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媒介化”时代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发展探究

2023-09-11孙禹辰

今传媒 2023年9期
关键词:元宇宙媒介素养社会

孙禹辰

摘 要:深度“媒介化”社会中,媒介的技术意义已远低于它作为传播“桥梁”联结沟通纽带的价值。戏剧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最具象化的体现之一,在面对媒介素养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时代素养”时,应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新版课标构建中小学生戏剧影视学科课程的逻辑框架,助推中小学生逐步建立思维多元渠道、接轨世界中小学生戏剧影视教育发展要求、承续文化根脉与提升民族认知自信等时代意义的实现。构建戏剧影视教师成长政策环境、打造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制定戏剧、影视类教育教材编写体系以及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作品,成为深度“媒介化”时代中小学开展戏剧影视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媒介化”社会;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元宇宙;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140-07

一、引 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迭代发展与技术支撑,形式多样的媒介“渗透”进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并对解构资源进行着再分配,同时承担着社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交活动运行以及架构的组织者、整合者、推动者职责,促使社会信息系统按照传播逻辑重组改造,人类社会传播秩序与规则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元宇宙”概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标志着人类经过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两个漫长历史阶段后,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中又迈出了一大步。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然而,作为人类信息传播及感性认知的“中介”,在深度“媒介化”社会的当下,媒介的技术意义已远低于它作为传播“桥梁”联结沟通纽带的价值,其在概念化社会事实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无可比拟的建构作用,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们理解及思考习惯。

目前,借鉴抖音短视频、电影、电视剧等具备多样性形态的视觉艺术以及交互式动画所构成的各类游戏,已成为人们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走向,其所引发的“网络极化”“媒介审判”等媒介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也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社会深度“媒介化”的今天,無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媒介素养已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时代素养”。在此时代背景下,以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中小学生基础人文和美育教育却是“风平浪静”,视听语言在“大行其道”的平面文本下,仍未受到重视。针对此困局,2018年11月21日,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以下简称“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戏剧影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为今后几年将戏剧影视教育全面落实到中小学教学体系之中提供了组织架构、资金保障和目标导向。

二、深度“媒介化”时代中小学开展戏剧影视教育的背景

(一)Z世代网生青少年碎片化、娱乐化的成长语境

出生于21世纪的Z世代中国青少年群体,从小浸润在网络虚拟世界的乐趣之中,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诸如“游戏网瘾”“盲目追星”等深刻的青少年媒介伦理问题。而社会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见方法是禁止手机进校园、在游戏中设置青少年健康模式等强迫式询唤手段,此举对于身处自我身份价值建构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虽然能以玩乐和游戏的方式进行自身社会认知,但是如此方式却限制了他们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对天性“自我狂欢”的热情追求,进而增加了青少年因被成人规范抑遏天性而滋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是当下必须面对的事实。在此社会背景下,破除青少年群体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向问题,最好的方式便是教育。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社会行为,而媒介则是人类文化编码的“记录者”“转译器”,二者共同构成美育人文教育。此类教育在提升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发挥着立德树人的作用。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当代中小学生被碎片化、娱乐化文化产品包围的复杂成长环境下,戏剧影视教育的缺失不仅难以适应我国中小学生快速变化发展的心理状态,也难以达到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培养要求。

(二)“双减”政策的实施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此后,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双减”政策。“双减”旨在减轻中小学生因“内卷”而背负的沉重校内作业负担与校外教育培训负担,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完善课程设置,学校美育课程应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义务教育阶段要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育工作的文件精神,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版课标)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作出调整,在音乐、美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内容[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中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工作并多次作出指示,提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要求。此次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调整,积极响应了国家“双减”政策以及对美育教育的指导精神,是对平衡文化学科教学和艺术美育权重的一次积极尝试,其目的在于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课程体系。

在此次调整中,最令戏剧影视学者欣喜的是《艺术课标》科学合理地设计了课程三段差异进,即一至二年级的低学段先进行以艺术综合为主的第一个分阶;三至七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并将舞蹈、戏剧和影视有机融入其中;八至九年级并行开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五门学科课程,并且要求至少选择两个方向[2],此举措是前所未有的大开大合的艺术课程标准。此次新版课标的调整在政策上既为戏剧、影视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合理性“正名”,同时为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高等教育学科交叉建设的新文科的下沉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相关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旨在切实提升高校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2019年也被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元年[3]。文科,即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统称,新文科的“新”体现在其打破了原有文科类别中的一级、二级学科体系,实现了跨研究范式的聚合交流,甚至人文社会学科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学科的跨学科门类交融。新文科如火如荼地进行理论化建构,而作为信息化时代最被关注的媒介相关内容,已然成为各个领域文科学者的“宠儿”,探索其发展规律、搭建其理论体系,成为新文科的一大“学术热点”。

