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09-14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17期
关键词:肺癌康复评分

李 新

(南京市胸科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京,210029)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1]。肺癌的发病率与患者居住环境、吸烟和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低热、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2]。肺癌预后较差,若治疗不及时将发生转移,因此,该病需早诊断早治疗[3]。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多数患者出于对手术风险的担忧,易产生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手术后恢复[4]。因此,必要的护理配合对于肺癌手术患者提升手术效果、稳定病情至关重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通过合理镇痛、减轻术后应激、早期饮食等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实现快速康复的目的。目前ERAS 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但在肺癌手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较少[5]。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管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 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观察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44.95±4.62)岁;发病部位:左肺上叶2 例,左肺下叶9 例,右肺上叶6 例,右肺中叶8 例,右肺下叶15 例;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 例,Ⅲ期10 例;病理类型:腺癌12 例,鳞癌26 例,其他2 例。对照组中,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5.11±4.71)岁;发病部位:左肺上叶3 例,左肺下叶6 例,右肺上叶9 例,右肺中叶8 例,右肺下叶14 例;TNM 分期:Ⅰ期13 例,Ⅱ期18 例,Ⅲ期9 例;病理类型:腺癌14 例,鳞癌25 例,其他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南京市胸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审核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癌诊疗标准[6];②依从性好;③无远处转移;④预计生存期>3 个月;⑤呼吸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拒绝接受ERAS 治疗;④活动期肺结核;⑤治疗方案不明确;⑥患有精神疾病;⑦伴有严重的全身性感染;⑧病情急重;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⑩依从性差;11凝血功能异常者;12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肺癌手术相关知识由护理人员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宣教的方式告知患者,术前8 h 禁食、4 h 禁饮,术中护理人员高度配合术者,常规留置导尿管,准确传递手术器械,术后镇痛泵减轻疼痛,12 h 后可进流食。

观察组给予ERAS 管理路径。方法如下:(1)成立ERAS工作领导小组,医护人员多条件协同机制,开展多条件查房,每周二和周五开展2 次集中宣教课,集中接受ERAS 理念围术期相关知识,使得患者加深对ERAS 的理解,讲解疼痛相关知识,包括疼痛评分及疼痛用药、术前术后的配合要点、术前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如何早期下床活动,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2)术前管理:护理人员通过文字、图片、PPT、微信公众号、视频、动画、一对一讲解等多模式宣教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肺癌相关知识、手术方案及ERAS 管理路径,ERAS 理念涵盖了微创手术、优化麻醉方法、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积极倾听患者的反馈,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以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要求戒烟两周以上。根据患者个体状况制订个性化方案,调整身体状况至理想状态。术前6 h 禁食、2 h 禁饮,术前2~3 h 口服250~500 mL 葡萄糖注射液,术前60 min 肌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生产企业: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34,规格:1 mL:30 mg×5 支)30 mg 超前镇痛,术前30 min 给予预防性抗生素。(3)术中管理:巡回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仔细核查患者信息,并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签字确认。麻醉科、手术室制定ERAS 麻醉管理核心措施,护理作为贯穿围手术期重要学科,医院培养了包括疼痛、营养、心理、呼吸等专业专科护士,运用清单式管理建立ERAS 护理协作单并录入移动管理系统,促进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创建2 条静脉通道,用于输血以及麻醉药物的输注。术中补液需加温,舒适、合理摆放患者体位,合理设置手术室温度(22~25 ℃)、湿度(45%~65%),器械护士在术前及切口缝合前清点器械数量和手术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感受,术中加强覆盖,使用加温毯全程保温(30~40 ℃),在手术结束前配合术者置入胸腔引流管及胸腔冲洗。麻醉护士提前准备所需麻醉相关药物及物品,遵医嘱实施麻醉诱导。常规人工气道建立,连接呼吸机,合理设置气道压、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实施机械通气。麻醉维持给予患者持续静脉泵入麻醉药物。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术前30 min 洗手整理器械,清点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数量。常规消毒铺巾,正确传递手术器械给手术医生。手术时间>3 h 的患者,为预防感染,需追加1 次抗生素。待患者清醒后,送至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4)术后管理:音乐疗法+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干预具有更满意镇痛效果,同时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加强检查并记录患者的全身皮肤、局部伤口及导管位置、刻度等,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日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制订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锻炼方案,术后4 h 协助患者翻身,术后6 h 协助患者坐起10~30 min,术后1 d 协助患者下床活动,10 min/次,3~5 次/d,术后3 d 鼓励患者病区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帮助患者舒展关节,指导全身肢体关节运动,提升机体疼痛阈值。胸外科、呼吸科、放疗科护理人员还专门设计了康复操,后期带领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术后1 周指导患者用呼吸训练器锻炼呼吸功能,或爬楼梯锻炼,根据耐受状况逐渐增加层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时给予康复指导,引导患者主动进行康复活动、规律复查。

