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23-09-09贾国军郭杰孙玉婧王小英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双创院校高职

贾国军,郭杰,孙玉婧,王小英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任务[1]。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2]。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只有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够有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明确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存在很多不足,未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3-5]。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增设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有了较大进步,公益性质也日渐凸显。除学生以外的社会其他人员在创新创业方面也有较强意愿,成人创业教育机构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虽然逐渐提高,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然需要优化改进[6]。

1.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常常以就业为导向,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各类人才培养方案时常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为考核重点,并没有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7]。近年来,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增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多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咨询指导与实践服务为主,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实践教育经验不足,授课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未将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8]。

1.2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不活跃,创业成果少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意识淡薄,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主动性不强[9]。笔者通过对学生走访和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缺少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创业主动性不强,不善于利用学校现有优质资源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新事物、新知识、新信息的接受及吸收能力较差,对教师讲授的创新创业知识多是被动地接受,很少主动探索[10]。此外,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部分高职学生选择了技术含量较低、实际应用价值不高的项目,市场竞争力较弱,创业成果较少。

1.3 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力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11]。笔者通过广泛走访和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双创”教师以校内兼职教师居多,部分院校由行政管理、党政管理工作者担任。“双创”教师队伍不仅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缺乏“双创”教育观念,而且大部分“双创”教师没有创业经历,学校没有形成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双创”教师队伍[12]。此外,教师队伍培训机制、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也不健全。

1.4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氛围不浓厚

目前,国家鼓励与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但在实际的创新和创业环节,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如金融担保支持体系和企业税收优惠等激励制度不完善,降低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13]。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项目主要是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为导向,仅有少数教师指导学生参赛,难以形成人人参与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部分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的“双创”教师管理部门,缺少健全的“双创”教师管理制度[14]。

2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积极创业,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2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缺少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15]。因此,要转变思想,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16]。

2.3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发生重要变化。高职院校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17]。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8]。

2.4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应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擅长学科,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形成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9-20]。

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贯彻创新创业教育思想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新形势,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贯彻创新创业教育思想[2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授课模式,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课堂教育,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首先,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理念,让学生具有独立创新的意识,主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其次,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融入“双创”育人元素[22]。最后,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将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3.3 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专业教师可以依托专业课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以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构筑起“同向同行、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活动格局。高职院校教师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23],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3.4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高职院校对基于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或者其他专业学科成果的师生共建项目要给予大力扶持和奖励,逐步为学生开放“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组织开展创业辅导、创业训练、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24]。高职院校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重点关注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部门给予中小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学生关注市场变化规律,提醒学生提高创业风险意识,掌握创业风险评估方法。团队指导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训练,鼓励学生参赛,加强全过程指导和督促[25],切实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双创院校高职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