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新型肥料在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3-09-28罗江丽李步斌王劲松

南方农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菌肥水溶桉树

罗江丽,李步斌,王劲松*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柳州 545006;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广西来宾 546100)

桉树是广西三大造林树种之一,截至目前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200 万hm2以上,在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及造纸和木材加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但近年来,随着桉树人工林规模化扩张,以及采取不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桉树人工林一度被推向民众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大社会上对桉树宣传的负面报道,特别是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土壤、水质及生物多样性的争议。由于广西桉树林地普遍呈酸性,土壤养分含量不高,磷、钾、硼等微量元素严重缺乏[2],而桉树施肥是改善林地土壤条件、提高桉树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施肥模式多为施用化肥且只注重前期施肥,而对肥料利用率关注不多,造成施肥投入与林木生长不成正比的情况,肥料随着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生态环境问题[3-4]。因此,针对不同立地条件开展科学精准化施肥,对提高桉树林地生态效益促进可持续化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桉树减肥增效施肥技术,研发林业新型肥料,对提升桉树林地地力、提高林木生长量、培育中大径材、实现桉树可持续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广西桉树人工林应用的林业用新型肥料主要有新型有机水溶肥、袋控缓释肥、微生物菌肥等三大类,相比传统用肥,各种新型肥料各具优势,在广西桉树人工林栽培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

1 新型有机水溶肥

有机水溶肥在农业上应用较为广泛,而近年来在广西桉树人工林上应用较多的为有机液态复合肥,多为小包装,施肥便捷,富含有机质、大量元素及各种必需微量元素,其外包装主要为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制成,在自然林地环境中较难降解,需要人工回收外包装袋。由于无需挖施肥坎和回坎覆土,施肥时直接置于树蔸附近,用刀割破包装袋肥料即可流出,施用方便,较大地节约了人工投资成本。

广西国有维都林场近年来对市面上销售量较大的一款林业用新型有机水溶肥与林场常规颗粒肥开展了追肥对比试验。试验共涉及来宾市、柳州市、贺州市共5 块不同的林地,分别包括桉树植苗林及桉树萌芽林。造林后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见表1)表明:桉树每年追施常规颗粒肥后,其林木平均胸径及树高均要高于施用有机水溶肥的林木,部分林地差异已达显著水平。由于有机水溶肥售价高,但施肥方便快捷人工成本低,两种肥料的施肥投资差异不大,每年约为220 元/667 m2。总体来说,桉树幼林追施有机水溶肥与追施常规颗粒肥两者投资成本差异不大,但追施常规颗粒肥后林木生长量要大于追肥有机水溶肥,差异最大者为造林满2 年后追施常规颗粒肥的林木其平均树高比追施有机水溶肥的林木平均树高要大1.4 m,平均胸径大0.3 cm,但施肥成本相差不大,反而略低于施有机水溶肥的成本。

表1 维都林场桉树幼林追施有机水溶肥和常规颗粒肥生长情况

2 袋控缓释肥

袋控缓释肥是近年来研发出的一种新型肥料,其特点是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定量小包装肥料,通过包装袋的密度和孔隙度来控制肥料的缓慢释放,延长林木对肥料的吸收时间,避免肥料的损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目前,袋控缓释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前期已在葡萄、苹果、桃及杂交水稻等多种作物中取得较好的施肥成效。但在林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广西桉树人工林施肥中应用不多,目前仅见在桉树、杉木及油茶中开展了相关初步研究。广西林科院对桉树施用袋控缓释肥与常规肥进行对比发现(见表2 样地1),施肥16月后,施袋控缓释肥的桉树林木比施常规肥的桉树其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蓄积分别提高了5.14%、2.97%和1.89%[5]。

表2 桉树施用袋控缓释肥与常规肥生长对比

黄敏球在南宁对尾巨桉32-29 无性系林分分别施用袋控缓释肥与常规肥20 个月后发现(见表2 样地2),施用袋控缓释肥的林木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比施常规非袋控肥的林木分别高19.89%、7.70%和32.84%,施袋控缓释肥的林木生长量要显著高于施常规肥的林木[6]。

