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顺县生态县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

2023-09-20鲍翰斌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足迹承载力能源

鲍翰斌

(抚顺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引言

抚顺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9′~124°26,北纬41°33′~42°04′,东邻新宾、清原县,西接沈阳东陵区,南连本溪,北靠铁岭县,环绕抚顺市周边,位于辽宁中部城镇群的内圈层,具有接受辽宁中部大城市群辐射的区位优势。距抚顺市中心25 km,距省会沈阳市直线距离约45 km,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0 km,距营口港200 km,有沈抚、哈大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长白山龙岗余脉由东南向西北延伸,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特征。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城郊型山区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 754 km2,其中林业用地总面积186.4万亩,耕地面积35.6万亩。县辖4镇4乡,95个行政村,人口11.6万人。抚顺县域内铁、镁等矿产及林业资源较丰富,工业经济所占比重大,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业一直占主要位置。

生态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全县虽然为保护生态环境、培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严格控制了掠夺式拼资源的不良倾向,矿业开发加工势头有所回落,但全县仍以资源型工业为主。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抚顺县林地总面积18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08%;动物资源有狐、狍等兽类32种,鸟类119种;林下经济繁荣,有人参等野生中药材587种。

农业是抚顺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一直束缚在常规作物种植上,自生态示范区建设以来,抚顺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力度,将产业化农业、特色化农业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新开发和扩大山野菜、中草药、无公害蔬菜、有机大米、葡萄、食用菌、蜂蜜等生态农业项目。到目前为止,抚顺县山野菜归圃面积达到20公顷,建成山野菜日光温室215栋,用于反季节生产,主要品种有刺嫩芽、猴腿等,中草药产业面积1 000公顷,品种为龙胆草、五味子、细参、地龙骨等。

畜禽养殖业一直是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抚顺委县合理调整畜禽养殖、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推广集约化养殖、舍饲圈养、秸秆养殖等措施,并扶持重点养猪场发展循环经济,对猪粪便实施封闭贮存和加工利用,协助养殖户成立了养鹿协会等。抚顺县处于大伙房水库周边地区,渔业产品一直是大伙房水库的知名产品,抚顺县借助于区域优势,积极发展渔业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9座,养殖有鲢、鳙、草、鲤、鲫鱼等品种。

1 生态县建设总体概况及原则

以生态建设为指导,立足抚顺县环境、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环境先导”,继续深化和延续生态示范区工作任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环保之路,将抚顺县建成现代化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生态县。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县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生态建设合理利用资源,构建生态县安全生产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从抚顺县实际情况出发,以自身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及经济水平为基础,选择适合抚顺县的发展模式,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

1.3 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统一的原则

在城乡发展总体布局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使目标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可为各乡镇的财力和资源条件所接受,便于实施、考核。

1.4 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其长远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三个效益是统一的,但是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应当坚持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2 生态足迹技术与方法

2.1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1]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以土地面积量化来衡量人类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方法。通过核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需的生物生产区域,并与其提供的区域内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生活活动在该区域内的生态承载力是否合适范围。

当该区域生态生态足迹小于该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时,表明该区域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并以生态富余表现出来;但当该区域的生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存在几种可能,比如该区域将资源从其它区域输入,废物在其它区域进行处置,资本存量在区内等情况。说明在空间或时间上,该区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就会产生生态赤字。

作为定量测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论方法,由于符合现行统计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定量计算,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认可并在许多地区和国家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生态足迹分析法分两个部分:生态足迹方法和生态承载力方法生态足迹是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是为了维持一定物质消费水平下的一定人口和区域的持续生存所必需的;而生态承载力,则是一个区域能够向人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提供的面积总和。

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和水体,它是统一的量度基础,为各种自然资本提供生态足迹分析法。地球表面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可分为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2]等6大类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公式如下[3]:

式中:EF—总生态足迹;EPi—生物生产力;Ci—资源消费量;i—生物生产性土地共分六大类;EQi—等量化因子。

其中:化石能源地1.1,可耕地2.8,牧草地0.5,森林1.1,建设用地2.8,水域0.2;ef——平均生态足迹;N——总人口数。

2.2 生态承载力方法

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式为[3]:

式中,EC—生态承载力;Ai—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EQi—等量化因子ec—人均生态承载力;N—总人口数;

