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 主要问题的探讨

2023-09-20王春雷韩会靖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食品监督监测

王春雷,韩会靖,程 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并且根据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体系,对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品质。但是,目前仍然出现了较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代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体系中存在一些疏漏,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进行完善,从而真正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心的食品。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的联系和区别

1.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的联系

从食品安全的本质上来讲,食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放心满意的食品,减少市场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都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开展的一种食品抽样采集工作,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和标准进行。②从本质上讲,这两种行为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内履行相应的法律职责。③两者都拥有监测资质,都是为上级部门提供相应的食品检测数据,以此来出具规范的食品检测报告。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体系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测的水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主要是对市场中流通的食品进行统一的监测,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系统则是针对某一种食品进行抽样检查。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够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根据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结果,能够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更加量化的指标,有利于促进我国食品风险监测计划的有效优化和调整,进一步规范我国的食品市场[1]。

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的区别

虽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但是两者同样存在一些区别。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监督抽检的主要任务并不相同。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的任务主要是对区域性、基础性和群体性的数据及信息进行有效地搜集,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风险评估工作和标准方案制定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在进行风险监测时,需要取舍采样地点、检测指标、采样数量、采样种类,还需要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特点、食物消费情况和可操作性,是科学论证的一种方式。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则是对个别食品案例进行抽查,确认食品的具体类别,查看食品的品种和批次是否存在质量或安全问题,主要是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等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为行政处罚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定证据。在进行监督抽检时,则需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抽检活动,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开展执法监督,属于获取证据的一种行为。

此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的实施条件并不相同。监督抽检工作在我国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一共经历了4 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2——1995 年,以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为主;第二个阶段是1996——2002 年,我国逐渐建立起了监测网络,卫生部门对粮食、罐头、酒类、水产品、食糖、乳制品、植物油等13 类产品进行了抽检,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第三个阶段2003——2004 年,主要完成了食品卫生监测管理的分工和规范,于2004 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第四个阶段是2004 年至今,各部门逐步协调建立起食品安全监测体系[2]。但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是21 世纪初才在我国逐渐建立起来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经过20 年左右的发展时间后,目前我国各地都建立起了不同级别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并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逐渐实现了不同级别实验室的有效互联[3]。

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根基仍然薄弱,组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方式还要继续升级,工作人员的素养仍有待提升,但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和监督抽查体系的有效结合,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的有效完善,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自身的定位,这就影响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职责落实情况,也不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不利于食品安全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分享,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的优化策略

2.1 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优化责任到人

法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进一步重视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建设和完善,这样才能够让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的保障。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模式主要是通过分段监管的方式进行,并且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的工作存在相互独立的现象,这就导致双方难以实现技术的有效统一,工作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需要促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的协调发展,让两者能够处于相对统一的运行系统之中,制定更规范化的标准体系,明确双方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冲突的现象,使得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确保监督和检测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4]。通过完善立法的方式,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体系的运行作出明确的规定,不仅能进一步规范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而且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追责到人,促进监管质量的有效提高,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加强统筹规划机制,优化全覆盖方案

在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机制中,应该立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体需求,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考察两个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分析中间存在的数据交叉问题和功能重复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风险监测机制和监督抽检机制,进一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方案的全方位覆盖,有效节约食品监管资源,同时让食品安全数据共享的质量得到提高。在进行统筹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规划中心,将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上传分享至规划中心,通过规划中心的综合分析后再反馈给双方系统,这样就能够实现数据的良性循环,为双方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各个部门在落实各自的工作职责时,应该进一步加大日常的监管力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对食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抽检,对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将其纳入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从而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效依据,也能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3 完善食品生产监督,优化系统权威性

随着现代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食品从原材料到加工完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但是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商贩使用违规违法的工艺、材料或添加剂,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的有效监管,这同样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对违禁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严厉的监管,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机制,定期对各类食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违规的原材料、工艺或添加剂,应该立刻上报相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企业进行处罚,并进一步对食品添加剂的流通渠道和经营渠道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5]。②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科普教育,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系统的有效合作,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社会公众进行食品知识的宣传,让社会公众能够对食品安全有正确的认识,并结合各类新媒体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的渠道,让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系统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权威性。

2.4 完善工作人员保障,加强数据收集利用

相关部门可对全国各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的支出进行平衡,给予各地区相应的补助或完成目标奖,并按照各地区的人口、食品类别、食品消费量等综合数据合理安排检测项目和监测任务,这样才能为全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监测体系的科学性,也能够促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同时,在不断优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工作队伍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场地、硬件设备等各方面的配套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够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监管部门在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的过程中会产生数百万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不仅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判断食品的抽样合格率,还能够对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监测数据和抽检数据的有效利用,实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监督抽检数据相互对接和利用,同时接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相关信息内容,实现各部门数据的高效整合,建立多维度的海量信息数据库,从而为后续的数据挖掘、数据规律总结等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更多 保障。

3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系统的完善,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优化的有效策略,规范我国的食品市场秩序,为人们提供更加放心满意的食品。

猜你喜欢

食品监督监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食品造假必严惩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