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食同源枇杷叶的功效活性及应用研究

2023-09-27俞一冰祝一凡杨晓雨刘玉红

食品工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枇杷叶枇杷提取物

俞一冰,祝一凡,杨晓雨,刘玉红*

1.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 250000);2.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 250000)

药食同源理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指的是某种物质既可用作药物,也可用作食品,枇杷叶就是其中的代表。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首次记载枇杷叶的功效主治,将其列为中品。枇杷叶既可作为一味中药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和胃降逆的功效,也可用作食品原料,以枇杷叶为主要成分制作而成的枇杷茶、枇杷酒、枇杷果糕等深受人们喜爱。

已报道文献主要是通过总结枇杷叶某类成分的体内外研究,证实枇杷叶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基于前人研究,重点总结不同提取方法对枇杷叶药理作用的影响,将枇杷叶作为一个整体讨论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同时,总述枇杷叶在药品、食品方面的应用情况,为枇杷叶后续系列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1 枇杷叶的活性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枇杷叶中含有丰富的三萜酸类、挥发油类、多糖类、黄酮类、多酚类等活性成分[1]。

1.1 三萜酸类

枇杷叶的三萜酸类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熊果酸、科罗索酸、蔷薇酸、委陵菜酸、齐墩果酸和马斯里酸[2]。鞠建华等[3]从枇杷叶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种三萜酸类化合物,其中坡模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吕寒等[4]从枇杷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白桦脂酸甲酯、科罗索酸甲酯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枇杷叶三萜酸类成分的生物活性主要体现在镇咳祛痰平喘、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预防肺纤维化、免疫调节等,是枇杷叶主要发挥作用的功能性成分,在枇杷叶中含量也较高。

1.2 挥发油类

宋宇等[5]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从中鉴定出56种挥发油化学成分,涵盖8类化合物,即酯类、醇类、醛类、酮类、酚类、烷烃类、烯烃类和芳烃类,以反式-橙花叔醇(45.84%)、金合欢醇(13.15%)、α-红没药醇(5.55%)、香叶醇基香叶醇(5.14%)、反式-3-己烯-1-醇(4.82%)等为代表的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枇杷叶的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具有祛痰、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相关报道较少。

1.3 多糖类

多糖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结构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化合物。常用的单糖组成及比例分析方法有红外光谱法(IR)、薄层色谱法(TLC)、核磁共振波谱法(NMR)、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枇杷叶多糖主要由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组成。由于品种、产地、提纯方法的不同,制备得到的枇杷叶多糖中各单糖含量比差异较大。枇杷叶的多糖类成分主要具有抗氧化、抗肥胖、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1.4 黄酮类

枇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经分离鉴定主要有山柰酚、槲皮素、3, 5, 7-三羟基黄酮(高良姜素)、橙皮苷、金丝桃苷、山柰酚-3, 7-二葡萄糖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芦丁[6]。研究表明,其主要具有抗氧化、抑菌、保肝、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1.5 多酚类

植物多酚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种酚类化合物,是抗氧化剂的代表。由于人体无法直接合成,只能通过植物性食物摄取,因此植物多酚还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七类营养素”。王建超[7]研究发现枇杷叶多酚中含有没食子酸、香草酸、丁香酸、阿魏酸、槲皮素等单体。除突出的抗氧化活性外,枇杷叶的多酚类成分还具有抑菌、抗肥胖、降血糖等作用。

此外,枇杷叶还含有皂苷类(如枇杷苷、苦杏仁苷)、倍半萜类(包括链状和环状两类)、有机酸类(如蔷薇酸、枸橼酸、苹果酸)和某些无机元素(如钙、钾、镁)。

2 枇杷叶的药理作用

2.1 止咳化痰

张娜等[8]研究表明枇杷叶水提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的酚红排泌量,延长浓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小鼠3 min内的咳嗽次数。结合王立为等[9]试验结果,枇杷叶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较好的止咳化痰效果,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醇溶性成分为枇杷苷、熊果酸和总三萜酸,而主要发挥作用的水溶性成分有待进一步分离验证。

2.2 抗炎免疫

胡蔚等[10]发现枇杷叶水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炎性细胞数量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促炎因子IL-4、IL-5、IL-13、Eotaxin和免疫蛋白IgE水平,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抑制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PI3K、Cyclin D1的表达,从而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2.3 抑菌防腐

肖新生等[11]发现枇杷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此外,枇杷叶乙醇提取物对于酿酒酵母、根霉和曲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2]。结果说明,枇杷叶具有一定的抑菌防腐、食品保鲜功能,可为植物源天然食品抑菌剂、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依据。

2.4 抗氧化

枇杷叶的多种活性成分均被证实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以多酚、三萜酸类作用最强。Mogole等[13]采用DPPH和FRPA测定枇杷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枇杷叶甲醇和丙酮提取物表现出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要明显优于乙酸乙酯和己烷提取物。

