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育模式下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3-09-18赵卫卫

中国饲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共育培育校企

赵卫卫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周口 466000)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改革重点在于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校企共育已成为国内高校饲料专业人才培育的关键途径之一,该模式不仅为生态饲料基地建设提供专业人才保障,而且为高校饲料专业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途径,进而推动校企双赢、共同发展。但国内仍有部分饲料企业存在人才培育观念落后,培训体系不合理,人才评估机制欠缺,国内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现状不理想等问题。为此,各生态饲料基地应推进校企共育机制,积极引进专业饲料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完善人才评估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创业人才储备、提高人才培育有效性。

1 我国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国家加大对饲料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在农村建立生态饲料基地,既能确保高质量饲料产品供应充足,又能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王伟,2022)。其中,高校创业人才是构建生态饲料基地的重要力量,但实际的人才培育现状不容乐观。

1.1 创业人才培育观念落后,人才引进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饲料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量逐步稳定,但大多数饲料企业都是发展规模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大多缺乏生产技术创新和先进人才培育意识,生产总量和效能过低,实际生产效益较差。对于中小型饲料企业而言,在农村构建生态饲料基地,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投入、优化生产实践,还能利用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但国内仍有部分饲料企业忽视高校创业人才对生态饲料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普遍认为高素质人才不可能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中创业,因此,这些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培育观念较为落后(曾姝等,2022)。此外,国内还有不少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尚未开设饲料专业,种种因素作用造成基地创业人才引进不足、优质饲料人才储备有限等问题。

1.2 创业人才培训结构不完善,培育质量有待提高 创业人才培训转化率低、培训效果不够突出是阻碍生态饲料基地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很多高校饲料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涉及饲料先进技术、产品实践检验、生态基地建设等内容的专业课程较少,而且学校提供的试验器材相对落后,导致饲料专业大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够完善,试验操作技能水平低,生态饲料基地在与这些创业大学生合作时,理应重视人才培训的重要性。但目前国内仍有部分生态饲料基地在与当地高校大学生对接时只看重最高学历、综合素养,忽略理论考察和技能检验等环节,这就造成大学生低认知、低能力的局面。此外,周晓莺(2020)认为,部分饲料企业对创业人才设置的培训课程内容片面、培训形式单一且培训方法枯燥,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培训专注度较低,影响了培训效果。

1.3 创业人才评估机制欠缺,实践创新意识淡薄

打造拥有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优质饲料人才,推动饲料业健康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这是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的首要目标(范继业和张静,2018)。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生态饲料基地的人才评估机制不够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业人才评估指标不够健全,主要包括学历、专业、综合素质等内容,对饲料人才的评估过于笼统,饲料企业难以从现有创业者中筛选出契合企业发展理念、战略要求的优质人才;二是创业人才评估缺乏结果有效反馈,使得创业大学生很难发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不但阻碍了大学生技术创新意识的提升,还会影响创业大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校企共育模式下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校企共育是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该模式充分整合了现有生产资源,推进了饲料基地建设、饲料课程改革和饲料行业发展,最大化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饲料企业建设发展和饲料专业学生创业就业具有很大帮助(周艳和熊婷,2018)。

2.1 推进生态饲料基地建设,提高生态饲料人才储备 在校企共育模式的作用下,我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现状,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融资贷款等项目,在生态饲料基地建设方面给予充足的资金、设备及人才资源支持。通常,在构建生态饲料基地时会涉及多种专业技术,包括选择优质品种、建立地基、培肥施肥技术、有机肥制作及先进的饲料配制技术等方法,而且在饲料生产后端还会涉及饲料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应用技术,这一整套生态饲料供应链管理体系离不开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支撑。可见,校企共育模式使得各企业的生态饲料基地建设更科学、高效,同时各大高校通过定向人才输送不断提升饲料基地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

2.2 推动学校饲料课程改革,拓宽饲料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在校企共育模式作用下,国内各大高校为提高本校学生创业就业率,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当地高校会重点关注生态饲料基地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确定创业人才培育目标、培育方向,从而为学校饲料课程改革提供重要指引(戴国宝,2018)。如生态饲料基地通常将饲料产品质量、饲料生产环境、饲料运输管理作为建设重点,并增加一些生态养殖、种植及旅游业等项目,那么与这些基于饲料市场需求、面向消费群体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营销技术会成为未来高校饲料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此外,校企共育为高校饲料专业大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强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饲料专业学生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避免优秀饲料人才资源的流失。

2.3 提升生态饲料生产质量,推动畜牧业良性发展 在校企共育模式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意识到生态饲料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优质生态饲料产品的生产,而提升饲料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饲料人才的有效研发。因此,国内中小型饲料企业与当地或外地的一些农业高等院校、农业职业院校积极进行合作,一方面成立专项人才资金扶持项目,以吸引优质人才实习就业;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培训队伍,到高校系统学习饲料知识和研发技术,不断提高基地创业人才储备量。随着饲料产品品类、营养成分的增加,饲料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会得到提升,不仅能满足畜牧业的需求,还会助推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扩大畜禽产品的市场需求。

