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国别学:比较、鉴别与创新

2023-09-23朱锋

社会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国别学科区域

文/朱锋

区域国别研究、区域国别学科和区域国别学

没有深入、系统的区域国别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只能停留在世界政治概论性的学科介绍,而无法真正抓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际权力分配结构和不同的国际秩序规则之下,国际政治中冲突与合作、制衡与再制衡、战争与和平等诸多重大因素的演进模式和基本规律。区域国别研究不仅在国际关系学科,即便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中,同样也是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升级与进步不可或缺的、具有研究引导性力量的学科领域。从而,多个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内都存在着“区域国别学科”,这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必然产物,更是学科成长和壮大的重要依托。

从这几年中国学术界的讨论来看,区域国别学已开始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它是跨学科、交叉学科基础上的创新学科。其学科建设的动力不是简单地依靠某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已有知识积累,而是通过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融合和相互促进,建立和建设一个强大的、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学科领域。二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三者必须高度地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区域国别学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三是区域国别学在中国高校系统内的落地和起步,需要依据不同的学科发展条件、交叉学科已有的成果积累,以及教学、科研队伍的已有规模,集中规划、各有分工、分头落实,真正在各显所长、各施所强的基础上系统和有节奏地推进区域国别学在全国高校体系内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国别研究是做研究,而区域国别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区域国别研究注重从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出发,研究和探讨各自学科所注重的语言、历史、文化与传统等不同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而区域国别学科是从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谱系中产生出的不同的、多样化的学科类别。

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中国借鉴”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和做法展示了两个“美国特色”:首先,二战以来兴起的美国区域国别研究,自始至终都没有偏离于服务美国国家利益与安全战略的核心理念,为美国在冷战中的软实力竞争以及国家间的信息、情报和战略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学科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和对策等方面建议;其次,美国区域国别研究整合了私人组织、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等多方资源,最终通过政府立法完成资源的集中优化,以输出一流的研究人才和推行奖学金机制的形式呈现并反馈社会,带动了学科成长、人才培养、智库贡献和国家区域国别影响力上升等因素和目标之间的良性循环。尽管美国的许多做法我们难以“照搬照抄”,但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进程,对于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一)区域国别研究是以国家利益优先的显学

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因应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而兴起,为美国稳固二战胜果,进一步巩固世界霸主地位提供了助力。不以国家利益出发的区域国别研究,脱离了国家对外关系发展的强大需要。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是面对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维护国家利益之所需。但我国的国家利益以及发展愿景,与美国支配小国经济和政权,将触手伸展到世界各地的霸权思维无疑是大相径庭的。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矢志不渝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展和睦友好的周边关系,深入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

(二)区域国别研究离不开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

首先,美国的官私结合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合理的遴选机制、充足的资金和配套的就业机构,而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学府则为学术交流和跨学科的学术谱系助力。其次,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以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研究为伊始,一直遵循以语言学习为基本手段的传统。最后,美国大学通常以语言奖学金的形式资助优秀学生前往相应国家进行深造,感受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本身,也是区域国别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三)多元资助和扶持力量推进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在美国的兴起,离不开私人基金组织、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离不开其与美国政府、商会等政治和经济社会力量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协作。同时,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也从来不忽视跨学科的综合视角和多学科互补的分析框架。此外,美国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官民结合机制,为其学科建设铺就了一条学理性和务实性兼备的道路,其学术和教学质量的增长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和媒体影响力堪称典范。

区域国别学的“中国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高校对区域国别学的讨论和论证已经持续近三年了。在山东大学张蕴岭教授和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的牵头组织和推动下,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建设路径也在不断变得清晰和明确,区域国别学首先应属于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系列。这个学科性质的界定不仅应该清晰化,更需要结构化、科学化。

张蕴岭教授科学地指出了区域国别研究具有差别性、内在性和共同性三个特征,强调应不断实现方法和理论上的创新。区域国别学科发展与服务国家使命相结合,就是要把扩大中国的区域影响、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及拓展“中国声音”有机结合起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清晰地指出了应首先明确区域国别学的国际问题研究性质,这揭示了中国设置和发展区域国别学的目的,即不仅要在国际问题领域更加深入、细致和科学地建立中国自身的学科体系,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服务。

在明确区域国别学是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学科设置的内在规划才能落到实处,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不断扩大和深化。这同样也涉及区域国别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学科规范和知识结构的选择问题。综合起来说,区域国别学的中国建设需要“去神秘化”,直观、明确地锁定其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特点。

区域国别学建设如何建立有效的路径选择和路径依赖?

(一)准确判断高校区域国别研究现状

当前,中国高校的区域国别研究面临着小、散、弱的局面。要大力推进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中国区域国别学建设,不仅要注重学科体系的成长,更重要的是需要贯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自主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把区域国别研究中的智库型导向放在突出位置,这更契合了中国区域国别学发展当前需承担的重大国家需要。区域国别学在学科设置、研究导向和人才培养上的“转型”,即从原来的外语、文化、历史研究转向对全球区域国别范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入解析和实时判断,需要成为承担区域国别学建设的高校把握的首要任务。换句话说,在深入的学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转向实证型的政策分析研究,应该成为区域国别学建设带动下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路径转型”。

(二)“路径转型”如何实现科学的“路径选择”?

