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19郑荣豪

新教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建党中国共产党

郑荣豪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指的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首次提出,意义非凡。课堂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笔者深知肩上担负的使命与责任。因此,笔者仔细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剖析教材中与伟大建党精神紧密关联的内容,选定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进行教学环节构建,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一、备课:提高认识,体会精神,搜集资料

在当前社会“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全体思政课教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起步期,更是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起点。在对以上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明确认知后,笔者开始竭力探寻伟大建党精神背后深刻的内涵:它不仅仅是32个字那么简单,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精神品质的生动注解,更是引领全国人民风雨前行的伟大力量。对于成年人来说,因为有了一定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历的体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似乎不是那么困难。而对于尚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小学生而言,要让这32个字背后所代表的精神真正入心入魂,确实要下一番工夫。

《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年级的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程度一般都很宽泛,对相关概念及具体史实并不很清楚。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伟大的献身精神,了解建党的不易,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的教学目标,围绕重大事件和伟大建党精神搜集相关资料,并将其整合串联起来,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上好这节课,切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笔者搜集了《辛丑条约》签订时的现场图片、1840年以来中国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数量、《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李大钊临刑前发表演说的影视剧片段等资料,为后续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授课:兴趣导入,层层递进,激发热情

在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后,到了授课阶段,笔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紧张是因为备课过程中再次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让笔者深感肩上教学责任之重大;期待是因为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笔者用心准备的课程在学生中会有怎样的反应。

导入部分,笔者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的发展变迁,利用多媒体出示《辛丑条约》签订的现场图片,说:“自1840年以来,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其中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数额之大,令人咋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在百余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由此完成课程的导入。学生在真实历史图片的冲击下,激发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好奇心。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好奇心正是笔者接下来课程的“推进剂”,于是笔者适时提出:“既然本课学习的是《中国有了共产党》,为什么教材会提到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它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在教材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在抛出问题后,笔者便鼓励他们去教材中找寻答案。学生学习劲头正盛,很快就找出了原因,他们争先回答,纷纷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照亮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義,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在学生自主探寻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联系后,笔者出示了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的“自我介绍”。第一人称口语化的语言拉近了近代史上的著名刊物和当代学生的距离,学生饶有兴致地听着《新青年》的“自我介绍”。此时,它的历史地位不由自主地印在学生心里。这比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朋友似的“自我介绍”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李大钊的事迹深刻彰显着伟大建党精神。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这种精神、震撼他们的心灵,笔者给学生出示了影视剧中李大钊临刑前发表演说的视频。李大钊的毫不畏惧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着实令人动容。观看完视频后,学生都若有所思,因为当教材中的文字有了“生命”,还原成一个动态的历史事件时,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李大钊不怕牺牲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正是因为革命先驱们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才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其中,五四运动的影响尤为突出。在教学中,笔者先出示了五四运动简介视频,引导学生找出并回答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弱国无外交的滋味。此时,学生的面部表情已经反映了他们内心的五味杂陈。这时,笔者适时出示“今非昔比”模块,利用多媒体播放2021年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现场视频。当中国外交代表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班级时,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不由自主地挂在了脸上。通过古今的对比,学生也了解到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五四运动能够取得一定成果,实属难能可贵,最重要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相关准备。

由此,本课时授课的高潮部分也就到来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伟大的建党精神也在此刻绽放了最闪亮的光芒。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建党的不易?笔者选择了通过一大会址的变动这一史实来展现:与会的13位人员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他们开会的地址由最初的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之上,看似简单的变动,背后是凶险的化解。在小小的红船之上,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学生通过一大会址变动的历史事件窥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也更能体会伟大建党精神。

在课程的末尾,笔者出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系列成就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都离不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课程的最后,学生发出真情实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注重在教学中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让其浸润学生心灵,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董店中心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建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