3 校企共育模式下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的实施路径

校企共育模式下,国内生态饲料基地应基于市场需求现状,明确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现状及其问题,积极转变创业人才培育观念,调整人才培训结构,并健全创业人才评估机制,不断优化创业人才培育途径,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与效率。

3.1 树立先进的人才培育观念,加大优秀饲料人才引进 先进的人才培育观念是提升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马树超和郭文富(2018)在推进生态饲料基地建设进程前,饲料企业首先要明确基地创设人才的培育目标,即由重视劳动技能转变为重视技术研发能力,进而确定基地创设人才的培育方案、路径及方法。为此,国内饲料企业应充分发挥校企共育模式的优势,结合地区饲料市场实际需求、饲料行业政策导向,明确生态饲料基地建设所需标准,制定相应的基地人才培育计划,适度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并将用人需求规划及时传达给高校饲料专业负责人员,进而推动优秀饲料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工作。各大高等农业院校、高职院校在接收到饲料企业用人需求后,应基于饲料课程教学目标和饲料前沿技术研发现状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将生态饲料基地的实践生产需求与学校的实践活动需求联系起来,不断完善饲料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

校企共育模式下,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的培育观念应与时俱进、持续优化,饲料企业应加强同高等高职院校的协作交流,加大顶尖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并反向推动高校饲料课程改革转型,使得高校饲料专业教学体系更完善,更加契合市场发展需求(王梦琪和郭志慧,2022)。

3.2 完善创业人才培训结构,提升饲料人才培育有效性 完善的创业人才培训结构是提升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有效性的根本路径。新时期饲料行业的需求环境和发展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高等高职院校饲料人才培养方式和国内饲料企业、生态基地人才培训模式都应该基于上述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形势调整培训结构,并积极探索、创建更为高效的人才培训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校企共育模式下国内各大高校应加强自身对经济形势和需求反馈的关注度,并以此为发展导向完善饲料相关专业,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饲料生产技术、产品实践检验、生态饲料基地建设等理论知识,还要覆盖饲料产品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饲料基地人力资源管理等实践知识,不断提升高等院校、高职院校饲料专业大学生的基础素养和实践技能水平。

第二,校企共育模式下国内饲料企业在对接基地创业人才时,不仅要看重对方的学历、在校表现等综合素养,更要注重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水平(刘媛,2020)。在充分考察创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现状后,饲料企业应联合合作高校确立相应的人才培训课程,并基于市场需求方向搭建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培训形式要具有多元化特征,创业培训不仅可以利用信息化媒体提高直观性和趣味性,还可以将培训地点由课堂延伸至实训基地、生产车间及企业教学实践平台,从而提升产教融合办学水平,提高创业人才培训专业水平。

第三,校企共育模式下,饲料企业应联合各大高校构建专业的教师培训队伍,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让外聘名师加入培训,同时明确团队内部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目标。

3.3 健全创业人才评估机制,实施人才激励创新方案 健全的创业人才评估机制是提高生态饲料基地创业人才培育效果的直接路径。当前,我国生态饲料基地与大学生创业衔接度不断提高,人才引进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创业人才培育结构也在不断完善,对人才评估机制的内容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国内各大高校应加大与饲料企业的沟通协作力度,明确国内饲料市场人才需求导向,进而调整创业人才评估指标,优化人才培育方案。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饲料企业应完善基地创业人才评估机制,考察指标的制定应当科学、全面,不仅包含创业大学生以前的学习成就、校内实际表现、实践经历,还要设置相应的创业素质题目,以便考察创业者的综合素养,考察内容包括创业思路、创业品质及对饲料行业前景的认知等。此外,在生态饲料基地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还可以利用人才竞聘形式筛选出高素质饲料创业人才,并鼓励其他创业者积极学习,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二,饲料企业应及时将人才评估成果反馈给本人,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创新激励方案,有效鼓励创业者重视评估成绩、加大实践学习力度(赵根良,2021)。此外,饲料企业还应联合高校根据不同创业大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人才培训评估效果反馈,帮助创业大学生快速发现自身不足,为其日后学习提供指引。

4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推进,校企共育已成为生态饲料基地人才培育的重要路径之一,既能满足生态饲料基地人才储备需求,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又能为高校饲料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渠道。为有效推进校企共育模式落地,国内各地区生态饲料基地应创新饲料人才培育观念,积极开展饲料专业人才引进工作,构建系统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同时重视创业人才评估机制的有效调整,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方案,进一步推动生态饲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培育校企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