Yi—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产量调整系数,用区域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与全球平均生物生产力比值表示,如果Yi>1,表明区域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高于全球平均生物生产力,反之则低。

2.3 生态承载发展度方法

生态承载发展度是抚顺县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值,其模型为:D=KEC/EF,式中D为抚顺县生态承载发展度,KEC为抚顺县可用生态承载力,EF为总生态足迹,如D≥1,说明抚顺县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为生态盈余;如D<1,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为生态赤字。

2.4 生态足迹的计算

2.4.1 2005年抚顺县生态足迹的计算

根据抚顺县的实际情况特点,抚顺县生态足迹主要是两个部分:(1)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

根据计算结果,抚顺县200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是1.418 7 hm2,扣除保护生物多样性12%后,人均生态承载力是1.248 5 hm2,抚顺县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334 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086 4 hm2。计算结果显示抚顺县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见表1、表2、表3。

表1 抚顺县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平衡表(2005年)

表2 抚顺县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平衡表(2010年)

表3 抚顺县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平衡表(2015年)

2.4.2 2005年抚顺县生态足迹分析

经计算,2003年全国生态足迹为1.643 hm2,生态承载力为0.753 hm2,生态赤字为0.890 hm2,万元GDP足迹为2.037 hm2。抚顺县生态承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与抚顺县资源相对丰富有关;而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抚顺县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不足、人均消费水平低;抚顺县2005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086 4 hm2,大大低于全球(0.8 hm2)、全国(0.890 hm2)和辽宁省(2.474 hm2)平均水平。由于抚顺县的人均生态赤字很小,只要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利用效率,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亩产产量,优化农产品种植品种,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生态足迹必将持续减少[2]。

2.4.3 2005年抚顺县能源结构与资源利用率分析

2005年抚顺县的能源结构主要是煤炭和木材。占能源总量的50%以上,以生态县建设为突破,抚顺县逐步提高电力作为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并成为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逐年降低煤炭和木材的消耗,通过源结构逐步优化,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减轻了生态压力,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2.4.4 抚顺县生态足迹预测

抚顺县通过生态县建设,全县在2010年、2015年人均GDP将分别达到80.32亿元,245.12亿元,人口总数分别为19.133 5万人,19.171 8万人。建设水电工程,2010年、2015年全县水电发电量分别增加38 687千瓦时(增加10%)77 374千瓦时(增加20%),2010年、2015年全县人均生态足迹比2005年净增分别为:0.000 001 681 hm2,0.000 003 363 hm2。秸杆气化与沼气建设工程将有效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将使原木的消耗年减少15 268立方米(减少10%)、30 536立方米(减少20%),能源消耗分别为30万标准煤,20万标准煤。使全县在2010年、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减少0.228 6 hm2、0.472 1 hm2,全县通过加大矿山治理力度,逐步恢复山地植被。使2010年、2015年的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到94 273 hm2(增加到70%)101 007 hm2(增加到71%)。由此使抚顺县生态承载力增加到1.306 8 hm2和1.358 1 hm2。由此估算抚顺县人均生态足迹估算分别是1.021 5hm2、0.862 7 hm2。生态状况得到改善,2010年基本达到生态平衡,2015年出现生态赢余。

3 抚顺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

3.1 抚顺县生态产业分析

生态县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与提高。其显著的特点是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充分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房屋建筑节能、生态社区建设、景观生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安全农业生产加工、节水节能,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农药化肥减量使用、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燃料替代生态工程等生态产业技术融入到生态县建设和规划中,建设一体化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林项目、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项目、有机食品项目,水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与恢复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采用生态技术,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提高生态承载力;同时,通过优化资源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2 抚顺县的资源、能源优化与利用分析

抚顺县拥有丰富的森林、水利、气候和生物资源。以往主要是通过森林资源发展经济,通过生态县的建设可以在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化区域的资源结构。通过利用生物能、太阳能、水电等新型能源进行农村电气化改造,降低木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物资源下,发展反季节蔬菜、有机食品生产、药材生产等产业,即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4 结语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确定抚顺县实施生态县建设前与建设后的生态足迹变化,结果显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能够使抚顺县社会经济走上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足迹承载力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成长足迹
足迹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足迹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春的足迹
潜艇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