在此学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科交叉下沉到基础教育领域是大势所趋。在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在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几乎都有相衔接的基础课程,比如理工学专业对应高中教育的数学、物理学科,哲学专业对应高中的政治学科等。然而,大部分高中未开设与影视、媒介相关的学科课程,致使部分艺术类高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对媒介概论、视听语言不甚了解,导致我国大多数戏剧影视、新闻传播人才在进入高校学习时存在着大面积的艺术启蒙式空白。在这样的艺术教育环境下,新版课标的修订恰逢其时。

三、深度“媒介化”时代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戏剧影视教育:具象化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4]。21世纪以来,互联网等数字化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随着现代媒介的不断推陈出新,信息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图像转向”,星罗棋布的影像视频令人眼花缭乱,处在这种高度碎片化信息社会语境中,人们极易陷入信息茧房,并产生各式各樣的传播伦理问题。

学者张冠文和于健从媒介素养的内涵引申出媒介素养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2.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3.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4.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Z世代,中小学生群体对报纸、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关注较少,在当下这个深度“媒介化”的信息社会,对他们而言,影视艺术作为其视觉艺术教育的聚焦点,是现代文明在他们思维世界中最明显的体现。因此,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必须紧跟社会发展作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让希望的“花朵”接受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进而提升他们在深度“媒介化”的社会中对媒介功能认知的把控能力,并在媒介负面信息的免疫过滤过程中建立批判性的独立思想反应模式。

(二)新版课标:中小学生戏剧影视学科课程的逻辑框架

在新版课标中,戏剧与影视学被分成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两大方向,其中,戏剧(含戏曲)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等四类艺术实践,涵盖舞台意识与规则、剧本的文学赏析等10余项具体学习内容;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同样也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融合”等四类艺术实践,并涵盖交互的媒介、蒙太奇的思维等16项具体学习任务。此外,新版课标针对两个艺术课程分年级部署了其具体学习任务与要求。

新版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戏剧影视学科从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基础教育的全面顺利铺开。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戏剧、影视不细分具体二级学科专业类别,因此,它作为通识衔接课程,不仅夯实了中小学生的戏剧表演、视听语言知识基础,也为他们后续的发展与知识面的拓宽奠定了坚固的基石。此举是我国戏剧影视教育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与突破,也预示着美育教育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四、深度“媒介化”时代中小学开展戏剧影视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中小学生逐步建立多元化思维方式

戏剧影视具有参与性、发散性、场景性等特征,中小学生在参与故事创作、表演过程中,会在人文气息感染下对人生、人性、人伦进行直观的自我认知,进而健全其自身情感思维,建构某种独立表达与反思的立场,萌发竞争力与创造力。戏剧影视艺术的魅力在于其艺术的综合性,一场戏剧或者一部电影是由音乐、美术、摄影、灯光、表演等多类艺术形式交融配合而成,任何部分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导致整部作品的不完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多样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多样化艺术审美能力就会得以提升,其多元化思维也能得以开启。

以新版课标的戏剧学科学习任务———记录观剧心得为例,该学习任务要求中小学生在作品赏析的基础上,“从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理解作品内涵,从舞台艺术构思和处理的角度体会演出的特色”,条理清晰地表达观后感。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后感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学生在专业知识框架内将自我精神与剧作进行交织共鸣而得出的主观想法,因此,观后感具有强烈的个性与弹性。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的思维差异造成对同一部戏剧作品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中小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心灵撞击,对塑造中小学生的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接轨世界中小学生戏剧影视教育发展要求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也是多种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影视艺术已然成为当代艺术最核心的对象。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影视艺术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小学生而言,抖音短视频、番剧、电影、电视剧等具备多样性形态的视觉艺术与他们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精神愉悦息息相关。国外的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已经非常普遍,且发展得非常成熟。比如,1997年在韩国制定的第七次教育课程中,电影教育和戏剧成为艺术系列专门教育课程的选择科目;2004年起,在一般小学、初中的正规科目中加设了电影教育,扩大了电影教育的范围[5]。丹麦作为欧洲电影教育的先驱,对儿童电影的培育也极为重视,丹麦电影协会还专门设立了青少年儿童部和青少年媒体委员会。

