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3-09-28杨红英

兰台内外 2023年23期
关键词:信息化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持续拓宽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升高,引起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现阶段,水资源紧缺逐渐成了妨碍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策略,旨在确保顺利发挥城市节水档案的作用,加强节水管理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城市节水;节水档案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等得到了全面普及,引起了人们工作、生活模式的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也出现了诸多新变化。推动城市节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凭借多种途径对已有档案进行转换,以此获得数字档案信息,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保存。同时,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对城市节水档案予以传递,构建档案信息库,提高节水档案利用率与档案资源共享。

一、优化城市节水档案管理的意义

档案是人们在开展或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形式且拥有保存价值的相关原始记录。城市节水档案指的是人们在开展城市节水工作时,执行形成的各类原始记录,拥有一定保存价值。例如,对用水规模相对较高的区域开展信息调研,确定具体用水数据与节水效果。因为与城市节水存在联系的工作内容众多,可以将城市节水档案划分成计划用水、节水技改、水资源管理以及节水稽查等档案类型。在开展具体的城市节水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信息的收录、统计以及归纳,但由于此项工作以人为操作为主,可能会出现纰漏与错误的情况,不利于城市节水工作有序进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节水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实际工作时,若依然沿用传统观念与方式,对档案管理模式不更新,就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对此,城市节水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促进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另外,推动信息化和城市节水档案管理的全面结合,除了有利于展现档案数据、信息、知识等价值之外,还能够让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形成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同时,信息技术在城市节水档案中的应用还能够产生“化学反应”,健全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具智能化的档案服务,并通过电子档案的形式对档案资料进行保存,可以避免出现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存储难问题,降低档案收集、保存的难度,让档案信息更具完整性。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跨越了行业与时空的界限,让资源得到了全面整合,加快信息传播与结合的速度,进一步拓宽了城市节水部门档案的共享规模。随着信息化建设程度持续加深,上述情况还会得到持续性优化,档案管理效率也会不断提升,对档案管理发展大有裨益。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信息化管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可以实现档案的高效储存和快速搜索,不仅节约了纸张,还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人工管理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部门档案管理现状

1.缺乏对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重视

现阶段,城市节水部门拥有许多原始的纸质档案资料,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要想顺利将原始档案转换成数字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此过程中,随着城市节水工作持续开展,受到节水项目的增多、规模增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节水档案数字化周期不断延长,大大降低了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建设,节水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也未能顺利提上日程。

2.档案安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会出现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但受互联网、计算机等影响,使得节水档案管理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现阶段,部分城市节水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未能设置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防护网络病毒、黑客等计算机安全威胁的能力不强,使得节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探析

1.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力度

城市节水部门领导层的档案管理意识与节水档案管理工作效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对此,领导层应给予节水档案管理工作更多的关注,适当提高财力、人力以及物力投入。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应在思想意识层面上提高重视,准确认识与深入分析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问题,积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与业务素养的提升,形成良好的节水档案管理意识,进而推动节水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并确保节水档案能够顺利发挥作用。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工作对硬件设备、软件工程、网络传输通道等提出了诸多新要求。所以,要想创新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模式,应给予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多的关注,投入充足的资金。首先,城市节水部门应准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在促进节水档案管理、节水事业发展方面具备的重要作用,立足于现阶段我国节水事业和档案管理的发展状况,改善档案管理模式,为节水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环境基础。其次,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根据节水部门实际状况,配置相应的信息设备,让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另外,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管理和网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节水部门还需加强网络传输通道管理,保证信息传输效率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并落实好各项网络维护工作。比如安装VPN与防火墙等,提高节水档案的安全性。针对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为了防止产生资源、资金浪费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时应综合考虑节水部门的情况,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布局,杜绝重建与盲建,让项目资金能够得到合理运用。并且,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应注重后续扩容、系统改造等相关需求,最大化提高节水档案利用率。

2.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设施

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应给予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更多的关注,促进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定期更新、维护信息化管理设备设施,以满足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基于此,城市节水部门需要对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结合信息技术推动各个档案管理板块之间的衔接、共享,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体现出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管理所具备的功能性作用。同时,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城市节水部门需要以数据为重点,发挥出基础设备设施的作用,收集与整理各类档案资料。首先,引进各类专业设备设施,为档案信息化资源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展现数字档案开发的作用。其次,做好基础设备设施安全保障工作,定期更新与维护各类软硬件设备设施,制定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促进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效率提高的关键点,也是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在推动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发挥出制度的支撑作用。最后,结合管理模式创新的相关要求,推動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性,拓宽档案信息化覆盖面积。

