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及世界意义

2023-09-15李庆四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李庆四

摘 要:政治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政府致力实现的发展目标。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在政治治理上起步晚、任务重、困难大。经过不断努力提升和完善,中国政治治理后来居上,成效卓著,不仅对自身政治进程影响深远,而且更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治理现代化的垄断地位,为面临困境的广大非西方国家提供了不同治理思路,在西方政治治理模式一家独大的世界政治中有助于促进东西平衡和世界和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治理;政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3)04 - 0047- 07

一、引言

国家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政治治理又是整个国家治理的首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为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而努力。中国政治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构建起来的。在广泛汲取世界各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正在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开启新的征程[1]。政治现代化包含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之中,完善和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国家政治现代化的核心要素。

二、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实践

中国政治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由自身政治实践与他人经验结合而贡献给世人的政治智慧和结晶。

首先,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上。在短短7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一个人口众多、一穷二白、科技文化水平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最有增长活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第二大经济体。其间超越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不仅极大改变了自身的经济面貌,而且对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实践证明,没有一个成功的政治现代化,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治治理长期陷入衰败之中。中华民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由于西方列强的长期侵略、国内军阀混战等,国内政治一片混乱,谈不上政治现代化。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现代化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的,取得如此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顶着各种诱惑和压力,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结果。

其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治理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和美国顽固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围堵下,中国被迫采取和苏联一样的中央高度集中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虽然保证了统一和效率,但却以牺牲灵活性和多样化为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价值导向、制度安排、权力配置、职能分解、机构设置等层面很好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政治现代化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治理模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条显著优势,即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再次,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是中国政治与中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精华成分,被合理地融入到现代民主治理的思想内容之中[2]。尽管中国政治现代化充分吸收了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但对中国而言,在处理复杂的治理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可以照搬的一成不变的普适性模式。一方面,中国政治现代化借鉴了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有益成分,但西方的政治现代化同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掠夺殖民地财富等政治手段,中国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绝不会存在掠夺他国财富以自肥的情况。另一方面,从来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是仿照西方模式取得治理成功进而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比较成功的新加坡和韩国,要么小得不具有借鉴意义,要么就是被美国刻意扶持而不具备推广性或普及性。只有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治理模式,才是适合自身国情的政治现代化。

最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尤其体现在应对人类和自然的重大危机上。中国无论是在应对1997年和2007年席卷世界多地的金融危机上,还是在应对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2003年突发“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上,都取得了人类应对灾难史上无与伦比的成就,展示出中国政府卓越的治理能力。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在应对2005年新奥尔良卡特琳娜飓风、2020年新冠疫情、2021年得州断电事故、2023年俄亥俄化学品专列翻倒泄漏爆炸等危机上都显得力不从心,与其政治现代化的自我认知很不相称。而中国自进入新时代以来,政治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从2019年年末至2022年,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三年,在保證社会稳定的条件下实现了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保持了贸易强劲增长,成为世界抗疫物资和生活生产用品供应的大后方,这些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成功实践的有力见证。

三、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政治现代化突破了西方对政治现代化的话语垄断

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特别是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后,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如三权分立、两党或多党竞选轮流执政等,一度被宣传为人类社会“普遍公认”的“制度标准”,甚至被称为“历史的终结”。从前殖民地独立而来的发展中国家,要么主动效仿,要么被迫接受。像中国这样实行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执政体制的国家则被视为“异类”,冷战结束后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构架中备受孤立,内政外交屡遭干扰。所以,从世界政治的角度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度霸权激烈博弈的过程。

一方面,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讲,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咄咄逼人,大发意识形态霸权淫威,迫使各国选边站队,凡不符合西方意识形态和制度模式的,要么被质疑,要么被拒绝而陷入孤立。尽管中美建交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关系”,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始终不变。自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奉行公开敌视政策以来,后继的拜登政府也持同样的政治立场。苏联的解体让美国尝到的甜头是:可以通过渗透顺利搞垮对手。美国仍然梦想着以颠覆苏联的方式颠覆中国。从意识形态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不希望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因此颠覆、肢解中国始终是它们的主要目标。中国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美国攻击的借口。比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1989年的政治风波为借口,制裁、封锁和孤立中国。在中国,他们千方百计寻找和培养“代言人”,不断播下致乱的种子,它们的自信就是来自这些安插在中国的内应或“第五纵队”。所以,每当美国挑衅中国的时候,中国一旦有反击,这些“代言人”总会跳出来说要“中美友好”“不能有冲突”,不能“开启互害模式”等。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时,甚至有人发出“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怪论。然而,在苏联解体后外部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中国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超过30%,是美国贡献率的两倍以上。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全世界,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可谓“风景这边独好”。2020年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脱贫,实现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3],在世界发展史上影响深远。中美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成果和治理表现,更加鼓舞世人,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敢于打破西方精心营造的思想禁锢和话语霸权,在思想认识上逐渐认可并接受中国的制度模式和政治现代化观念。