3 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经相关工艺培制而成具有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及抗性的一类生物性肥料。由于它含有能固氮、解磷、解钾等有益微生物,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产物来改善林地土壤的营养条件,促进作物吸收营养,提高作物产量。目前,已有一千多个相关的微生物菌肥产品广泛应用于烟草、粮食等农业生产中,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被广泛应用于马尾松、杉木及桉树造林,同时也被大量应用于香樟、红锥、马褂木等诸多乡土树种的苗木培育中[7]。微生物菌肥菌株多从林木根际中分离出来,并经大量的育苗试验及造林试验,筛选出对林木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优良菌株。目前广西桉树人工林中尚未大面积推广使用微生物菌肥,但多地相继有关桉树施用微生物菌肥的试验报道。广西国有维都林场采用广西大学林学院提供的8组不同的微生物菌肥对桉树苗木施肥后上山造林,林木生长情况如表3所示[8]。

表3 维都林场桉树施用微生物菌肥后造林生长情况

造林57 月龄,除处理3 外,其他7 个处理林木的平均蓄积均高于CK组林木蓄积。其中处理2、4、5林木蓄积分别为138.6、142.7、139.8 m3·hm-2,均显著高于CK组林木蓄积,增长8.4%~11.5%。说明桉树施用微生物菌肥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木生长。综合分析整个林木生长期数据,相对于CK 组林木,施用微生物菌肥后的桉树胸径及树高平均月增长量随着林木生长而逐渐变小,说明微生物菌肥的肥效表现为动态变化过程,需要增施常规肥作为配套补充施肥,方能进一步促进林木持续生长。

黄宝灵在南宁采用浆根法对桉树苗木施用微生物菌肥上山造林发现,1.5龄林木其平均胸径达7.38 cm、平均树高达11.16 m,分别高于不施用微生物菌肥的林木,施肥的林木存在前期肥效缓慢,造林半年后才表现出较好肥效的特点,同时施用微生物菌肥后,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9]。黄正根在北海市合浦县和郑明朝在南宁市分别对广林9 号桉树无性系林木施用微生物菌肥后,均得出微生物菌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结论[10-11]。

4 讨论

当前,林业新型肥料还处在快速研发应用阶段,筛选出能持续促进林木生长且施肥方便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智能新型林业用肥是以后桉树用肥的发展方向。采用包装的有机水溶肥具有携带施用方便、减少施肥工序的优点,适合于缺乏施肥人工的情况。但有机水溶肥还存在肥效不够高,施肥后林木生长量略低于常规肥料的缺点,施肥时需割破外包装,存在肥料不易完全流出的情况,且外包装丢于林中较难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袋控缓释肥施肥时需将整袋肥料埋入施肥坎中并覆土,虽然具有施肥方便精准且肥效长的优点,但存在施肥后肥效反应慢,错过林木生长最佳需肥期的问题,因此要发挥出较好的肥效,袋控缓释肥应在林木高生长期前进行施放,同时由于其为小包袋装肥,存在施肥后肥料容易被盗的风险。微生物肥料富含对植物生长有利的微生物,但肥料的存放及使用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很多微生物不耐高低温和强光照,不能与其他化肥混合使用,且微生物菌肥相比常规肥料的保质期相对较短,市场上销售的微生物菌肥种类多,良莠不齐。同时,微生物肥料存在施肥后由于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肥效是否持久的不确定性,总体来讲,微生物肥料的肥效相比常规复合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将常规肥料作为配套使用。

目前我国化肥用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利用率仅为35%,耕地和林地由于不合理使用肥料受污染严重[7]。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传统肥料的局限性日益突出,肥料将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12],既环保又高效的智能新型肥料的研究必将是日后林业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利用智能新型肥料,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林木对养分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在林木不同生长阶段适时追施肥料,从而避免肥料浪费,增加利用率。但智能新型肥料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制备方法独特、成本高,若要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需要林业科技工作者持续开展研究。

猜你喜欢

菌肥水溶桉树
复合微生物菌肥在草莓上的肥效试验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菌肥施用注意四问题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百泰微生物菌肥在番茄上的肥效试验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