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沼泽深处的女孩》:跨媒介视域下互文性叙事美学研究

2023-09-17陈娟

电影评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互文沼泽

陈娟

随着跨媒介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不同媒介的间性互动增强,促进了电影与文学名著的相互借鉴、有机融合。文学名著与电影作品的频繁互动,呈现了影像“再生产”“再变化”等艺术特征。基于此,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已成为一种特定的创作模式。由奥利维亚·纽曼执导,黛西·埃德加-琼斯、哈里斯·迪金森等人主演的悬疑题材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是以生物学家迪莉娅·欧文斯创作的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为创作蓝本,讲述了年轻女子基娅·克拉克被家人抛弃后,独自来到沼泽地生活,在经历人们的质疑、爱情背叛后,依靠自己的奋斗和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的故事。本片采用倒叙的方式,从探寻“蔡斯死亡案”的真相开始,以传递和弘扬奋斗精神、女性独立和生态美学为重点,将基娅的命运、成长与爱情等一系列故事,以插叙的方式融入其中,在兼顾小说文本和大众审美等内外互文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对文学名著的合理化改编。

一、符码集合:互文叙事下的创造性转译

互文性理论①为理解和认识文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认为要从文本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中来理解相关文本信息。对文学名著作品的改编既是对文字符号的艺术重现,也是全新审美的生动书写。从叙事文本层面看,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通过塑造更加多样化的人物形象,设计处理更加贴近现实的故事框架,以全新视角建构逻辑自洽的新故事,刻画更加真实、鲜活的人物心理,使文学原著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文本特性与审美需求: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前提

互文性,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文学理论,也被称为“文本间性”,指的是两个或以上文本之间产生的“互文”特征。[1]文学是优质电影作品创作的根源,通过利用影视艺术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重述,不仅增添了文学作品的可看性,也有可能创造新的艺术精品。迪莉娅·欧文斯创作的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诠释了具有永恒价值的奋斗精神,传递了坚持不懈的对梦想的追求,为文学名著的电影化改编提供了基础。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所蕴含的精神追求是电影改编的基础,而人物性格的鲜活性、故事内容的可读性,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电影改编的合理性。当然,与原著相比,影片中,无论是基娅·克拉克个人的成长故事,还是其生活环境、爱情经历,都有异于现实的奇幻特性。电影在基本沿用小说原著故事情节、人物角色设置的同时,充分考虑了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通过生态美学风格的生动展现,进一步强化了小说原著的内核。

(二)延续风格与美学含蕴: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内核

受展示媒介差异性的影响,电影艺术作为“具备可看性的艺术品”,其中蕴含的文学性与文学名著的文学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电影通过使用全新手法和表达技巧来诠释叙事文本,实现了文学著作的内容重塑与故事重现。[2]为了减少或者降低观众的陌生感、距离感,增强观众的认可,就需要妥善处理“首因效应”和改编的“度”。将文学名著《蝲蛄吟唱的地方》改编为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时,不仅要注重诠释其中所蕴含的文学性,还将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美学特征和表达技巧融入其中,通过延续原著的叙事风格、人物特征与创作主题,有选择性地进行差异化呈现,为观众构建内容完整、逻辑合理以及贴近原著的叙事线。基娅·克拉克因为被家人所抛弃,只能到沼泽地中谋生。但是,受“沼泽女孩”传言的影响,基娅总是被当地村民排斥,直到镇上来了两个年轻人,为基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突然有一天,两人中有一个人的尸体被发现后,基娅就被怀疑是头号嫌疑人。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沼泽的秘密才被一一揭开。与此同时,基娅在和小镇上的退休律师汤姆·米尔顿交谈过程中,也将个人的成长故事缓缓道来。

(三)故事还原与“艺术魔改”: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升华

学者郑雪来在《郑雪来论电影》一书中提出:“电影创作的文学价值并不等同于认为电影就是文学,电影具有相对独立性,而非絕对的附庸。”①早期,在文学名著向电影改编的过程中,多忠于原著,普遍遵循“还原式再现”的创作方式,无论是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还是表达的主题,都与文学作品本身差别不大。而随着审美理念不断变化,电影创作者希望将个人对原著的新理解、时代审美新趋向融入改编,出现了转化创作内核和艺术化演绎两种趋势。[3]与文学原著相比,经过改编的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通过放大浪漫情怀,彰显个性诗意,将原本艰难、困苦的生活升级为一种自我坚守、自我修炼,将基娅·克拉克躲避在沼泽地的无奈生活“包装”成一种栖居的诗意生活。文学原著强调的是相对真实的艰难,尤其讲述了基娅取得成功的人生道路更是极为艰难。但是,电影在描述这一情节时,讲述了基娅虽然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但是仍然能够以“无师自通”的方式,取得较大成功。正是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为文学名著的改编创作提供了空间,通过采用艺术化的影视表达手法,向观众传递了实现个人梦想的可能性,使观众既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含义,也能获得沉浸式体验。

