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非遗教育研究

2023-09-11萨其尔

关键词:新文科应用型高校

萨其尔

摘 要:2011年,教育部将非遗保护列入普通高校专业目录,自此非遗高校教育从结合专业方向进行的非遗融合课程到非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设被提上日程。在新文科理念下,作为非遗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用型高校非遗教育需要再思考。文章通过苏州某高校的实践,认为高校非遗教育应以观念教育、技能教育及创新教育为理念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可以解决人才培养落地、非遗师资短缺、非遗专业人才缺口等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为非遗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文科;应用型高校;非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8-0098-05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科技进步的脚步从未止步,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兴起弥补了传统高等教育学科制度化造成的弊端。2017年,美国的西拉姆学院为了将新技术与老文科相结合,率先提出了“新文科”概念,将“新文科”定义为“多门学科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相互交流,彼此融合,共同发展的态势”[1]。2018年,教育部提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理念规划。新文科的价值目标在于传承和发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在国家层面,我国自2004年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称公约),经过十几年的实践,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教育的角色在公约伊始就被作为规划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更是从法律上规定了非遗教育的正当性及必要性。非遗是人类文明的承载和见证,可在地理分布、历史沿革、文化风俗、项目类别等方面进行延展,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科财富。高校始终是文明与智慧的保存、研究和传承之地,在保护非遗方便具有人才、环境与智力优势,在新文科理念下非遗教育逐渐成为现代大学一项新的使命和实践选择。近年来有关高校非遗教育的研究逐年增加,囿于早期非遗的学科性尚未建立,高校非遗教育以不同融合模式进行探索实践。学者林剑等梳理了当前高校非遗教育的重要模式,概括为课程导入模式、学术研究模式、现代学徒模式、跨界合作模式、学生社团模式[2]。2011年初,教育部将非遗保护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量子信息科学”“智能交互设计”一起成为新一批专业。同年10月,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从高校结合自身课程特色和专业方向进行的非遗课程融合、二级学科的设立到非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地位被提上日程,在新文科理念下,应用型高校非遗教育需要再思考。

一、应用型高校非遗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的,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以实用为准则。实用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满足社会实际生产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3]。当前地方高校从综合型大学转为应用型大学已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探讨非遗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新文科课程建设的融合路径,对于在新文科建设转型中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有着现实价值。尽管近十年来,非遗与高等教育融合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但仍面临诸多困境亟待破解,当前应用型高校非遗教育面临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2004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强调高校在非遗教育中的担当: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级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4]。随后高校先后成立一批非遗研究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等),至2021年,非遗作为学科独立地位得到国务院学位办的认可,高校非遗教育迈入“学科建设”转向。具体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非遗实践,当前非遗教育仍呈现出重技能轻观念的问题。非遗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当前我国非遗教育进校园往往以技能教育为主,形式主要以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行讲座、研学等。可以说当前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非遗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应尽的义务。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高校拥有环境资源及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智、认知均已成熟,高校智力优势明显,如果还采取“蜻蜓点水”式教育,仅停留在技能展示、展览感知等教育层面,显然对于非遗的传承性和深入性转化利用不足。

(二)非遗专业师资短缺

专业师资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不同于传统高校师资遴选方式,均经过系统专业化知识培训且获得相关教育资格证书的师资,非遗传承人尽管拥有扎实的非遗技能,却因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教育相关知识,在高等教育的师资角色中存在“自明”与“教授”的断层问题。此外,相较于高校的数量,地方非遗传承人或精通非遗技能的人员能够进入高校授课的并不多。目前开展非遗教育的高校部分采取“双师”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遗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衔接问题,然而因顶层非遗教育体系设计的问题,只能局限在部分少数专业,非遗教育的普及性因师资短缺不能普及到多专业。

(三)人才培养落地性不高

2021年文化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出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相结合,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设宏大的传承队伍的意见。非遗专业师资短缺是现状,对此高校开设以地方非遗特色为主的非遗文化课程,尽管兼顾了普及性,却也带来了人才培养落地性不强、流于表面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有10万人之多[5]。非遗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价值和独特价值,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依赖静态课本,讲授单一的书面非遗理论知识,抽象展示与现实生活割裂的非遗,并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非遗文化深层次的需求,更难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树立传承非遗文化信念。

二、应用型高校非遗教育体系建设

(一)非遗观念教育

非遗”观念教育关乎文化自觉与文化主体性的形成,一般包括非遗的包容性文化教育、审美教育与内部知识教育,三个部分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较为完整的观念教育系统[6]。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用性特征并不排斥学术性和理论性,非遗观念是非遗教育体系的基础,关系到非遗“文化自觉”以及 非遗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在进行非遗观念教育顶层设计之前,需要回答新文科背景下非遗教育与课程融合的内在学理性问题。

