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理论指导的空竹运动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2023-09-21丁胜华刘晓华陈晓宁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空竹体育运动高血压

丁胜华,刘晓华,陈晓宁

调查显示,我国≥6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9%,即平均每2位老年人即有1人患高血压[1]。目前已明确,高血压会显著增加脑卒中、肾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不良事件风险,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是可防、可治的,其中运动疗法具有费用小、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最具潜质的一种非药物疗法[3]。但人常存在惰性心理,加之高血压患者病情的特殊性,选取何种运动方式安全可靠以及如何促进患者保持良好锻炼依从性成为当前高血压运动疗法面临的普遍问题。空竹体育运动又称“抖空竹”,融中国传统哲学、健身益智于一体,深得人民大众喜爱,运动强度可随练习者随意控制,且具有简单易学、不受时间和场所限制、花样繁多有趣等优势[4]。既往资料报道[5],空竹体育运动可激发老年人体育健身动机,增强老年人下肢肌力,改善跌倒风险。知信行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领域一种经典理论,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模式,能提高干预对象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6]。因此推测将知信行与空竹体育运动相结合,可解决高血压患者锻炼依从性差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尝试探讨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空竹体育运动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心功能等的影响,期待为轻中度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循证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天津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随机数字表分为运动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运动组为空竹体育运动结合常规干预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干预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研究期间运动组2例未掌握空竹运动动作和技巧被排除,1例未坚持完成运动,1例脱落失访;对照组3例脱落失访,运动组最终病例数为64例,对照组最终病例数为65例。运动组女30例,男34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60.22±3.58)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70±1.08)kg/m2;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09±1.46)年;高血压分级1级19例,2级45例。对照组女32例,男33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60.51±4.02)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48±1.13)kg/m2;病程3~11年,平均病程(5.89±1.28)年;高血压分级1级13例,2级52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自愿加入。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运动组要求患者对空竹体育运动有所了解,且是运动爱好者,有一定空竹运动基础;无肢体残疾、精神疾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肾、心、肺等疾病,不能耐受运动者;因疾病、个人原因未坚持完成运动和观察周期者;因各种原因脱落失访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患者遵医用药、保持良好作息和饮食习惯、嘱患者定期进行身体锻炼、不适就诊等。

1.3.2 运动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空竹体育运动。为保证整个干预流程的可实施性,干预前在保证患者安全前提下,首先通过运动负荷试验 (自行车记功器瑞典MONAR839E型)和动态心电监护技术检测患者的运动耐受性,无明显异常者方可纳入研究。

1.3.2.1 知 ①在医院走廊张贴高血压危害宣传图文,方便患者在等待过程中读阅。②发放《高血压自我管理手册》,共6章内容,均制作成PPT,采用统一授课方式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讲解,包含高血压防治知识、高血压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肾损伤、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其他组织器官损害,增加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了解程度。课时时间45 min,干预频率1次,中途休息5~15 min。③结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等相关内容,讲解运动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靶器官损害的预防作用,并鼓励患者依托网络平台查阅关于运动对高血压的积极影响,主动获取知识。课时时间45 min,干预频率1 次,中途休息5 ~15 min。④讲解运动疗法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在高血压治疗中可能起到的潜在有益作用,使患者意识到运动是治疗高血压经济、方便、安全的手段,在讲解安全性时,注意强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和监测下进行运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课时时间20 min,干预频率1次。

1.3.2.2 信 ①组建高血压交流群,邀请患者入群,每日定时在群里分享一条高血压危害及其防治知识,加深患者记忆与理解。②先理论讲解高血压患者规律进行体育运动对舒张压、收缩压、心肺功能、动脉粥样硬化等积极影响,再结合案例讲解法,提高患者信任度,如“之前有个高血压患者,测血压160/103 mmHg(1 mmHg=0.133 kPa),自觉头晕,吃两种降压药物后,血压无下降,详细询问病史后,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并告诉其坚持规律运动1个月后,监测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无头晕”,促使患者向自身联想,课时时间20 min,干预频率2次。③向患者讲解空竹体育运动的历史渊源、背景、高血压患者进行锻炼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姿态优美性以及患者长期锻炼对长远血压控制、身体获益的积极影响,引导患者参与运动的意愿与意志,课时时间20 min,干预频率2次。④组织一次“高血压知识知多少”团体游戏,从音乐播放开始传球,组织者根据现场情况调节音乐速度和停止时间,当音乐停止时,停止传球,此时拥有球的患者回答组织者提出的一个问题,回答正确者在活动结束后凭票据免费领取小礼物,引导患者思考,使其摒弃错误的旧观念。若患者回答错误,引导大家保持安静,通过举例、讲幽默笑话等方式,用通俗的语言给予针对性解答,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游戏时间30 min,中途休息5~10 min。⑤上述步骤结束后,患者需接受《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评价》考核,评分≥80分说明患者高血压治疗态度积极,治疗信念坚定,方可进行下一环节。