另一方面,从政治治理操作方式上看,凭借民主话语霸权主导国际政治的西方国家自诩为治理标准的制定者和裁决者[4]。在西方长期的政治话语宣传下,西方的政治治理模式普遍被视为应该“遵奉”的“标准”,凡是不执行这个“标准”的国家,都不会被西方认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长期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排斥和打击的根本原因。而西方的政治话语宣传也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被迫接受或顺从地套用西方的制度模式。甚至在国内,也还有极少部分人在政治制度问题上,动辄以“世界多数国家都实行了西方那一套,为何中国是另类”为由而自我贬低、自我排斥、自我否定。虽然在西方国家中,在野党对执政党确实发挥了监督作用,至少在形式上让选民产生这样的印象。但是,二战后70多年的无数实践证明,不仅很多在政治制度上照搬西方制度的国家,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西方国家自身情况也乏善可陈:经济发展毫无起色,政治混乱司空见惯,社会道德大幅滑坡,到处出现佩洛西“美丽的风景线”。反过来看,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安定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却是政治上长期被西方用“崩溃论”打压的中国,这不能不让世人深思!更加证明了西方制度并非唯一,也更加彰显了中国制度模式和政治现代化的魅力!

(二)中国政治现代化给非西方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治理借鉴

对于冷战时期处在美苏博弈夹层中,冷战结束后倍受西方影响、渗透和绑架的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政治制度上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从非洲到拉美,大多数国家被迫走上了轮流执政的所谓多党民主选举制之路,但其中真正实现成功治理的并不多,而“失败国家”则比比皆是。直至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才让这些国家第一次有了不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和选择。

1.执政党要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政治现代化成功的基础在于政治领导力,政治领导力成功的保证是坚强的执政党,执政党成功的关键在于领导核心的确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治理成功的经验之一。自清末以降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西方列强欺压下的中华民族,复兴的弯路之所以走了上百年之久,主要在于缺乏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执政党,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出现,这种局面才得以扭转。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期间,虽然也因这样那样原因出现过一些政策失误,但在世界各国治理中总体表现上乘,并已实现自己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凡是在党的核心权威明确的时期,就能在艰难险阻中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周年就爆发了对我国东北构成严重军事威胁的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对于百废待兴、国力孱弱的中国而言,是否参战,并不容易作出决策。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政策决策精髓。毛泽东同志力排众议,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三年浴血奋战,把美国及其盟军赶回三八线,恢复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朝鲜战争的立威之战,使入侵越南的美军始终不敢越过中国划定的北纬17度线,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有利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为中国恢复世界大国地位和联合国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

反观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政治混乱,执政党地位比较孱弱,要么是执政党领导力不足引起内讧,要么受制于反对党寸步难行。其中很大原因在于党的领导不够坚强有力,无法形成领导核心。尤其是受西方分权制衡理念的影响,多党制国家都担心强势政治人物崛起,以至于出现走马灯般的政府更迭,政权极其不稳,内在制衡沦为内耗内卷。尽管也有一些强势铁腕人物在一些国家长期掌舵,但往往成为不受约束的极端案例,同样妨碍了政治现代化进程。无论以上哪种情况,都不正常。事实上,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多党政治都存在同样问题。但与西方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不仅内部治理缺失,而且深受外部(西方)干擾,通过在野党制造麻烦,插手他国内政,拉一派打一派。无论是在非洲还是拉美还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治理失败的案例俯拾皆是,成为全球治理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2.中国共产党独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政治现代化成功的经验之二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5]习近平对人民民主的重大论断,鲜明地指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全面而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正确方向、基本原则和使命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谱写了新篇章[6]。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成為中国共产党的首创。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重视程序民主。程序固然重要,因为没有合理的程序就无法保证合理的结果,但程序并非民主的全部。与程序相比,政策实施结果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西方竞选制的政党很难保证或不重视治理结果,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仕途和背后金主的利益。选民自以为可以通过手中选票在下次选举中惩罚食言的执政党,但自己其实什么也得不到,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选举中重复体验失落和沮丧的心情。与这种顾头不顾尾的程序民主至上不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可以确保执政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民主、结果民主,避免出现上述极端现象。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和稳定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治理的这一优势,是贡献给人类社会的宝贵政治治理经验和智慧。

