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字内涵探究

2023-09-27何攀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研习论语深度学习

何攀

摘 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文《〈论语〉十二章》中有四章都提到了“仁”,“仁”是儒家学说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个概念进行探讨,有助于和学生一起进行深度学习。本文通过对先秦重要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论证了“仁”作为一个道德范畴主要是由孔子确立起来的,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对“仁”进行深度理解,可以切实推进选择性必修阶段的研习型学习。

关键词 论语 深度学习 研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文本的时候不可不慎重。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课文《〈论语〉十二章》中有四章与“仁”直接关联。“仁”,这个曾经在主流话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似乎已经被“爱、善良、和谐”等词语所取代,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词汇。我们在重新研习这几章的时候,发现有些问题更加清晰了:“仁”到底是什么意思?“仁”与“礼”的关系是什么?“仁”是孔子最先提出的吗?“仁”的内涵具体是什么?……我们没有办法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于是决定将重心放在先秦时期“仁”字的内涵的探究上,这样能切实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一、“仁”的核心义是“仁爱”

在考察“仁”的核心意思时,我们首先查阅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仁”字条:

仁,親也。見部曰:“親者,密至也。”从人二。會意。《中庸》曰:“仁者,人也。”……

段玉裁注的基本意思是“仁”即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好、亲爱。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仁”,我们又查阅了多部字典、词典对“仁”字的解释,其中以《汉语大字典》“仁”字条义项最为完备(除第2项外我没有摘录具体书证):

①对人亲善,仁爱。②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其核心是爱人,与人相亲。不同的阶级和派别有不同的解释。《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墨子·經說下》:“仁,仁愛也。”《韓非子·解老》:“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報也。”宋程顥、程頤《二先生語上》:“仁、義、禮、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體;四者,四支。”③仁政。④旧指具有仁德的人。⑤恩惠。⑥溫润。⑦犹“存”。思念;慰问。⑧同情;怜悯。⑨敬词。……

原书⑩—⑰项和我们要讨论的“仁”属于同音同形词,未引。①—⑨项中,按照字典的编纂习惯,①项一般是作为本义看待的,可以看出编者基本接受了许慎的观点。③—⑨项可以视为是①项的“延伸”。主要问题在于,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仁”字从“对人亲善,仁爱”演变成为一个“道德范畴”,关于这个范畴,《汉语大字典》的解释有些含糊。

我们检索了大量先秦文献,汇总了含“仁”的句子。大量的句子是对“仁”字进行直接使用,如:

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然后可以出会。(《谷梁传·隐公二年》)

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左传·隐公六年》)

在这类例子中,“仁”是一个已经被确立的概念,对这些“仁”字进行解释基本上可以套用《汉语大字典》中列出的义项,而不会有繁难之处。

还有不少例子,是对“仁”字本身进行解释,或将某种行为、思想归并到“仁”的范畴的,由于例子甚多,此处主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分为两组,第一组:

1. 兼(按:兼爱)即仁矣,义矣……(《墨子·兼爱下》)

2. 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天地》)

3.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章句下》)

4.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这些例子都可以视为仁的核心义是“对人亲善,仁爱”的有力证据。

可是,确证这个词的核心义之后,我们尝试用它来解释教材《〈论语〉十二章》中的“仁”,发现仍然还是不能解释得特别清楚。

二、“仁”作为一个道德范畴

上面我们所分的组,第二组的例子这里也举一些:

1.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2.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章句下》)

3. 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国语·周语中》)

4. 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这些例子引出的问题比较复杂:“仁”与“礼”的关系是什么?“仁”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怎么定义?“仁”与“义”这两个范畴的关系是什么?了解得越多,疑问就会越多。我们发现,作为道德范畴的“仁”可以作为最切要的问题来探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文解读的主要问题。从上面两组例子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道德范畴的仁是建立在“仁”之核心义即“仁爱”的基础上的,如果仅仅是从“仁爱”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没有必要另立一个范畴,因为每一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范畴。儒家学说而外的各家并没有特意去立一个“仁”的范畴,因此,《汉语大字典》说不同阶级派别对“仁”这一范畴有不同的解释是可以商榷的。“仁”作为一个范畴实际上主要适用于儒家,别的学派如果从范畴的高度上去使用这个词,也是因为儒家先建立了这个范畴。

我们常说孔子为儒家创始人,实则在孔子之前,“士大夫”作为一个阶层已经形成,这一阶层是“礼”的言说者与践行者。“礼”在上古时代兼有法律的作用,国家要稳定,当然要守礼。据杨伯峻先生统计,《左传》中“礼”字远多于“仁”字,可见在那个时代的主流话语中,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仁”的重要表述,但“礼”明显是重于“仁”的。一种新的范畴要形成,与“礼”发生联系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教材选文,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为仁”本系古语(见前文《左传》所引),孔子不止一次引用这句话,可见他十分重视“礼”与“仁”的关系。从孔子确立仁学的角度来说,他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来确立一种新的学说,所以他的仁学,肯定要与“礼”关联起来。今天是法治社会,今人对古礼之价值认识越来越陌生,所以在接受“仁”这种精神时或多或少忽略了“礼”的内容。

真正把“仁”提高到范畴高度成为一个核心概念的正是孔子,先秦典籍中第一次大量出现“仁”字的正是《论语》,孔子以后的各家后继者都是在孔子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或者继承。

《论语》中出现“仁”字110次,这里举一些最紧要的例子进行说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这类表述可以视为对“仁”的解释。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这类表述可以视为“仁”的要求。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这类表述说明了拥有“仁”的品质的人的力量。这一条也是教材选用的。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这类表述指出“仁”并非唯一的或最高的标准,仅这里列举的这一条,就提出了“仁”与“知”“庄”“礼”等的配合。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孔子的“仁”學已经是一个完备的体系,或者说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范畴。我们可以这样表述:

“仁”是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所提倡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以相信“人与人之间应当仁爱”为起点,需要通过内心修养及人生实践获得,目的在于促进人自身和他人的幸福。它不能简单解释为“仁爱”,而应该说成“仁德”,虽然孔子的继承者或反对者都简称之为“仁”。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经过深度阅读,我们在开篇提出的与教材有关的几个问题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呢?下面的内容所引的就是教材《〈论语〉十二章》中与“仁”直接关联的内容: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是将“仁”作为生命的核心价值观看待的,它是儒家精神的核心内容,可以等同于我们今天说的“信仰”,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他人亲善”这样一种行为,所以作为孔子重要继承人的曾子会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而孔子会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泰伯》),他眼中的仁者,自然也是智者与勇者。

不难发现,在孔子的学说中,许多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言行,都可以归并到“仁”的范畴,这也是“仁”作为儒家学说核心内容的“容纳”特性。

教材所选的还有一章较长: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关于“克己复礼”,前面已作论述,往深处说,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想要通过恢复周礼来达到的目的正是“天下归仁”(天下人都称许仁德的人),而事实是,孔子率弟子们四处奔走,终究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从历史现实的角度来说,“克己复礼”不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但从更漫长的时间尺度来说,从“礼”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仁”终究战胜了时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

经过了深度阅读后,我们对于教材的理解明显加深了。深度理解了“仁”,我们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中其他与儒家学说有关的文本,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选择性必修阶段通过对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度研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加深对相关文本的理解,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贵州遵义市南白中学]

猜你喜欢

研习论语深度学习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如何读懂《论语》?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