液代谢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与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12]。熟地黄善滋诸经之阴,此方中党参与熟地黄一阴一阳,相为表里,一形一气,互根互用,在诸多补药中与知母协同防阳化火,使药性中正,从而达到阴阳平衡[13]。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的成熟的果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中药方剂中,山茱萸亦常与地黄、当归合用,使具有益气生血的作用。且山茱萸归肝肾经,乙癸同源,肝藏血,肾藏精。通过方剂配伍规律协同诸药滋养肝肾调整月经量。淫羊藿又称为淫羊藿素、三枝九叶草、羊合叶等,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主要功效为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属于补益类中药。现代药理已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性激素、性器官、性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14]。肉蓯蓉是一种列当科植物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味甘、咸,性温,归肾和大肠经,有温补肾阳、益精生血、润肠通便的作用,肉苁蓉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区,有着“沙漠人参”的美誉。有研究表明[15]肉苁蓉具有类性激素样的作用,能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改善人体内环境,调节盆腔内环境,促进子宫内膜的增长,恢复子宫内膜的功能。此方淫羊藿与肉苁蓉配伍滋补肾阳,益精填髓。知母是指知母的干燥根茎,属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百合科知母属植物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16],即可泻肾火、滋肾阴,也可用来治阴虚内热之诸证,此方配伍后还可防阳化火,调和药性。莪术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地,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地及灌木丛中。广西莪术为大宗道地药材。莪术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效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此方配伍后功效是行气活血,逐瘀通经,现代网络药理学研究[17]具有抗血栓作用。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妇科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现代研究表明[18],丹参与黄芪不同比例配伍时丹参素含量增高,临床疗效加强,能产生独特的疗效比如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模型的大鼠体内的血脂含量。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又称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三七性温,味甘微苦,是我国的名贵中药,以云南文山的“文三七”为道地药材。李时珍称它为“金不换”,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民间也有“生消熟补”之说,三七即可活血也可补血,在妇科疾病中应用广泛[19]。郑茵红[20]证明三七总皂苷可通过对基因的转录调控而促进血细胞的生成,鲁璨[21]实验证明补肾化瘀方(方中三七剂量为3 g)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情况,从而促进卵泡发育,使月经规律来潮。现代实验研究表明[22]三七总皂苷可以上调流产后大鼠VEGF表达,促进子宫血管重塑,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中药配伍规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之一,通过配伍中药可以治疗错综复发的疾病,还能增强药物原有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实现 1+1>2 的疗效。本研究应用易老经验方补肾调经汤口服,治疗不明原因所致肾虚血瘀型月经量少患者40例,总有效率达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补肾调经汤在改善月经量少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为临床治疗不明原因月经量少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为后期研发新药提供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3.

[2]甘子晴.补肾活血调经汤治疗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2-233.

[4]黄忠辉.定坤丹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18-21.

[5]Applebaum M.The uterine biophysical profile[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1995,5(1):67-68.

[6]尹卓颖,林洁.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6):45-47.

[7]严春玲,刘普勇,曹亚芳,等.滋和汤化裁分期治疗月经过少随机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5):11-13.

[8]顾萍.温肾祛瘀汤联合调经种玉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7):1868-1870.

[9]向璐,张巧艳,赵琦明,等.黄芪-当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7):2196-2213.

[10]徐丽霞,殷丽兰,顾晴,等.补肾调周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6,32(12):38,54.

[11]罗文婷,李奕祺,陈思莹,等.王小红应用党参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0,52(12):225-227.

[12]陈思琦,李佳欣,吳鑫宇,等.熟地黄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9,33(11):46 – 50.

[13]王美霞,胡慧娟,滕依丽.滋肾活血汤治疗人流术后血虚型月经量少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2):431-434.

[14]李康梅,黎明星,陈泯锜,等.淫羊藿苷对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22,35(4):143-146.

[15]李敏艳,刘文娥,安建平,等.肉苁蓉防治宫腔粘连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3):463-468.

[1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22-223.

[17]金利思,翁金月,郑京胜,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莪术抗血栓的作用机理[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2):224-226+239.

[18]陈冰,张弈舒,陈思邈,等.丹参与不同功效药物配伍后对成分及活性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3):577-580.

[19]刘雅梅,刘静君.三七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0):32-35.

[20]郑茵红,高瑞兰,朱大元,等.三七总皂苷及其单体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3):135-137.

[21]鲁璨,颜斌,鲁耀邦.补肾化瘀方对多囊卵巢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1):12-15.

[22]张靖,李潇.三七总皂苷对流产大鼠子宫出血的影响及子宫内膜修复作用机制的研究[J].天津医药,2022,50(4):375-380.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的“人事档案”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后即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
阴道超声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中药也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