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在音乐剧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以音乐电影《悲惨世界》为例

2023-09-12罗惠琳蒋紫橦黄鹭婷贾丽雯黄兴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悲惨世界归化字幕

罗惠琳,蒋紫橦,黄鹭婷,贾丽雯,黄兴运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时代日新月异,全球化加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一批国外经典影视作品,其中包括取材于经典名著的音乐电影《悲惨世界》。音乐电影是音乐剧与影视作品结合的产物,它集舞台设计、歌曲、舞蹈、情境对白为一体,较之于一般电影,更注重从听觉表达人物情感、情节发展与事件冲突,带有诗歌的艺术特质,因此,音乐剧字幕翻译需注重文学色彩、戏剧性和音乐性。国内关于彼得·纽马克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多数涉及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等领域,鲜少会涉及音乐剧的字幕翻译。本文以音乐电影《悲惨世界》为例,探讨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在音乐剧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策略与技巧,力求为音乐剧字幕翻译研究献绵薄之力。

1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重现原文中的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指译文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较客观,重视保留原文内容,不受时空限制;而交际翻译较主观,强调译文的效果和读者的反应,受所处时代限制[1]。

此外,纽马克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做了3种分类: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Function)和感染型文本(Vocative Function)。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2 音乐剧字幕翻译的特点

音乐剧的字幕翻译终属字幕翻译的子集,因此其第一要义是符合字幕翻译的特征。而字幕翻译受时空等形式规范的制约。优秀的字幕翻译还必须追求达到音响、画面和视觉效果的统一[2]。

音乐剧整合了音乐、舞蹈、戏剧3大元素,从而讲述故事情节,因此音乐剧的字幕翻译往往与戏剧翻译一脉相承。译者处理译文时应凸显动态表演性原则。译文要做到朗朗上口和通俗易懂,在对话统一体的层面,应弱化原文中特有的文化成分,典故、俗语等言外之意往往需要明示化[3]。

翻译音乐剧的字幕,不仅需要遵循字幕翻译的一般规律,凸显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原则,还需使译文符合歌词翻译的特点。除遵循翻译规律及具有文学性外,歌词还具有音乐性,即译文要与音乐配合,译配原则体现如下:其一,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相配合,做到一个汉字对应一个英语音节[4];其二,译文要把实词或要强调的词放在音乐重音上,把虚词或不重要的词放在非音乐重音上[5];其三,译文在句读上应与原文尽量一致,音符的高低变化,与汉语语汇的声调变化相同;其四,歌词必须朗朗上口,译文在高音区最好采用恰当的开口元音字;最后,译文风格受音乐风格限制[6]。

3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音乐电影《悲惨世界》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根据上文相关原理,下文以音乐电影 《悲惨世界》汉译本为例,从音译、归化、增译、词义引申4个方面,探究彼得·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3.1 音译

从词汇方面说,最贴切的翻译法是把一个原文里的词转化到译文里去。在英汉翻译中主要通过音译实现[7]。

例1:

原文:Be in Pontarlier in 30 days.

译文:30天后到庞塔利耶。

分析:Pontarlier是位于瑞法边境法国东部一侧的第一镇,由于法语发音似庞塔利耶,将其音译既忠实于原文的语义,又让饶有兴趣的观众在观影之余查找相关资料扩充其知识面,传播异域文化,达到交际的效果。

例2:

原文:It's worth a centime,my dear!

译文:亲爱的,头发值一生丁!

分析:Centime作为法国货币单位,由于汉语中没有与该外语术语等值的单位,无法归化处理,这在翻译术语过程中造成困难,因此采取音译的策略,可最大程度尊重原语言,表现原文确切的语义。

3.2 归化

交际翻译的定义为: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得到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的效果[8]。由于读者认识的局限,当异化的译本中出现的语言差异和文化障碍读者无法跨越,甚至会误解时,应以归化为策略导向[9]。外国影视作品字幕汉译以归化为主,通常使用归化适应译入语的语言习惯。

例3:

原文:My name is Jean Valjean!

译文:我叫冉阿让!

分析:Jean Valjean法语发音类似让·瓦勒让,由于早期缺少翻译规范,国内翻译大家有意归化外国人名,让名字具有中国名字特点和读音,朗朗上口。

例4:

原文:No God above.And hell alone below.

译文:上无天堂。下有地狱。

分析:译者归化巧用古文工整的对仗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乐剧歌词的音乐性。该句出自第一幕的1815年的法国土伦监狱,剧中成群的囚犯做苦役时受尽非人的虐待,人间炼狱——监狱的惨状呈现在观众眼前,与国内观众耳濡目染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形成鲜明对比,令观众对片名“悲惨”二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5:

原文:See in this some higher plan.By the witness of the martyrs.

译文:此乃天意。离地三尺有神灵。

分析:该句若直接翻译为“看这更高的计划”“在殉道者们的见证下”,则无法明示原语言的言外之意,达不到交际的效果。因此译者将higher plan归化为观众所熟知的“天意”,martyr(殉道者、烈士)处理为举头三尺的“神灵”,更通俗易懂。

例6:

原文:I feel my shame inside me like a knife.

译文:我倍感羞愧心如刀割。

分析:该场景中,冉阿让偷走了教父的厨具被警察发现,遭到一阵拳打脚踢后回到教堂,教父不仅当警察的面包庇冉阿让的偷窃行为,甚至将屋内最有价值的银饰赠予冉阿让。回想起自己的卑劣行径以及教父的悉心照料,冉阿让心生愧疚,下定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字幕组将两组英语短语纷纷转化为中文的四字格,生动形象,达到音响、画面和视觉效果的统一。

影片中类似的归化处理技巧不胜枚举,例如:I know that she will be true(我知道她会忠贞不贰);The cries in the dark that nobody hears(无人知道我在黑暗中的肝肠寸断);Take an aye for an eye(龇牙必报);Turn your heart into stone(铁石心肠)。

3.3 增译

英译汉时,为了更明确地表达原文思想,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规范和习惯,便于读者理解原意,往往需要采用增译法[10]。

例7:

原文:The plague is coming on fast ready to kill.

