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3-09-20梁燕刘楠张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8期
关键词:顾客胰岛素饮食

梁燕 刘楠 张涵

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病房,大连 116001;2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手术室,大连 116001

近3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5年至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2020版)[1]。大多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肾、脑及眼等系统的并发症,预后较差,致残、致死率较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治疗糖尿病的5个要点,即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健康宣教,其中饮食控制是基础,贯穿于糖尿病预防和控制过程的始终(2013年版)[2]。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在外就餐日趋普遍[3-4]。在外就餐即在家庭以外地点进餐,我国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从2002年的29.7%上升到2012年的42.2%[3-4]。有调查显示,在外就餐的膳食含有较高的能量、脂肪和糖,对居民健康将产生不良影响[4]。目前,有相关研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了不同的饮食管理,但未倾听患者在外就餐饮食管理的需求[6-8]。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质性研究,了解和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饮食管理的需求,为今后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提供借鉴和参考。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22年9月至1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9例,患者病程5~23年,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样本量以受访者陈述的信息重复出现,资料整合后不再呈现新的主题为标准。(1)入选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经医生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年龄≥18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病程在5年及以上;接受过医护人员的饮食指导;精神、智力正常;思维清晰、能清楚地叙述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困难及需求;自愿参加本研究。(2)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糖尿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癌症等严重危及生命疾病;听力障碍。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表1 18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

2.研究方法

2.1.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与糖尿病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访谈地点选择私密、不受干扰的独立房间(氛围轻松),单独面谈在患者空闲且精力充沛的时间进行。访谈前首先自我介绍并解释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签订知情同意书,获得其对本研究的同意。为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研究结果采用匿名的方式呈现,姓名以编号代替。访谈过程中做好录音和笔录,记录受访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访谈时间为30~50 min。访谈中保持中立、客观态度、不带有诱导性的语言进行询问。认真倾听,倾听时间占访谈时间2/3及以上。尽可能不中断患者思路,使其围绕访谈话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文献检索和专家评价与修改的基础上,对4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预访谈,最终形成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包括:①在外就餐时,您能讲一下就餐时的情况吗?②在外就餐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您是如何应对的?③在外就餐对您的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吗?④在外就餐时您有需求吗?

2.2.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24 h内将录音资料转为文字,整理过程中逐字逐句分析其含义。采用Colaizzi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9]进行资料分析,具体如下:(1)转录、整理录音及文字资料,仔细阅读访谈记录;(2)提炼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4)汇聚编码后的观点;(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相似观点,升华主题概念;(7)返回研究对象处核实求证。应用Nvivo 1.2软件进行分类编码,形成主题。

2.3.质量控制 正式访谈前,访谈者要准备充分,包括熟练的访谈方法和技巧,对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有所了解。资料分析结束后,研究小组审核并检查资料的可信度。研究者对文字资料进行连续、反复地阅读、分析、编码,并将结果与原始资料进行比较,形成最终主题。

结果

对18例糖尿病患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归纳,提炼出此类患者在外就餐的4个需求。

1.糖尿病饮食的需求

多数患者反映在外就餐时,没有糖尿病餐可选。希望在外就餐时能够有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M4:我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和老伴,我知道外边的饭大多含糖、油大,但是我懒得做,吃完血糖就高了,现在都影响到眼睛了。M5:我72岁了,孩子有病,需要我照顾,为了让血糖控制好,我自己在家做糖尿病餐,不吃外边的饭菜,一吃血糖就高,我现在糖化血红蛋白都控制在6点多。M6:我出门前在家做好糖尿病餐装在保温饭盒,虽然很麻烦,但是没办法,外边的馒头都可能加糖,吃了血糖就高。

2.尊严和隐私保护需求

多数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使用降血糖类药品时,容易被他人看到,没有尊严和隐私。 N1:我在外就餐打胰岛素时晾出来肚皮,知道我有糖尿病的家属不看我,不知道的朋友会问我这是怎么了,每次吃饭我都先找个角落坐下,方便打针,一点隐私都没有。N13:有一次和家人在饭店吃饭,我怕血糖高,主食吃得少了些,结果低血糖昏迷了,急救中心的人来了给我推高糖后,我就醒了,我现在再也不愿去那家饭店吃饭了,觉得不好意思,因为我那天都影响饭店的生意了。N17:虽然我把拜糖平剪得很小了,但吃的时候难免会让同事、领导发现,感觉自己没有了希望。

