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云南教育的影响

2023-09-21田占营

理论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西南联大

田占营

摘 要:平津沦陷后,根据国民党政府和教育部颁布“战时看和平”的教育方针,沦陷区的大学纷纷搬迁。云南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战时成为重要的文化城市和民主堡垒,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得以保存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这些搬迁高校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也就是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与此同时,自抗日战争以来,云南高等教育也在搬迁高校的领导下“转移了暂时的氛围”,教育界迎来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高校内迁;西南联大;云南教育;抗战时期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6 — 0114 — 05

西南联合大学建于我国抗日战争期间云南昆明地区。1938年4月,国立大学的原北京大学校本部、国立师范学院的清华大学师范部旧址和原省立师范私立南开大学本部均同时从学校原名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处迁至新省立师范学校昆明师范部,更名后定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充分有效地保护、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教育传统精髓和学风不再受帝国主义侵略者所破坏,北方广大平原区和沿海地区大学及全国许多东部沿海大城市里的中国各地方高校大学开始被迫纷纷的进行搬迁。

抗日战争期间,有约十多所高校先后被强迁至了云南校址之内,其中最为著名的即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8月长沙国立临时大学成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大停办,西南联大在前后期间只短暂的存在了8年11个月。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保留下来了一些重要方面的基础科研学术力量,造就了国内一大批中青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为祖国工程和人类世界文明的科学发展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由于其卓越的成就,它也以“在内部建立学术自由,在外部建立民主堡垒”而国际闻名。1946年,这三所学校被遣散并送往北方。云南师范大学的原址在昆明,后来被称为昆明师范大学,现在是云南师范大学。第一处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抗戰前高校内迁前云南的教育概况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自古以来,云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就一直发展缓慢,这与当时的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实行的政策有一定的关系。清末明初,多灾多难,学务松弛,教育不发达,人才则匮乏,文化逐渐衰微,社会则后退。在当时全国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当时,中国的教育发展情况是沿海地区发达,但是西南地区教育资源困乏,以云南最为严重。据史料记载,在民国时期,云南的高等教育学校仅有2所,因此,发展云南教育刻不容缓。在民国初期,民国政府或者是云南地方军阀为了聚拢西南地区的人才,决心发展云南地区的教育。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政局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因此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云南当时还是没有十分完整的高等学校。直到1922年12月,云南的第一所大学——东陆大学成立。除了当时的东陆大学,还有其他专科学校和政法院校也纷纷出现,弥补了云南教育的空白。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保存自己的实力以便日后的反攻而将北方以及沿海地区的工业、学校纷纷迁往南方,其中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南开大学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最为出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址之前在长沙,因此又称他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前往昆明后才改为西南联大。迁往云南的西南联大对当时云南匮乏的教育起到了及时补充的作用,他不仅改变了云南的教育,同时也推动了西南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对云南基础性教育的影响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对云南地方性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学校总体数量与质量还是受教育人数层次的数目以及质量变化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以西南联大为核心的内迁高校的影响。同时,西南联大为解放后云南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提升云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云南省基础教育层次和结构的丰富以及完善,打下了一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速了云南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由于西南联大以及其他院校的内迁,使得云南地区的中学教育状况实现了根本上的进步,无论从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还是教育水平上面来说,都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改善,对于云南地区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转折意义。

中小学教育,在这里指的是小学教育、初中和高中教育三个阶段。西南联大加速了云南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又分为了对于中小学数量的扩展和中小学学校质量的提高。[9]

1.数量上面的变化

1912年,云南省中学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加起来总共才5所,到了1936年,经过了二十多年时间的发展,省、县级公私立中学加起来数量达到了七十余所。1914年,云南省全省中学生数量为2030人。抗战后经过政府大力加快学校数量的发展速度,扩充师资力量,进行学员招纳,中学数量从1937年的70多所,增加到了1941年的107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学数量已经达到了134所。

由于人们对于学校观念的认识和家庭条件、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影响,1936年,云南省各个学校加起来中学生总人数仅为13125人,而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云南省中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了22300人,仅仅十余年,实现了学生数量翻一倍。