由此可见,戏剧影视教育在全球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国影视教育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历经百年的蓬勃发展,目前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为代表的高等戏剧影视教育学校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然而,我国中小学的戏剧影视教育却较为薄弱。新版课标中新增了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两个学科,无论是从提升中小学生媒介素养、促进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还是从适应高等戏剧影视教育人才优化培养的角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可以说,Z世代的中小学生如果没有接受过基础的戏剧影视教育以及拥有基本的媒介素养,就如同新时代的“文盲”。当下,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各级教育工作者应深刻重视,将新版课标及两部委的指导意见精神真正落实到位。

(三)有助于秉承文化根脉与提升民族自信

《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新版课标清晰地体现了对美育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人本主义立场的回归,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视听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与人文素养。近年来,《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红海行动》等一系列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或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阐释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爱国归属感,或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从而塑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除了影视作品之外,戏剧作品由于自身具有深度与广度,也能很好地带领中小学生与历史中的人物、故事产生精神共鸣与情感认同。中小学生通过对戏剧叙事场景的认知,聚焦于历史与记忆的书写,借助艺术审美思维,通过戏剧题材的丰富性、场域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梳理时代脉络,对话历史细节,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无论是中国戏剧还是西方话剧,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现代主义,戏剧都与美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乎中小学生的成长与素质培养。人教版高三课本《中外戏剧名作赏析》和《影视名作欣赏》收录了一系列享有盛誉的戏剧影视作品,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中华传统核心思想理念”[6],通过这些优秀的戏剧作品,学生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戏剧的魅力所在,更能看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由此可见,戏剧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有助于实现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焦虑状态的缓解

我们应该认识到,新一代的中小学生已经形成了新的审美认知与视听习惯。特别是当大量报刊并入融媒体且“转战”短视频、公众号等公共社交平台领域,网络电视视频点播强烈冲击卫视频道收视率时,我们更应该清楚地明白诸如此类现状已成为新一代人的社会信息传播手段,更是娱乐审美感知的“视听习惯”的投射,以及新一代中小学生情感表达的普遍方式。随着电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然而,在社会深度“媒介化”的当下,具有一定滞后性的基础教育内容却还未完全适应视听环境的巨大变化,且与社会媒介内容的匹配度不高,难以适应当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学生视野的宽广度、认知的深度以及观念的发展。

类似于“元宇宙”概念的表述,影视作品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平行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思维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我们应利用戏剧影视的发散性、复杂性,让中小学生提前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将丰富多样的现实世界延伸至影视作品中,让他们进行一场架空的思维生活演练,通过情感的共鸣经历获得启示,帮助他们建构某种独立的思考立场。因此,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当下,我们不仅需要起步,更需要“大跨步”地将基础教育轨道接入媒介时代,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焦虑状态的缓解。

五、深度“媒介化”时代中小学开展戏剧影视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有利于深度“媒介化”时代戏剧影视教师成长的政策环境

国家两部委的意见指出:“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条件保障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经常、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影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由于短时间让从未接触过戏剧影视教育的中小学设立相应的教学岗位、开展课程教学确实难以实现,因此,目前最需要的是弹性的解决方法和政策支持。针对我国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现处于过渡阶段这一情况,教育部门不仅要实施跨学科的兼任教学,还要聘请校外行业内的资深从业者、高校教授,通过划定区域并兼任区域内多个学校的走班制方式开展戏剧影视教学活动,从而解决戏剧影视师资紧张问题,避免出现资源部署不匹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从长远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提出:“师资培训需要体制,应当建立起短期救急和长期制度性的影视教育师资培训体制。”针对当下紧迫的戏剧影视师资建设任务,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就此发布指导意见,部署各地教育部门顺梯次落实戏剧影视教育,在中小学设立相关教学岗位并制定戏剧、影视类教师资格考核标准。此外,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应当积极利用较为成熟的高等教育资源,出台相关政策委托行业内的优势高校以及师范高校开展戏剧影视教师培训班。