1.4 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尿管拔管时间、下床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4 h 疼痛程度(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分值0~10 分)、胸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②肺康复指标: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Master Screen Pneumo 测定患者术前和术后3 d 呼气流量峰值(PEF),监测患者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6 min 步行试验。③心理状态指标: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7]及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患者健康问卷(PHQ-9)[8],均采用0~3 分评分法,总分分别为27 分与21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④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持续漏气、切口愈合不良、出血、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持续漏气+切口愈合不良+出血+肺不张)例数/总例数×100%。⑤满意度:采用南京市胸科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 信度系数为0.939,满分为100 分,0~59分为不满意,60~79 分为满意,≥80 分为非常满意[9]。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尿管拔管时间、下床时间、VAS 评分、胸管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s)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 4.21±0.53 18.54±1.18 1.43±1.12 4.68±0.42 4.25±1.03对照组 40 6.35±1.61 20.36±1.31 2.07±1.26 5.32±0.55 6.67±1.04 t 7.985 6.5292.401 5.849 10.456 P<0.001<0.0010.019<0.001<0.001组别 例数尿管拔管时间(h)下床时间(h)VAS 评分(分)胸管拔管时间(d)

2.2 两组肺康复指标比较

护理后,两组PEF、SpO2、6 min 步行距离与护理前比较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后PEF、SpO2、6 min 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康复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肺康复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2.3 两组GAD-7、PHQ-9 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GAD-7、PHQ-9 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GAD-7、PHQ-9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GAD-7、PHQ-9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GAD-7、PHQ-9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加重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肺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该病,围术期开展规范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常规护理无循证指导,临床应用有所受限[10]。且常规护理术前需较长时间禁食禁水,患者机体消耗严重,手术风险增加[11]。实施ERAS 管理路径,根据患者认知程度,多形式宣教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强化认知,促使患者手术前保持最佳状态。

研究表明,术前长时间禁食禁饮会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肠道水肿、睡眠障碍,且不能减少术中误吸、反流等问题,增加患者痛苦[12]。ERAS 管理路径缩短术前禁食水时间,打破传统观念,并适当予以糖水,提高患者肠道耐受性,减轻其口渴、饥饿、紧张感,降低身体代谢性应激反应的风险,更有利于患者恢复[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尿管拔管时间、下床时间、VAS 评分、胸管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ERAS 管理路径可有效减轻肺癌手术患者疼痛,促进快速康复,这与罗纪等[15]研究结果一致。患者进行胸外科手术后最突出与常见的问题是疼痛,若疼痛较为剧烈,术后肺不张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将增加,机体康复进程延缓,疼痛的有效管理可增加术后机体舒适性[16]。ERAS 管理路径中做好术中保暖措施,有助于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减少冷刺激,以防机体低体温损伤,且保暖措施可缩短肠麻痹时间,促进肠道功能恢复[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RAS 管理路径较常规护理更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肺癌患者术后情绪不佳,加之免疫功能下降、营养状态不佳等,肺功能康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8-1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PEF、SpO2、6 min步行距离与护理前比较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护理后PEF、SpO2、6 min 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单一、笼统,干预措施不及时,康复护理效果不佳,而ERAS 管理路径较常规护理更加规范、全面,更有利于肺功能康复。同时术前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术后康复极为重要[2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GAD-7、PHQ-9 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GAD-7、PHQ-9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ERAS 管理路径通过多途径的健康教育,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显著改善了肺癌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了ERAS 管理路径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ERAS 管理路径可有效促进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肺功能,减轻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肺癌康复评分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