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灯工玻璃艺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融合与创新

2023-09-28

天工 2023年15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玻璃文化遗产

栗 瑶

玉林师范学院

高校教育将玻璃艺术融入其中,旨在构建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稳定并且完善的课程体系及完整的现代工艺美术专业构架。玉林师范学院自2019 年建设灯工玻璃工作室以来,以建设工艺美术专业、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索传统灯工玻璃艺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融合与创新。本文对传统灯工玻璃艺术在高校课程实践中的创新性建设进行探析。

一、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

(一)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建立促进了教学的创新改革以及课程的建设。将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不仅对传统灯工玻璃艺术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学习,了解了各种工艺、创意设计与基础技法,还可促进学生思维创新、设计创新、设计转化,增强创业新思维,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推动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快速符合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二)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的必要性

2016 年至2022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传统灯工玻璃艺术纳入课程体系之中,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成立了自己的玻璃工作室,玻璃工作室创业模式一方面在推动玻璃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社会服务需求。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是一种开放式的实践教育课程,课程实践过程中融入新式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思考就业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或是以创业者的身份了解创业中所必备的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新思维,解决创业就业难题,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平台,使学生更容易从学校步入社会。2017 年12 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明确建设高水平学科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推动高校教学改革[1]。新时代新要求,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更需要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无疑需要高校教育建立创新实践类课程,以保证人才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南国木棉主题玻璃工艺文创产品设计”案例

将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需要专业教师把握课程发展方向,应用综合材料进行设计创作,打破学科壁垒,融入新媒体、新科技、新工艺,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以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材料首饰设计、灯饰设计、玻璃壁画设计为主,以了解传统灯工玻璃艺术文化、设计创意产品、创立品牌、推广售卖等为内容。以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南国木棉主题玻璃工艺文创产品设计”为例,南国木棉灯工玻璃文创设计项目以南国木棉花为元素,木棉是中国岭南地区特有的“英雄树”,其本身蕴含极大的文化价值,传统灯工玻璃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项具有多重价值的艺术,两者结合的文创产品具有丰富的内涵,能提升文创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南国木棉品牌文创产业的发展。尝试在推进民族文化、传统工艺振兴与高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拓展“非遗”体验、传承与保护路径及传统文化育人融合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民族地区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研究提供新视野。与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进行融合与创新,运用多种材料以及现代自然、简约的设计理念,纯手工制作出更多现代玻璃工艺品、玻璃文创产品、玻璃首饰等(见图1)。在宣传、推广传统手工玻璃艺术的同时,也向人们传授了传统玻璃工艺的制作方法,重拾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料器(中国传统玻璃艺术),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玻璃文创产品,进而推广与传承南国木棉文化以及岭南文化。

图1 学生玻璃作品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锻炼了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模拟创立了企业品牌,从企业管理者或品牌策划者的角度考虑品牌文化的建立;制作了系列玻璃艺术首饰及摆件,高强度的制作练习提高了学生对灯工玻璃技法的掌握程度;探索了商业运营模式,开发了玻璃体验课程,对未来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通过本次项目不仅提高了参与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领导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二、传统灯工玻璃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育相结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及研究领域,甚至国内多所一流名牌大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统灯工玻璃艺术在我国拥有近3 000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发展过程相对西方是缓慢的,2006 年北京料器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灯工玻璃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同时也作为工艺美术专业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在物化的形式中蕴含着精湛的手工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传统造物思想以及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文化内容,代表了千百年来工艺技术和工艺艺术发展的高度成就,代表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造物文化意识和艺术审美水准。[2]将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融入课程教学中,能充实、丰富课程内涵,优化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

(二)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

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国家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办发〔2017〕25 号)。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规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成立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玉林师范学院站),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拓展了传统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课程包含芒编艺术、茶泡艺术、玻璃艺术、剪纸艺术等。为了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宣传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青春携非遗同行2022 传统工艺普及培训活动,活动中对灯工玻璃等工艺开展实践教育,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灯工玻璃艺术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灯工玻璃艺术的热爱。

(三)创新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鼓励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策略,在2022 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内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育活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培养传承人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成立灯工玻璃工作室,探索研究传统灯工玻璃艺术与高校课程相结合的路径。玉林师范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以传统灯工玻璃艺术为切入点,将中国传统玻璃形态——蜻蜓眼玻璃珠作为课程内容,从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到对钠钙玻璃材料的认识,以及灯工玻璃珠成型技法的演示练习,使学生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对传统工艺进行设计创新,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发展。

三、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与国培相结合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 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十年来,有效地推动了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提高教师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由玉林市教育局主办、玉林师范学院承办的2022 年“国培计划”玉林市统筹项目——农村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小学、初中美术学科骨干教师)第三阶段总结提升在玉林师范学院东校区进行。来自玉林市各县(市、区)的农村小学、初中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共计113 人参加了该阶段的学习。

教师继续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师素质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开设有大漆艺术、金属艺术、陶瓷艺术、玻璃艺术、芒编艺术与剪纸艺术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专业水平、教学特色、教学能力等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员根据兴趣与爱好分班进行课程培训,经过学习,学员不仅掌握了传统灯工玻璃工艺,而且提升了审美素养,拓展了知识面,增强了传承传统工艺的信心。同时,中小学美术教师通过对灯工玻璃艺术课程内容及模式的拓展创新,将所学运用于教学中,结合玉林的乡土特色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把传统工艺引入校园,对民族及地域文化进行融合推广,让传统工艺散发耀眼的光芒,进而提升学校的美育。

四、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的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课程建立的基础是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场地,玉林师范学院于2019 年成立玻璃工作室,主要以灯工玻璃艺术为主,可满足学生对热塑型、配色、拉丝、盘线、搭桥、小型吹制等技法的训练,但不能满足学生对灯工玻璃制作中车床工艺的了解,导致学生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制作流程经验。另外,玻璃企业拥有先进的玻璃仪器、设备及环境,能满足设计、制作、生产、销售等需求,而且工厂中工艺出众的技术工人有很多,但产品设计开发人才空缺较大,为填补工厂设计人才的空缺,也为满足学生对工艺全方位的了解和实践,所以需实现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这就需要建立校企合作计划,寻找优秀的玻璃企业合作,开展学生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校企合作课程形式

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将学生带入玻璃工厂进行课程学习,从观摩生产制作到介绍设备设施,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玻璃产品制作过程。邀请工厂技工讲解制作工艺,学校教师把握作品设计方案,在加强锻炼学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具备专业基本技能、设计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型人才,从而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了解玻璃艺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更好地实现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这对玻璃艺术的传承和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教师队伍

玉林师范学院响应教育政策,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带领高校教师到企业中了解国内相关专业的企业生产模式、掌握灯工玻璃工艺生产流程和相关设备使用原理,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尝试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开发相关课程,使理论与实践生产紧密结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五、结束语

传统灯工玻璃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工艺之一。将传统灯工玻璃艺术融入高校课程体系中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将文化自信与当代大学生培养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玻璃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我不是玻璃熊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