(二)打造与深度“媒介化”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

根据现有的新版课标内容来看,一至七年级的戏剧影视教学任务主要依托于美术、音乐、语文等现有学科展开教学。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应对我国现有的中小学美术、音乐、语文等学科教师开展视听语言、媒介素养等系统课程的培训,不断增强这些教师在艺术学科课程培训学习的针对性,缓解我国艺术美育的教育质量压力。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戏剧影视教育学习,加之艺术学科的學习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殊性,这样的方法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新版课标中八至九年级的戏剧影视教学任务,包含演出舞台剧目、编演故事脚本等多个专业艺术实践要求,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必须由专业的艺术师范人才开展教学。因此,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出一些合适的教师完成规定戏剧、影视教育内容的同时,国内戏剧与影视学的高等教育界也应打造出与深度“媒介化”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为解决此类问题,中央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国内戏剧与影视学重点高校作为我国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人才培养的“领头羊”,率先分别开设了戏剧教育、表演(师范类)等相关专业。

(三)制定符合深度“媒介化”时代要求的戏剧、影视类教材编写体系

虽然戏剧、影视作为相似的视听艺术形式有着许多共同点,但是二者之间仍有许多本质上的差异,出于对义务教育艺术新版课标导向要求和相关学科特性的考虑,我们应从戏剧、影视两个方面分别编写相关教材。由于青少年在深度“媒介化”的成长环境下自我养成的特定视听审美习惯,且现有课本中的戏剧作品与如今深度“媒介化”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时代隔阂,导致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小学生对课本中的作品兴趣不高。因此,对于戏剧教材的编写,我们应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注重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在教材中淡化文本剧本,强化戏剧作品的可视化展现;同时,通过播放舞台戏剧作品、举办戏剧节等多元方式,借助影视手段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代入戏剧的情感世界中,感受舞台表演艺术的魅力。此外,教材应指导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通过剧本的改编、创作,以及剧场的彩排、灯光的运用、正式的演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戏剧艺术的每一个细节,给予他们更深入、更丰富的艺术学习体验。

对于影视学科教材,编写组需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通俗易懂地介绍视听语言、电影电视学的基本概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视听素养基础,培育学生的影视审美能力。然而,对中小学生来说,影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因此,教材编写者应在各个教学阶段配套相应的优秀影视作品以供学生观看、学习;指导教师应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理论促实践,带领学生用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分析影视作品的视听技巧、精神内涵,并为学生创作校园微电影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选取能够体现深度“媒介化”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在戏剧、影视教材作品的选择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仔细斟酌作品的选择范围。教材编写者必须深入调研当今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水平、思想成熟度,依据青少年的人文知识和价值观适应水平慎重选择适合学生的戏剧影视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的美育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二是必须严格把握所选戏剧影视作品的思想价值体系倾向。以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为例,其中收录了3篇中国戏剧、6篇外国戏剧,中国本土戏剧仅占外国戏剧的50%。虽然这与戏剧缘起于西方有很大关系,但是就培养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认同感角度而言,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思考。因此,文艺教材编写者应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保持作品全面丰富的基础上,多偏向于选择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让学生在党的引领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下,体会中国千年文化的底蕴与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中小学影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指导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的推进,真正将意见指导精神与新版课标文件落实到位,爭取早日实现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的全面普及。

六、结 语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新版课标的颁布,标志着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并在深度“媒介化”时代的当下成为国家的迫切需要。在Z世代网生青少年身处复杂媒介场域、基础人文社科与美育教育全面融合的框架下,我国戏剧影视教育应向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倾斜。鉴于此,教育界与文艺界应携手在多样化互联网时代视觉艺术形态幻影下,积极推进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的开展,将培育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立足美育本质,不断提升当代中小学生的审美素养,打通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多元思维渠道。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美育发展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戏剧、影视教育工作者应迎着新版课标潮流踏浪而行,以师资培养为翼,以教材编写为轴,真正深入贯彻落实新版课标课程要求,承续民族文化根脉,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小学戏剧影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晓.杜宏斌:突出核心素养发挥美育功能[J].艺术教育,2022(7):21-22.

[2] 周星,任晟姝,王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基础艺术教育观念嬗变[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6):52-56.

[3] 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42-150.

[4] 孙梨梨.韩国电影教育的发展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141-142+152.

[5] 于涵,赵静宇,李勇.新高考语文科的定位、功能和考查内容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5):11-16+61.

[6]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1-13.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元宇宙媒介素养社会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