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有效“说话”,成长智慧留痕

2023-09-19陈璠

教育家 2023年34期
关键词:点点手环幼儿园

文 | 陈璠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我们对这样的画面并不陌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认真观看科普视频;幼儿戴着耳机,与平板电脑人机互动;幼儿用环保材料进行3D建模,复刻、创造;AI智能图书阅读中,幼儿沉醉其中……信息技术逐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正在成为推动学习变革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变革是无法避免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技术的支持,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他们不单是学习者,更是数据的提供者。为不断提高教育的适宜性,教师需要发现数据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并运用这些关联辅助自己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

作为市第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致力于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全面关注每一个幼儿,更高效地开展评价工作。

尊重幼儿差异,实现精准干预

基于十余年的信息化探索与应用,园长温剑青非常认可技术的价值,“技术带来了新的速度、新的效率、新的可视化”。同时,她也发现了技术赋能评价的有效手段——应用优质的工具。所谓“优质”不仅指向拥有先进的技术,还指向了解学前教育的特质、幼儿需求的差异。

AKIDS支持教师发现幼儿成长。2016年,安庆幼儿园依托上海市教委信息部,申报成为数字化创新试验园,通过基地项目推进的契机,研发了AKIDS幼儿发展评价管理平台。基于“幼儿发展评价有力支撑”的希望,“AKIDS”的名字也注入了幼儿园教师们的巧思:“A”代表“安庆”,“KIDS”代表园内幼儿。教师可以通过AKIDS上传幼儿在园的表现,内容包括照片、视频、文字,快捷、多元地采集和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此外,AKIDS还开发了家园端,教师可以将评价内容同步给家长,邀请家长一起评价,推动了家园互动。

随着信息化发展不断深入,AKIDS也在不断完善。“2018年,考虑到原有平台不能完整呈现幼儿的过程性评价内容,我们针对平台局限做出了调整,升级为AKIDS2.0。”副园长纪萍娓娓道来。AKIDS2.0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使用端,从平板电脑端升级为手机端;二是观察评价主体,教师在平台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观察记录,并制定观察计划,而且家长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幼儿在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评论互动;三是数据关联,观察计划制定后,幼儿的观察记录会自动关联到计划中,形成幼儿完整的发展过程。

即便做了系列升级,温剑青表示并未达到理想状态,目前依然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数据共享是幼儿园信息化发展的难点,数据的安全和对接都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更多科技公司关注学前教育,给予教师更多支持,推动数据与幼儿发展评价产生进一步关联。”

“晨检机器人”为幼儿健康成长护航。“早上好!体温36.5℃,今天应该多喝水呀。”每天早晨,安庆幼儿园的幼儿都会与晨检机器人互动一番,成为幼儿园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幼儿园的晨检机器人采用无感采集的方式,通过面部识别,自动录入幼儿当天的身体情况,比如身高、体重、体温等,并将数据归至保健老师处。“晨检机器人对幼儿的评价具有即时性。”幼儿园信息部部长赵蕾介绍,如果幼儿某项指标有问题,机器人的警示铃会响,保健老师可以立刻复核幼儿的情况。此外,保健老师收到所有幼儿的晨检信息后,能够根据数据分析幼儿当天的健康状况、缺席原因、服药情况等,进而系统了解一个时间段内幼儿的健康情况。

晨检信息化是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七大场景之一,晨检机器人的数据支持使得晨检变得更加高效、科学。未来,晨检数据将在更深层面发挥作用,市教委正在尝试汇总试点幼儿园的晨检数据,希望有效推进市、区相关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及时掌握全市在园幼儿出勤动态、病事假情况、传染病筛查动态及早离园原因等,为幼儿健康成长精准护航。

手环数据促使幼儿形成运动自我管理意识。运动手环是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安庆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几乎每天都会佩戴。运动手环具有记录幼儿心跳数值、步数、消耗卡路里数值的基本功能,使教师能够及时关注幼儿的运动状况,如果幼儿的心跳到达警戒值,幼儿和相关教师的手环会发出警报,幼儿的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处理。

