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滩河畔的教育奋进曲

2023-09-19陈艳伟

江西教育A 2023年8期
关键词:黎川幼儿园教育

陈艳伟

“万道飞泉一道流,千回石濑百回洲。洋洋不改山中色,处处澄鲜任去留。”这是明代黎川籍进士诗人王材在诗歌《黎水清纡》中对黎川县黎滩河的生动描述。

新丰桥、横港桥、黎川试院、张恨水故居、黎川孔庙……素有“明清老街”之称的黎川古城,就坐落在黎滩河畔。沉淀千年的黎川古城和悠悠黎滩河水,见证着黎川这个小县的发展和变迁,也见证着这个小县的教育发展。

“黎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既注重‘一张图规划校园建设,也注重保障教师待遇,强化教师专业成长,教育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向着人民满意的教育奋进。”黎川县委教体工委书记、县教体局局长兰先学说。

“一张图”规划建设美丽校园

黎川县瓷土资源丰富,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陶瓷煲都”。

“现在,黎川县城西区的校园建设已经实现了科学合理布局。”沿着县城陶瓷大道东行,黎川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黄根平介绍,陶瓷工业园周边属于县城东区,根据《黎川县中心城区教育和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这一区域已经规划新建一所幼儿园和一所高级中学,届时黎川一中将整体搬迁至此,而原黎川一中校园将用于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样的话,黎川县城西区和东区的教育发展将实现齐头并进。”黄根平说。

据兰先学介绍,《黎川县中心城区教育和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将教育体育重点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实现了科学谋划、精心安排、有序推进。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黎川县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学前教育建设,着力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重点推动黎川县第三小学附属幼儿园和黎川县第三幼儿园、黎川县第四幼儿园、黎川县第五幼儿园的建设,全部完工可提供园位2160个。“目前,黎川县第三小学附属幼儿园、黎川县第三幼儿园已交付使用,黎川县第四幼儿园已开工建设,黎川县第五幼儿园已挂网招标。”兰先学说。

黎川县教体局校建办主任江小斌用一个“快”字形容推进美丽校园建设。“这个‘快字,就是从县领导到县直各部门,对校园建设项目都是快推快建。”他说,一方面,黎川县实现了县领导挂点到校;另一方面,涉及校园建设项目,黎川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完成相关审批手续。

数据最具说服力。记者了解到,黎川县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城区学校部分老旧校舍进行拆除重建;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组织、合理使用长效机制中央专项资金,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义务教育学校校舍进行维修改造,保障校舍安全。

黎川县新城实验学校投入使用不满2年,记者来到这里时,校长吴龙辉与其他教师正忙着抚州市第六届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技能提升活动的承办事宜。规划有序的校舍、功能齐全的场馆,作为一所县城边缘区域的新校,虽然建校时间短,但这所学校的创客教育在黎川县可谓“独领风骚”。“全县70%的创客教师都集中在这里,在省级比赛中我们已经崭露头角。”吴龙辉对学校的发展信心满满。

保障待遇激发教师安心乐教

侯昌龙是都昌县人。在黎川一中见到他时,这名90后小伙子称自己已经是一名“新黎川人”。侯昌龙本科就读于上饶师范学院化学系,后考上江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2020年,研究生毕业的侯昌龙在网上看到黎川一中招聘教师的公告,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虽然是“理科男”,但侯昌龙很早就喜欢上了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黎川。“到黎川一中后,给我的待遇保障特别好。作为引进人才,可享受连续五年补贴政策,每年1.5万元。”侯昌龙称自己刚来黎川时,虽然有些不太适应,但学校安排了老教师与他青蓝结对,让他很快就融入了学校。他笑着说,和他同一批引进到黎川一中的熊庆,已经在黎川安了家,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把自己的小家落在黎川。

在黎川县采访,记者发现,谈及待遇保障,每名教师都笑容满脸。兰先学告诉记者,近几年,黎川县教师年终政府性绩效奖实现了连年递增,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2022年,黎川县教师队伍与公务员同步发放年终政府性绩效奖人均44864.5元,2020年是2.2万元、2021年是3.3万元。”据他介绍,黎川县还严格落实教师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等政策,按照上级要求调整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发放等次,鼓励优秀人才扎根边远乡村任教。

