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发生的重要前提是动机

2023-09-19叶存洪

江西教育A 2023年8期
关键词:动机个体情境

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引导、激励学生愿意学习,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硬灌是没有用的。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撒在桌面上,然后用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一直叫唤不肯吃。陶行知掰开鸡嘴,把米粒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几步。只见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就牵涉学习的内在动机问题。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以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习活动发生的重要前提是有以“意愿”“欲望”为重要特征的强烈动机。所以有学者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又不如“授人以欲”。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功利地就分数谈分数,就成绩谈成绩,就升学率谈升学率,很多时候需要“曲线”育人,跳出原有的思维陷阱,先做好一些辅助性、铺垫性工作,致力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学生有了强烈的成长动机,他自己知道要学习,就可收到“不用扬鞭自奋蹄”之功效。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这样的事例:某孩子小时候懵懵懂懂,浑浑噩噩,贪玩厌学,成绩下滑,家长急得跳脚也无济于事;及至一定阶段他“懂事”了,“开窍”了,知道要学了,就像是换了个人,成绩很快就往上升。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1762年)一书中说道:“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那么一切方法都会是好方法。”教师要学习、掌握一些学习理论,深入了解学习活动发生的过程、机理,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地指导学生,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让学生有成功体验。一项学习任务的成功既是动机的成果,又是新一轮动机产生的重要来源,这是典型的反哺现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良性循环”——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会影响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让他们更加重视取得成功的那些活动,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这种状态会因一种积极、愉悦的感受而得到固化,进而增强动机。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持续产生成功的体验。相反,失败易使人失去动机,严重的、反复的、看不到前景的失败更会导致这种后果。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在批评、讥讽、失败、沮丧中度过,他就会觉得“我什么都不如别人”“我就是一个渣渣”,就会持续自我矮化,那么,他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成就动机,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失败是失败之母。虽然,一些教师之所以“否定”学生,主观上并无恶意,愿望是希望学生能愈挫愈勇,通过严厉的批评、否定,让学生引起内心的强烈震动,从而彻底否定“旧我”,获得“重生”,大概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难将教师对他们的批评、否定与教师“苦口婆心”的主观愿望联系起来考虑,也就是说,遇事时他们不会首先去揣摩对方的“好意”(“您这都是为我好”),而往往是纠结于对方展现出来的“行为”——厌烦、不满、不屑等(“您批评我越厉害,说明我在您心目中越受否定,越没有地位”)。当然,并非所有的失败、所有的被否定都会让人失去动机,当一个人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错误,并能从长远处审视这一错误时,他的反思就会让他重新充满活力。问题是,孩子一般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让学习任务有挑战性。一个学习项目、一项学习计划要有吸引力,具备一定的难度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特点,太容易取得的成功几乎没有多大价值可言,需要付出一定时间、一定努力进行自我超越才能实现的任务、计划、项目才会激发个体的成就动机,同时还会让个体在自己和他人眼中的价值得到提升。不过,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难度,个体的动机就会减弱,并可能产生无助感甚至无能感,当要求太高时个体就会出现气馁,特别是当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距甚远时,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我永远都做不来”“我真是没用”。这就好比“跳起来摘桃子”,桃子太低,触手可及,人们用不着费力劳神地去跳;桃子太高,怎么跳也枉然,人们也不会一次次地去跳;只有当高度合适,努力地跳一跳就有可能够得着,人们才有跳的欲望和动力。这就要求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

放大“差生”的优点。“差生”并非都是天生就差,他们可能是在某一个阶段暂时“迷失”了、掉队了。在“唯分数”的传统评价方式下,这些学生不能给班级带来荣誉,影响了班级评优评先,也影响了教师“绩效”,可谓“罪莫大焉”。教师自然便很少与这些学生接触,让他们坐在教室后排,很少向他们提问,更不要说鼓励他们了。教师这种“无视”的态度会使这些学生陷入恶性循环甚至是万劫不复之地。他们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关心,只是符号般地存在,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差,进而对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这又佐证了教师的观点——“他们无可救药!”事实上,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很可能就灿烂了,教师一点小小的激励就可能让他们发生显著改变,比如,给“差生”和其他学生同样多的关注;不要在全班学生面前斥责他们或表达怜悯;让他们在一些活动中获得自我表达的机会,然后及时加以表扬。比如,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研学活动中,这些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等优点而有不俗的表现,教师适时表扬他们,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之后鼓励他们将这些优点迁移到功课的学习上,最终可能会“一通百通”。

恰当运用奖励手段。奖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也有可能产生消极后果。恰到好处地打动学生是一门艺术。第一,奖励不要滥用,关键是恰到好处。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反而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就认为,如果任务本身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或自我价值感,则外在奖励不会影响内部动机。也就是说,对一个认为学习情境有趣的学习者而言,一上来就实行奖励可能会削弱他的动机,降低他的兴趣。第二,太容易获得的奖励几乎没什么价值,需要付出一定时间、一定努力方能实现的学习任务才会激发个体的动机。所以,课堂上动不动“竖大拇指”“鼓掌”“贴小红花”“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廉价表扬”到底有多大用处,值得观察。第三,教师出于“好心”或“補偿”而给予的奖励,学习者也不愿意领受,学生甚至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怜悯”甚至“侮辱”。第四,在竞争情境中,某些学生似乎永远得不到表扬,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有更多的关注,设置情境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免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第五,与成年人可以接受延迟满足不同,对儿童的奖励需要及时。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叶存洪,二级教授,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教育学会小学校长研究会会长)

猜你喜欢

动机个体情境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不同情境中的水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动机不纯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