“相比采集数据,其实我们更希望幼儿学会利用数据,赋能自身发展。”温剑青说。“出汗记录”是幼儿园记录幼儿运动量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幼儿思考的有效手段 。手环的“标记”能够帮助幼儿判断自身的运动情况,温剑青继续介绍:“一个点点代表没有出汗,两个点点代表出‘黏黏汗’,三个点点代表‘满头大汗’,四个点点代表‘一塌糊涂’。”“我的汗巾都湿了,卡路里上面的数字肯定爆掉了。”“我只有39卡,连汗都没有出。”……幼儿运动后,总是把小脑袋凑在一起,分享各自运动手环显示的数据。幼儿因为好奇而产生思考,逐渐会意识到人和人身体状态具有差异,发现运动时的心跳速度、出汗程度与消耗掉的卡路里之间的关系,也会慢慢学会如何在运动的时候管理和调适自己的身体状态。数据真正起到了推动幼儿发展的作用。

那么幼儿如何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呢?这一点幼儿园早就做好了准备,教师在考察每个运动后重新布置了区域:标记一个点点代表此处运动强度不大,标记两个点点代表在此处运动可能会微微出汗,标记三个点点代表此处运动强度很大,标记四个点点代表这里的运动具有挑战性。这些提示能够帮助幼儿随时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运动,同时充分体现了幼儿园“尊重差异、支持发展”的评价理念。

提升教师素养,加强技术赋能

通过使用优质的工具,安庆幼儿园欣喜地看到了幼儿的成长和学习是一个更有趣、更有意义和更有创造力的过程。这是否意味着幼儿园只要使用优质的工具,就能够实现评价工作的高效开展?温剑青在观察中发现,为快速推进园所的信息化评价,很多幼儿园依赖工具,并根据工具提供的数据,拆解幼儿的表现。“幼儿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我们不应为了评价而拆解幼儿的行为。”温剑青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技术赋能评价不能忽视教师的素质,如果教师基础素养薄弱,选择什么工具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具备信息技术素养。《上海市信息技术指南》中提到,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有三个阶段:基础性应用、综合性应用以及创新性应用。“安庆幼儿园正在努力从综合性应用水平走向创新性应用水平,这个跨越并不容易。”之所以存在难度是因为综合性应用不只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技术看到幼儿、推动幼儿发展的能力。

具备较好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拥有专业知识的储备,比如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心理需要、表达方式等。但以理论知识为标准评价幼儿的行为是不够科学的,幼儿真实的发展水平需要教师基于儿童视角去观察,并结合自身的感受做出判断。温剑青强调,信息技术作为“赋能”的一种手段,就像是为教师观察评价增添了一对翅膀,助力教师飞得更高、更远,而教师本身的“观察能力”才是飞翔的核心力量。

信息化时代,似乎一切都在向“效率”看齐,对“快”的追求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幼儿园,可教师毫无目标收集到的碎片化数据真的能够推动幼儿发展吗?教师又具备足够的能力筛选、分析幼儿所产生的数据吗?“教育应该是一个慢养的过程。”温剑青表示,经过十几年的“技术赋能观察评价”探索,她越发意识到“慢”的魅力,“慢”不意味着放缓发展的脚步,而是指用更多的时间反思当下技术应用的问题、总结现状,从而找准发展的方向,朝着目标快速奔跑。比如在观察评价方面,温剑青希望信息化工具更加快捷、数据分析更具指引性,让幼儿发展的踪迹更能为教师所见,从而更好地支持幼儿发展,“这才是技术赋能教育的真谛”。

猜你喜欢

点点手环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疯狂编辑部之智能手环
爱“上”幼儿园
点点
点点
点点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学习监测手环
麦开:放弃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