1.非遗与新文科融合性

新文科建设打破了传统文科建设的发展模式,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下,对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教育理念的呼吁。在此理念下,形式丰富、样态多元的非遗资源为新文科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根据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分类,非遗目前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十大门类。非遗多为民间传统文化,是民众的鲜活的民俗生活,本身多呈现为综合形态。综合性和包容性正是新文科倡导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非遗作为教育资源无疑成为目前学科分割所导致的文科各种知识裂隙的最佳结合点。

2.非遗与新文科传承性

高等教育是知识文化的保存和傳承的基本途径,新文科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塑造的教育。2020年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提出:“新文科建设的任务必须要加强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由此可见,新文科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兼容并包又要去其糟粕,取之精华。自加入联合国公约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实践已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四级保护名录,累计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具体到非遗中“遗”是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遗产、遗存、遗留,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价值和独特价值,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基因传承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非遗以传承及师徒制为特色,最早以代际相传的方式沿袭至今,与新文科传承性有极高的契合性。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在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以适应当今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需要。以非遗传统工艺中的“道技合一”的工匠文化为例,通过新文科思辨课程价值引领,挖掘工匠精神内核,培养学生崇高理想、敬物情怀。新文科专业建设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政治融入的本质要求[7]。

3.非遗与新文科素养性

新文科建设围绕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核心,以培养新时代人才需求为目标。在强调知识形态的重新构建的同时,应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立德树人应关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及自由发展,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培养民族时代精神。当今时代大变局下,大学生接触信息复杂多元,思想价值观碰撞。新文科肩负着价值观引领及培根铸魂的重要责任。非遗凝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新文科素养教育融合可通过德育、美育、智育的形式展开,将非遗知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优质人才。

(二)非遗技能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8]。为了满足新时代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应用型高校的本质或者其主要特色定位体现在“应用”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侧重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建设以地方性为主要依托。

1.技能教育的实践性

非遗技能教育首先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以体现知行合一为办学导向。脱离实际生产生活实践的非遗教育是空洞的,非遗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得以“见人见物见生活”可知可感的文化遗产和生活方式。非遗保护和传承是以实践性为根基。高校的非遗技能教育尽管不再单纯以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教课模式进行,然而并不意味着取代实践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实践性的要求更高。新文科理念下的非遗技能教育应侧重以实践育人,加强实操技能的培养。

2.技能教育的实用性

非遗需要活态保护、活态传承,融入当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促进非遗与旅游、文化产业、文创等相衔接,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时代文化[9]。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实践以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为背景,学以致用的理念回应了当下非遗创造性转化的价值导向。非遗技能实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的实际性,非遗技能教育能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经济市场或社会生产需要,唯有此才能催生非遗传承延续的内生动力;二是实地性,任何一种非遗都离不开在地性,地方高校非遗教育应充分利用并结合当地本体非遗文化进行课程的实施和设计。

(四)非遗创新教育

1.非遗复合型人才

非遗创新研究是在非遗观念教育基础上的应用型教育,不同于技能教育以掌握非遗工艺为教学目标,而是以非遗作为课程课题、项目进行创新性教育,主要为非遗的传播交流、创造性转化、跨学科应用服务。创新是生产力的不竭动力,新文科要求学科知识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更需要知识的创新性,新文科的创新是为了适应日益深化的社会变革,提升文科服务社会的水平和介入现实的能力[10]。

消费升级背景下,景观遗产、线路遗产是新时代文旅融合的新增长点,然而当前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新形势下的非遗事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知识学科的交叉融通,对非遗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会持续增长。非遗本身具有广博性、融合性,这就需要非遗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创新教学方式。

2.中国特色非遗理论体系

我国的非遗实践理念开启于2003年《公约》,尽管经过二十年的实践,中国的主体性原则尚未建立,不可回避的是《公约》更多是西方文明和文化观念,不可忽视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自主性。近年来以中国文化为内容输出的代表李子柒,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拥有近千万粉丝,其视频不少以造纸、刺绣、竹艺等非遗为主要内容。李子柒为非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答案。

随着我国非遗实践从认定、保护到传承发展,接下来的非遗实践更需要加强非遗的传播和转化,讲好新时代的非遗故事,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表达。非遗创新教育的一方面侧重中国特色的非遗转化实践,另一方面则回应非遗观念教育,为中国特色非遗理论体系提供思路。

三、非遗融合课程路径实践——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称苏应)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位于中国第一水乡昆山周庄,距离江南千年古镇周庄仅2公里,此外20公里内坐落有锦溪、同里两个千年古镇,仅三个古镇即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累计近80项,这为非遗融合课程的开展和建设提供了天然的校本课程资源优势。

(一)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非遗观念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根基,大学生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也是祖国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一以传统文化为引领核心,融非遗观念教育于通识教育体系中。2019年,学院开设“苏应大讲堂”,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为主,先后开设了20余门公选课,逐步形成集国学、中华诗词文化、苏州历史文化、中药研究、太极拳与推手等为代表的课程,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人文、艺术鉴赏等模块,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让学生在回味历史中拓展视野、增长见闻。