秦亚青教授深刻地论述了区域国别学应该具有的三大知识构成,即“描述性知识、学理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这三种类型的知识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秦亚青教授所强调的这三大构成性知识,准确地涵盖了区域国别研究和区域国别学必须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理研究与实证研究深度关联的结构性特色。

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教授分五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展开区域国别学进行了讨论。第一,尝试将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与既有成果,融入新时代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框架之中;第二,重点辨析外国语言基础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地位;第三,重点辨析学科理论与特定的区域国别研究是什么关系,学科理论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以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第四,着重探究在特定区域国别研究中如何获取真实、精细、翔实的专门知识;第五,从区域国别研究的机制性保障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重点讨论三大问题:如何在制度层面上保证区域国别研究的资源供应和稳定发展?如何将分散在具体科系中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共同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发展?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人才培养体系?

(三)如何实现“学科交叉”和“学科协同”?

这是区域国别学在中国有效落地重要的“路径选择”,这里的关键是不同学科和学科点之间如何能够实行可操作的“协同创新”。张振江教授认为,应该系统和仔细地处理好培养方案、培养目的、针对对象、课程安排、学位论文等事项。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认为,首先要明确定位欧洲学的本体,界定好欧洲研究的研究范围和核心研究领域;其次要综合定性与定量实证两种研究方法;再次要组织问题导向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互动,培养跨学科的人才,编撰综合的成体系的教材,形成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最后要深入实地调研,做好“田野工作”,注重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自觉为国家需要服务。中山大学陈杰教授等认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科构建离不开多个主体的贡献,其中支撑学科要注重“交叉”,本体研究要注重“综合”,人才培养要注重“协同”,学术刊物则要提升研究议程的“开放度”。

这其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学科如何规范区域国别学科内涵和学术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共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协同创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教授认为,需要在对研究对象具有良好的一般性了解的基础,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发掘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以此在特殊性知识与一般性知识之间形成更好的平衡。区域国别研究人员需要有更明确的学科意识,建立坚实的学科内核和基础理论群,形成自身在研究方法方面的规范与特色,开展学科内部的范式争论,凝聚关于学科方向的基本共识,建立学科内普遍认可的学术评价标准,建立区域国别的体系性人才培养模式。

(四)区域国别学建设的“路径依赖”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在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伟大事业中,让区域国别学的建立和建设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全方位地提升和展示“中国声音”和“中国气派”,这是区域国别学在中国落地必须牢固坚持的“路径依赖”。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指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是建设和谐美好世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学。他强调,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建设要以中国问题而不是西方概念理论为导向。与此同时,中国高校在推进区域国别学落地的同时,还要扎实做好招生体系、培养管理服务体系等基础性的工作。

总之,区域国别学建设的“路径选择”和“路径依赖”,必须直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国际问题研究学科性质,实现体用结合、学用创新、知用一体,真正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复兴、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培养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精业务的国际化人才。

促进区域国别研究提质创新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构建和深化区域国别学已是中国高校学科体系建设的迫切任务之一。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还是从学科发展规律来看,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是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外交战略和方针,是中国大国外交崛起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来源,是拓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学理需要,更是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大现实需要。围绕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建立和建设的学界讨论开始全面转向该学科建设的制度性规划、机制性建设和在不同高校内的可操作性落地。此外,建立二级学科、编写教材、设置学位点以及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是国内高校全力推进区域国别学落地开花的重要举措。

区域国别学建设将兼具社会科学知识累积及服务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的双重使命,开展区域国别研究要求研究者兼具良好的语言功底,扎实的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并能在对象国开展中长期田野调查,在深入了解特定区域国别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视野下的社会科学理论建构,并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决策咨询研究。新时代我国如何切实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专业化,促进学术研究的提质创新,形成专精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并积极引导区域国别研究与国家大政方针相适应,继而产出有效服务当代中国外交实践和“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的高质量资政研究成果,仍是一个值得从体系化的学术高度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为此,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性质定位和国际关系学科的牵头作用,应该成为区域国别学从起步到成长的基本设计。

从美国区域国别研究起步发展的历史来看,区域国别学的本质是提升大国外交的基础性、学理性,同时又具有高度应用性和涉外人才培养需求型导向。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要适应国际环境和战略利益变化的时代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人才、信息和影响力等领域的有效保障。

结语

为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深化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实践和传播,建设和平导向、合作导向和发展导向的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科,与中国自身安全、发展需要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需要密切相关。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不仅将带来中国自主学科知识体系新的丰富和发展,更将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支持。

猜你喜欢

国别学科区域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别比较研究
国别成谜的纪王崮春秋大墓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2012年8月不锈板(带)分国别(地区)进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