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3-10-02毛洁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高职

毛洁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年轻一代体、智、德、美、行(实践智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从生物人逐步成长为社会人,进而成为适应与促进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需要的人。《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体育教学需要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应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践行,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使体育教学向着纵深化的方向发展,提高高职学生体育能力,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学校和体育教师需要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潮流,重新定位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创新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 以人为本的内涵要求

以人为本在体育教学上体现为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技能和良好的运动素质。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1]。具体来说,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考虑学生身体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等因素,设计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和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创新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和优势,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人文性,通过团队合作、互助互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协作能力。促进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运动、健康和科学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2 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困境

2.1 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

目前除了体育专职学校对体育课很重视以外,其他普通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尽管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校在实践中往往把它作为次要的课程来处理[2]。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程并未完全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学校以及学生本人把体育课程放在了较低的位置。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日常生活紧张忙碌,体育锻炼时间较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渐降低。此外,高职学校体育课大多安排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游泳、田径等,或自由活动,或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简单锻炼几个热身动作,提前下课现象很常见。在此情况下,学生本人也对体育课保持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学生大多也是随便练习,敷衍了事,很少有学生真正去锻炼,发挥体育课的真正作用。

2.2 体育硬件设施匮乏

高职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然而,由于硬件设施的匮乏,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和完善。缺乏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器材是高职体育课程硬件设施匮乏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大多学校中,体育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3]。一些学校的操场不够大,而且地面不平整,体育馆、健身房等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锻炼需要,造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减少,影响了学生的运动效果,学生只能自己买器材或者去健身房锻炼。一些学校的体育器材老化严重,篮球架、乒乓球桌等设施老旧、状况不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训练效果,还存在安全隐患。高职体育场所狭窄,体育设施、器材按照在校生的比例严重缺乏,高职院校不重视体育课程,很少采买体育器材。随着学校的扩招,硬件设施不仅在数量上,更在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和体育课程的需要。

2.3 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缺少创新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缺乏多样性的运动项目。高职体育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其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在现实中发现,大部分高职体育课程内容都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缺乏针对性,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占据了高职体育课程的主要篇幅,这类传统体育项目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快乐锻炼的追求,而其他新兴运动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引入,缺乏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欠缺考虑,所用教材过时,高职体育课程教材更新缓慢,缺少新鲜的内容和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缺乏跨学科的整合,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程度不高,缺少针对性的学科衔接和交叉探究,导致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和孤立。

2.4 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大多为示范—讲解—练习的方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教授体育课程过程中只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时代下,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依然传统,学生难以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未得到重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对其体育意识的培养不到位,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是高职体育教育的一个瓶颈[4]。

2.5 教师缺乏素养,课程缺乏体育教育的专业性

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教师队伍面临着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育师资,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目前,一些高职体育教师缺乏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机会,部分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训练和比赛,相应地,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5]。学校普遍重视文化课,忽视体育课,在招聘上学校大多不重视体育教师的引进和筛选。体育教师的地位不受重视,引起体育教师上课激情减退,实行“放羊式”上课。体育教师缺乏专业性,无法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技能和技巧,也无法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教练和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3 高职体育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

3.1 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学,提高体育学科地位

教育等相关部门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指导者,体育学科的地位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教育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制定、通知引导等方式宣传和推广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地位,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贯彻落实国家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发展策略。学校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对体育的重视。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体育在缓解情绪和调节压力方面的作用,开展体育固本行动,开足开齐良好的体育和健康课程,支持学校提供全面覆盖和高质量的课外体育服务,落实课程时间要求,掌握1~2 项体育技能,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勤奋实践和定期比赛,全面开设体育和健康课程,强化学校体育教学和培训,完善体育竞争和人才培养制度。高职体育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攀岩、滑板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3.2 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高职体育课程硬件设施匮乏的问题是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大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和支持,采取措施来缓解高职体育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共同打造一个更加运动友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其在运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这也关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针对目前体育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在校外租借场地设施,与当地的运动俱乐部或其他学校合作使用他们的设施。各学校需要加大对于体育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新的设施,增加体育装备,丰富装备。学校需要制订计划来管理现有的设施和资源,防止设施的损坏和丢失。设备异常及时报修更换处理,保证体育课程正常进行,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3 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如讲解、演示、实践、游戏、竞技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发挥着关键作用。信息化社会下,体育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如智慧教育、VR 教育、“互联网+教育”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自由灵活。

3.4 鼓励跨学科课程,实行多样化课程

高职体育教育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需要坚持多样化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的体育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加有趣、有意义和终身受益的体育教育。体育课堂教学要科学设计、循序渐进,可根据学生身体状况适当降低难度要求,除了可以安排传统的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如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传统类目以外,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创新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安排简单的舞蹈动作、体操动作,根据学生兴趣将传统舞蹈动作或各民族舞蹈动作与现代体操结合,结合学生身体和体能情况,创新体育锻炼形式,既可以传播传统文化,又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舒缓身心的教学效果。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比如中华武术、太极、拳术等,并开展全员运动会竞技比赛,让学生在竞技中体会体育精神。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可以与现代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加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攀岩、滑板等,让学生对运动有更多选择。引入科技手段,利用虚拟现实、运动监测设备等科技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锻炼效果。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兴趣,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3.5 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对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在教师[6]。教师需要加强体育运动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学校也需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体育教育的行列中来,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学校可以建立科学、严谨和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为体育教师提供更丰富、更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教师要加强体育教育科研,积极参与体育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自身素质,注重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性。

4 结语

体育教学是高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职院校应遵循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加强对体育学科的重视,改善体育硬件设施,促进多学科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稳妥有序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激发学校生机活力,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淬炼学生意志,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高职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