如何解决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兰先学掷地有声:“就是要重实干、重担当、重业绩。”他掰着手指说,黎川县教体局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比如,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课时量的指导意见(试行)》,实现教师工作量科学化;出台《黎川县中小学教师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和《黎川县中小学(幼儿园)年终奖励性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实现教师评价和绩效考核规范有序。

兰先学介绍,每年教师节前夕,黎川县人民政府和县教体局会评选表彰6名优秀校长、100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100名教学能手。同时,通过公推竞选等方式,将更多优秀年轻教师充实到学校管理岗位。

吴九江是土生土长的黎川人。2019年,从南昌航空大学毕业后,他回到黎川县干了两年辅警工作。两年的辅警经历让他发现,其实自己更希望当一名人民教师。2021年,他通过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如愿回到自己的母校——黎川一中,成为一名初中教师。“教师的待遇特别好,工作既安心又舒心。”他用“享受”来形容自己的教学,“从最初的紧张,到后来的坦然,再到如今的享受,我最大的享受就是能讓学生们获得知识。”这名90后小伙子笑着说,他对黎川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

骨干引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当记者见到王芳时,她刚从抚州市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竞赛现场载誉归来。“其实,我能在市级教学竞赛拿奖,还得感谢孔静老师。”2017年,王芳到黎川县实验小学听孔静上示范课。她看到孔静以“朵拉大冒险”游戏的形式,引领小朋友们闯关获取知识点。“真的没想到,英语课还可以这么上。”王芳说,那次听课后,一有时间,她就去“蹭课”,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不断提升。

如今,孔静已经是省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并正牵头成立市级小学英语名师团队,而王芳正是團队成员之一。

作为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黎川二小教师丁国安很羡慕王芳。“他们现在日常教学也好,参加比赛也好,都有人指导磨课,还会有人带队参赛。”丁国安于20世纪90年代从崇仁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在洵口镇皮边小学任教,在这所村完小一干就是8年,后调入洵口中心小学任教。他至今还记得2004年的抚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时的情景:赛前,没有人指导他,一个人坐着摇摇晃晃的班车去抚州参加比赛。“自己当时挺争气,拿了2项一等奖和1项二等奖。”

如今参与建设县级名师团队的丁国安,一有时间就与团队一起开展教研活动,不论是集体备课,还是年级磨课,或是规划教师专业成长,他都全身心投入。“虽然离开了洵口中心小学,但心里始终挂牵着那里的孩子们。”基于此,丁国安经常回洵口中心小学,帮助那里的数学教研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虽然很辛苦,但很快乐,更觉得有意义。”丁国安笑着说。

据黄根平介绍,黎川县人民政府每年安排150万元奖教助学金、75万元学科团队教研经费、6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经费、20万元名师工作室经费等资金,用于建设10个县级名师工作室、8个县级学科骨干教研团队,并打造16名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这些团队每年都要开展‘八延伸+二提升教研活动。”他说,“‘八延伸是指开展教学理论研究、学习提高培训、示范引领教学、命题分析研究、培训指导活动、优课素养竞赛、学生学科竞赛、推门听课活动,‘二提升是指开展市县联合教研和专家讲座研讨,以此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黎川县小学语文教师陈莉虽然是一名90后,但已经是抚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014年7月,从南昌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黎川任教的陈莉“有点懵”:教学生涯的第一个学期,她所在班语文成绩在全年级倒数第一。“我当时感觉自己一直是被‘推着走的。”孤傲的陈莉一直想着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学,但是有一次她上完示范课后,“自我感觉良好”的陈莉,受到了前来听课专家的严肃批评。那个时候,陈莉才意识到要谦卑。自那以后,她主动向老教师、名师虚心学习请教,最终获得了抚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如果说以前是一个人,那现在我们是一个团队。”作为县级小学语文名师团队成员之一的陈莉说,她自己现在除了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外,还在研究一个问题,就是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好学生谁都会教,换成学困生呢?我觉得需要用爱去感化他们,用心给予他们未来。”陈莉希望能找到新路径。

心有方向,行有定向。在黎川县的一所所学校采访,记者强烈感受到,黎川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方面成效显著,老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教育惠民的阳光已然普照万家。

猜你喜欢

黎川幼儿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上”幼儿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锦鲤若川
锦鲤若川
文化部出台对口黎川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