译文:天灾人祸迅速蔓延 黎民百姓生灵涂炭

分析:Plague意为 a very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usually results in death.The patient has a severe fever and swellings on his or her body,类似“瘟疫”所表之意,归化处理为“天灾”。译文若处理为“瘟疫将至,准备杀戮”,不符合上文音乐剧字幕翻译的译配原则。结合屏幕上对饱受官兵欺辱的百姓的特写,字幕组增译了“人祸”,并将“瘟疫准备杀戮”巧妙转换成“黎民百姓生灵涂炭”,实现视、听一致。

例8:

原文:You're standing in your grave.

译文:你葬身于牢狱。

分析:该句出自片头沙威(Javert)与冉阿让(Jean Valjean)的对话,若理解为 “脚下泥土将是你的坟墓”,则无法凸显动态表演性原则。因此译者汉译时增译“牢狱”,以期达到画面与声音的和谐统一。

例9:

原文:Join your sisters!

译文:加入你的风尘姐妹吧!

分析:芳汀(Fantine)因拒绝工头的性骚扰,被怀恨在心的工头伺机赶出工厂。失去工作和梦想的她,为了筹集女儿珂赛特(Cosette)的抚养费,被迫卖掉了自己的小金盒、满头金发和两颗大牙,最终沦为街头巷尾的娼妓。该桥段中,站成一排的妓女望向不远处蹲在角落里为不堪遭遇饮泣的芳汀,向她抛去“橄榄枝”。译者在翻译sisters时故意增译“风尘”二字,既符合情节,又向观众展示在动乱的年代里,安分守己的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堕落”,最终步入红尘,符合原著对贫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描述,契合主旨。

3.4 词义引申

引申是在保留原文全部语义的前提下,根据具体语境和译入语表达习惯,在译文中对某些词语作一定的语义调整,以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11]。在英译汉时,若直译无法确切表达原文含义,要根据等效原则将词义进行引申,从而选择恰当的汉语词汇[12]。现对词义引申中,词义形象化和抽象化两方面作以下分析。

3.4.1 词义形象化

英语重抽象理性思维,常用抽象词表示具体事物和现象,汉译要转换成具体表达[13]。

例10:

原文:He took my childhood in his stride.

译文:夺我贞操驾轻就熟。

分析:take sth.in one's stride,在英式英语中表示“从容应付某事或某物”,childhood作为抽象名词表“童年”之意,若该句直译为“他轻而易举夺走我的童年”,则无法实现音节与译文在数量上的统一。该画面里,芳汀回忆着过去与心爱之人坠入爱河后失真,再到被所爱彻底抛弃的不幸遭遇,不禁悲从中来,悲愤交加。字幕组将childhood引申为“童贞”,再引申为女性的贞操,并将“轻而易举”处理为“驾轻就熟”,凸显浪子玩弄女性情感的反复性,让观众更为怜悯遭遇种种不幸却心怀善意的芳汀,实现交际目的。

例11:

原文:And there's trouble for all when there's trouble for one.

译文:别让一条鱼搅得满锅腥。

分析:句中出现两次抽象名词trouble,若直译为“一人有麻烦,大家都有麻烦”,无法满足字幕翻译清晰明了的要求。中国自古有句俗语 “一条鱼腥一锅汤”,即本来是清亮的一锅汤,因为一条臭鱼变浑浊,充斥着鱼腥味,引申义为,因为一个人而连累了集体。译者通过引申,化抽象为具象,巧妙地将女工因嫉妒芳汀,将其视为众矢之的,从而纷纷游说工头赶走芳汀的险恶嘴脸通过文字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做到字幕与音、画的统一。

3.4.2 词义抽象化

在现代英语中,常常用一个表示具体现象的词来表示一种属性、一个事物或一个概念。汉译时一般要把较形象的词义引申为较一般的词义[14]。

例12:

原文:Harbor rats and alley cats and every kind of scum.

译文:形形色色的男人来寻乐。

分析:此句除增译谓语“寻乐”之外,还将具体的rats、cats、every kind of scum 归纳概括为 “形形色色的男人”,若是将其直译为“港湾老鼠、巷子里的猫及各种人渣”,冗长,且无法在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让观众立即理解。

例13:

原文:And they crawl out on all fours.

译文:他们走时醉醺醺。

分析:crawl out on all fours较为生动形象,若直接处理为“四肢着地爬出去”,则会让观众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这里实则是夸大对总是喝得醉醺醺后离开客栈的常客的描写,因此译者化用三字格惯用语“醉醺醺”,巧妙概括了该场景,让观众一眼就明白原话之意。

4 结束语

本文以音乐电影《悲惨世界》为例,探讨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在音乐剧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策略与技巧。首先,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划分,字幕应属于感染型文本,属于核心中的交际翻译,因此字幕翻译以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其次,译者应从音乐性角度考虑“译配”原则。加之字幕翻译本身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翻译音乐剧字幕需综合考虑以上3点。最后,音乐剧的字幕翻译在国内研究尚少,如果该领域有更进一步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音乐剧字幕翻译会更加完善,作品带给观众的体验感也会愈加强烈,这将有利于国内外的交际,期待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

猜你喜欢

悲惨世界归化字幕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试析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音乐的戏剧性因素
《悲惨世界》:坚持的意义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特点与演唱风格探讨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