2.5 抗肿瘤

任伟光等[14]应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技术筛选得到枇杷叶抑制EGFR激酶的活性部位主要在乙醇,通过UPLC-QTOF/MS分析得到枇杷叶抑制EGFR激酶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三萜类和酚类。它们抑制EGFR激酶,阻止EGFR磷酸化,可以达到抗肿瘤效果。此外,枇杷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ErbB3蛋白表达以抑制MDA-MB-231细胞(人乳腺癌细胞)增殖,通过抑制MMP活性抑制其黏附、迁移和侵袭,并进一步诱导其凋亡,且乙醇提取物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水提取物[15]。

2.6 抗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和肌肉质量均会有不同程度损失。Sung等[16]首次报道枇杷叶可减少卵巢切除小鼠的骨密度(BMD)流失,其甲醇提取物可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其中熊果酸是主要的活性物质。此外,枇杷叶还被证实可通过上调成肌基因表达促进成肌细胞分化,通过激活Akt/mTOR途径促进肌肉蛋白合成[16],通过抑制FoxO1转位和MuRF1表达减少MyHC降解,从而缓解地塞米松引起的肌肉萎缩[17]。结果说明,枇杷叶可通过治疗骨质疏松、防止肌肉萎缩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综上所述,枇杷叶提取物多通过溶剂提取法进行制备,常用溶剂有水、乙醇、甲醇、正丁醇、正己烷、丙酮和乙酸乙酯,采用不同溶剂制备得到的枇杷叶提取物主要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使其表现出来的药理作用也有强弱差异,因此临床应根据不同疾病、病症采用合适的提取方法,实现对枇杷叶药用价值利用的最大化。

3 枇杷叶的药用研究

3.1 枇杷叶单用

枇杷叶味苦性寒,归肺、脾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枇杷叶,治肺胃疾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18]。可见,枇杷叶药用历史悠久。

蛲虫病为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其以2~9岁为发病高峰期,临床以肛门、会阴部瘙痒及睡眠不安为特征。黄文德[19]采用枇杷叶煎剂对感染蛲虫的5~7岁儿童共206人作驱虫治疗,证明服用较大剂量的枇杷叶煎剂,其虫卵阴转率达67%,肛周虫减少率达88%。这种将鲜枇杷叶洗净,除去背毛后加水煮沸1 h,将煎液浓缩过滤使儿童服用煎剂的民间经验方,对于小儿蛲虫病治疗效果优良。单煎枇杷叶还可治疗因肺风所致的酒齄鼻病,其步骤是把枇杷叶洗净后除去表面的细绒毛,用微火把叶子烘烤焙干,把烤焙干的叶子研磨成细腻的粉末,用茶调服1~2钱,每日服用3回。此方清热宣肺、祛风除湿,可有效改善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的酒齄鼻。而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的枇杷膏,其制备方法是对枇杷叶进行去毛,切细,水煎取汁,合并3次水煎液,以文火浓缩,加入倍量蜂蜜,煮沸而成[20],具有很好的止咳效果,常用于缓解咽部痒闷不适、秋燥咳嗽等症状。

3.2 枇杷叶相关制剂

随着方剂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与交融式研究,药物剂型的研究进展也不断深化。而针对枇杷叶这一药材,在中药方剂、成药制剂上都有着繁多的种类及针对不同病症所表现出的优良功效。

枇杷清肺饮一方出自清代祁坤所著《外科大成》,以枇杷叶、桑白皮为主料,黄芩、黄连、黄柏、人参、甘草为辅料,主要功效为清降肺热、去湿利水,对于痤疮、脂溢性皮炎有奇效。枇杷清肺饮已被广泛应用于痤疮的治疗且疗效受到大众认可[21]。至近现代,粉刺病、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均普遍运用此方进行治疗。总的来说,以枇杷叶、桑白皮为君药的枇杷清肺饮能减少皮肤中油脂的分泌,将毛囊中的毒素由内而外地排出来,有效清除毛囊内的细菌,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与肌肤的恢复。清燥救肺汤出自清代喻嘉言撰写的《医门法律》一书,由杏仁、冬桑叶、人参、胡麻、石膏、麦门冬、阿胶、枇杷叶、甘草9种药组成,以清燥润肺、益气养阴为功,集清、宣、润、养于一体,为治温燥伤肺之重证的良方。任宇斌等[22]用清燥救肺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116例,临床疗效满意,研究发现该方剂可显著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缩短病程,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和MP-IgM阴转率。总而言之,该方将枇杷叶与清燥养肺的桑叶、麦冬同用,可治疗因燥热之邪侵袭而引起的咳嗽、咯痰不爽等肺系病证。橘皮竹茹汤始记载于《重订严氏济生方》,以赤茯苓、橘皮、枇杷叶、麦门冬、青竹茹、半夏、人参、甘草8味药组成,功效为清热安胃、降逆止呕。主治胃热烦渴,呕哕不食。张宵庆等[23]以橘皮竹茹汤佐治化疗30例相关性呕吐,结果发现患者呕吐程度可完全控制,疗效显著。