2.教育质量方面的变化

谈及教学水平方面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云南中小学学生受教育层次的提升和在校任教教师高质量的提升、带动了云南地区中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整个云南地区教育质量的发展,为今后云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培养了后续力量,积累了物质文化力量。[10]

3.中小学学生受教育层次抗战前情况

从上文学校和学生数量可以看出,中小学学生受教育情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校数量的增加和学生人口的增加,都从根本意义上对于中小学学生受教育层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小学学生在西南联合大学内迁以前受教育是处于盲目和稀缺状态的,因为没有适当地进行学校和教育宣传,他们无法自主去判断自身的选择是否正确,无法选择自己可以去读书的学校,只能任由父辈的安排,或者是听从他人的意见,导致了很多都是辍学在家,认为读书无用。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文化水平低下、知识量少,无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4.中小学学生受教育层次抗战后情况

西南联合大学的内迁,学校数量的增加,无论是从学校类型和数量上面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强大等一系列的措施都改善了云南地区教育状况,学生们可以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的熏陶和知识的洗礼,这些都从知识层面和文化思想层面上面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从受教育层次方面来说,抗战后云南地区中小学生受教育层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5.在校任教教师质量水平抗战前情况

抗战之前云南地区人民普遍存在着一定基础的文化、能识字的就可以执教当私塾先生,去教年龄小的学生或者不识字的成人。这一举措虽然可以提升当地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多读书、多识字,但是教育是具有独特性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靠单纯地输出和输入可以解决的,教育是需要专业的人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培训,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考核标准,才可以分配到学校去进行教学活动,这也是联大师范学院成立的初衷。所以,抗战前云南地区执教老师的水平可以说是业余且参差不齐的,这些问题也都需要政府来出台文件和政策来管理的。

6.在校任教教师质量水平抗战后情况

上文提到的联大师范学院的建立,合理地解决了师资力量匮乏和“民间教师”这些现象和问题,不仅仅给抗战后云南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源泉,也为后来云南地区一系列学校的成立带来了理论支撑、示范榜样和物质建设基础。抗战后云南在校任教教师都是经过专业指导和培训,毕业于或者是在读于师范学院,经过专业课程体系和科目的学习,经过教学实习的考核,最终达标后才可以有资格任教,这些与抗战前云南地区教师的情况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些举措都最终保障了云南地区教育的良好、稳定和健康发展,为云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培养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抗日战争前后,云南地区中学教育质量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

从上文学生和教师数量、水平上的改变可以从侧面看出,西南联合大学对于云南地区人们教育水平和层次水平也都是有重要的意義的。[11]通过学生和教师受教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会自然通过学习来接受新鲜知识和思想观念,这些对于摒弃传统的、古老的陈旧思想,接受新思想、新文化都是有帮助的,人是社会性的群体组织,只有生活在大集体环境中,与时俱进,才可以让自身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能力,从而从根本上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些从另一层意义上面来讲,可以促进云南地区教育层次水平的提高。

(三)解放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云南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着自己思想的高级动物,我们的思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内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云南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让过去的陈旧思想与新进的思想实现了碰撞,从而在变化中进行取舍,形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观念、新想法。这些对于当时和如今云南地区人们的思想文化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性意义。[12]

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对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的影响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曾经在昆明长达八年时间,对于云南地区社会经济、人文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南联大对于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的形成、确立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一)办学宗旨的确立

1938年8月4日召开了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本校自下学期开始增设师范学院,并将文学院哲学心理教育系之教育部分并入该院为教育系”后来经过四个月的筹备和规划,于同年12月12日云南高等师范学院正式成立。1940年在西南联合大学颁发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报告书》中明确规定了师范学院的办学宗旨:“一年半以来,本院根据政府的意旨,秉承西南联大常务委员会的指示,斟酌国家与地方之需要。”[13]于同年8月7日在召开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务会议上,决定了“师范学院拟订筹设国立西南师范学院原则与步骤”。

云南地区教育界当时最紧要的问题就是师资短缺,而云南师范学院宗旨的拟订和建立简直是解决了云南地区师资匮乏的燃眉之急,为云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后续力量,培养了国家需要的一批师资人才。而师范学院的建立也真的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师范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设置了多个教师队伍培训班、在职教员研修班、师范专修科等班制,旨在培养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需要的教师力量,为了培养和传承我国教育和文化添砖加瓦。