3.中国共产党的不断自我革命

毛泽东曾经说:“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7]一党领导并不能避免党内出现腐败分子,其他党的监督制约作用也不能否定;多党竞选轮流执政存在着“合法”和事实腐败,同样不能杜绝腐败等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继续革命、不断革命,但革他人的命易,革自己的命难。古今中外少有革自己命的先例,对腐败一直零容忍的中国共产党率先垂范。习近平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8]自我革命是直面问题、修正错误、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的伟大自我革命[9]。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提出不仅是政党属性的本质规定,更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正因为始终秉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解剖,向顽瘴痼疾开刀”的坚定态度和革命勇气,使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前提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衍生出一系列政治治理原则,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政治保障。

放眼世界政党政治,多党乱局不断,为竞选不择手段,一方面向选民承诺无法兑现的诺言,一方面接受巨额政治捐款。由于大资本才是选举成败的决定因素,所以当选者上台后就把对选民的承诺抛之脑后,而对资本的要求唯命是从。如果选民不满,最多下次选举失去其选票;如果金主不满,有时难免牢狱之灾。其结果就是政治进程出现选举周期性摇摆,难以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更谈不上贯彻执行。多党选举和监督也不能破除腐败难题,政党之间虽势不两立,但有时也狼狈为奸,甚至达成分赃贪腐共识。如美国就允许合法腐败,官员任职期间可能廉洁,退休后进入律师事务所,通过游说前同事,就可合法索取企业提供的巨额佣金,前提条件当然是满足幕后金主的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多党、两党还是一党,这些形式上的区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执政党能否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知错就改,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并非完美无瑕,但与世界政坛花样翻新的众多党派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能不忘初心、反躬自省、砥砺前行。总之,凡是能从中国的政党制度中汲取经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的执政党,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执政能力。

(三)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深刻影响世界和平发展

中国政治现代化成功的价值不限于政治层次和经济范畴,还对世界和平和稳定发挥深远影响。因为大国政治底色决定着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属性,和平治理的国家政治必然导出和平的国际关系格局。

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一直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批评到制裁,从冲突到战争,一贯是西方国家对外关系的主导思维。一旦遇到不喜欢或者不顺从自己的国家,就小院高墙,拉帮结派,大打出手。能用上国际法惩罚的就使用国际法,用不上国际法的就使用国内法进行“长臂管辖”,甚至通过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或“证据”,公然用武力推翻他国政权。显然,这些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并不成功,但如果这些国家的政党能通过自我革命,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实现政治现代化,赢得选民广泛拥护,巩固执政合法性,一定能抵御西方的武力干涉。

当然,中国是世界大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国力不可小觑,让对手不敢随便升级冲突,只能玩些小动作。与中国不同,很多发展中国家因国力有限而具备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国家小而弱,不能构成对美国霸权的威胁而难入其法眼,也就不会成为其打击的目标。另一方面,这些弱小国家如果被美国视为妨碍其霸权实现的国家,就将面临灭顶之灾,比如入侵和颠覆伊拉克等就是例证。近代以来的西方发展史,其实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掠夺弱小落后民族的历史。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一方面成就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被掠夺的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贫困,成为人类灾难的根源,也是这些国家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沉重历史包袱!