1.3.2.3 行 ①嘱患者按照之前学习的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进行约束,包括饮食摄入、规律作息、症状监测等。②先通过网络视频、现场教学方法,传授本研究中空竹体育运动精神状态、站立姿势、抖线长度等,为保证研究结果可比性,所有患者教学内容相同,若患者不能掌握,则将其排除。③制定空竹体育运动处方,见表1。注意执行运动处方之前,先进行8~15 min自由热身活动,柔和地活动关节;执行运动处方过程中避免屏气,体位变化时注意动作柔和性、节律与平稳性,若中途觉得不适,应告知工作人员,必要时可休息5~10 min;运动前告知患者注意力集中、如何预防空竹脱线、如何控制好空竹与身体距离。每次运动间歇期或完成运动处方后,给予患者表扬、肯定与鼓励,并引导患者坚持。④每周挑选出前3名表现优异患者,给予颁奖仪式和奖品(血压计、日用品等),并将其照片粘贴于荣誉墙上,激发患者自我荣誉感,促使其保持良好的依从性。两组研究观察周期均为12周。

表1 空竹体育运动处方

1.4 观察指标

1.4.1 血压 干预前后使用台式血压计检测两组患者静息15 min后舒张压、收缩压。

1.4.2 血脂 干预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偶联比色法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

1.4.3 动脉弹性 干预前后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1.4.4 心血管事件风险分级 干预前后参考《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7]中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分级表,<20%为低危险度,20%~40%为中危险度,>40%为高危险度,统计两组心血管事件风险分级。

1.4.5 心肺功能 干预前后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评估患者心肺功能。

1.4.6 安全性 研究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分析,计数资料用率[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干预前,且运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x±s) 单位:mmHg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TC、LDL-C、HDL-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后TC、LDL-C、TG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后HDL-C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x±s) 单位:mmol/L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动脉弹性比较 两组干预前FMD、PWV、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后FMD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后PWV、IMT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动脉弹性比较(x±s)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血管事件风险分级比较 两组干预前心血管事件风险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后中、高危险度患者数量少于干预前,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血管事件风险分级比较[n(%)]

2.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6MWD、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后6MWD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比较[(x±s),n(%)]

2.6 安全性 两组研究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

3 讨论

我国高血压防治形势严峻,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需终生服药。随着人们药物安全意识增强、认知知识提升等,越来越多高血压患者开始关注非药物疗法。其中有氧运动在高血压人群,尤其是轻中度高血压的防治与康复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表明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空竹体育运动,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Saco-Ledo G等[10]报道,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有氧运动可增强降压效果,并指出有氧运动是高血压的一种有效辅助疗法,本研究观点与之存在相似之处。功能性神经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全身小动脉痉挛等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11]。空竹体育运动能改善患者焦虑、激动等情绪,使高血压患者心情舒畅、情绪安定,并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同时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缓解细小动脉痉挛和硬化,使血压下降,从而发挥病因性、预防性、机能性的治疗作用[12-13]。另空竹体育运动作用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血管运动中枢,可间接刺激压力感受器,缓解无条件性血管反射,改善血管运动中枢的功能状态;抖动过程中活动肌群内毛细血管扩张,数量、密度增加,外周阻力降低,促使了血压降低[14-15]。

良好的锻炼依从性是保证干预效果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从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进行干预,包括高血压对身体健康影响、空竹体育运动对高血压影响两个部分,可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和坚持进行空竹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为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知信行理论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在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最大弊端是单方面的宣教,在接受信息的一端缺少反馈,既往研究多未意识到这一点,或意识到了未提出解决方法,导致传播效果有待进一步考量。本研究认识到这一点,在常规知信行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收集反馈的环节,组织了一次“高血压知识知多少”团体游戏,容教于乐,引发患者思考,并能收集患者学习反馈,了解其知识掌握程度及现有的错误认知,及时予以纠正,保证了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的连续性和传播效果,这是本研究创新点之一,并是保证良好干预效果的一个重要保障。

本研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还发现,运动组干预后PWV、IMT、心血管事件风险低于对照组,FMD、6MWD高于对照组,表明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空竹体育运动,能促进动脉弹性的改善,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增强患者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空竹体育运动系全身性有氧体育运动,双手持杆抖动及操作各种花样时,全身各个部位不同程度地运动,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心跳的适度加速和血管随空竹体育运动节律有节奏的舒张、收缩,可使血流速度、血流量、回心血量增大,心肌收缩、扩张幅度增大,长此以往,血管弹性逐渐恢复,所以有助于促进心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改善[16-18]。空竹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温和的体育锻炼方式,不易产生疲惫感,且每日进行不同的花样,可使练习者体验到其中乐趣,享受运动,这种运动愉快感和对空竹的控制感,会使高血压患者自发性全身心投入,情感方面的流畅体验让患者得到极大满足,这对患者长期保持规律的运动有益[19-20]。另运动组干预后TC、LDL-C、TG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提示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空竹体育运动还能优化患者血脂代谢,这与该运动方式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抑制脂肪合成、减少脂肪沉积等作用有关[21]。值得注意的是,空竹体育运动过程中,转身不及时、动作不到位、路线不清楚等,可能会造成损伤,影响患者运动热情,所以在自我练习前应做好相关培训和讲解,预防意外损伤。

综上所述,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空竹体育运动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动脉弹性,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空竹体育运动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15米空竹龙舞起来
体育运动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飞吧,空竹
Beijing Diabolo Museum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