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2023-09-20邵丹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环保部门乡镇环境保护

邵丹华

(无锡恒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28)

引言

基层生态环境是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创建良好生活环境的前提条件。加大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力度,不仅需要政府机关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还需要广大群众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并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来。

1 现阶段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1.1 环境管理目标分析

环境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的环境治理需求,即在不违反管理条例的条件下,根据制度要求管理需求一同解决环境管理问题。该项工作不仅需要注重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还要关注环境管理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量,进一步深化环境管理系统,使得环境管理工作能够达到最佳的实时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成本投资的控制,提升环境管理工作能够起到最佳的实施效果[1]。

1.2 环境管理方式分析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一定要配备系统化、全面的制度,并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制度组织环境管理工作。在管理体系中,管理人员还应当设立一个与环境有关的管理部门,同时落实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确保管理责任能够落实到人,从而更好地落实基层环境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环节中,环境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环境管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保障环境管理制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2 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环保法治体系方面的难题

经过长时间的建设,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化、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部分立法的眼光具有局限性,可能会与当地的经济建设产生冲突;有的法律法规并不注重实践操作性,导致基层环保部门在工作落实过程中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相悖的情况,对后续工作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2 责任与义务方面的难题

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作为一种既定的权利,已经在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县级政府机关得到广泛应用。地方政府和基层人民政府组织法也赋予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各项职权。作为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乡镇政府是直接面临环境问题的关键机构,也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重要纽带,但却并不具备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利,所以导致乡镇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并不对等。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乡镇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得以实现快速推进,乡镇政府负责的公共事务日益繁多,尤其是基层生态环境管理事务的实施难度越来越大,但由于行政层级的影响和限制,乡镇政府的权力与业务并不对等,乡镇也并未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这也是导致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难以实现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2]。

2.3 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形势非常严峻,而作为从事生态环境现场执法的唯一基层环保管理部门,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现场监测任务。现场监测情况,见图1。

图1 现场监测图

图2 节水宣传

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队伍中存在专业人员不足、人员混岗等问题,导致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80 000名基层环保管理人员需要负责1 500 000家企业的环保调研工作、1 000 000左右的人员负责信访投诉调查工作、500 000左右的人员负责企业排污收费登记工作、140 000左右的人员基层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研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基层环保管理人员承担着极其繁重的工作任务。

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提出和实施,生态环境执法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政府机关也逐渐提高了对基层环保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

在此情形下,基层环保管理部门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环境保护责任,也正因为如此,该部门执法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部门执法取证缺乏专业的取证设备;另一方面,基层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缺乏相应的执法水平,所以导致基层生态环境执法受到严重影响[3]。

2.4 社会公众参与度方面的难题

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公众事务,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也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质量。每一位居民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来。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群众并未树立自主参与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平时也不会主动参加这一类型的活动。如未加强对群众的正确引导,就会导致社会忽略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再加上一些负面环境问题的影响,社会群众缺乏对环保信息的正确掌握和了解,容易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力军,从而引发社会动荡。

3 应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难题的具体对策

3.1 完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

尽管基层政府并未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系统化、完善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约束和引导。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了,基层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在新的法律法规相继修订之后,相关部门能够为基层环保部门的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执法界定模糊的问题[4]。对此,基层环保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执法合理性、规范性,避免执法人员以主观意识主导执法行为,同时避免“自由裁量”的发生。

3.2 进一步健全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在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过程中,基层环保部门应当坚持以预防为主、全面统筹布局的环境保护方式,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坚决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处理的工作方针。通过对建设项目审批环节的完善,以及环境保护制度的不断提出,杜绝重污染项目的审批建设。

为了进一步健全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相关部门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首先,政府机关和基层环保部门应当共同完善“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各级党委、基层环保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将政府看作是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并确保其承担起环境保护的领导责任。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级干部不仅需要承担本岗位既定的责任与义务,还需要承担岗位职权范围内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任务,并落实各行业、各企业、各部门的环保管理责任,厘清职责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健全基层环保部门联动机制,从而为后续环保大格局的顺利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为了顺利解决环保执法任务日益繁重这一问题,基层环保部门提出可以建立相应的环保机构,但由于环保部门执法力度并不足,乡镇环保部门也缺乏强有力的执法力量,难以满足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需求[5]。

对此,乡镇负责人应当进一步完善乡镇环保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环保机构,依法加大对乡镇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设力度,积极进行环保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形成严密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充分发挥基层环保部门的积极作用,落实因地制宜原则,实现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执法全覆盖。

由此可以看出,加快环保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工作,能够进一步缓解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规划问题,推动乡镇实现体制创新,并提高当地的环境治理效果,从而确保当地的基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现代化社会需求相适应。

3.3 加大基层环保部门的执法与监管力度

一方面,基层环保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知识的培训,并定期对工作人员的环境监察执法情况进行考核,依据实际考核结果对综合能力不合格的人员实行岗位调整,或者是淘汰,以激发环境保护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环境执法队伍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确保整体队伍的工作效率得以顺利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涉及诸多工作环节,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管理情况,各执法部门应当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提高整体执法效率,以便更好地解决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进一步健全环境行政执法机制,针对破坏环境的重大案件进行监督侦办,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所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违法行为的相关责任[6]。

进一步完善基层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按照任务分工,将环保管理责任下放到乡镇各个村,从而为后续环境执法监管新格局的构建奠定基础。此外,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影响和限制,各区县环境执法投入力度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水平并不强。对此,环保部门应当加大对整体实力较弱乡镇的财力倾斜,补齐乡镇环境监察机构的执法设备基础设施,统一建立可移动的执法平台,以确保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效率得以顺利提升。

3.4 提高社会公众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参与度

一直以来,社会公众都是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政府机关应当正确看待社会公众的积极作用,利用多种有效措施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管理活动参与度,确保更多的社会公众都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与此同时,基层环保部门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来组织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例如,在宣传“节约水资源”这一专题内容时,基层环保部门可以利用与节水有关的节日(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进行宣传,充分激发社会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向全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基层环保部门可以加强与学校、政府机关、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能够落实到全社会[7]。

另一方面,基层环保部门应当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倡导社会群众以更加绿色、节约的习惯工作、生活,以便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此外,基层环保部门可以从生态乡镇建设入手,做好乡镇的环保宣传工作。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到乡村中进行面对面宣传,为乡镇人民发放书籍资料,并定期组织举办知识培训活动,倡导居民保护饮用水,避免土壤受到严重污染,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维护与管理。

基层环保部门应当鼓励农民积极学习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并引导其积极进行低碳农业建设工作,以确保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养殖工作得以实现大力实施。由此可以看出,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和低碳生活价值观念,能够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5 加强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储备

在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过程中会涉及诸多专业性知识,例如物质检测、化学类知识。因此,要想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势必要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储备,使之能够顺利掌握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专业知识、新技术,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与此同时,基层环保部门应当定期派遣技术人员去上级部门学习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在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能够实时储备专业知识,就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熟悉能力,确保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更加简单快捷。

另外,基层环保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进行绩效考核,鼓励并引导工作人员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除了环境保护管理对策之外,管理人员还应当做好环境保护人才的积极引进和储备工作,既可以通过公开方式进行专业人才的社会招聘,也可以通过内部员工晋升的方式进行人才储备,进而提高环境保护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8]。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环保部门应当切实提高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有效性,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为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环保部门乡镇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坚持刚性执法,准确适用法律——论环保部门如何充分行使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权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