3.社会支持需求

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时没有合适的注射环境及充足的用物。①没有合适的注射环境。M6:在外就餐时,餐厅人多的话,我只好在卫生间打胰岛素,有的卫生间脏乱差,大多没有放置乙醇、棉签及胰岛素的地方,很不方便。②注射胰岛素用物不全。M8:在外就餐时,餐厅没有乙醇、消毒棉签等必备物品,而带乙醇不能坐地铁、飞机,有时我就不消毒了,直接打。③没有食物称。M9:在饭店吃饭时,因为餐具和家里的不一样,我想称一称食物的重量,但是没有食物称,我只能看着估摸一下有多重了。

4.情感和心理支持需求

糖尿病患者需要糖尿病饮食,不得已而尽量避免在外就餐,减少了与家人、朋友聚餐的机会。M2:我的工作单位有餐厅,大多员工会在餐厅用餐,我因为有糖尿病,每天中午自己带饭在办公室吃,减少了和同事一起用餐的机会,每当同事吃完午饭回办公室时,我心里觉得和他们不是一路人。M13:老公想和我旅游,但我担心外出就餐不方便,担心血糖不稳定,结果老公和朋友旅游去了。M15:看着别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自己的饮食却受限制,心里不是滋味。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可吃的,现在条件好了,却不能吃,还不如得癌症,得癌症啥都能吃!M8:有时和家人在外边办事来不及做饭,在饭店看着菜单却不知道点什么,随便点个菜,担心油大,少吃了几口,结果出了饭店就低血糖了,现在不敢在外边吃饭了,想起来都害怕。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出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有:对糖尿病饮食的需求、尊严和隐私保护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及情感和心理支持需求。依据“二八法则”,上述需求归根结底是糖尿病饮食的需求和社会支持需求。这两个需求解决了,其他需求也就解决了。我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营养资源和提供服务中的作用。坚持创新融合,丰富营养健康产品供给,促进营养健康与产业发展融合。所以,通过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丰富营养健康产品,提出以下建议。

1.糖尿病饮食

在营养师指导下,餐厅制作糖尿病套餐及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的菜品(如馒头、米饭、蔬菜、肉类、汤等)并在菜单上标注,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选择的机会。满足其在外就餐对糖尿病餐饮食的需求。

2.社会支持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餐饮行业增加顾客特殊需求服务项目,即在接待顾客过程中,询问顾客在饮食方面是否有特殊要求及服务。当顾客需要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将顾客带领至“胰岛素注射室”。“胰岛素注射室”设置在餐厅较为隐蔽的位置,这样,不仅保护患者隐私,还保护患者的尊严。面积约一平米左右,呈半透明状态,便于注射室外人员观察。配备有简单的桌椅、无菌棉签、乙醇、花镜及糖块,供患者注射使用。“胰岛素注射室”门上张贴标识,标识为一个医用注射器,避免患者在餐桌前或卫生间注射胰岛素。如顾客有独立用餐需求,则将顾客带领至糖尿病患者用餐区,即将餐厅分隔一部分出来,作为糖尿病患者用餐区。这样,糖尿病患者用餐时,可以和普食顾客间隔开,起到同伴支持作用,进而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10]。

本研究通过对18例糖尿病患者的访谈资料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主要为糖尿病饮食的需求和社会支持需求。提示我们要与糖尿病患者共情,更多地发现并满足需求。相信随着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的不断增多,市场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从社会支持及糖尿病饮食着手,逐步完善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条件,使其在外就餐时能够维持血糖的稳定,减少并发症,进而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贡献声明梁燕:研究设计、撰写论文;刘楠:数据收集;张涵:草拟论文

猜你喜欢

顾客胰岛素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让顾客自己做菜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