总之言之,师范学院宗旨的确立和拟定为了后来师范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员的扩充做了基础和铺垫,具有引领方针性的意义和建设作用。

(二)学科专业体系的设置与特色

联大师范学院宗旨设立后,为了响应国家抗战时期的号召和满足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设置了教育学、公民训育学、国文、英语、数学、史地学、理化学等七大专业体系,[14]从根本上满足了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为这些学科后来的演变和进程做了历史性的铺垫。在此举措的实施下,为我国培养了具有多方面技能和学识的人才,也促进了抗战结束后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发展,留学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技术,用于指导和改善国内状况。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特色

师范学院,顾名思义其最大的特色和任务就是为了当时抗战时期国家的实际需要,为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事业培养师资力量。1938年颁布了《师范学院课程》,其中对师范学院的课程做了详细的规定,此举措既可以体现师范学院的专业性,也是当时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发展之初期急需解决的重要措施,解决了师范学院燃眉之急,也为师范学院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章程将课程总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必修课、专业课和专业训练科目三大部分。其中必修科目又分为了基础科目和教育类基础科目两类,专业训练科目又包括了分科目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实习两类。谈到具体的课程特色,师范学院将课程又细化为工具学科(例如国文、英语)和各大系主要科目两大类。[15]

师范学院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师范性”的原则,针对当时云南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和急需解决的师资力量问题,量身定制了课程体系,用于针对解决抗战特殊时期地区和国家的特殊需要,明确了教学宗旨,制定了教育目标,旨在将学生培养为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并且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怀,能够“领导青年、为人师表”的人才。综上所述,联大师范学院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在办学宗旨大纲的引领下,针对云南地区中等教育师资匮乏的现状,采取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办学方式,推动了云南地区高等师范学院的发展,也为联大师院扎根云南,实现向后来的云南师范大学的转变做了铺垫。

(四)联大师院教育实习制度的创设

在联大师院成立以前,云南地区教育的情况是“大学生教中学生,中学生教小学生”,也就是只要具备些知识文化的人,就可以执教当老师,这些行为虽然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行不通的,长此以往会使得教育界出现断层现象。联大师院成立初期发现了这一现象,所以其将这些“老师們”统一组织和管理起来,除了给予他们专业课指导和教学活动实践,最重要的行为就是增设了教学实习这一制度。该制度作为专业训练科目,每周实际教学一小时,一般是设置在最后两个学年进行。为了给师院学生提供实习场所,遵照《师范学院规程》第六条的规定,1939年9月19日,联大常委会向教育部申请了拨送专款,[16]并且于同年成立了师范学院附中、附小和幼稚园(也就是现在的幼儿园)。

1942年7月15日,联大常委会修正通过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各系学生教学实习条例》,[17]该条例指出联大附设学校为学生实习场所,应该为实习学生制定统一实习流程和考核标准;应为实习学生提供专门实习教室、安排实习课程;并且有专人负责指导和跟踪考核,直到学生达到考核标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可以上岗标准。联大师院的教学实习分为参观、见习和试教三个部分,环环相扣,采取针对实习学生制定的细化的实习内容、方式和考核办法等内容,为实习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性的实践场所。

因而联大师范附校的成立不仅仅为实习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场所,也加深了学生对教育的认识,是研究教育思想、实验教材教法的场所,也为当今社会本科大学生大四实习、专科学生大三实习开了先河,具有传承意义和指导性意义。

四、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对云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教学设备、基础设施

西南联合大学内迁,不仅仅提供了专业的师资储备力量,也给当地带去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丰富的教学设备、基础设施。充沛的课桌、教学资料、图书等设施,丰富了当地学校的物质资源,也给教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便利和无限的知识源头。让他们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可以通过图书来阅读世界,了解当今的社会状态和人文情怀、政策变化等情况,对于学校建设、师资储备发展和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提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为云南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了师资力量