此外,与枇杷叶有关的成药制剂在临床上也很常见。止咳枇杷糖浆是由枇杷叶、白前、桑白皮、桔梗、百部、薄荷油等6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肺止咳、化痰润燥的功效[24]。季节交替,咳嗽频现,此时强力枇杷露成为许多人止咳的首选。强力枇杷露是在市面上常见的止咳枇杷露的基础上,加入罂粟壳这味药而制成,具有养阴敛肺、止咳祛痰作用,常用于支气管炎咳嗽等病症。解毒痤疮丸是以大黄、连翘、栀子、黄芩、赤芍、桑白皮、枇杷叶、牡丹皮、甘草9种药材为材料的丸剂,主要用于肺胃热盛证型的痤疮,对于局部的皮肤粉刺有清热解毒、消除痤疮的奇效。曾进等[25]将86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显示给予解毒痤疮丸一组临床疗效极好,结果显示解毒痤疮丸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

4 枇杷叶的食用研究

“药食同源”指在某种程度上看来,许多食物可以看作药物,这两者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古人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中,可见药与食的概念可不作特别地区分。之于枇杷叶这一药材来说,它除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且也是一种可以治疗疾病和具有保健作用的食材,极富营养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福建云霄县采用代用茶产品的形式对枇杷叶进行生产加工,其生产出的枇杷叶代用茶具有清肺润肺、止咳去燥的作用[26]。枇杷代用茶逐渐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养生饮品,入口清润,具有降血糖功效,适合高血压、咳痰咳嗽、咽喉肿痛之人饮用。纪春苗等[27]利用金银花、菊花、枇杷叶制作金银花菊花枇杷叶复合凉茶饮料,经过浸提操作提取出有效成分,具有抗炎解暑、润脏涤痰的作用。杨婧娀等[28]介绍枇杷叶发酵酒的生产工艺,是将枇杷叶刷去绒毛后加水制浆,通过接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陈酿,进一步澄清、过滤,进行灌装、杀菌等步骤,制成枇杷叶酒成品,有止咳、利尿、降血糖的功效。李丹等[29]进行枇杷叶魔芋果冻的研制,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方法对枇杷叶中黄酮进行浸提,以魔芋胶、木糖醇和黄酮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研制保健魔芋果冻,酸甜可口,口感爽滑。枇杷叶的食用形式上,除了较为常见的茶饮产品,还有枇杷叶果糕、枇杷叶粥等产品,品类多样,食用价值广泛,具有止咳润肺、养阴清胃之功。

5 结语与展望

枇杷叶具有止咳化痰、抗炎免疫、抑菌防腐、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三萜酸类、黄酮类、多酚类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枇杷叶既可以单用,也可以与川贝母、苦杏仁、桑白皮等其他中药配伍应用,常见方剂有枇杷清肺饮、清燥救肺汤、橘皮竹茹汤等,常见成药有止咳枇杷糖浆、强力枇杷露、解毒痤疮丸等,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某些皮肤病症也有较好疗效。此外,以枇杷叶为原料开发的保健食品如枇杷茶、枇杷酒、枇杷果糕等也显示出巨大市场潜力。可见,枇杷叶兼具药品和食品的双重属性,发展前景可观。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枇杷叶的功效活性不断被发现并得到证实,诸多衍生产品也应运而生,但部分研究与开发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某些药理作用仅证实其作用效果,但对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缺少分子层面的药理研究;部分药理作用主要根据体内试验或动物试验进行推测,缺少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毒理试验,无法确定将试验对象换为人体是否会存在细微差别和中毒反应;枇杷叶在临床保健上的应用仍停留在止咳平喘上,抗肿瘤、抗肥胖、抗糖尿病等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市面上枇杷叶的衍生产品仍以小范围销售为主,尚未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且受到枇杷生长的地域限制,相关产品主要在南方地区流通,北方比较少见。

因此,未来对于枇杷叶的研究开发应可放在更为微观的角度,将枇杷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临床研究,不断健全完善相关产业链,进一步挖掘枇杷叶的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且枇杷叶作为一味中药材,除了用于提取某种有效成分,更多的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但相比于其他药食同源类中药,有关枇杷叶配伍研究的报道少之又少,这也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枇杷叶枇杷提取物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枇杷
枇杷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枇杷叶生姜粥
枇杷叶生姜粥止咳
枇杷叶生姜粥止咳
枇杷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夏月枇杷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