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人讲育人 门门有思政 杏林有传承

2023-09-19

江西教育A 2023年8期
关键词:杏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作为一所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的高等学府,如何培养与杏林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西中医药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培养杏林传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工作局面。

一、问道岐黄、固本培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2020年12月,学校召开全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让课程与思政相得益彰”的改革办法,出台《江西中医药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以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基石,以“三全育人”为核心,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全面部署。突出杏林文化价值引领,将杏林文化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学大綱修订、实践教学改革等各方面。注重成效建设,把省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作为学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强化机制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督导全过程,把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纳入评教指标体系。

二、精诚为医、辨证施治,形成“一核一面一链”教学范式。学校以传承大医精诚精神、赓续红色医药文化血脉为己任,以“人人讲育人、门门有思政、杏林有传承”为核心理念,拓展课程思政建设面,构建“师资—课程群—平台—理论—推广”链条,在每个节点讲好中医故事、红医故事,让课程思政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化“形神合一”,打造“中医药+思政”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培养教师“思政力、教学力、创新力、开放力”为核心,举办“知行合一”师德师风培训班、“梅岭论道”教学沙龙、“传承红色基因训练营”和“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系列竞赛,构建“学、研、练、赛、化”五步联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新模式。强化“营卫和合”,构建校院集成的课程思政示范核心课程群,构建省校两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效果评价体系。强化“借形养气”,打造“中医药+思政”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思政VR实训中心、红色剧场、线上专栏等,为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平台支持。强化“精气化神”,加强中医药文化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近五年,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20余项,探索课程思政与中医药教育教学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以研究成果指导教学,以研究促进教学。强化“内强外拓”,推广“中医药+思政”的建设成果,出版《中医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在15万名师生中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三、厚德为人、上善若水,启智润心见成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坚定中医药信念,守正创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学校构建有效的课程思政“微课堂”,学生自主打造“中医药课堂”,发布中医药科普作品,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形式、新载体;拓展广泛的志愿服务“微实践”,立体化搭建“返家乡”“扬帆计划”等社会实践体系,把志愿实践拓展到宣传中医药文化等各领域;组织创新多样的第二课堂“微活动”,开展“江中版”漂流瓶、“最美青春故事”等活动,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学校杏林文化与中医精神育人融合取得良好成效。学生获泛珠三角区域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竞赛团体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多项奖励。建设省、校两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4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8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比赛,邀请国医大师等带头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官网首页开设“课程思政大家谈”专栏。开展近万场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成果入选教育部 2022 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唯一中医药类项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江西中医药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培养杏林传人”这一中医药人才培养历史命题,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建设好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杏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杏林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