二、兼顾内外:互文叙事下的审美特征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文化转向》一书中提出:“在文化领域中后现代性的典型特征就是伴随着形象生产,吸收所有高雅或低俗的艺术形式,抛弃一切外在于商业文化的东西。”②虽然文学名著与电影艺术都能为观众呈现出独特的美感,但是,受媒介载体、展示形式等差异的影响,两者诠释的审美特性呈现出了差异。在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的改编过程中,兼顾内外双向互文,向内互文着重考虑与原著相关的文本内容,向外互文充分考虑了影片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文,从而确保电影的审美功能通过互文的手法来实现。

(一)奇观性的审美风格

导演张骏祥在《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一文中认为:“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形塑、表现手法、节奏等密切相关,生搬硬套外国电影的技法、倾向形式化而忽视内容是不可取的。”③在互文叙事下,对文学名著进行影视化改编,需要在尊重原著叙事逻辑、线索框架的基础上,用符合生活、契合艺术逻辑的方式来再造故事内容,从而帮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关联式想象中回归叙事内容。[4]与小说偏重故事性的叙事不同,电影作为一种“声画结合”的观赏艺术,既要以丰富、生动的故事内容为内核,也要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利用影视手段来营造“立体式”的视听效果。从视听语言层面看,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在契合受众观赏心理的基础上,推动电影改编与小说原著文本进行互文,借助色彩搭配、构图设计和配乐选择,在彰显艺术性、创造力的同时,以电影艺术独特的质感美学,突破原本文学作品的审美表达,让文学作品的故事肌理,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融入观众的观赏语境,并获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本片借助奇观化的审美空间,使观众将影片与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产生互文,有效弥合小说文本与影片之间的裂隙,使文学名著成为新的文化符号,实现价值意义与审美表达的生动延续。

(二)意境之美的影像表达

法国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提出:“互文性是每一篇文本都在重新组织和应用已有的言辞,并认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文本。”①文学作品和电影同为“叙事”艺术,均包含了叙事主体、客体和手段等三项核心元素,都是借助叙事的感性特质,重构不同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对于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而言,通过使用文字进行“私人化”表达,进而直接触及读者的内心,能使读者的个人想象力得到充分迸发。但是,对于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而言,通过汲取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具象化、直观化的方式来生动呈现文字内容,在视听画面的支持下,打破了文学作品的表意局限,形成了新的艺术表达景观。本片以倒叙的方式展开叙事,从“蔡斯死亡案”开始,回顾基娅的人生命运、个人成长与爱情故事,并通过插叙的方式,将案件的具体审判过程融入其中,赋予受众浓厚的“悬疑”观感。但是,与其他悬疑题材影片相比,本片并没有使用惊悚画面或者紧张音乐来衬托氛围,而是通过营造清新、自然的文艺气息,依托沼泽湿地的恬然风景,在抒情语调的旁白讲述下,借助缥缈配乐,呈现独特的视听审美效果。这一独特的叙事风格设计与小说原著作者的生物学家身份相吻合,有效调节了观众的矛盾心理,不仅更加成功地表达了基娅·克拉克的独特个性,也以生态美学的方式赋予了影片特殊的美学观感。

(三)心灵审美的现实体认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一书中认为:“声音将不仅仅是画面的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②与文学著作相比,电影艺术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音乐、视觉空间等多种要素,以虚实结合、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等手段,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刻画、渲染人物形象,给予了观众奇美、独特的审美体验。[5]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将主角人物放在密林深处的沼泽地,尽管备受世俗质疑,但通过设计清新靓丽的主人公形象,更好地展现了基娅的独立生活,隐喻了生态女性主义。借助人物命运变迁及成长历史,展示了个人对现实命运的抗争、持续奋斗等女性精神,诠释了自然生态对其成长的巨大帮助,从更深层次阐释了人与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启迪观众进行深层思考。基娅从小就面临各种生活折磨,从亲人离去到自己孤身一人到沼泽寻求生存,再到经历爱情的背叛,以及最终凭借个人熟知的自然知识来出版书籍,成为富豪。正是基娅顽强、坚韧的奋斗精神,成就了自己的幸福。为了更好地烘托基娅的人物性格,影片重点刻画了基娅到沼泽地后,靠挖贻贝生活的场景,贻贝仅仅吸附在沙石上,需要基娅奋力取下。该片塑造的基娅人物形象具有“群像”特征,描述其经历各种磨难、非议,但最终仍凭借个人的才智和努力,始终坚守的奋斗精神,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肯定了个人奋斗的积极意义。

三、互文叙事下的改编策略

在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进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文学作品原著当作电影的“剧本”,也不能停留在从文字文本到视觉文本的转化上,而是要注重汲取文学原著诠释和表达人文精神、审美观,在赋予观众必要思考的同时,构建具有流动性、跨越性的视听空间。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作为文学著作改编的影片,通过创新表达方式,突出叙事主题,超越了文学原著的叙事框架,既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也造就了契合时代审美的经典影片。