3.改善工作机制与工作流程

在信息环境下,档案管理逐渐由传统纸质档案转变成数字档案,由库房管理转变成数据库管理,由单线条职能管理转变成全方位管理。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也由库管转变成数据信息管理,以及由人工管理转变成数字化业务系统管理。当前,加强城市节水档案的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是信息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此变革会导致节水档案管理理念出现质变,并可创新工作机制、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对此,城市节水部门需要以工作实际作为立足点,查漏补缺,在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与现代化过程中,积极探索档案管理新模式。结合档案信息化管理出现的新要求,在工作机制上创新管理方式,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推动档案管理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全面结合,建立档案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参与的全新工作机制,并确定岗位职责,最终形成档案管理的科学机制。另外,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在技术与应用方面,应结合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检索和统计等相关标准,凭借信息化平台对这些标准予以整合,制定规范、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4.構建节水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

城市节水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点,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准确掌握现阶段各部门档案情况,如档案类型、数量以及使用状况等。同时,应结合各部门档案管理现状,制定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规划方案,如计算机、扫描仪等相关硬件设备设施的配置。在此过程中,城市节水部门需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属于长期过程,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有着较高要求,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站在长远角度分析问题,确保硬件设备设施可以配套,支撑城市节水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

5.城市节水档案远程共享

随着社会持续发展,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信息化技术的开放使得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因此,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工作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各城市之间档案资源的远程共享。各城市部门之间资源共享时,不再需要拿着厚厚的纸质档案资料进行沟通与交流,仅需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就可以将所需的档案传输,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档案资源丢失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在各部门间形成有效的监督模式,推动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开展。在数字化大环境下,城市节水档案管理应秉承“重点突出、分布开展”的基本原则,先对利用率高与重点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保证利用者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并且,在推动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还需构建档案应用共享平台,在部门区域网服务器中建立专区,分类管理节水档案,让档案保存、查询和利用更加便捷。

6.进一步优化城市节水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首先,根据用户近期检索状况,多角度分析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检索服务和推荐,确保用户需求得到满足;其次,要想确保节水档案安全,应结合用户等级设置相应权限,以便于在提供远程资料检索与调取应用服务的基础上,提高档案安全性;最后,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与专业能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工作人员满足诸多新要求,对此,城市节水部门应给予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培养更多的关注,促进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尤其是涉及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人才,做好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根据现阶段档案管理实际状况构建科学的培训机制,合理规划信息化管理需求、知识技能等。另一方面,完善考核体系,结合不同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职责设置相应考核标准,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7.构建城市节水档案网站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区均构建了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但不重视节水档案网站的构建。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推动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模式创新,应积极建立节水档案政府网站,以此推动城市节水部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节水档案网站而言,除了能够发挥记录以及分享档案的作用之外,还可以起到宣传的效果,网站管理人员通过公开公示重要程度偏低的档案内容,搭配对应的文字描述和介绍,有利于人们了解城市节水的意义,并调动各类社会机构与个人参与城市节水管理的积极性。另外,在构建节水档案网站的过程中,应做好网站内部信息加密工作,实现稳定性管理。针对信息加密应运用现阶段成熟的方式,即网络密匙与隐私协议等,以此促进网站安全性的提高。而要想确保网站的稳定性,需要技术人员加强维护工作,确保网站维持良好的工作性能,防止网站宕机、崩溃后产生信息丢失的状况。

8.做好节水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

在国家信息化战略背景下,诸多行业均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受信息量不断碰撞的影响,再加上不断发生档案信息丢失以及被泄露的情况,迫切需要建立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电子档案在保存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对档案资源,尤其是机密档案进行加密设置。但是,任何系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档案信息泄露依然是目前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节水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可能会出现被修改、泄露等情况,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城市节水部门应重视对管理体系的健全,加强档案保密、归档以及鉴定工作,提高城市节水档案的安全性。同时,在创新城市节水档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属于重点工作。对此,城市节水部门应积极更新与维护各类软硬件设备设施。首先,针对硬件设备设施,应保证配置齐全,提高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节水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防止节水档案丢失或泄露。其次,针对软件建设,需通过文档密码加密,并限制系统应用。其中,重要档案应使用多层模式监控和通讯,提高节水档案的安全性,防止产生数据被恶意篡改、损坏的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城市节水设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其不只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能否持续发展。所以,城市节水部门需给予档案管理工作更多的关注,准确认识节水档案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各类信息化技术,提高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以及运用效率,筑牢档案信息资源安全技术堡垒,创新档案信息管理模式,进而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海琴.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研究[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3(04):90-92.

[2]赵一铭,宁赞赞.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兰台内外,2023(03):48-49+58.

[3]赵子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创新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23(01):37-39.

[4]阮 丽.新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兰台内外,2022(27):39-40+33.

[5]李 云.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档案管理思考[J].档案管理,2022(01):121-122.

[6]张东芳,肖 晴.节水工程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保障分析[J].清洗世界,2021,37(10):153-154+157.

作者简介:杨红英(197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水利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
如何构建交通信息化的防护墙?
法律为信息化护航
医院会计信息化 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