西南联合大学内迁,给云南高等学校带去了丰富的师资力量,随着高水平教师加入到云南高等教育学校中来,该校自有的教师水平也受到了影响和提高,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方式的增加,这些都从日渐接触中受到了熏陶和学习,使得云南高等学校整体教师师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云南高等学校的发展累积了师资力量。

(三)把科学与文明的优良传统带到了云南地区,使得云南教育界文化学术风气大盛

西南联大来到云南,把科学与民主的优良传统带到了昆明,使昆明的文化学术风气大盛,各种新文化、新思想在此传播并结出硕果。迄今,由于西南联大专家学者的到来而促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18]还使西南边疆地区继续获益。尽管时局动荡,生计艰难,但是来自各地区的教授、专家们仍然潜心钻研,研究适合云南当地发展的经济、文化等制度和措施,这些高尚的情怀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精神,都在无形中影响了当地的人们、教师和学生,使得他们在战乱之中依然可以保持清醒和理智的认识,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国家今后的繁荣昌盛而在自身的领域中作出贡献,报答祖国;教师方面来讲,他们也都是来自祖国各地,为了支援战时的云南地区,在陌生的土壤上,依旧保持着光和热,用自己的一身热血和力量去支撑和帮助云南地区的教育事业,这些行为都让人倍感鼓舞,从思想和文明上进行自我约束,向榜样学习;从学生方面来说,不畏艰难险阻,在动乱时期,徒步跋涉千里、万里之遥,为了心中的梦想和知识的信仰,来到云南地区进行知识的再学习,也给当地的学生做出了榜样力量,使得当地人们认识到知识的难能可贵和坚持的动力,这些都从无形中从思想、文明和行动上面把科学与文明的优良传统带到恶劣云南地区,促使云南地区学术、知识和教育界等领域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五、结论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高校的“内部移民运动”持续了八年。其无疑是整个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史诗的一部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史和教育史上的一次可歌可泣的壮举。虽然由于国家政府对高校内部移民组织、交通约束、资金等条件的监督不力,许多学院和大学在内部迁移过程中无法同时进行,在多次迁移后往往很难站稳脚跟。例如,浙江大学有四次被搬动到了贵州,而同济大学也合计搬了六次,包括在战争中很多高校丢失了大量珍贵书籍、工具仪器和生活设备等,但是高校内迁整体来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它是在抗战背景下高校师生们兴起的一场人民群众为了维护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为革命积累后续战斗力量而进行的具有教育性、创新性、改革性质的运动。高校大规模内迁在保留我国教育资源、改善中华民族教育分布不平衡现状、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开发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为我国教育行业保留了后备力量,西南联合大学迁移到云南地区,对于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从中小学数量、受教育人口和水平方面都有了本质的提高和改善,师范学院的建立更是从直接意义上为云南地区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师资力量,这些举措都是具有时代意义和指导性意义的,对于云南地区来说无疑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其发展史上重要的篇章。

〔参 考 文 献〕

[1]经盛鸿.抗战期间沦陷区的高校内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2):99-104.

[2]徐国利.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概述[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56-61.

[3]徐国利.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J].安徽史学,1996(04):76-78.

[4]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75-77.

[5]邹源椋,王伦信.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与云南大学的师资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01):86-92.

[6]付洪,舒高磊.中国全面抗战时期高校的内迁及其教育史意义[J].教育评论,2017(06):155-160.

[7]王浩禹.国家需要与地方建设: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人对云南经济开发的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5):114-125.

[8]吴子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J].小学时代,2019(15):9.

[9]郭晓亮.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D].西北大学,2018.

[10]林静雅.西南联大青年教师的文化性格及其形塑环境[J].教育教学论坛,2021(42):1-4.

[11]史曉宇,诸芳.发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 筑牢文化自信之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

22(01):90-94.

[12]王强.说不尽的西南联大[J].文化月刊,2020(11):56-59.

[13]张宛艳.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建设研究(1937-1946)[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02).

[14]贾鸽.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为例的考察[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16-18.

[15]杨世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研究[J].兰台世界,2020(02):121-124.

[16]朱俊.西南联大促进云南中等学校师资进修的历史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6):144-150.

[17]蒋光贵.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的特质及其当代启示[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4):75-82.

[18]任祥.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责任编辑:包 阔〕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