(一)主题升华:文本书写与现实生活的观照

德国学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一书中对电影特质进行了论述:“电影特别擅长记录和揭示具体的现实,因而现实对它具有自然的吸引力。”①当前,电影作品面向多元文化语境传播,受众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影视改编是否忠于原著,而是如何实现文学与影视宏大议题的合理转化,以及如何巧妙利用电影语言赋予观众更加独特、个性化的理解。[6]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在创作过程中,面对同一题材、不同类型的叙事文本,改编创作者将原著故事与时代审美、文化语境有机融合,在表达主题的基础上,凸显了个性化的美學风格。从主题表达上看,蔡斯的死因并不是本片着重描述的内容,以“蔡斯之死”为核心,重点描述了基娅的命运、爱情与成长,让观众从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中,感受、体会独立女性的生存困境,在成功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同时,展现强烈的现实意义。该片通过对基娅人物角色进行合理重构与内容增补,使女性自立、自强的主题得以不断深化。

(二)策略反思:文学消费与艺术表现相调适

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一书中认为:“电影艺术的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用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7]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作品,是先对文学语言进行解码,再用电影语言进行二次编码的转换过程,其中不仅是简单的叙事转化或符号转码,也是基于“双向互动”的思考与艺术想象。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出版后,凭借故事剧情、人物设计,很快就成为全美现象级畅销小说。在改编策略方面,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通过精简核心线索,将“恋人谋杀案”与“沼泽女孩成长史”相融合,构建了从并行到交织的叙事框架,用三个阶段勾勒了一个完整的悬疑故事。与此同时,为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其中表达的独特审美,本片通过转变叙事节奏,创设了具有极强“在场感”的视觉奇观,在符合叙事逻辑想象力、契合受众审美诉求和接受习惯的同时,取得了文学名著改编电影的理想成效。在将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利用声音的表意优势,构建了充满独特意境的视听艺术空间,为审美表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女性的独白声音始终贯穿全片,平静笃定的语调,使观众对基娅强大的内心形成深刻的认识。

(三)故事建构:互文趣味与故事情节的整合

互文性是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巴赫金的文本对话性理论的汇总。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将巴赫金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对话性”翻译为互文性,并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8]在互文叙事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叙述中心,通过文本的互文性,将原本零散的信息内容、碎片文本统一整合到一个叙事系统之中,从而呈现出叙事类型的多样性。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是悬疑、爱情与自然等多类型杂糅的影片,通过赋予主人公基娅·克拉克真实、深情的女性力量,在成功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同时,使观众获得动人的观赏体验。基娅·克拉克从小就失去了家人的照顾,独自漂泊在沼泽地,又被小镇居民所排斥和误解。但是,即使面对如此困境,她仍然以一种孤独但是淡然的生活理念,历经各种磨难、挑战,甚至希望美好爱情的洗礼。尽管被误解为头号犯罪嫌疑人,但她仍凭借个人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收获了完美的人生,真正成就了自我。影片为了提升观赏美感和吸引力,通过采用多种类型元素,将文学作品、自然生态、人物形象等多种元素进行整合,统一纳入悬疑叙事体系之中,并采用倒叙解疑、插叙等方式来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最终在多种形式及叙事模式组合下,为观众呈现“全觉化”叙事场景,实现基娅·克拉克人生命运逆袭的故事建构。

结论

互文性理论为理解文本提供了更开阔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的互文性进行探讨,结合其中所展现的审美特征与主题表达,为文学著作电影改编提供了合理的范式。在影视创作精品化的进程中,为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品位与观影诉求,需要以优质文学作品为创作蓝本,通过讲好故事、传递积极价值理念,观照现实与小说文本,释放文学名著的美学风格与艺术品格,以唯美的视听画面回应受众的审美期待,持续释放强大的文化吸引力。

參考文献:

[1]代晓芳,李斌.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以21世纪英语世界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为例[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7):62-71.

[2]万传法.从文学到电影:关于改编观念、理论、模式及方法等的思考[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111-123.

[3]张丽军,李佳卉.新时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电影改编的理念探析[ J ].民族艺术研究,2021(05):5-14.

[4]曲德煊.影像艺术高度与纯文学改编:一致性与再创性的矛盾运动[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03):104-109.

[5]黄耀民.互文与重构:媒介“转译”的可能性——路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J ].电影评介,2022(18):74-77.

[6]杨莹.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创意的跃迁——从《西游记》影视改编说起[ J ].新闻爱好者,2022(10):124.

[7][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28.

[8]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947.

①在文学研究领域,“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般指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也称为“文本间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Julia Christeva)提出。

【作者简介】  陈 娟,女,江苏邗江人,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英汉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艺术类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编号:HBWY2015—Y—J01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互文沼泽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帮女儿走出“嫉妒沼泽”
沼泽时代
Passage Seven
不受高考青睐的文学名著阅读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日本文学名著速读(7)——『黒い雨』
互文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