其二发挥兴趣小组、社团等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系统非遗知识培育。学院每学期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建兴趣小组,突破传统课堂时间地点受限等因素,在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基础上,以课外课的形式进行额外系统知识的课题研讨和自学。每学期都有以非遗为课题的兴趣小组,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很好地做到了非遗观念教育知识的延展。在寒暑假期间,学院组建“薪火”相传小分队,各地大学生分队走访苏州、常州、南京等各地非遗传承人及工作室学习交流,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信念。

(二)融地方非遗于技能课程

大学现行教学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苏应毗邻有“江南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这一千年古镇饱含獨特的地域文化,学院所在市苏州更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苏应文旅学院服装专业融地方文化及优势,建立了以旗袍为载体的传统服饰文化课程群。2017年,苏应成立全国首个旗袍学院江苏旗袍学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旗袍具有深厚的江南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学院联合江苏省旗袍会和苏州绣娘丝绸工艺有限公司等知名旗袍企业,依托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以服装专业教学为具体实施对象,即传承、保护、发展这一非遗旗袍制作工艺,同时也培养了旗袍工艺技术人才。

技能教育关键在于师资,旗袍学院引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专任教师团队14人,均为“双师型”教师。通过校企共建方式建立旗袍大师工作室、苏绣工作室等教学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将吴文化、丝绸、苏绣等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其中,创制了系列吴文化服饰、特色水乡服饰等作品,引导学生产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设计”。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

实现非遗在当代实践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在于非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文科理念下,应继续推进学科交叉的教学改革,突出各学科优势特色。

一是非遗文创人才的培养。设计是非遗和文创的转化桥梁,自视觉传达专业设立以来,目前全国高校的同类专业培养人才出现了同质化、设计成果缺乏个性等问题。伴随文化自信,国潮成为市场新的潮流,学院将非遗融入视传专业课程体系,为艺术领域创作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苏州非遗沈万三民间传说、阳澄湖大闸蟹制作技艺以口述史、制作工艺等技能方式传承展示,不利于非遗的传播和普及。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学生通过艺术视觉符号提取,以流体画、插画、建模等创新展示,先后设计出以沈万三IP、大闸蟹为主体的盲盒等文创产品,数字藏品和数字模型,将单感官静态体验的非遗转化为可收藏、可品鉴的系列文创产品,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

二是非遗文旅人才的培养。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非遗因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活态传承的特性而备受游客青睐,非遗旅游、非遗小镇等成为新型文旅模式。学院旅游专业以赛促教,以非遗路线作为课题进行非遗研学路线的设计及体验实践。文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引入了广告专业系列课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之后是非遗的传播,提升我国非遗的国际影响力需要专业的非遗传播人才,广告专业以非遗节目策划、非遗创意脚本,以专业课程贯通非遗传播技能,如广告专业的视频剪辑、摄影摄像、创意策划等以非遗作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以非遗可视化、非遗数字化为课程目标,非遗的国际化传播、新媒体时代下的非遗宣推、非遗如何助力城市品牌形象,非遗影视节目融媒体、数字化应用等,都需要引入广告传播的视角进行融合。

结语

新文科理念下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应厘清“术”与“道”的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非遗人才培养目标不应只局限在非遗传承人才,或单一重视技能人才,而应着眼于建设非遗人才多元体系。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非遗教育大多是依托现有专业优势进行的分支研究,其跨学科性尤其是文理、文工之间的壁垒较为明显,不利于非遗学科的独创性及人才培养的融通性。唯有处理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才能避免非遗学科设立与当前既有相关专业学科人才培养目标重复,旨在建立非遗学科的独立性、创新性、复合性。结合当前新时代对非遗人才的发展需求,除本科高校外,同时应构建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多层次的教育体系。非遗人才的培养是否能切实输出人才,需要对人才培养配方以及课程设置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通盘整体考虑。

参考文献:

〔1〕谭敏.新文科视域下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戏剧之家,2022(09).

〔2〕林劍,苏康敏,林端端,卢蕙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融合——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1(04).

〔3〕别敦荣.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建设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2(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EB/OL]. [2012-09-29].http://www.Sach.gov.cn/art/2012/9/29/art_426_6402.html.

〔5〕有了本硕博,非遗人才培养能否燎原[EB/OL].[2022-04-26].https://m.gmw.cn/baijia/2022-04/26/35689141.html.

〔6〕张娜,季中扬.观念教育:“非遗”进高校的路径选择——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1(02).

〔7〕滕昱,周晓夏.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05).

〔8〕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01):10.

〔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EB/OL].[2020-11-05].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 details/21848/.

〔10〕周计武.新文科的使命与艺术学理论的跨学科定位[J].民族艺术研究,2021(0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Liberal Arts

Saqier

(School of Creative Art and Fashion Desig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Abstract: In 201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listed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atalogue of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Since 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from the integrated cour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bined with the direction of majors. Under the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needs to be reconsider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uzhou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that intangibl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skills,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for the concept design of curriculum system, can solve the training ground, intangible such problems as staff shortage, the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ga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rts, for the perf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disciplin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Applied Universiti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新文科应用型高校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