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说话的茶壶

2023-09-28司玉笙

剑南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顽童代课瓷碗

□ 司玉笙

那时候,坑塘边有一棵大柳树,绿叶垂下时就营造了一片阴凉。 日午晴朗之际,这里就成了饭场。 赶到饭时,三三两两的海碗或馍筐子就晃到这里。 用餐者或蹲或坐,围成大半圈儿,口齿一启,吞进去的是软米硬馍,喷出来的是笑话俚语。 大到国际热点小到狗咬猫抓,还有插科打诨无不涉及。

这饭场谁蹲坐哪儿都是有记号的,如同排好了座次。 比如说那半截砖是良头的,那脚印子深的是二怪的,等等。 人多嘴杂,时间长了,免不了生出一些口角来。 吵闹罢,捏着空碗筷子各回各家。 上工时相逢一笑,权当啥事也没有发生。 不过有一次闹大了,那是由二怪挑起来的。 这主儿老是瞅着良头的饭菜,冷不丁地就将筷子伸到人家碗碟里抄一刀。 次数多了良头就烦了,把个背侧转过去,好护住自己的饭食。 不料那二怪起身半蹙, 仍不罢手。良头胳膊一架,顶翻了二怪手中的大碗。

二怪恼了,还了一手。两个人便眼对眼地扭扯到一起, 青筋鼓暴的脖子上汗滴子四溅, 就像公鸡斗架时掉下的软毛。抹着嘴,饭场上所有的人都站起,有过来劝架的,可越劝两人的气性越大,拉都拉不开。近旁的老妇女小媳妇也出门瞧, 吵吵闹闹的像是在往旺火里添干柴。

此时,一个人出现,饭场内外的人都住了声, 眼光都被引到此人掂的那把青瓷茶壶上。这茶壶是老式的,六棱直筒,上釉几个古代顽童嬉戏的图案,憨态可掬。他一手提茶壶,一手背在身后,把个嘴角翘得老高。

累了吧,渴了吧?他径直走到两个斗殴者身边,从背后闪出两只粗瓷碗。

两个斗殴者愣了一下, 悻悻地松开了对方。

这人是村小学的代课教师, 与社员一样拿工分。头一遭见他来到饭场,打架的和看热闹的都感到稀奇, 即刻将兴趣牵移到这三十多岁的汉子身上。

胡老师, 您吃过了? 旁边一声问候。

喝茶,喝茶!

其中一个斗殴者最先抓起粗瓷碗,另一个也夺去一个,胡老师便笑眯眯地斟茶,可只倒七分满。

二怪一气喝完,杵过碗来还要,胡老师就将茶壶上举。

听听这壶再喝!

二怪将左耳贴紧茶壶听听, 好像没听出什么,又换右耳。不料那壶已离他而去, 在每个人的面前高高低低地晃悠,出茶。 二怪便跟上去。 壶高他就高,壶低他就低。终于听出来了,说,还有大半壶!

听明白就好!

胡老师见良头挨近, 提提壶也让他听。

里面有树叶子在笑?

好,好。 胡老师说,能听出来笑就好。都是筷子缠筷子碗碰碗的,有啥口短舌长的一笑不就过去了,值当动手?

两个斗气者隔着茶壶面面相觑,相继还了粗瓷碗, 回头寻自己撂在地上的食具。那些看热闹的交头接耳,望着胡老师笑笑,散漫而去。

自那以后, 村里谁家两口子生气或邻里吵架, 只要胡老师提着茶壶一到场,就像消防车开进一样,人们立马退身让路, 当事者瞪眼相视, 火气渐消。

听茶,听茶!

话音一落,就会有人上来贴耳,有的听着听着脸上就泛出敬畏之色。

时间久了,村里就有了句口头禅:想心安就听茶。

有了这口头禅, 有事没事人们都爱去胡老师家。说是听茶,其实就是借机听胡老师说话。一传开,连外村的也上门求茶。过瘾之后,有的出门时会撂下一句,茶味真醇,咱这一片儿没有这么好的!

几十年过去, 粗瓷碗换成了玻璃杯,又换成了细瓷,唯有那把壶没换,上面的几个顽童依然清晰可爱。 胡老师也早从代课教师转为在册的, 再成为校长。 退休后, 总是携着那把壶转悠,最爱去的就是那昔日的饭场。遗憾的是很多人去了遥远的地方, 连脚印也没留下……

暖风过耳,人声历历。徜徉在坑塘边,他每每举起壶对着半空喊:听茶,听茶!

如今, 新村的文娱室正墙上绘有一幅巨画, 再现的就是大柳树下的饭场之景。 游客们常见这画下坐着一位老者, 守着面前一把老壶和茶具。 于是,不由地两腿一迈就过去了。坐看壁画, 游客们品茗欢叙, 有人就会顺口问,您老气色这么好,敢情是每天茶壶不离口?

这茶壶会说话……胡老师说。

游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捧起这茶壶轮换着听。听罢,小心翼翼地放下,都笑了。 再看巨画,找到了同样的一把壶,便翘起大拇指点赞。

这时,胡老师就会说,只要用心,你们会听到很多。

于是,掌声顿起。

猜你喜欢

顽童代课瓷碗
A Loving Brother
小瓷碗,碰碰车
碎碗
学会放下
孔子劝顽童
代课老师
小瓷碗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代课
我国代课教师问题反思*——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