近现代以来西方发展史表明,国家政治现代化与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化进程息息相关。然而,西方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殖民者,其工业化是在掠夺殖民地资源财富的基础上实现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本身极其血腥,无论是殖民者对西半球印第安人实施的种族灭绝政策,对非洲大陆的血腥人口掠夺,还是对澳洲土著居民的血腥屠杀都如此。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清王朝的盘剥,更是罄竹难书,给中华民族造成了近乎亡国灭种的灾难。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即便对给中国造成重大灾难的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记恨,始终承诺将来强大了决不追求霸权,不做霸权国家,并表示如果欺压弱小,必将被世界人民打倒。这是世界大国中绝无仅有的誓言。

中国政治现代化是在以和平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与西方列强走过的殖民道路完全不同,中国经济晋级世界第二的目标,始终没有对外侵略剥夺,也没有强制他国签订不公平贸易协议。中国政治现代化不仅没有掠夺他人,而且还维护了世界和平。如果政治现代化是一国制度的内在气质,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治理成效和对外政策就是它的外观表现。中国以自身发展践行着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世界观,就是在增强世界的和平力量,并在事实上维护了世界和平,至少在东亚地区如此。比如,与战火不断的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不同,无论美日澳等近年来如何上蹿下跳,如何花样翻新其军事联盟,东亚地区始终总体保持了和平和稳定。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是人类开启和平时代千载难逢的机遇!

建立在和平发展思维之上的中国政治现代化,既是对西方曾引以为傲的制度模式的平衡和纠错,又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比较和借鉴,使一些不带偏见的清醒的西方学者也承认中国道路的价值和可取之处[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但現实中问题一个接一个。西方政治治理看起来好像很成功,如比较平稳的政权交接、公平的社会秩序、诱人的福利待遇等,更不必说外表光鲜的民主自由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全盘照抄过来,却发现根本不灵,因为居于食物链顶端的西方国家可以输出矛盾,缓解压力,以及利用各种制度霸权隐形方式盘剥他国财富,而非西方国家却不能。所以,西方制度模式未必适应发展中国家国情,但发展中国家却又无力纠正,只有第三方提供的模式,才能帮助他们解套。现在,中国模式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可以参照的选项。

与西方不同,中国向来不会以教师爷自居,也不会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毕竟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模式未必适应其他国家的具体国情。如强加于人,可能就得承担失败的责任,但只要有选择,就存在竞争空间,而公平的竞争,就有利于这些国家追求自身总体利益。正如中美在非洲的存在一样,如果中国企业不去非洲发展合作,美国根本不会对早已放弃的非洲感兴趣。并且美国的目的并不纯粹,从来不是为了与非洲合作[11]、为非洲国家带来发展利益,而是为了阻止中国进入这个发展不充分的大陆。

虽然美国给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制造了麻烦,但鉴于中国已经给非洲大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得到了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美国并不敢太过露骨地进行破坏,只能道貌岸然地以舆论抹黑和攻击中国,并暗中使绊子。对此,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已自觉揭发和抵制美国的破坏行为,以保护中非双方的合作利益。总体而言,中国带给非洲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繁荣,而且还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的社会矛盾。

四、结语

中国政治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是立足自身国情、汲取他国经验教训的智慧结晶,为顺利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中国政治现代化不仅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模式,让更多发展中国家有机会通过对中西方制度模式的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制度模式,早日实现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君如.国家治理和中国政治现代化[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6(3):6-9.

[2]王盈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2):87-89.

[3]于运全.中华民族实现千年梦想鼓舞世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学习时报,2021-07-19(5).

[4]周亚东.西方民主话语霸权及其式微[J].江淮论坛,2017(2):99-103+116.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7.

[6]刘世军.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评论之七[N].文汇报,2022-11-10(2).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

[8]姜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9.

[9]董振华.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与行动逻辑[N].光明日报,2022-03-28(6).

[10]马丁·雅克.傲慢的西方哪里看得懂中国道路[EB/OL].(2021-07-05)[2023-04-11].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07/05/WS60e2de54a3101e7ce9758383.html.

[11]格特.非洲学者眼中的美国对非战略:“发展非洲”的皮、“遏制中国”的里[EB/OL].(2022-08-31)[2023-04-11].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208/31/WS630f3a3da3101c3ee7ae68e0.html.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and World Significance of China's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Li Qingsi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s a development goal that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committed to achieving. Compared to western countries,China started late,faced heavy tasks,and significant difficulties in political governance. Through continuous efforts to promote and improve,China's political governance has come from behind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t not onl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its own political process,but also has broad global significance. This significa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breaking the long-standing monopoly of wester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providing different governance ideas for the vast number of non western countries facing difficulties,and helping to promote balance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world peace in the world politics dominated by western political governance models.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ese political governance;poltical modernization

责任编辑:李祖杰 刘有祥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