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2023-09-11张晓薇刘心怡武玉环

中国商论 2023年17期
关键词:金融集聚耦合协调度熵值法

张晓薇 刘心怡 武玉环

摘 要:金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综合评级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06—2021年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1)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且两者发展趋于同步。(2)在耦合协调度等级方面,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区域优势将进一步提升,本文据此提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集聚;经济增长;熵值法;耦合协调度

本文索引:张晓薇,刘心怡,武玉环.<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7):-14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9(a)--04

1 引言

河北省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区域融资需求。金融集聚度通过提高资源流动的自由度并促進投资的精细化,从而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则通过增加资金需求、促进金融发展深度与发展广度等途径提高金融集聚程度。因此,河北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是金融集聚的基本涵义与金融集聚评价研究。国外研究学者分别从金融中心与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对金融集聚开展研究并进行界定(Kindle,1973)。国内学者一方面,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将金融市场在特定集中区域的分布及与其他机构的连接关系称为金融集聚(梁颖等,2006);另一方面,部分学者从静态稳定与动态发展的角度解释金融集聚(黄解宇,2006)。

二是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途径研究。国外学者较早开始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并提出金融集聚能够通过优化企业融资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Bagehot,1873)。国内学者则从金融功能、金融集聚、金融扩散三方面效应的角度分析金融集聚的影响,并基于产业集群、要素流动视角阐述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张倩,2016;王宝强、周勇,2021;王彦,2022)。

三是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方面,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程度受经济发展模式、金融集聚水平、地理维度等因素的影响(姜明欣,2022);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集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金融集聚,长期来看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Sehrawat、Giri,2016)。

综上所述,关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基于河北省经济环境的研究不够充分。本文相对以往研究的拓展之处在于:一是采用熵值法对河北省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水平进行测度;二是综合考量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不涉及各个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三是针对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实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3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3.1 模型设定

3.1.1 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U为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n为指标个数;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yij为研究时期内河北省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两个指标的标准化值。

3.1.2 熵值法

为避免指标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河北省金融业相关数据,选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测定量化指标的信息量,判断对综合水平的影响程度,模型设定如下:

首先,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极差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公式为:

其次,计算指标信息熵值,第j项指标的熵值:

其中,,K为常数,。

最后,根据信息熵值确定各指标权重,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

3.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能够综合测度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C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反映两者之间交互耦合的程度,C的取值范围为[0,1]。当C=0时,两者之间处于完全无序状态;当C=1时,两者处于完全耦合状态。A为金融集聚综合发展得分;E为经济增长发展得分;D为耦合协调度;M为综合评价指数;、为待定系数,将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设定、均取值为0.5。

3.2 指标选取

3.2.1 指标体系

金融集聚是众多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在现有金融集聚水平测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金融发展实际情况,依据数据的相关性、可得性原则,从金融业发展、银行业发展、证券业发展和保险业发展四个维度构建河北省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及经济增长效益两方面。因此,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数据的代表性、可得性原则,从经济增长规模与经济增长效益两个层面构建河北省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数据来源于2006—2021年《河北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其中,由于部分指标数据均只更新到2021年,因此选取2006—202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金融集聚综合发展水平

根据熵值法模型,本文利用Stata16.0测算河北省金融集聚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如表2、图1所示。由表2可知:(1)2006—2021年,河北省金融集聚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呈现上升态势。其中,2012—2017年河北省金融集聚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河北省经济与金融开放程度的提升为河北省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机遇与环境。2011年底,河北省启动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并逐步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等规划,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为河北省金融资源集聚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2)2008年金融集聚综合得分发展较2007年度发生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金融环境的冲击,使得银行业经营面临较强的流动性风险,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下降,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缩减,银行从业人员减少,银行业发展面临较大风险;2019年,金融集聚得分下降原因主要是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银行业发展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收缩,但同期证券行业表现实现增长。(3)2019—2021年金融集聚水平增长放缓,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放缓市场投融资节奏;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占据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市场份额,除了保险业持续稳定增长外,银行业和证券业增长均有所放缓。

4.2 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规模与经济增长效率两方面,根据熵值法模型,本文利用Stata16.0测算河北省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如表2所示。由图2可知:(1)河北省经济增长得分由2006年的0.1003增长至2021年的0.8975,主要原因是河北省经济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河北省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快速增长,由1004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0397.1亿元,增幅达302.24%。(2)2015年受进出口总额缩减影响,河北省经济增长得分下降,2015年河北省进出口3192.4亿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13.4%。其中,出口2042.1亿元,下降7%;进口1150.3亿元,下降22.8%。

4.3 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

本文利用综合评价模型与熵值法确定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综合得分后,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依据表3对两者耦合协调等级进行评价,确定协调类型。如果U1>U2,且两者之间的差在(0.1,1]之间,则为经济增长滞后型;如果U2>U1,且两者之间的差在(0.1,1]之间,则为金融集聚滞后型;如果U2与U1之间的差在(0,0.1]之间,则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同步型,测算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1)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来看,河北省经历了由金融集聚滞后到两者同步发展再到经济增长滞后最终两者同步发展的阶段。其中,2011—2014年河北省经历了较长的金融集聚滞后阶段,2017年后两者基本实现同步发展。(2)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来看,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不断加深,由轻度失调阶段提升至2021年的优质协调阶段,当前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明显优势。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2006—2021年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且两者发展趋于同步。第二,在耦合协调度等级方面,河北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区域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继续推进河北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河北省金融部门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优化相关制度,积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金融创新举措,落实金融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创新并落实普惠金融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首贷难、续贷难等问题;利用金融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夯实金融服务现代化产业功能。第二,加快推动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区域间金融资源的合体流动,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带动金融资源集聚,提升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第三,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推进区域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程度。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经济发展环境,为金融集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对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金融发展效率,提升金融发展服务经济质效。

参考文献

Sehrawat M, Giri A K.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SAARC Countri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 2016, 11(4): 569-583.

Siong Hook Law, Nirvikar Singh. Does TooMuch Finance Harm Economic Growth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14(41):36-44.

姜明欣.金融集聚對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西部12 省区市数据[J].河北企业,2022(2):17-19.

孙晓露,闫东升.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测度与分解[J].经济地理,2021,41(1):66-73.

王宝强,周勇.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视角,2021,40(5):75-85.

王彦. 金融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与城市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22,38(18): 21-25.

猜你喜欢

金融集聚耦合协调度熵值法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空间计量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国际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对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